欢迎访问政务文库!

小学语文说课稿:《梅岭三章》说课稿

ALEX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梅岭三章》说课稿 篇1

湖南师大附中 黄 丽

《梅岭三章》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它的格律是和谐的,意境是清新的。语言修辞则是文言和白话相融合,是以旧诗形式抒写现代革命情怀的成功范例。因此,学生通过这组诗的学习,既能学到诗歌方面的知识,又能够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这么多年来,《梅岭三章》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篇目,可见这一课在诗歌教学这一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领会诗歌所抒发的豪壮的情怀

2.品味诗的语言的准确、生动和音乐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初一的学生,他们对诗歌还停留在一个识记的阶段,那么怎样通过分析教材让学生从识记水平逐步上升到赏析这一水平,真正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根据这些情况,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诗的思想内容及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品味诗的语言的准确、生动和音乐性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赏析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

本课安排一个课时,强调课前预习,课上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以学生朗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检查、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我把这堂课分为:导入新课、把握语脉、品味语句、拓展思维、提高能力五大版块。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边讲边用多媒体演示)

一、导入新课

1.首先用多媒体打出陈毅同志的画像,简单介绍他的生平,让同学们初步了解陈毅这位“元帅诗人”。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2.接着学习小序,让学生了解这组诗的写作背景。根据小序提出问题:小序交代了那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二、把握语脉

1.听三首诗的范读录音。

听的时候,提示学生听清重音与语调,听完后让学生自己朗读。

2.学生朗读全诗,回答下面二个问题。

①这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分别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

②三首诗之间是什么关系?“断头”一句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再明确答案。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对这三首诗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三、品味语句

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如准备何突破本文难点,我的设想是:提出问题,给学生搭个知识平台,引学生思维上路,分三步来化解本课难点:通过几组词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诗的语言的准确性;通过分析诗的修辞手法,让学生认识到诗的语言的生动性;通过分析诗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体会到诗的语言的音乐性。

1、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诗的语言的准确性,并学会、体味这些词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针对第一章设计了这个问题:揣摩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如果换用括号的字好不好?为什么?

此去泉台招旧部(集、收、率)

旌旗十万斩阎罗(打、杀、伐)

通过“招”、“斩”与括号内的字的比较,学生就会认识到一些字、词的恰当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针对第二、三章设计了第二组问题

a.“此头须向国门悬”,一个“须”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b.“捷报飞来当纸钱”的“飞”字换成“传”“飘”“交”字行不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c.“投身革命”改为“参加革命”可不可以?为什么?

通过这几个题目的练习,第一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2.为了攻破第二个难点,品味诗的语言的生动性,我设计了下面这个问题

这三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通过这个题目使学生认识到诗中修辞手法的使用,给诗赋予了生命力,使诗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了。

3.为了使学生能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我以第一首诗为例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诗的韵律,从而体会到诗的语言的音乐性。

通过以上几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变被动为主动地吸取知识,使我们这堂课的重点难点的化解“水到渠成”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

四、拓展思维

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并培养他们的比较阅读能力,我设计了下面的比较阅读训练。

下面三首诗的诗意与《梅岭三章》有相似之处,请比较它们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

a.李清照《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b.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裴为菲《自由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五、提高能力

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加强诵读,准备参加本班的诗歌朗诵比赛。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梅岭三章》说课稿 篇2

湖南师大附中 黄 丽

《梅岭三章》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它的格律是和谐的,意境是清新的。语言修辞则是文言和白话相融合,是以旧诗形式抒写现代革命情怀的成功范例。因此,学生通过这组诗的学习,既能学到诗歌方面的知识,又能够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这么多年来,《梅岭三章》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篇目,可见这一课在诗歌教学这一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领会诗歌所抒发的豪壮的情怀

2.品味诗的语言的准确、生动和音乐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初一的学生,他们对诗歌还停留在一个识记的阶段,那么怎样通过分析教材让学生从识记水平逐步上升到赏析这一水平,真正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根据这些情况,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诗的思想内容及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品味诗的语言的准确、生动和音乐性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赏析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

本课安排一个课时,强调课前预习,课上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以学生朗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检查、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我把这堂课分为:导入新课、把握语脉、品味语句、拓展思维、提高能力五大版块。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边讲边用多媒体演示)

一、导入新课

1.首先用多媒体打出陈毅同志的画像,简单介绍他的生平,让同学们初步了解陈毅这位“元帅诗人”。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2.接着学习小序,让学生了解这组诗的写作背景。根据小序提出问题:小序交代了那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二、把握语脉

1.听三首诗的范读录音。

听的时候,提示学生听清重音与语调,听完后让学生自己朗读。

2.学生朗读全诗,回答下面二个问题。

①这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分别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

②三首诗之间是什么关系?“断头”一句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再明确答案。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对这三首诗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三、品味语句

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如准备何突破本文难点,我的设想是:提出问题,给学生搭个知识平台,引学生思维上路,分三步来化解本课难点:通过几组词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诗的语言的准确性;通过分析诗的修辞手法,让学生认识到诗的语言的生动性;通过分析诗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体会到诗的语言的音乐性。

1、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诗的语言的准确性,并学会、体味这些词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针对第一章设计了这个问题:揣摩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如果换用括号的字好不好?为什么?

此去泉台招旧部(集、收、率)

旌旗十万斩阎罗(打、杀、伐)

通过“招”、“斩”与括号内的字的比较,学生就会认识到一些字、词的恰当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针对第二、三章设计了第二组问题

a.“此头须向国门悬”,一个“须”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b.“捷报飞来当纸钱”的“飞”字换成“传”“飘”“交”字行不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c.“投身革命”改为“参加革命”可不可以?为什么?

通过这几个题目的练习,第一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2.为了攻破第二个难点,品味诗的语言的生动性,我设计了下面这个问题

这三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通过这个题目使学生认识到诗中修辞手法的使用,给诗赋予了生命力,使诗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了。

3.为了使学生能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我以第一首诗为例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诗的韵律,从而体会到诗的语言的音乐性。

通过以上几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变被动为主动地吸取知识,使我们这堂课的重点难点的化解“水到渠成”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

四、拓展思维

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并培养他们的比较阅读能力,我设计了下面的比较阅读训练。

下面三首诗的诗意与《梅岭三章》有相似之处,请比较它们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

a.李清照《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b.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裴为菲《自由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五、提高能力

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加强诵读,准备参加本班的诗歌朗诵比赛。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梅岭三章》说课稿 篇3

湖南师大附中 黄 丽

《梅岭三章》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它的格律是和谐的,意境是清新的。语言修辞则是文言和白话相融合,是以旧诗形式抒写现代革命情怀的成功范例。因此,学生通过这组诗的学习,既能学到诗歌方面的知识,又能够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这么多年来,《梅岭三章》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篇目,可见这一课在诗歌教学这一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领会诗歌所抒发的豪壮的情怀

2.品味诗的语言的准确、生动和音乐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初一的学生,他们对诗歌还停留在一个识记的阶段,那么怎样通过分析教材让学生从识记水平逐步上升到赏析这一水平,真正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根据这些情况,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诗的思想内容及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品味诗的语言的准确、生动和音乐性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赏析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

本课安排一个课时,强调课前预习,课上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以学生朗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检查、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我把这堂课分为:导入新课、把握语脉、品味语句、拓展思维、提高能力五大版块。

具体教学过程(m.ijianli.net)如下:(边讲边用多媒体演示)

一、导入新课

1.首先用多媒体打出陈毅同志的画像,简单介绍他的生平,让同学们初步了解陈毅这位“元帅诗人”。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2.接着学习小序,让学生了解这组诗的写作背景。根据小序提出问题:小序交代了那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二、把握语脉

1.听三首诗的范读录音。

听的时候,提示学生听清重音与语调,听完后让学生自己朗读。

2.学生朗读全诗,回答下面二个问题。

①这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分别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

②三首诗之间是什么关系?“断头”一句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再明确答案。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对这三首诗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三、品味语句

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如准备何突破本文难点,我的设想是:提出问题,给学生搭个知识平台,引学生思维上路,分三步来化解本课难点:通过几组词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诗的语言的准确性;通过分析诗的修辞手法,让学生认识到诗的语言的生动性;通过分析诗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体会到诗的语言的音乐性。

1、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诗的语言的准确性,并学会、体味这些词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针对第一章设计了这个问题:揣摩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如果换用括号的字好不好?为什么?

此去泉台招旧部(集、收、率)

旌旗十万斩阎罗(打、杀、伐)

通过“招”、“斩”与括号内的字的比较,学生就会认识到一些字、词的恰当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针对第二、三章设计了第二组问题

a.“此头须向国门悬”,一个“须”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b.“捷报飞来当纸钱”的“飞”字换成“传”“飘”“交”字行不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c.“投身革命”改为“参加革命”可不可以?为什么?

通过这几个题目的练习,第一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2.为了攻破第二个难点,品味诗的语言的生动性,我设计了下面这个问题

这三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通过这个题目使学生认识到诗中修辞手法的使用,给诗赋予了生命力,使诗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了。

3.为了使学生能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我以第一首诗为例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诗的韵律,从而体会到诗的语言的音乐性。

通过以上几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变被动为主动地吸取知识,使我们这堂课的重点难点的化解“水到渠成”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

四、拓展思维

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并培养他们的比较阅读能力,我设计了下面的比较阅读训练。

下面三首诗的诗意与《梅岭三章》有相似之处,请比较它们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

a.李清照《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b.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裴为菲《自由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五、提高能力

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加强诵读,准备参加本班的诗歌朗诵比赛。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梅岭三章》说课稿 篇4

《梅岭三章》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它的格律是和谐的,意境是清新的。语言修辞则是文言和白话相融合,是以旧诗形式抒写现代革命情怀的成功范例。因此,学生通过这组诗的学习,既能学到诗歌方面的知识,又能够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这么多年来,《梅岭三章》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篇目,可见这一课在诗歌教学这一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领会诗歌所抒发的豪壮的情怀

2、品味诗的语言的准确、生动和音乐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初一的学生,他们对诗歌还停留在一个识记的阶段,那么怎样通过分析教材让学生从识记水平逐步上升到赏析这一水平,真正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根据这些情况,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掌握诗的思想内容及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品味诗的语言的准确、生动和音乐性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赏析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

本课安排一个课时,强调课前预习,课上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以学生朗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检查、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我把这堂课分为:导入新课、把握语脉、品味语句、拓展思维、提高能力五大版块。

具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首先用多媒体打出陈毅同志的画像,简单介绍他的生平,让同学们初步了解陈毅这位“元帅诗人”。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2、接着学习小序,让学生了解这组诗的写作背景。根据小序提出问题:小序交代了那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二、把握语脉

1、听三首诗的范读录音。

听的时候,提示学生听清重音与语调,听完后让学生自己朗读。

2、学生朗读全诗,回答下面二个问题。

①这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分别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

②三首诗之间是什么关系?“断头”一句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再明确答案。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对这三首诗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三、品味语句

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如准备何突破本文难点,我的设想是:提出问题,给学生搭个知识平台,引学生思维上路,分三步来化解本课难点:通过几组词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诗的语言的准确性;通过分析诗的修辞手法,让学生认识到诗的.语言的生动性;通过分析诗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体会到诗的语言的音乐性。

1、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诗的语言的准确性,并学会、体味这些词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针对第一章设计了这个问题:揣摩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如果换用括号的字好不好?为什么?

此去泉台招旧部(集、收、率)

旌旗十万斩阎罗(打、杀、伐)

通过“招”、“斩”与括号内的字的比较,学生就会认识到一些字、词的恰当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针对第二、三章设计了第二组问题

a、“此头须向国门悬”,一个“须”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b、“捷报飞来当纸钱”的“飞”字换成“传”“飘”“交”字行不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c、“投身革命”改为“参加革命”可不可以?为什么?

通过这几个题目的练习,第一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2、为了攻破第二个难点,品味诗的语言的生动性,我设计了下面这个问题

这三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通过这个题目使学生认识到诗中修辞手法的使用,给诗赋予了生命力,使诗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了。

3、为了使学生能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我以第一首诗为例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诗的韵律,从而体会到诗的语言的音乐性。

通过以上几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变被动为主动地吸取知识,使我们这堂课的重点难点的化解“水到渠成”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

四、拓展思维

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并培养他们的比较阅读能力,我设计了下面的比较阅读训练。

下面三首诗的诗意与《梅岭三章》有相似之处,请比较它们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

a、李清照《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b、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裴为菲《自由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五、提高能力

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加强诵读,准备参加本班的诗歌朗诵比赛。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梅岭三章》说课稿 篇5

湖南师大附中 黄 丽

《梅岭三章》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它的格律是和谐的,意境是清新的。语言修辞则是文言和白话相融合,是以旧诗形式抒写现代革命情怀的成功范例。因此,学生通过这组诗的学习,既能学到诗歌方面的知识,又能够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这么多年来,《梅岭三章》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篇目,可见这一课在诗歌教学这一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领会诗歌所抒发的豪壮的情怀

2.品味诗的语言的准确、生动和音乐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初一的学生,他们对诗歌还停留在一个识记的阶段,那么怎样通过分析教材让学生从识记水平逐步上升到赏析这一水平,真正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根据这些情况,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诗的思想内容及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品味诗的语言的准确、生动和音乐性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赏析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

本课安排一个课时,强调课前预习,课上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以学生朗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检查、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我把这堂课分为:导入新课、把握语脉、品味语句、拓展思维、提高能力五大版块。

具体教学过程(m.ijianli.net)如下:(边讲边用多媒体演示)

一、导入新课

1.首先用多媒体打出陈毅同志的画像,简单介绍他的生平,让同学们初步了解陈毅这位“元帅诗人”。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2.接着学习小序,让学生了解这组诗的写作背景。根据小序提出问题:小序交代了那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二、把握语脉

1.听三首诗的范读录音。

听的时候,提示学生听清重音与语调,听完后让学生自己朗读。

2.学生朗读全诗,回答下面二个问题。

①这三首诗各着重写什么?分别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

②三首诗之间是什么关系?“断头”一句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再明确答案。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对这三首诗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三、品味语句

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如准备何突破本文难点,我的设想是:提出问题,给学生搭个知识平台,引学生思维上路,分三步来化解本课难点:通过几组词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诗的语言的准确性;通过分析诗的修辞手法,让学生认识到诗的语言的生动性;通过分析诗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体会到诗的语言的音乐性。

1、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诗的语言的准确性,并学会、体味这些词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针对第一章设计了这个问题:揣摩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如果换用括号的字好不好?为什么?

此去泉台招旧部(集、收、率)

旌旗十万斩阎罗(打、杀、伐)

通过“招”、“斩”与括号内的字的比较,学生就会认识到一些字、词的恰当运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针对第二、三章设计了第二组问题

a.“此头须向国门悬”,一个“须”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b.“捷报飞来当纸钱”的“飞”字换成“传”“飘”“交”字行不行,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c.“投身革命”改为“参加革命”可不可以?为什么?

通过这几个题目的练习,第一个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2.为了攻破第二个难点,品味诗的语言的生动性,我设计了下面这个问题

这三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通过这个题目使学生认识到诗中修辞手法的使用,给诗赋予了生命力,使诗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了。

3.为了使学生能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我以第一首诗为例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诗的韵律,从而体会到诗的语言的音乐性。

通过以上几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变被动为主动地吸取知识,使我们这堂课的重点难点的化解“水到渠成”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

四、拓展思维

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并培养他们的比较阅读能力,我设计了下面的比较阅读训练。

下面三首诗的诗意与《梅岭三章》有相似之处,请比较它们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

a.李清照《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b.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裴为菲《自由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五、提高能力

作业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加强诵读,准备参加本班的诗歌朗诵比赛。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