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务文库!

初中音乐课说课稿

ALEX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说课稿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教师准确传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音乐课说课稿,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音乐课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次参赛课的内容,是初二上册第六单元教材。本课共分三个课时,我上的是第一课时,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有:歌曲《新年好》、综合训练(一)(二)(三)。

《新年好》是一首英国儿童歌曲,拍,F大调,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曲调优美、流畅,表现了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欢乐歌舞,互相祝贺的愉快心情。

综合训练

(一)是认识铃鼓并掌握其演奏方法;

(二)是用铃鼓、碰钟为歌曲伴奏。

(三)让学生按节拍用踏脚、拍手、等方法为《新年好》伴奏。

2、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柔和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新年好》。

(2)、认识铃鼓,掌握其演奏方法,并会使用其为歌曲伴奏;进行创编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

(1)、学习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柔和而具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4、教学难点:掌握歌曲节奏,用各种方式为歌曲伴奏。

二、说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主动积极地学习。要使学生学得主动,必须靠教师的启发、指导,“教”为“学”服务。只有遵循音乐学科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主动、自然、愉快的心境。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如下教法:

1、根据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原理,运用知识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无形中掌握了知识,把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乐学。

如在教学节奏时,我采用了用学生与小兔子交朋友的方式,让学生按节奏说话,学生便在玩中学会了本歌的节奏。

2、创设情境法:通过开火车的游戏,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音乐的快乐。

3、根据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新课程标准理念,我运用了“音乐感知实践教学法”和“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

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如,我在导入新课时就是通过听范唱让学生感知的。音乐情感实践教学法重在对音乐作品表现的情感体验和主动参与之后的有理解的真情实感地表现。在学会唱歌曲后,我通过学生自编节奏为歌曲伴奏及,选择表演形式自编表演动作,对歌词二度创作,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表演、舞蹈、创作等综合音乐艺术中,使学生获得感知与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抒发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

4、运用谈话法、讨论法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这两种方法在本课中主要体现在理解歌曲内容和对歌词的二度创作及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上。

5、视觉图象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直观教具,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情感。如:在节奏练习时,通过直观教具小兔子的说话,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歌曲导入时,我充分运用了VCD范唱及图片,使学生既理解了歌曲内容又激发了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了新年的情景。

初中音乐课说课稿 【篇2】

使用教材:《梁祝》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版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欣赏音乐,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阐述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一)本课教学内容

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学唱爱情主题《化蝶》。

(二)本课地位和作用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塑造了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并以其中华民族鲜明的风格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三)教材重点、难点

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视唱爱情主题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二、说学法、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这节课主要运用以下学法:

1、在良好的问题情景中,自主地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2、理解乐器运用形式,与作品内容有着紧密联系。

3、认真感受乐曲中不同节奏速度变化,对不同主题中能正确区分判断。

4、积极讨论,大胆设想故事结局,引申音乐的尾声发展。

教法与设想:

运用多媒体、录音机、磁带这些教具欣赏、讲解结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感受作品精神内涵,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本人的教学思路为:组织教学----欣赏音乐----讲解分析----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1、让学生先欣赏感受、聆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及奏鸣曲式结构图解,并让生自由讨论什么是奏鸣曲。

3、进行音乐作品完整欣赏

4、教师讲解、引导、小结。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述梁、祝二人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深切同情。

5、课堂作业

(1)分组讨论,设想音乐结局。

(2)视唱爱情主题。

附板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

(1)曲作者:何占豪陈钢

(2)创作时间:1959年

(3)题材:民间传说

(4)素材:吸取越剧中曲调

(5)体裁:奏鸣曲

(6)名词解释

曲式:是指音乐作品构成统一整体和各部分的结构规律,包括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和非主题成分的组合及其调性的布局。

协奏曲:一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协调演出的大型乐曲。

初中音乐课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感受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2、知识技能目标: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3、过程方法目标:设情景法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小组合作讨论的表现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探索学唱歌曲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并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思念故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有感情、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歌曲及唱准附点音符的时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以情感为纽带,做好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二、导入新课:

1、初听《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的第一主题

谈话: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吧!

谈话:我们初次感受了这段音乐,感受到它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

讨论:音乐有什么特点?(从音乐要色上分析)音色呢?

2、简介英国管

3、再次聆听

讨论:我们感受到怎样的情绪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呢?作曲家在抒发着自己怎样地情感呢?

三、简介作曲家及乐曲背景

师:作曲家是谁?为什么会有则样的情绪呢?

1、德沃夏克

捷克作曲家,出生于不拉格附近的农村。他从小就显露出音乐天才,因家境清贫,没有条件上学,工作多年后有了积蓄,才获得进入拉格附音乐学校学习的机会。1890年,他受聘于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理论,1892年应聘赴美国任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院长。代表作品除《新世界交响曲》外,还有歌剧《水仙女》、《大提琴协奏曲》、《斯拉夫曲》及声乐曲《母亲叫我的歌》等

2、乐曲背景介绍

四、歌曲教学

1、出示课题《念故乡》

师:他的美国学生给这段迷人的旋律加上了歌词。

2、聆听歌曲《念故乡》

请学生谈谈听后感受

3、学唱歌曲

①用“la”哼唱旋律,感受音乐特点。

②分析附点节奏

<1>x.__.__|x.__.__–|

③唱旋律

④填词唱

⑤力度记号的处理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

五、拓展空间创编歌词

要求用“思乡”这个主题,要求学生为这首歌的旋律重新填词。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念故乡》,感受体验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思乡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也是一种厚重的民族意识。同学们,再过几年你们也会背起行囊,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相信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这片乡土。

最后,老师朗诵一首诗和大家分享《乡愁》。

初中音乐课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阳光路上》是花城出版社义务教育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六课的一节唱歌课。歌曲为四三拍子,速度为小快板,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掌握二声部的演唱方式与和谐统一,并能够感受歌曲中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提高了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继续了解与探究音乐。

二、说学情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由感性逐渐上升到理性,他们不再满足于音乐的好听与否,渴望更深一层的了解音乐的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反复聆听、直观演示以及音乐实践,找到切入口,着重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开阔音乐视野,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同时,这时期的学生正值变声期,教师要讲通过授歌唱知识,提醒学生注意嗓音的保护。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阳光路上》,感受歌曲中表达出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运用模仿、合作的方式,提升音乐的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掌握二声部的演唱技巧,并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难点是掌握二声部的演唱技巧。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四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教授——拓展延伸——教师小结,点题升华。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会用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祖国妈妈即将迎来她的生日,大家想送什么样的礼物给我们的祖国妈妈呢?学生自由发言后,我会给予鼓励性评价并总结后顺势导入新课。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的播放一遍歌曲《阳光路上》,并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分别是怎样的,通过初听学生能够分析出歌曲/乐曲的情绪是抒情且激昂的,速度为小快板的。随后我会向同学们介绍歌曲创作背景的相关知识,辅助学生从宏观角度来整体的了解歌曲。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学唱歌曲环节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一环节,我选择用教师弹唱歌曲、学生跟琴哼唱等的方式展开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让学生按照学习“旋律-歌词-加歌词完整演唱”的步骤,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反复记号以及二声部。其中,反复记号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有所涉猎了,因此只需要带领同学们进行简单的回顾即可,但二声部演唱的和谐统一对于他们来说把握还不够准确,在这里我会选择讲授法等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环节

在完成基本的授课内容以后,适当地拓展课程之外的内容,有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在拓展提升环节,我会请学生们自由分享关于祖国相关的歌曲,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为今天所学习的这首歌曲编创打击乐器伴奏,随后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这样设计,一方面巩固了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和全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又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课堂小结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初中音乐课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草原牧歌》是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蒙古族音乐作为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弘扬民族音乐教育理念,让学生在传承音乐文化过程中增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意识。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银杯》属于民歌中的风俗类歌曲酒歌。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由两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音乐欢快、热情。

二、【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唱学唱《银杯》,指导学生运用律动和固定节奏性伴奏等多种手段体验多声部音乐形式,并能够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2、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银杯》和对比欣赏《牧歌》,了解长调、短调的音乐特点,并学会分辨长调与短调;了解民歌,知道一段体结构,会划分乐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唱歌曲《银杯》体会歌曲的意境,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及独特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了解民歌一段体,区分长调与短调。

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大跳并能用固定节奏型为《银杯》伴奏,体验多声部音乐形式;

四、【学情分析及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七年级新生,根据他们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我采用奥尔夫教学法、克洛兹教学法和柯达依教学法三大系中的声势律动、体态律动和柯尔文手势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聆听、律动、表现中感受音乐的快乐。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以银杯为主线、牧歌为隐线,让学生了解长调、短调,在对比中了解音乐。从横向、纵向、纵深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横向是歌曲的结构脉络;纵向是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纵深是歌曲的相关文化背景。

六、【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迅速地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课堂气氛活泼。

1、(播放《吉祥三宝》)提问学生:吉祥三宝是哪个民族的歌曲?老师与学生一起做互动游戏。(学生拍切分节奏xx·,教师舞蹈动作)。

[设计意图]看似简单的律动设计,调动了学生对听觉、视觉、动觉的体验,为下面学习歌曲中的切分音和固定节奏型伴奏做准备。

2、互动游戏

1、互动(一)

刚才我们体会了蒙古人民的热情,下面我们就到大草原蒙古包里,去感受一下那里热情的气氛吧!(板书:《草原牧歌》)

在这里主人会用银杯为你捧上一杯香甜奶洒,请你先闻一闻,再由衷地赞叹一下“啊!”让学生跟我一起做。

··4/4·6---|7---|i---|

·······啊······啊······啊

(目的是找到假声的歌唱位置,用真假声演唱歌唱)。

2、互动(二)

4/4·2121·-|2121·-|2121·-|2121·-|

··赛勒日赛···赛勒日赛···赛勒日赛···赛勒日赛

律动··举杯··········敬酒········饮酒·······举杯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举杯、敬酒、饮酒、举杯,演唱赛勒日赛,

赛勒日外咚赛是蒙古民歌里的一句衬词,表达了蒙古人民非常高兴的情绪。

起到了渲染情绪、推动情绪的作用。用切分节奏2121·-做伴唱,为下面学习歌曲《银杯》做准备。

接着播放音乐《银杯》伴奏,学生边长唱边做动作。

[设计意图]在有趣的互动中,学生聆听旋律,就是本节课的新课《银杯》

在刚才学生兴趣正浓厚时,导入今天的歌曲《银杯》。

(二)、感知体验

1听录音

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短调歌曲,节奏短小、情绪欢快

通过聆听《银杯》录音,思考:

1、它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2、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3、歌曲分成几个乐句?

情绪是:热情的、

它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宴歌

每当节日聚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2、教师范唱

分析两句“赛勒日外咚赛”在情绪上有怎样的变化?

赛勒日外咚赛是蒙古民歌里的一句衬词,表达了蒙古人民非常高兴的情绪。

起到了渲染情绪、推动情绪的作用。

3、体态律动

学唱歌词,情绪处理

a引导学生用描述故事开头的感觉唱好第一句;

师:第一句我们演唱的感觉就像讲故事的开头描述语言一样,相对来讲比较平静,但是要能吸引人。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觉再来唱唱。

b通过律动“举杯”—“接杯”—“喝酒”的动作来学唱歌曲第2、3、4句歌词。

师:用“开心”的感觉唱好第二句“赛勒日外咚赛”歌词;

师:蒙古族主人在敬酒的时候,要把杯子举过头顶,因此我们一起边唱边把杯子举过头顶。

c用“兴奋”的感觉唱好第三句歌词;

师:唱“朋友们”这句时,客人要接过杯子放在胸前;唱“欢聚一堂,敬请干一杯”时,要求学生向旁边的朋友们相互碰杯并把酒喝完。用喝完把杯子翻转过来的动作解决下滑音的演唱。

d用“祝福朋友越来越好”的心情唱好第四句“赛勒日外咚赛”歌词。

3、体态律动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蒙古族欢快、热情、豪爽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意境

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同学相互间倒酒、敬酒、一杯见底、一干而净)

(三)、自主探究

1、用歌唱的位置按节奏朗读歌词,感受蒙语的发音,同时解决节奏问题

2、分析情绪的变化

A:第一句我们演唱的感觉就像讲故事,娓娓道来,相对来讲比较平静,

·B:用“开心”的感觉唱好第二句“赛勒日外咚赛”歌词;

c第三句用“兴奋”的感觉唱;朋友饮酒一杯见底、一干而净的好爽

朋友们,聚一堂,敬请干一杯

d祝福朋友越来越好”的心情唱好第四句“赛勒日外咚赛”歌词。

演唱歌曲

(1)教唱曲谱

教师演唱曲谱,学生跟唱,并运用科尔文手势,解决歌曲中的大跳。

②从声音情绪上解决大跳音程的演唱。

······(师引导学生用“情绪热情地、高涨地、高兴地”的感觉演唱大跳音准)

(2)跟钢琴反复学唱歌曲·

从小声的跟唱、模唱到大声演唱

(3)请同学们找出歌曲哪一乐句表现特别的热情豪爽?因为有了装饰音,旋律更加优美、富有韵味。

如:前倚音:美酒,更能体现蒙古人民的热情,下滑音:一杯,感觉方法看到了蒙古人民喝酒时一饮而尽、一杯见底的豪放。

解决了歌曲中的难点装饰音,让学生在模唱中体会到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韵味,就可以自信、大胆、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了。

4、多声部伴奏

为了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结合课前互动,我加入了简单地多声部的的伴奏。根据新课标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要求,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

伴唱:·0000|0000|0000|0000|赛勒日赛-|赛勒日赛-|

声势: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崩

律动:举杯····敬酒···饮酒····举杯

···拍腿交叉|拍手捻指|

措施:1、学生演唱歌曲,唱到“赛勒日外咚赛”时,加入固定节奏性伴奏,还可以逐步加上声势。方法有:先是老师为学生伴奏师生合作、逐步过渡到小组合作、生生合作,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设计意图】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以音乐为载体,加入了简单地多声部的的伴奏使学生从听觉、视觉、动觉进行感知,演绎歌曲,体会歌曲的意境,做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从而丰富了学生的体验,。这就是我的课堂极简中的丰富。

(四)、展示合作·多种形式的演唱

有了前几个环节丰富的铺垫,加上学生从始至终都在参与体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展示:运用多种演唱方式来表现歌曲的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预设效果:学生可能会运用领唱、齐唱、对唱,再加入固定节奏型伴唱和打击身体、拍手、律动等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使学生体会情绪由薄到厚的音响效果。可能会把歌曲演绎的丰富而有灵动。

(五)、拓展延伸

1、对比欣赏长调歌曲《牧歌》

分析两首音乐的异同

相同点:蒙古族民歌,一段体结构,由两个乐句组成的

不同点:

节奏、速度、情绪

·2、长调与短调

观看《快乐大本营》中蒙古族长调与短调视频,讨论总结出长调与短调的特点:

长调:节奏自由·旋律优美·····抒情·悠久绵长

短调:节奏整齐·旋律起伏较大·热情的·紧凑热烈

【设计意图】

通过对比、视频,让学生总结出长调、短调的特点,体验到音乐的相关文化,开启“多维度”思考和体验的音乐思维能力。

(六)、检测评价

1、听辨长调、短调

聆听《辽阔的草原》、视唱《嘎达梅林》,写出他们分别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课后延伸·教材p31课后作业

用彩笔在《嘎达梅林》的乐谱上标出乐句,说说这是由几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

3、总结:民歌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民歌具有流传性。

在《银杯》音乐中结束今天愉快的学习!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