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8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欢迎参阅呀!
8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1
《醉翁亭记》
1、文学常识。本文出自《欧阳文正公文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生字
环滁(chù) 林壑(hè)琅琊(láng yá) 饮少辄醉(zhé) 岩穴瞑(míng) 伛偻(yǚ lǚ) 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 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 弈者胜(yì) 颓然(tuí) 阴翳(yì)
3、重点解词
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 临于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 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 醉翁之意:情趣。 深秀者:秀丽。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
4、重点语句翻译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5、复习文章知识。
(1)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由远到近。
(3)"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6、理解背诵。(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饮少辄醉,而年又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 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概括本文的主旨。 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
(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为后人传诵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1)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7、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 岳阳楼记》
一、生字
谪(zhé)守 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 薄暮冥冥(míng) 霪(yín)雨 心旷神怡(yí) 皓(hào)月 宠辱偕(xié)忘 潜行(qián) 浩浩汤汤(shāng) 潇(xiāo)湘 属 ( zhǔ 同"嘱")
二、重点解词
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何极:哪有穷尽。 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
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 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三、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同"俱")。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开,放晴)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景,日光。惊,有"起"、"动"的意思)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 批评指责。(去,离开)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宠,荣耀;偕,一起)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求,探求。为,指两种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 因为)。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在朝庭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如果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四、文章知识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
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
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5、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五、理解背诵、(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答: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 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3)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六、思考(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已悲。
(4)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否定。
(5)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答: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6)"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
(7)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七、词语欣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1
八年级下册古文知识归纳
1、与朱元思书
1.出处:选自《艺文类聚》,作者是吴均,今存其诗一百三十余首,其中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愤闷抑郁之情;《粱书o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骨气",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对当时文坛有很大的冲击。本文是一片山水名作,作者的题意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与"是
A 词语: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返:"反"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
①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②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今表罪过,乖张。
③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
一词多义:
①绝:独一无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停,断,猿则白叫无绝。
②上:向上,负势竞上;上面,横柯上蔽。 直:一直,直视无碍;笔直,争高直指。
③百:数词,十的十倍,一百许里;数词,极言其多,猿则百叫无绝。
词语活用:
①负势竞上:动词"竞"作"上"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②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高处和远处,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③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充当省略主语的谓语。
④凤烟俱净:净,受副词"俱"修饰,胸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⑤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充当"若"的宾语。
B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省略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省略主语"我的小船",译为(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翻译:①急湍甚箭:应为"急湍甚于箭"。译为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那些追求名利,极力攀爬的人,看到这些凶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了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备注:本课出现较多骈句,即四字一分,一句两分;后来出现的六字一分,也属于骈句的范畴。
8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2
一、句号。
1、陈述句末尾的停顿。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单句)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复句)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使用句号。如:请你等一下。二、问号。
1、疑问句的末尾用问号。如:你见过金丝猴吗?
2、反问句末尾也用问号。如: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3、选择问,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如: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4、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但不是问句,所以不要用问号。如: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5、倒装的问句,问号应该放在句末。如:怎么啦,你?
三、叹号。
1、感叹句的句末。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吧!
2、情感强烈的祈使句也用叹号。如:同志们,跟我来!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也用叹号。如:我哪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主语谓语都比较长,中间用逗号。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宾语是较长的主谓词组,前面用逗号。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精力。
3、句首状语后边可以用逗号。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各分句之间,大多用逗号。如: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五、顿号。
1、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如: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2、句子内部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如:我们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3、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前两个逗号不能用顿号)
4、概数之间不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用顿号。如:十二三岁七八个人①学校距这里二三里。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5、集合词语(尤其是约定俗成的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不用顿号。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省市领导调查研究
6、并列谓语之间(实际为分句)不用顿号。如:这个省今年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7、连词“和”“与”“及”等前边不用顿号。如:我国科学、卫生、文化、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8、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间不用顿号。如:①这里的山啊,水啊,草啊,都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②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六、分号。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
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一层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
3、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用分号。如: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
七、冒号。
1、用在称呼语后面,提起下文。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在总结性话语后,引起下文的分说。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引出解释或说明。
如: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5、总括性话语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联结在一起的。
6、引语中间的“某某说”后不能用冒号。
如:“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顾四周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7、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间而不能管到句终的,则不能用冒号。
如:①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冒号应去掉,或改为破折号)②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句中的冒号只能管到“作业到深夜”,所以使用错误。)另外: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
八、引号:
1、表示引用。
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了标点放在引号内。
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非独立引用——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因为末尾不用标点。如在句末,标点放在引号外。
如: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人所评价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计”。
2、表示强调着重论述的对象。如:“小”和“大”比较起来,“小”总是被人轻视的。
3、表示含义特殊。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表示特定称谓如:为实现“四化”大干苦干。
5、表示讽刺和否定。如:他企图在共产主义事业中把自己装扮成“伟大人物”和“英雄”
6、引号里面还要有引号时,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九、省略号:
1、表示引文的省略。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
2、表示列举的省略。如:色和么都有:稻鸡、角鸡、鹧鸪、蓝背……
3、表示话未说完。如:“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4、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如:“我……对不起……大家,我……”
十、书名号:
1、表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戏曲名、影视歌曲名等。如:《史记》、《孔乙己》、《人民日报》、《人民文学》
2、书名号里面的书名号用单书名号。如:《〈中国工人〉发刊词》
8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3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同“现”,显现。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喂养。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同“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同“耶”,吗。
5、板印书籍:“板”同“版”,雕版。
6、若止印三二本:“止”同“只”,只,仅。
6、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同“以”,以后。
7、舟首尾约八分有奇:“有”同“又”,表示零数。
8、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9、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跟竖相对。
10、盖简桃核修长者为之:“简”同“拣”,挑选。
11、满坐寂然:“坐”同“座”,座位。
12、四支僵劲:“支”同“肢”,肢体。
1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穿。
14、与之论辨:“辨”同“辩”,辩论。
15、裁如星点:“裁”同“才”,仅仅。
二、古今异义字
1、一食或尽粟一石或:古义为“有时”,;今义为“或者”
2、无丝竹之乱耳丝竹:古义为“管弦乐器”,文中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为“丝绸和竹子”
3、无案牍之劳形形::古义为“身体”;今义为“形状、样子”
4、孔子云云::古义为“说”;今义为“云彩”
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冒:古义为“蒙、盖”;今义为“冒出”
6、药稍熔药:文中指“松脂、蜡和纸灰”;今义为“治病的药品”
7、有布衣毕升布衣:古义为“平民”;今义为“衣服的.一种”
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古义为“尚”;今义为“曾经”
9、其两膝相比者比:古义为“挨着”;今义为“比较”
10、高可二黍许许:古义为“左右、上下、光景”;今义为“答应或表猜测”
11、尝贻余核舟一尝:古义为“曾经”;今义为“尝试”
1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古义为“只”;今义为“转折连词”
13、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闻:古义为“听”;今义为“用鼻子嗅”
14、虽人有百手虽:古义为“即使”;今义为“虽然”
15、两股战战股:古义为“腿”;今义为“臀部”
16、几欲先走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假:古义为“借”;今义为“与真相对”
1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为“这”;今义为“判断动词”
18、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趋:古义为“奔向”;今义为“趋向”
19、不敢出一言以复复:古义为“辩解”;今义为“又、重复”
20、主人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一次”
三、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鞭打)
2、用讫再火令药熔(名词作动词,用火烤)
3、会宾客大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4、妇抚儿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5、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长到,蔓上)
6、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作动词,说出)
7、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8、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名词作动词,穿着緼袍敝衣)
9、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10、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11、妇手拍儿声(名词作状语,用手)
12、手自笔录(名词作状语,动手、用笔)
13、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14、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15、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作动词,使……乱)
16、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17、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验的水)
18、京中有善口 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19、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动用法,使……尽)
20、是可谓善学者矣(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21、遥闻深巷中犬吠(形容词作状语,远远地)
8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4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 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8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5
《陋室铭》
⑴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此,这惟吾德馨:品德高尚。谈笑有鸿儒:大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使……乱。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何陋之有?:什么。
⑵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公文来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它们虽然都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⑶理解性背诵: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④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⑤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⑥《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⑦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⑧《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⑨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⑷回答下列问题:
①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陋之有。
③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④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陋室不陋?
答:从陋室的自然环境优美、室中往来人物不俗、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三方面来写陋室不陋。
⑸开放性试题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上一篇:安徽滁州高中语文知识点
下一篇:8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