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务文库!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梳理

老牛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生活处处有物理。”很多物理现象都很有趣,只是我们没有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它。在接触物理之后很多同学就出现了学习方法不对,成绩不佳的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梳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梳理1

浮力

一、浮力( )

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 浮力 。

2.符号:

3.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G-F

4.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5.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6.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受到气体对物体的浮力。

二、浮力的产生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力。

2、浮力是液体对物体的压力的合力。

三、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

2、实验结果表明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梳理2

阿基米德原理

一、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数学表达式: =

3.用于计算的导出式:

4.适用范围:液体和气体

二、关于阿基米德原理的讨论

1.区分:浸没、浸入、浸在、没入;

2. 。 ------液体的密度

——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3. —— 决定式

表明浮力大小只和 、 有关,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及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梳理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一、 物体的浮沉条件

1.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上浮: F浮>G 悬浮:F浮 = G

下沉: F浮

2.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间的关系

研究条件: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重力和浮力。

浮力: = g ; 重力:G = g

3.浮沉条件的讨论

(1)上浮和下沉是不平衡态;

悬浮和漂浮是平衡(静止)态

(2)上浮、下沉和悬浮: =V;

(3)空心物体运用浮沉条件时可以用物体的平 均密度 与液体密度 比较

二、浮力的应用

1、我国古代对浮力的应用

独木船 、浮桥 、孔明灯 、 以舟称物 、以舟起重等。

2、现代应用

轮 船

(1)工作原理:将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可以排开更多的水,漂浮在水面上。

(2)排水量( ):

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潜水艇

(1)模拟潜水艇:用注射器向密封的瓶内打起,将瓶内的水排出,瓶向上浮起

(2)工作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上浮和下潜。

气球和飞艇:内部充有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

工作原理:靠空气浮力升空

三、注意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1.上浮、漂浮、悬浮;

2.物重G与视重G视;

3.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液;

4.物体质量m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排;

5.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

6.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积V排、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V露。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梳理4

牛顿第一定律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 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定律解读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一直、不变。

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 惯性 。

惯性概念解读

1.惯性没有条件。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2.惯性没有方向。物体只是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

3.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4. 跟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复习资料梳理5

二力平衡

一、力的平衡: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 同一物体 上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并且在 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平衡力——运动状态不改变

如,一个物体只受拉力和重力作用时。静止:F=G 匀速向上:F=G

匀速向下:F=G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已知物体状态求重力大小;已知物体受力求重力大小;已知拉力大小求重力大小;已知物体受力可知物体运动状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