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务文库!

年味作文

ALEX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文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每个段落的主题和论述都需要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展开。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些年味作文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年味作文有帮助。

年味作文篇1

前天,我写完作业,与爸爸和奶奶一起贴年画。

别看我很小但我作用很大。我是负责撕透明胶和指挥的,往左一点往右一点,真好玩,贴在墙上的年画真漂亮,新的福气又来了。贴好了年画我们挂大鱼,红红的大鱼挂在我的家里,预示着我们家年年有余红红火火。

昨天,我和爸爸妈妈买爆竹、礼花。买爆竹和礼花和人可真多呀,大家都在忙着买东西。今年的礼花可真有意思,有的模样是公主的,有的模样是小和尚的,有的模样是天线宝宝的。我们还买了一锭大金元宝,我们发财了。你看年味多浓呀。

“哈哈哈……”屋里传来了一阵阵欢笑声,我睁开朦胧的睡眼,揉揉眼睛,伸了个懒腰,抬头看了一眼日历,腾地一下坐了起来——新年到了!我相信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件令人兴奋的事,那就是——发压岁钱!我马上跳下床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冲出房间。

我们一边吃着长寿面,一边说笑。过年儿当然要品足年味儿了!

年味作文篇2

对于过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欢悦、欣喜,还有久久的期待。每年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着采购年货了,吃的、穿的、用的。孩子们则是早早的盼望着新年的到来。腊月二十四过小年,从这一天起,空气中的年味儿渐渐弥漫开来。人们忙碌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新年迈着轻快的步伐,带着欢歌笑语,穿着多彩绚丽的盛装向我们走来……年味,便在不经意间飘散到了每个角落。

年味,弥散在大街小巷。家家门边贴上了春联,倒贴了‘福’字,还挂上了红彤彤的灯笼,那火红的颜色,像着了火一样。红红火火的商场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买年货的人们在结账处排着长长的队伍,川流不息的街头涌动着购买年货的男女老幼,祝福新年的歌声不时飘进人们的耳朵……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仿佛过年的快乐从人们的心里溢了出来流淌到了全身。

年味,飘散在拥堵的高速公路上,弥漫在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归家心切的游子恨不得自己能插上一双翅膀,瞬间飞往自己的故乡,投入亲人的怀抱。无奈路途漫漫,但他们脸上没有焦虑和烦躁,有的只是宽容和忍耐,旅途的疲惫淹没不了内心的欢欣喜悦,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回家过年!

年味,盈满除夕守岁的堂屋。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燃起一炉大火,不停地往炉里添柴,火烧得越旺寓示着来年福越旺财越旺。这时,大人们把饭菜端上桌,点上香烛,放一根长长的鞭炮祭祖。祭完祖,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必须有鸡和鱼,鸡意味着吉祥,鱼意味着年年有鱼。红红的炉火燃得正旺,杯光交错中,声声祝福里,幸福的滋味盈满酒杯!

吃完年夜饭,大家围着炉火看春节联欢晚会,打开手机微信抢红包,发祝福。千家万户都溢出了欢声笑语,‘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天空中不时升起五彩缤纷的烟花。

随着春晚主持人激动地倒数着“五、四、三、二、一”。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呯,啪,呯呯啪啪啪……”鞭炮声响彻云霄,不绝于耳。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夜空仿佛一个偌大的电视荧屏,正在播放万家庆新春的精彩节目,真是“灯火辉煌庆佳节,欢声笑语迎新年”啊!

此时,手机微信异常活跃,‘新年快乐’的祝福语和红包、表情包刷满了屏,人们红光满面,喜形于色,大人们尽量守岁到凌晨几点,小孩也是‘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真是‘新年到,老幼尽开颜。倒数声声天地响,腾星点点世人欢。守夜不思眠。’

年味,从辆辆摇摆在乡间公路上出去拜年的车窗溢出,年味装满大人们的红包里,年味随着人们的‘新年好!’‘拜年啦’‘恭喜发财’……声声祝福飘荡!正月初一凌晨五六点,鞭炮声便会从四面八方响起,大人们早早起床,互相恭贺新禧。小孩子们早早被鞭炮声惊醒,纵使昏昏沉沉也一骨碌爬起来,给长辈们拜年,说许多吉祥话,大人们总会乐呵呵地掏出预先准备好的红包。

初一早上吃热气腾腾的汤圆,寓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吃完早饭,大家有的去亲戚家拜年,有的把桌子搬到院子里,在明媚的春光里打牌、磕瓜子、喝茶、叙叙旧。孩子们有的放烟花,有的玩游戏,打扑克,玩的不亦乐乎。

正月初二开始,就是每天开着车出去走亲访友,乡间公路变得更热闹了。有时路太窄,只能通一辆车,人们相互礼让,谁方便谁就主动退到宽一点的地方。认识不认识的都问声‘新年好’,大家没有怨言没有责怪,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是多么欢快的时刻,这是多么令人偷悦的年味呀!

年味,是游子那一抹乡愁和牵挂;年味,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团聚;年味,是大年夜烧得旺旺的火;年味,是年夜饭丰盛而寓意深远的饭菜;年味,是对别人的宽容和自己发自内心的幸福快乐。

这么美好的年味,她带着欣喜的笑容,带着吉祥和祝福,带着和乐美满,一路欢歌向我们走来,成为中华民族一道亮丽的风景,我愿意沉醉于其中,我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沉醉于这快乐祥和的年味中!

年味作文篇3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现在过年的内容比过去丰富了许多,文化生活丰富了,都可以不出门在家里看电视晚会,享受文化大餐,但总觉得少了许多什么,没有了过去过年那么有意思、那么快乐,想起来是少了年俗,过去那种传统的风俗文化。

春节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已经在国人的心目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不管社会怎么发展变化,这种传统的文化不能丢,要继承并发扬光大,感觉现在过年没意思,就是这种传统的年文化氛围营造的不够。

我们经历了童年过年的快乐,我们能给我们的子孙留下些什么哪?当他们到了我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回忆起童年是怎么过年的,还有我们那些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吗?

年味作文篇4

一年又一年,时光飞逝,转眼间又迎来了马年。从我记事时起,每年的春节都是在爷爷奶奶家度过,都说城市里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唯有在农村才能体会到那浓浓的年味与乡情。

大年三十,一早,我就被那响亮的鸡鸣声吵醒了。这时,小厨房的灯已经亮了,爷爷奶奶一定已经在准备今晚的年夜饭了。院子中的大黄瞧见我早早的起床,兴奋的围绕在我的脚边,“汪汪汪……”地叫着。吃完早饭,那小米粥的纯糯和鸡蛋饼的甜香还在我的嘴里回味时,我已经牵着大黄漫步在田埂上了。清晨的薄雾笼罩着整个村庄,这个季节早已没有了夏末初秋时的景致,水塘边的芦苇丛也不再是当初的绿,只有一片枯黄,就连鸟儿也去了温暖的地方,不见了身影,只剩下几只孤独的野鸭在芦苇丛中慵懒的游荡,沧桑而又美丽。家家户户的院墙上,已不见了碧绿的丝瓜藤,取而代之的是腊肉、香肠……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村边的土地庙人来人往,敬香、放鞭炮,图的就是家人的平安和吉祥。此时,太阳已经从东方升起,融化了淡淡的'薄雾,暖暖地照耀着整个村庄。田埂上,络绎不绝回家过年的人们,孩子、大人,脸上堆满了喜气洋洋的笑容,“大爷大妈过年好,爷爷奶奶过年好”是每个人嘴边挂着的话语。大黄也跟着兴奋起来,拉着我一溜烟地往家跑,远远地望见爸爸在贴春联了,我大叫:“我来贴,我来贴!”爸爸看着我笑,那笑容里全是满满的疼爱。厨房里,妈妈在帮奶奶包饺子、包包子、蒸馒头,奶奶灵巧的手还会把馒头捏成不同的形状,小兔、小猪,再给它们点上红色的眼睛,更是活灵活现了,我挤在她们中间,伸手就去抓面团,也想去帮忙,可是捏来捏去,什么也不像,却沾了一脸的面粉,引得妈妈和奶奶都笑我是只小花猫。这时,一旁的大黄围着院墙边的大水缸又跳又叫,我连忙扔下面团,跑过去一看,原来水缸里有一条又红又大的鲤鱼,被大黄吓得不停地拍打着水面,我哈哈大笑:“鲤鱼是初五用来敬财神的,可不是你的美味。”一旁压着井水的爷爷,也跟着笑了起来,一时间,鱼儿也在笑,水儿也在笑,就连奶奶捏的小兔小猪也都在笑。在欢笑声中,村庄的上空飘出了袅袅的炊烟,炊烟里是浓浓的乡情,家家户户饭菜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小村庄。年夜饭时间到了,大圆桌上丰富了起来,红烧黄鳝、清蒸鳗鱼、腊鸡、腊肉、腊肠、热气腾腾的包子馒头还有各种美味的野菜……欢声笑语中,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喝着自家酿的葡萄酒,彼此祝福着,说笑着。窗外,礼花满天,鞭炮齐鸣,院中腊梅迎春,暗香袭人,璀璨的星空下,礼花是那样的绚丽,鞭炮是那样的响亮,腊梅花是那样的芬芳,团圆的人们是多么的欢乐啊!

家乡的年味,是那纯糯的小米粥,是那水缸里欢腾的大鲤鱼,是那大红的春联,是那院墙上挂着的腊肉,更是那吉祥的话语,浓浓的乡情,亲人的牵挂。

年味作文篇5

时间像飞箭,转眼间一个学期过去了,冬爷爷送走了秋姑娘,他轻轻呵了一口气,大地便披上了亮闪闪的银装,伴随着飞舞的雪花,我们已经闻到了浓浓的年味,我们也知道期盼已久的春节快到了。春节是孩子们的幸福时光。

春节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家睡懒觉。每天睡到自然醒。平时早就被音乐吵醒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

离春节还有6天时间,我们全家人已经开始行动了。妈妈下班回来,连忙写购物的单子,写完以后。便开车去超市,我们去超市的路上,看见街真热闹。连树上都已经挂上了彩灯,看来我们还是晚了一步,连政府都比咱们快。到了超市,哇!简直是人山人海!人群涌动!笑声不断!比往日的超市热闹好几倍。一楼是食品专区,一样样令人垂涎三尺的零食、甜点、蔬菜、水产品、水果都摆放在货架上。我兴奋得跑到水果区去拿我最喜欢吃的金灿灿的橙子,它好像在对我笑:“小姐姐,快把我买回家吧!我可是它们当中的大王。又香又甜。我毫不犹豫地把橙子放进我的购物车。妈妈看地目瞪口呆。哈!我对妈妈眨眨眼,吐吐舌头,谁叫妈妈今天答应一切由我做主呢。接着我们来到了蔬菜区和肉类区,那里的白菜又香又嫩,菠菜翠绿欲滴,红辣椒鲜艳无比、诱人的色彩促使你停下脚步,于是我又毫不留情地把这些蔬菜放进了购物车里。最后我们来到服装区,每一个地方的服装也可谓是姿态万千。又的英姿飒爽地站着,有的彬彬有礼地,这次我可只顾欣赏没买呀!因为我的新衣服妈妈已经给我买好了。购物完之后,我和妈妈每人拎着两大袋战利品,来到车上,把战利品放在了车上,兴冲冲地回家了。

啊!春节!啊!春节!一年365天,盼个啥?春节呗!为什么?

首先,春节少不了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臭美是人的本性。还有春节联欢晚会!哈哈!

你是否和我一样盼春节呢?年味这么浓,你闻到了吗?

年味作文篇6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终于近了。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各家各户便开始紧张的筹划着怎样过年了。

爆竹声惊动了整个村庄。哇,过年了!这么快,过了年,我已十四岁了,我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趁过年该好好庆祝一下!

吃年夜饭了,我连忙“疯”回家。今天的小菜就不一样。你看:鸡、鸭、鱼、肉、海鲜……真是应有尽有。吃饭时妈妈把一个__递给了我(我知道这叫“压岁钱”),并说:“新年快乐!”我接过__,高兴地说:“妈妈、新年快乐!”妈妈又把另一个__给了我弟弟。这时弟弟天真地说:“要是每天都像过年一样,那该多好啊!”“哈哈哈!”我们大声地笑了起来。虽然我也笑了,可是我也有弟弟那天真的想法。我相信,大家也会有这种想法:想吃得更好,穿得更好,压岁钱多多地拿!

吃完饭,我拿出了烟花与小朋友们一起放。我们先放“芭蕉扇”,我紧紧握住“芭蕉扇”手柄,迅速点燃导火线,等导火线冒出了白烟后,紧接着火星就射向四方。可惜你没看到,那一幕真是太精彩了;“火星”是五彩缤纷的,尤其里面还夹着各色的珍珠呢;我们还放了个“太空人”,点燃导火线后,“太空人”就闪出火花,发出绿光,而且会一个劲地冲向太空。

年的热闹不用说是大家所期待的。但在我们开心“发疯”之余,妈妈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年的背后寄托着沉重的责任。你又长大了一岁,对于人生应该要多一份思考。”是啊!面对新的一年,我要多一份责任。我决心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年年过年,年年好过,直到今年才真正品出了年味。

年味作文篇7

新年里的第一天,睡意惺忪,QQ上的小企鹅忙乎得不停。我以为自己眼花了,发来怎么都是这四个字——新年快乐。

走出家门,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放烟花的男孩突然停下来,不约而同和我说四个字——新年快乐。

收到笔友的来信,开头也是四个字——新年快乐。

这个世界怎么了?铺天盖地都是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也许和“happynewyear”一样。一年365天,虽然不是每天都说,但它是每个人心中沉睡的温暖。当这句话被唤醒时,空气中就像花挽着花,都是芬芳。我在心中细细地揣摩这四个字的力量。曾经零落在心头多少的词句,为什么只单单漏了这一句?

原来我以为“新年快乐”这四个字是老土的,但是每个人都期盼都得到这老土的幸福。我沉浸在这四个字的灿然和温暖中,嘴边也不禁勾起一丝笑,手心轻轻捧起那老土的温暖。

年味作文篇8

年的味道 春节刚过,满眼还可见火红的灯笼和散落地上的炮竹残片,四下里仿佛还残存着年的味道。可内心却不由地浮生这样的感叹:“过年,不过如此嘛。” 年关已逝,然而内心并未有太多的留恋。对于过年,早已少了太多的欣喜和乐趣。看着电视里热闹的春晚,望着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礼花,我怎么也找不回过年的感觉。年的味道,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变淡……

不晓得从何时开始,习惯的放下了对年的等待与期盼 。不喜欢街上挤满置办年货的人,不喜欢看每个人脸上急忙而又开心的表情。不懂得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喜欢,只是有时会这样想:难道过年已成为了渗入人们骨子当中的习惯,难道没有了过年,就等于没有了生活吗?可不管怎样,年的味道真的在我心中渐渐散去,可我,却怎么也不想去追。 如今过年,尽管多了各式各样的选择,尽管少了这样那样的忙碌,但也丢掉了原汁原味的年味儿。很多人喜欢走出家门,在富丽堂皇的酒店中吃上一顿年夜饭。更有甚者,在吵闹的KTV中唱通宵以示对节日的庆祝。在各种新奇的想法中,年似乎不再是我们举杯欢庆的中国节,反倒是张显时尚的好日子。还有很多的年轻人,把外国的节日过得有滋有味,对于春节却是意趣冷淡。如此过年,年的味道还怎能韵味十足。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不是年疏远了我们,而是我们有意无意地离它远去。 我不知道今后的年是否会变回原来的样子,但希望它不会继续变得更糟糕。其实在我心中我是喜爱过年的,只是这份喜爱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的变得含蓄,变得不再强烈。大概很多的人也是如此,或许我们在心底默默地呼唤一声,年就会恢复它本来的面目。

大年初一的夜晚,耳边依旧会传来稀稀散散的爆竹声,街道上也依旧会看到高挂的红光。希望明年,心中会增添几分对于年的欣喜,也希望年的味道,可以重回人们的心中。 一天的见闻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年味作文篇9

大年三十我们家乡的习俗是包饺子。今年除夕真高兴,妈妈同意我包饺子!别急,等会儿尝尝我的手艺怎么样?

咱家总动员开始啦!我马上戴着小帽,穿着围裙上阵啦!面皮、肉馅、青菜……没事使者的队伍已陆陆续续向我走来!伟大的妈妈厨师长先拿起面皮,颠了点肉,蘸上水,在手里揉捏着。不一会儿,一个胖胖的“面娃娃”完成了,好简单!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圆圆的面皮,一本正经地撮一堆肉馅,拨进饺子皮正中央,用食指蘸了点水,沿饺皮周围慢慢滑上一圈,自信满满地喊道:“加油,再包一下就大功告成!”可是,那馅儿突莫名的不大听话了,让他老老实实睡到皮里去,可它偏偏要跑出来玩。我把左边的皮刚刚捏好,右边的馅儿冒出头来了;把右边的“塞”进去了,左边的又“负伤”了,真是恼火呀!捏来捏去,手中的饺子不知是皮包馅还是馅包皮,外面都沾满了韭菜汤汁。我快气馁了,就在这时,亲爱的母上大人发话了:“宝贝,你不会就在这里半途而废了吧?”我一听,心里的火焰重又燃烧起来,经过仔细研究原因。哦!开始我包的饺子肉多了,皮小了,所以才会变成肉包皮吗?于是我减少肉馅,越包越多,越包越快,奶奶走过来,不禁为我拍案叫绝。

哗啦一声响,一个个胖娃娃跳进锅里,开始了泡温泉的旅程。而在一旁的我也想加入呢!它们在锅里翩翩起舞,不一会儿饺子就熟了。我一尝,好香啊!

一盘盘的饺子端上桌,伴随着屋外的鞭炮声,阖家团圆品饺子,就是我家的年味。

年味作文篇10

“一眨眼又是一年”,除夕上午在家门口撕下旧对联,贴上新对联的时候像往年每一年这个时候一样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多愁善感的我来说,每到辞旧迎新,岁月替换的时候我都会感觉时光匆匆,都会有一种感叹中又带有几分欣喜的感觉。

想想我是一个多么幸运的人啊,从小到大一家人都没有背井离乡,没有只有过年才能回故乡相聚团圆的苦楚;又想想我又有几分不幸,一年到头都生活在一个地方,家人不曾少见,亲戚经常往来,倒没了团圆的兴奋,而且最美家乡往往是景色秀丽,我又没了像有农村老家的人可写的最美家乡。可再细细思量,这在身边的家乡,这从未离开的家乡,这有几分市井的生活倒也耐人寻味,闲情逸致,我这土生土长的南宁市区人也应该骄傲骄傲,珍惜身边的最美。

这家乡的年味,我觉得最美好的日子还是以前小时候在人民西路的家,过起年那才是真真儿的年味。很清楚地记得,每年除夕前一天,天没亮的时候,奶奶妈妈和几个亲戚就在客厅里开始包粽子,备下年货,我特别怀念那时什么吃的东西都自家制作。而且那时我家靠近水街,常闻热闹,到了年关,水街更是热闹非凡,让我怀念除了热闹,还有南宁的特色,譬如那街上萦绕耳旁的都是白话,又譬如卖的大多是南宁的特色食品,那五颜六色的粉利,那绿油油的粽叶,还有那晶莹剔透的粉饺和白白的粉虫和肠粉;还有我最喜欢吃的马蹄糕。

重要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寄托在这些特色上的感情。

如今虽然已拆迁,以前的水街也面目全非,但现在住的小区也不缺乏年味;特别是现在的过年时的炮声和烟花。过年那几天断断续续或震耳或清脆的炮声不绝于耳,除夕的下午,虽然街上已冷冷清清,人们都团圆于家中,可却洋溢着喜庆的炮声,那时便是第一轮放炮的高潮,伴着黄昏,伴着团圆饭。到了快12点的时候,那才是放炮的大高潮,炮声、烟花色、寒暄声不绝于耳,人们都在以新年第一炮来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身体健康。楼道里,楼道下,近处,远处,炮声一浪高过一浪,一声响过一声,炮声由远到近,重重叠叠;嫌恶这炮声的人,譬如我妈妈便称之为轰炸声,而我每到新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在阳台浸身于这“轰炸声”中,眼里闪烁着天空上的烟花,耳中独听着轰鸣的炮声。

年味作文篇11

过春节,中国人称之为过大年,可见老百姓对春节之重视,场面之宏大。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声,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老百姓手中有钱了,年味却淡了,让人遗憾。

从前,过春节时间比较长,从腊月的二十三,俗称小年开始,春节就已经来到,这一天老百姓吃火烧、送灶君,祈求来年的富足。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小鸡,二十八帖花花。二十九灌壶酒,年三十包饺子等。大年初一到处作揖,即给人拜年,大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这是春节最为隆重的时间段。从初六到正月十三,是春节的延续其,人们仍然陶醉在春节的气氛中,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之后春节过完。

从前,春节是隆重的,刚到腊月,人们就开始“慌春节”,即心中就天天想着春节,腊月二十三之后,开始准备春节的吃的、用的,无论家境富足和贫寒,都要尽一切可能,让家人吃好、穿好、玩好。

从前,孩子们期盼春节的到来。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儿时渴望春节的到来。为什么那个时侯的孩子都渴望春节的到来?因为那时,物质还不是很丰富,只有到春节才能够吃到好吃的,穿上新衣服。当然,家中的大人也会向孩子许诺,只要努力、听话,春节给你买新衣服、玩具等。

从前,人们过春节需要鞭炮声助威,需要烟火添彩。现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很多老百姓不再钟情于鞭炮、焰火。没有了鞭炮、焰火,似乎春节也不热闹了。

现在的年味确是淡了。虽然过春节还要准备,由于物质丰富,手中有钱,随手都可以买来,春节所用物品,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就可以办齐;平时,老百姓的餐桌不缺肉食品,也不需要到春节大吃了;从前,走亲访友才穿新衣服,现在,谁也不再穿旧衣服、补丁衣服,平时穿的衣服和春节没有什么两样;从前娱乐单调,庙会、元宵节是人们娱乐的好地方,好方法,现在,有电影、电视、网络多种娱乐媒体,传统的庙会、元宵节没有了往日的魅力。

年味的确是淡了。

年味作文篇12

【年的味道】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年的味道越来越浓。伴着春风的酒酿,满心欢喜,满心醉人。

来到大街上,人山人海,川流不息。道路两旁,大红灯笼高高挂着,随风飞舞,阳光下更加鲜艳夺目。彩旗飘飘,彩门威武,一派欢乐盈门的景象。

商店里,人们挑选着自己需要的东西:或衣服,或食品,或鞭炮,或菜蔬。大人拉着小孩,还提着大包小包,满满当当,喜气洋洋。

这就是年的味道:甜蜜、馨香。

浓浓的年味勾起了对儿时过年的回忆……

那时候,在乡下,缺衣少吃,对过年更多的是一种兴奋和期盼。

过了腊八,人们开始置办年货、杀猪宰羊、缝衣洗涮……为忙过年,疲惫的脸上时不时地露出开心的微笑,一年辛苦的果实,只有在过年时才享受品尝。

小孩子每天都有惊喜。要么是一双千层底的新鞋,如果是女孩子,鞋面上还绣有小花,特别漂亮;要么是一身新衣,虽然大出一码,但穿在身上也觉得很有生气;要么是一小包水果糖,含一块在嘴里,那种甜蜜无法形容;要么是煮熟的猪羊骨头,虽然吃起来有点难受(因为是自己养大的),但终究挡不住诱人的香味。

腊月二十三,送走了灶王爷,人们就开始又一轮的忙活。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的食品。土坯房焕然一新,墙上贴年画,窗户贴纸花,门上贴对联,灶上蒸年糕,院子里放鞭炮,孩子们到处跑 ,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这样的年味,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这期间,人们走亲访友,拜年问好。礼物简朴,买不起点心,用自己家的花馍代替,送的是一份情意;孩子们的拜年钱更少,一毛两毛,给的是一份心意。没有铺张,不去攀比,只是满足,因为这样的年味比起平时的生活来,不知强多少倍了。

时光流逝,岁月匆匆。而今的年味,依然香浓,只是在蓦然回首的一瞬,有点五味杂陈。人生就是一段渐行渐远的旅程,在经历了一番番的春秋冬夏之后,匆匆而去的不仅仅是时光,还有对年的向往、对仪式感的热情,只是想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静静地走过世俗的身旁,低下头,问一声好,道一声珍重。

恍然间,李谷一的《难忘今宵》传入耳中,“青山在,人未老”,“明年春来再相邀”。是啊,我们应该在有限的岁月里,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好好守护自己的亲人朋友,尽情品尝年的味道,以微笑面对生活。

年味作文篇13

春节走亲串友是我们国家的风俗,小辈要给长辈拜年也是我们这里的风俗,于是大年初一这一天,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去给住在长江路上的四爷爷拜年。

为了环保,我们决定骑自行车和电动车。爸爸妈妈和大伯、二伯约好十点在中原路过街天桥旁边汇合,可是我们等了将近半个小时才看见他们骑着自行车姗姗来迟。

随后我们才正式出发了。在路上我和爸爸妈妈轮流骑自行车,就这样,你骑一会儿,我骑一会儿,妈妈骑一会儿,不知不觉就到了四爷爷家。

到了四爷爷家,我发现已经有其他的姑姑、伯伯和娘娘到了,大家聚在一起,显得非常的热闹。看见四爷爷正和别人聊天,于是我就静静的坐在沙发上抓了一把瓜子,静静的吃着。等过了一会儿,他们和四爷爷寒暄够了,于是,我向四爷爷走过去,四爷爷也笑眯眯的向我走过来,我大声的对四爷爷说“四爷爷,您新年好啊!”四爷爷也亲切的对我说“好,好,好!新年好,大家都新年好!”并把我搂在怀里悄悄的塞给了我一百块压岁钱。

接着大家也都开心的相互问候着大家一年来的工作、生活等,房间了充满了幸福的笑声。

时间很快就到了午饭时间,我们大家十几个人都聚在爷爷家客厅的餐桌旁,举起了手中的杯子,异口同声的说:“新年好,干杯!”。桌子上的饭菜也是数不胜数,色香味一应俱全,大家喝酒的时候,我就左尝尝,右尝尝,还不时的用筷子夹起一些菜送到每个人的碗里,大家也都夸我长大了,更懂礼貌了。

吃过饭,爷爷和伯伯、爸爸他们聊天,因为守岁和看联欢会到很晚,我就去爷爷的房间睡了一觉,一觉醒来,居然发现爸爸伯伯们和爷爷在玩麻将,看他们一会儿这个赢,一会儿那个赢,打得不亦乐乎。

因为天气有点儿冷,四点的时候我们就和爷爷告别,回家了。

这一天看见了很多亲人,还真快乐。

年味作文篇14

一年一度的春节终于到来了,这是我们儿童、少年甚至是成人日夜盼望着的节日。它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无数传统文化,它是我们家家户户和睦亲情的结晶,它体现了我们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追求。春节前夕的那一种年味和过年时的喜庆之感是我无法忘怀的。

就在年前,下了一场大雪。说是大雪,其实也不怎么地大,只是雪花飘飞时的景象壮观一点而已,持续时间并不长。那雪积下,银装素裹的一片,给本来浓艳的世界添上一片高雅的色彩。正所谓“瑞雪兆丰年”,下了这一场大雪,预示着来年会更好,本来就很重的年味又更浓了。

偶尔上街,街上一片繁华。道路上车水马龙,张灯结彩。一串串红灯笼挂在店门口,还有好多说不上名字的'五颜六色的年货,小贩们摆着摊儿在吆喝,但现在更多的是使用大音响。人们成群结队,忙着置办年货,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街上一片热闹的氛围,这种氛围和规模,堪比我们这俗称“作节”的交易日。

除夕中午的馄饨也不错。外婆早早地就弄好了菜馅,许多种蔬菜和新鲜的猪肉夹杂在一起,闻起来就很香,看着颜色就很诱人,即使还没有做成馄饨,就已经让人垂涎欲滴了,如果再包上一层嫩白的面粉皮儿,就好似一件艺术品,十分动人。馄饨煮好之后,捞上来呈半透明状,还有多条皱褶,看上去像宝石一般。隐隐约约看到里面的菜馅,深绿的,深红的,别有番滋味。刚盛到碗里,我就迫不及待地吞了一只下去,顿感美味至极。

除夕夜里,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吃丰盛可口的年夜饭,一家人扯扯家常,问长道短,然后家人们都帮着搓汤圆,搓出来的汤圆圆溜溜,像孩子一样,很可爱。在家人的“唆使”下,我很有兴致地搓了两个“元宝”,不能说足以乱真,但也是十分神似的。最后一家人围在电视机旁有滋有味地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一大早,吃完热腾腾的汤圆,全家都出动去拜年了。走完了这家,又去串那家,大家互相祝福,各自说着喜气吉利的话,都欢欢喜喜。如果是小孩,就可以收获不少好吃的,此行可以满载而归。这一天,没有人家是大门紧锁的,而都是肆意地敞开了大门,因为在这一天,不用担心有小偷光顾,而且希望更多的人能到自家来拜年,迎接新的一年。年味真是浓厚呀!

有人说,现在的生活富裕了,天天都跟过年一样,春节也没什么意思了。我认为,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中国亿万儿女的精神寄托。现在的春节并非越过越没劲,而是越过越有年味,越过越想过了。

让我们仍保持那一种年味,开开心心地过完整个年吧。

年味作文篇15

年末将至,春节忽而将来,刚陪学生们学过了学界泰斗——老舍《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提笔及思,我儿时春节的支支片片像过电影般向我袭来。

儿时的春节是“寒酸”的。

课文中讲到“腊月二十三年过小年……这一天,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形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我们二十三也要吃糖,但是只有长方形的糖,上年沾满了芝麻粒儿,奶奶说这叫“灶糖”,敬灶公公的。“灶糖”一包七八根,每根近20厘米,分粗细两种,我家只买细细的,因为细的“灶糖”要比长的便宜五毛钱。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爷爷奶奶总是在咬下一口后我们兄妹仨吃,那时小不懂事,哪知道爷爷奶奶是不舍得吃啊,便一把接过糖有滋有味地吃起来,要知道平时是没有钱买糖吃的。而如今给我的学生讲到这里时,他们有的满不在乎地说这糖不好吃——粘牙,有的笑哈哈地说他不要吃——怕得糖尿病。现在国家富裕了,孩子们平时吃得好,哪还去吃这些“灶糖”。

课文中讲到“除夕真热闹……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我和弟弟妹妹那个时候确实挺渴盼过年呢。过年了,家人会给我们买新衣服,这衣服在除夕那晚是断断不舍得穿的,要等到大年初一,早早起来,难以抑制住兴奋穿上新衣,给大爷、二爷、伯伯、叔叔们端饺子,互送祝福。现在的孩子们呢估计对新年买新衣也没有那么多期待了吧。比如我的孩子,在平时里总是在他们需要新衣前已备好几身衣服,所以他们也没有了新年一定要穿新衣的感觉。

然后,尽管如此,儿时的春节亦是甜蜜的。

因为知道日子过的清苦,所以渴盼春节里好吃的好穿的。渴盼着渴盼着,记忆就深邃了,人更亲近了。待到日后长大了,更能体会长辈们的爱了。而我们也更知恩回报了。那时没有手机,一家子就围着个火炉看电视,偶尔你一言我一语地评论评论电视里面的内容,屋里弥漫着简单而又幸福的笑声。现如今,我们做家长了却都成了“低头组”,与冷冰冰的手机屏幕“聊”得不亦乐乎——逛不完的朋友圈,打不完的游戏。偶尔的笑声却是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多美好笑的视频。要么说,现在的年味淡了呢。

最让我回味地还是那记忆当中虽“寒酸”却又甜蜜的春节。

年味作文篇16

一年一度的新年即将到来。今天,我们一起随着牛通社的小慧姐姐来到了嘉善的碧云花园。参加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

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听牛通社大哥哥介绍,今天年俗活动主要有:写春联,打年糕,做腊肉,采草莓。听见消息我们兴奋不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打年糕了。首先,我看见了一个石头做的大缸,还有一个特别大的木锤子。只见示范的两个阿姨,一个抡起木锤,重重地砸了下去,年糕中间立刻变成了一个大坑,另一个阿姨沾了点水,把年糕翻了个身。只听“咚”一声,锤子又落了下来。我们一个个都围着石缸,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终于轮到我了!我学着阿姨的样子,与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把锤子举得高高的,用力往下砸。呀!年糕变成扁扁的了。我们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涨红了脸,一锤一锤地敲打在黏糊糊的米糕上。原来年糕是由糯米、粳米和水,掺在一起,靠着这木锤子敲打才诞生的,还是挺费力的。

打完年糕,我们又围着圆桌开始制作喜糕了。喜糕的原材料和年糕一样、我们先是把面粉均匀地撒进模具,再倒出,然后把事先前准备好的米糕捏一小团,放进模具,最后敲打模具,将喜糕整个儿倒出来,放在一张粽叶上。只见碧绿的粽叶衬着雪白的喜糕,有的像鱼儿,有的像小花,有的像葫芦,还有的像寿桃。一个个是那么小巧精致,让人馋涎欲滴!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阿姨将喜糕放进了蒸笼,等待着热腾腾的喜糕早些出炉,好让我们一饱口福。噢!香喷喷的喜糕出炉啦!我们迫不及待地找到了自己制作的那一笼,立刻放进嘴里。软软的喜糕,甜中夹杂着桂花的香味,真是美味极了!

大厅里回响着我们欢快的笑声,这一幕幕充满年味儿的活动,随着相机“咔嚓、咔嚓”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回首望去,那碧云花园天台上一串串的酱鸭、屋檐下一块块的腊肉、还有草堂里一幅幅的春联,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我们还将继续循着年味,迎接马年的到来!

年味作文篇17

牛年到,牛年到,牛年过年真热闹,大人庆丰收,小孩放鞭炮。牛年真好,金牛奋蹄,牛气冲天,我一定要在牛年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爸爸妈妈为了鼓励我,在牛年进步更大,特趁牛年春节放假的机会,决定带我回衡阳爷爷奶奶家过年,我非常高兴。

旧年30上午,舅舅、舅妈开车从益阳赶到长沙,接了爷爷、奶奶、德德哥哥和我赶到衡山舅爷爷家,爸爸、妈妈也从株洲驱车赶到衡山和我们会合,舅爷爷、舅奶奶全家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招待我们吃了非常丰盛的中餐,同时还给我和德德哥哥打了红包。下午,舅舅、舅妈带着德德哥哥驱车去耒阳过年,我们先把爷爷、奶奶送到衡东小初,我们给老奶奶、舅爷爷、舅奶奶等拜年,他们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给我打了红包,还留我们吃晚饭,因为我们要赶到衡阳去和爷爷奶奶团聚,所以我们谢谢了他们。爸爸、妈妈带我驱车赶到衡阳,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弟弟早就等在门口欢迎我们,特别是弟弟非常欢迎我的到来。晚餐的团年饭安排在酒店,既丰盛,又热闹,大人都给我们小孩打了大红包,我们非常高兴。吃完晚饭以后,我和弟弟一起在阳台上放鞭炮,哇,弟弟家的鞭炮可真多,有摔炮、刮炮、冲天炮、“爱国者导弹”……我首先玩的是“爱国者导弹”,我扯开纸,找出引线,点燃引线,过了一会儿突然传出一声“轰”,威力真大,我被吓了一跳,弟弟看见我的样子,大笑起来。后来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电视机旁,一边品尝着各种果品,一边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牛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真棒,给我留下最深映像的节目是赵本山主演的“小沈阳”,把我们全家都逗得捧腹大笑。当牛年钟声敲响后,全城鞭炮齐鸣,热闹非凡,象征着牛年大吉。这时叔叔、阿姨带我进了书房,我打开电脑,哇!他家的游戏可真多,都是我喜欢玩的,我选了个我最喜欢的游戏,我玩的津津有味,直玩到天明,我才睡觉。因为爸爸、妈妈要加班,初一吃完中饭后,我们就赶回了株洲。

牛年春节我过得既热闹,又充实,真是感慨万千,在牛年,我要加倍努力,认真、刻苦学习,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年味作文篇18

“金风送喜来,紫荆花已开,二月大地春雷锣鼓敲起来……恭喜恭喜中国年,五谷丰登笑开颜……”我家对面黄老师家里传出了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声,就知道,年到了!

你知道年是什么味道的吗?

是噼哩啪啦的爆竹声响彻大街小巷;是一幅幅红红火火的春联令人目不睱接;是琳琅满目美味可口让大家垂涎欲滴的年夜饭;是街边高挂的灯笼,是翘首以盼的春晚,更是一家团聚的欢声笑语。

在我的家乡里,到腊月二十七日,便四处散发着年的气息。在这一天里,家家大扫除,做甜粿,备置年货。抹掉身上的汗水,望着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焕然一新的家,心里洋溢着的,那便是年的味道。

腊月二十八日,我陪着父亲去街上买对联纸,虽说是大清早,大街却早已热闹非凡:有的买对联,有的赶年货,有的牵着小孩买玩具,有的买新衣......街道两边的灯笼高高挂起,把整个小镇的街道装饰得喜气洋洋,要是在晚上,肯定亮如白昼吧!

一回家,红纸往案上一铺,毛笔往墨里一蘸,潇潇洒洒一挥,“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便以隶书的字体嵌在纸上。再一横批:“四季平安”。用香糊往对联背面一抹,刚打开大门,却发现邻居家也在贴对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幅幅红红火火的春联令人目不睱接,大家互相点头问个好,相互拜年发红包,楼梯里充满的墨水味儿,那便是年的味道。

腊月二十九,我与父亲把彩灯全都挂在阳台上,又添上两个火红的大灯笼。天色稍晚,大家便迫不及待地按下开关。顿时,五彩缤纷的灯火在一片暮色中一支独秀。那两个大灯笼努力地转动着身子,有意与夕阳争个高低。这时,大家的赞叹声,那便是年的味道。

盼着盼着,终于盼到了除夕。一清早,大家便迫不及待地起了床,仔仔细细地洗了个澡,恨不得把一年的积垢都给冲掉,才得以换上日以夜想的新衣新鞋。

呵呵!多气派!长辈开始向我们发红包,也换来了我们最真诚的祝福。接了红包而喜笑颜开的我们便玩起了游戏。和玩伴出去放鞭炮。

“啪啪啪”鞭炮和烟花开始燃放啦。那绚丽的焰火,燃烧的也是我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那便是年的味道。

一回到家,令人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的年夜饭便摆在了早已垂涎三尺的我们面前。“干杯!”一个个装满椰子汁的酒杯碰在一起,荡起了亲情的涟漪,那便是年的味道。

到了晚上,大家都聚在客厅,有说有笑地看着春晚,为跨年而倒计时。年味啊,不就在这一种亲情中产生出来的吗?

年味不断的随着一年年的变化而变化,但爱的味道、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从未改变。伴随着我们跨过一年又一年,手捧春光,在下一个三百六十五天中快慢自如,潇洒前行。

对面黄老师的音响又传出《过年好》的歌曲,一股股幸福的年味又涌入人们的心头。

让我们去聆听、去回忆、去品味……去回味这过年的味道!

年味作文篇19

清晨,天刚刚晌亮,我也正趴在被窝里,流着口水和周公约会。一串响亮的爆竹声打破了村子里的沉静,为年的到来拉开了序幕。不一会儿,爆竹声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响亮,而我也终于被吵醒,擦擦口水,打着哈欠,抻个懒腰来迎接新年的到来。向窗外望去,满地的白雪上铺着火红的爆竹碎屑,仿佛春日里大地上开的串串鲜红的杜鹃,把这隆冬也打造的鲜活闪亮,或许这就是过年所特有的”年味儿“吧。

我总以为只有到过北方过一次年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年味儿。不说别的,单是这颜色上就比别的地方正宗。不知是不是天公也想一览这北国风光,在东北,过年前通常会下几场雪。于是在除夕这一天,白雪覆盖着整片大地、屋顶。所以与其他地方的杂色不同,北方过年的底色是绝对纯净的白色。这时,不知道从哪家开始,整个村子都开始披红挂彩,通红的大灯笼,闪亮的小彩灯,烫金的红春联,映着白雪。不知这北方的人们是否学过时装设计,怎就知道红色和白色是最流行的搭配,怎就将大地打造的如此俏丽多姿?

这北方的年味儿还要数那最朴实最实惠的菜品——杀猪菜。每到过年,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要杀上一头猪,家里不养猪的或家庭条件不好的就买上几脚猪肉。这农村自家养的猪,肉就特别的香。妈妈切下一块连肥代瘦放到锅里和自家腌的酸菜一起炖,那香味弥漫整间厨房。这时候,在院子嬉戏疯跑,冻得的瑟的孩子们就会乖乖回屋向妈妈讨一碗酸菜汤,也不顾烫就几口喝下去,暖和了一阵后就又到外面放鞭炮去了。这杀猪菜也就成了北方孩子们内心最温暖的牵挂。

我想,这北方的年夜饭最值得一说的也就是酒。这北方人喝酒那是最豪爽痛快的。无论是原来的一斤散白,还是后来瓶装的丰谷、稻香村,北方人都能畅快痛饮。喝着滚烫的白酒吃着精致的小饺子,这样的年夜饭才有年味儿,才像是北方人过年。

我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自出生起这17个年都是在北方过的。家乡的年过得年味儿浓浓,过得我心头火热。我相信以后不论在哪,不论春运多可怕,我都会——回家过年。

年味作文篇20

一阵微风吹过,轻拂着我的面孔。刺鼻的芳香流入脑海。没错,这就是过年的味道。

过年啦!过年啦!家家户户忙了起来,有的贴对联,有的挂灯笼,还有的用串灯装饰房屋。当然,不止这些。穿新衣,放鞭炮,吃饺子,都是我们这里的民间习俗。我们这里过春节,只能讲究,不能将就。

说起灯笼,高高地挂在大门外,像一团红红火火的大火球。大街小巷,家家户户,无一不挂。那灯笼,白天只能发出微弱的光,到了晚上,别说这一家了,就是这一条街也能给你照得彤红彤红。正是这样,挂灯笼这个习俗,便被世世代代传了下去。

在除夕的这一天里,人们便换上了新衣,在这大大小小的街道里走一圈。人们都要除旧迎新,为__年的最后一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迎接__年的第一天。我们一家十口人为明天做准备。先把饺子包好,不知不觉忙活了一下午,可我们并没有吃饭,而是在等年夜饭。12点钟,家中的年轻人在大街小巷放鞭炮,一家人先去跨旺火,跨完旺火该吃饺子了。为了这顿年夜饭,我们把家里储存许久的食物和上好的酒都拿了出来。今天只下了一半的饺子,吃饱了就睡觉。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我们起来穿上了新衣,开开心心地去亲戚家拜年,并且叫上了好朋友一起放鞭炮。

我们一群小朋友在家长的看护下放鞭炮,只听“嗖”的一声,那花炮炸上天去,五颜六色的烟花顿时往下窜,就像是会飞的彩色小老鼠在天空里窜。“嗖嗖嗖……”连续不断的花炮飞上天去,我顿时感觉自己太幸福了。

天亮了,我们下饺子吃,全家人坐在一起边吃饺子边聊天,不时引来欢声笑语。

这便是我们家乡的春节,也是最热闹的一天。

年味作文篇2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元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他所描绘的就是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放炮迎新的热闹场面。

除夕之夜放鞭炮这似乎是一种不会被人忘却的传统。从我记事之日起就对每年除夕凌晨12点的炮声记忆深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一时间点里每家都会放开门炮辞旧迎新,在新年里讨个好彩头,你能想象上百花炮声在空中此起彼伏地爆炸,那种光亮,那种声响,怎一个震撼了得呀!即使你熬不到这么晚,相信这震耳欲聋的炮声还是会把你叫醒的。

每年除夕,爷爷、伯伯、老爸都会准时从被窝中爬起来放鞭炮,对他们而言,这已是保持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习惯了。他们不需要闹钟,却总是那么准点,或许是他们的心灵感知新年的气息比我们更早更准吧!

我一直认为,乡下的年味儿比城里要更浓些,因为这份“美味”中加了更多调料,纯朴、感恩与真诚。城里的路旁商店张灯结彩,这是他们对新年的期许,希望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步步高升,但这其中不乏有些应付之意,过多花哨的装饰只是随了大流,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相比较而言,乡下人家门上贴的`春联更有寓意,这些春联并不昂贵,并不华丽,却寄托了一家人对新年的美好期待,都说平凡之中见真情,春联不也是如此吗?

年味儿要与家人共同分享,所以除夕也就少不了与家人共进晚餐。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物质需求的提高,“年夜饭”人们更热衷于去饭店吃。一家人在餐桌上有说有笑,吃着现成的饭菜,吃完结账就可以走了,方便、快捷,何乐而不为呢?但在乡下大多数人家都是在家里吃,即使比不上饭店菜品的美味,但这是家人亲手烹制的,里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即使比不上饭店用餐的方便,但与家人一起劳动是开心的,充实的,享受的。我们吃的不是美味,是气氛。只要一家团聚,一起吃饭,我相信,无论饭菜的丰盛与否,大家都是开心的。

吃完年夜饭干什么呢?答案当然是看春晚了!虽然现在对春晚的意见褒贬不一,但依然不减低人们对春晚的热情,很早就开始关注春晚了,除夕晚上8:00,春晚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一家人和乐融融的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晚,说说笑笑,体味春晚带给我们的乐趣,等待零点钟声的敲响。

除夕,除旧迎新。年味儿,充斥心田。希望人们可以在新年中过的更轻松、更舒适、更愉快。如老虎般虎虎生威。

年味作文篇22

【春节的枣花馍】

初二回娘家,这是河南省东部地区春节串亲戚的规矩。串亲戚要带“四样礼”——大馍、小馍、糕点果子和油条。现在,人民生活富裕了,这“四样礼”就变成了名烟名酒和进口水果。但是礼品再丰盛,都不能少了大馍和小馍。在豫东的风俗中,大馍和小馍的象征意义就是粮食。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粮食是最重要的礼物。新年伊始,闺女、女婿带着外孙要把最好的粮食送到亲人家里,娘家人回赠的礼品中,最重要的一样就是枣花子。

枣花子是由小麦面做成,用红枣做点缀。我还见过一种叫做面龙的枣花馍,长长的,如盘龙样弯曲,龙身上画了很多符号,龙头上镶嵌了两粒红枣,十分威武。

馍好蒸,面难发,酵母更难做。临近春节,气候变冷,做酵母时,要把玉米糊放在笼屉上先蒸一下,待蒸熟了,再放进老酵头搅拌均匀,放在锅边灶沿,或是盖上一层棉被,让其自然地发酵。等面团发得如水一样四溢的时候,从面盆中挖出来放在案板上,掺进面粉盘成一团,软硬适度,就可以揉馒头剂子上锅蒸了。

做大馍的过程非常简单,在蒸好的馒头上均匀敷上一层生面,在最顶端放上一颗红枣,放入锅中再次蒸熟就行了。如此多次重复,一层层地敷上去,一层层地蒸熟,可以根据需求蒸出大小不同的大馍来。我儿时,曾经见过新女婿第一次上门带的大馍,用一大块红绸布包裹着,大馍放在一个直径二尺的玉米秸秆做的锅盖上。这种大馍另有一名,叫“馍山”,意思是把如山一样的粮食给老岳父送来了。

做枣花子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要先把生面揉成一个个称之为“面剂子”的长条,然后用面剂子盘成一个个的圆圈,中间放上一颗红枣,就像是莲花瓣中坐着一位富态的佛爷。最后,通过揉搓、挤压等方式把众多“莲花瓣”连接起来,放入蒸锅中蒸熟,一个漂亮的枣花子就可以出锅了。枣花子多种多样,做法不一,我说的是最基本的做法。如新女婿第一次到老丈人家带的超级大馍,老丈人当然要回赠更大的枣花子了——也要如锅盖一样大,除了一个个的“莲花瓣”,里面还有“多子多福”“早生贵子”的花样。这个时候,枣花子就不叫枣花子了,而是叫“枣山”。因为新女婿送来的是一个“馍山”,老丈人回礼一个枣花子岂不显得小气?

因为枣花子是回赠给晚辈专用的礼物,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我们老家有句俗话,叫“要饭的不要枣花子”,有不吃嗟来之食的意思,穷人要穷得有志气,即使讨饭也不愿做晚辈。

枣花子是一种传统文化,也传承了中华民族性格中那种不屈的犟劲!

年味作文篇23

我的家乡安康,一个四面环山有树有水的好地方,它不仅长得“漂亮”,过起年来那也是有浓浓的年味。那么对于安康的过年习俗,你又了解多少呢?现在就由我带大家走进安康年吧!

要想过好一个春节那可是有讲究的,我们小孩子要穿上新衣服,说吉祥话,更有丰盛的团圆饭。到了晚上12点每家每户都会争先恐后地放鞭炮、烟花,噼里啪啦的炮声热闹着整个城市。我尤其喜欢烟花,因为它会形成一个漂亮的“花朵”绽放在漆黑的夜空,然后又如流星般坠落,形成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正月初一早上,我们会吃饺子,因为饺子形似元宝,吃了之后会“招财进宝”,意味着新的一年多进财得宝,所以我会刻意多吃几个,因为我觉得吃得越多爸爸妈妈财运就会越旺,我就会有更多的零花钱。

拜年是春节必须走的流程。安康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门,初三、初四拜己亲和左右邻”一说。拜年必提三四色水礼,主家也要热心款待,带小孩的还会有压岁钱。今年我就收到了许多压岁钱,还特别用心将压岁钱存在了一个小盒子里,因为我打算从现在开始攒钱,以后买我特别喜欢的小狗。

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此日的饭菜其实不亚于过年。这天晚上家家要挂灯笼,是间间房屋点上灯,外面更是灯火通明特别喜庆,人们这夜要闹花灯、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安康更是从正月十一就开始出灯,一直玩到正月十五,这就是俗话说的“十五的灯”。我还会和家人一起出门放孔明灯,上面写着新一年我们各自的愿望,随着这盏灯飘向远方,听说对着孔明灯许愿、祈福可以实现我们的愿望保我们平安。

这就是我们的春节,充满着温暖幸福的节日。

年味作文篇24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时光荏苒,转眼间又是一年春节到。往年我都在城里过年,今年妈妈带我去海门老家,体验乡村的年味。之前,过年在我的脑海里就是:琳琅满目的年货、爆竹烟火、吃火锅、看春晚,这次我算开了眼界:赶集市、做馒头、挑蔬菜、贴春联、杀鸡宰羊……农村的年味真新奇!

来,瞧瞧,我们家挤了一屋子人,谈笑风生的,大爷爷还在门口劈着柴火,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今天做馒头!舅妈是东北人,她按东北的习俗在家自己发酵、和面、拌馅儿、擀皮儿做包子。而姨妈按照海门的习俗用酒酿发酵,通过抓面、嵌馅儿做包子。她们要比试一下。

因为妈妈有点笨,舅妈教了她半天也包不出个像样的包子,于是包包子的任务落在我和只比我大一岁的堂哥身上。谁让我们是天生的面点师,一遍就学会了带褶子的东北包子包法。我小心翼翼地拿着面皮,沾上点干面,舀一大勺萝卜丝馅儿放在中间,用左手心托住面皮,右手将面皮边一点点、一层层折叠起来,一边折,一边用大拇指把馅儿压实,最后用一点力把顶端的面皮用手指捏紧,一个白白胖胖的包子做成了。当然,最后还要把它们轻轻地放入有百年历史的蒸笼里。就这样,我们做了五笼近百个包子,我还负责把蒸笼一个个端到土灶上。30分钟后热气腾腾的包子就出炉了,倒在外面搭的竹帘上,我把它们排列得整整齐齐像一个个等待检阅的士兵。妈妈一口气吃了五个包子,判定还是酒酿发酵的包子更适合本地人,当然,我和堂哥包的东北包子在外观上更胜一筹。这时,我因为两三个小时站着也没喝一口水,已经累得不想动了,看来平时锻炼太少了。

乡村过年的新奇事儿还有很多,就先分享到这里吧,下次有机会请大家吃我包的包子。

年味作文篇25

说起年味儿,小朋友都会想到熬肉、炸丸子、包饺子、穿新衣,我家的年味和其他小朋友家不一样。

今天我的好朋友涵涵来找我写作业,每次我写作业时,妈妈都会放下手中的活,默默地陪着我,她练字,我学习。我看到妈妈今天没练字,就好奇地问了妈妈,妈妈说:“近腊月,年就越来越近了,我在整理红纸。”涵涵好奇地问:“阿姨,这是在干什么呀?大红纸折过来折过去的?”妈妈说:“准备写过年用的春联呢!”“第一次见写春联的,你们家不买春联吗?”涵涵反问道。“我们家都是贴手写春联,这样才有年味儿,妈妈说过,过年的仪式感不能丢,手写的春联,红纸黑墨,很有感觉。”妈妈在旁边边听边说:“其实,春联最早并不是现在这种形式的,它是源于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就是后世俗称的‘桃符'是镇宅驱邪的。随着人们对音韵和格律研究的深入,对仗的文字开始大量出现,对联就出现了,挂桃符就逐渐演变成为贴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咱们中国人,从宋代开始手写春联,明代开始,因为朱元璋极力推崇写春联,所以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写春联,贴春联盛行,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的门前手写的春联越来越少见了,都变成了金光闪闪的印刷品。印刷字体雷同,内容千篇一律,一眼望去,我家与你家贴的没有什么不同,手写的祝福被整齐划一的工业印刷品取代,这不能不说是中华传统民俗的一种缺失。你俩说是不是?”听了妈妈的一席话,我和涵涵一起点了点头。我和涵涵睁大眼睛看着妈妈拿出笔墨纸砚,准备写春联儿了,看着妈妈一笔一画的写起来,不一会儿就写了一副漂亮的春联,涵涵看的目瞪口呆,她小声地、吞吞吐吐地对我妈妈说:“阿姨,我爸爸妈妈不会写毛笔字,我们家过年都是买对联,您能给我家写一副对联吗?”妈妈停下手中的毛笔,抬起头笑了笑,说:“好呀,孩子!这副刚刚写好的春联,吉星高照家富有,大地回春人安康。牛年大吉。你喜欢不?”涵涵高兴地直点头:“没想到今年我们家也有手写春联贴,我也要和您学写字。”“好呀!那阿姨就再送你一副----牛耕福田四季春,牛转乾坤新机运。牛年大吉”

我们高兴地连蹦带跳:“好呀!好呀!贴手写春联才更有年味儿!”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