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1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一、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整理课堂笔记
②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析:淡淡的哀愁。)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直抒胸臆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荷花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三、细写荷水:脉脉
荷塘月色(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叶子与花:似梦
月色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写月光下近景从面上写:树色阴阴、
的荷塘四周似烟雾
静态从点上写:杨柳丰姿
远景:隐隐约约的远山
(仰视)
平视:路灯:无精打采
动态:蝉鸣、蛙叫
心态:我什么也没有(照应二)
淡淡的哀愁
四、回首江南采莲盛况,思乡情浓,心情依然不宁静(照应三)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 
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二、教学目标 
1、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 
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四、教学程序 
课前:① 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 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 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 整理课堂笔记 
      ② 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 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五、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  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  直抒胸臆  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三、细写           荷水:脉脉 
 荷塘月色         (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 叶子与花:似梦 
             月色                       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写月光下        近景  从面上写:树色阴阴、 
                   的荷塘四周                      似烟雾 &nbs
[1][2]下一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背景及单元整体设计方案】
11月6日晚上八点多钟,接到学校通知,第二天区领导要来学校考察,要听一堂政治或语文课,要求我准备一堂课。
接到通知,我思考着上哪堂课,必修1已经学习完毕,不可能再上。必修2有两个单元的古诗文,都比较长,而且难度又比较大,也不在考虑之中。最后一个单元是演讲单元,但已经决定在督导评估和市教研课时上,也不能上。只能选择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是写景状物的散文,都很经典。一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篇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篇是陆蠡的《囚绿记》。这几篇文章要上出彩,感觉比较困难。都是很多老师上了又上的课文了。最后决定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从单元提示来看,重点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精巧独特的艺术手法,一是品味优美隽永的语言,一是把握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情感。
仔细研读这三篇文章,我觉得从整个单元设计的角度出发,每篇可以有所侧重。比如《囚绿记》用到了象征手法,那么这篇课文就着重艺术手法的赏析;《故都的秋》有大量的写景,当然是着重赏析它的景物描写,品味它的语言;而《荷塘月色》虽然也有景物描写,但毕竟只有三段,而作者的淡淡的忧愁的情绪体现在全文各个地方。另外,教学参考上是从三个方面对《荷塘月色》进行教学建议,一是体会作者的情感,一是景物描写,一是语言品味。
因此,我考虑,上《荷塘月色》,首先从整体上去把握体会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他的情感。第二课时再品味语言,分析景物描写的妙处。况且,我觉得对文章的把握也要遵循整体感知到局部赏析的规律,必须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而且,学生也容易被他优美的景物描写假象所迷惑,而不能把握到他真正的情感。另外,朱自清这篇文章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就是从景物描写入手,如果我再这样上,也很难上出新东西来。不如做一次大胆的尝试,至于尝试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留待课后再讨论了。
【三维目标】
1、体会作者彷徨苦闷又略带淡淡的喜悦的情感。
2、理清写作思路,学习作者圆形结构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苦闷中略带喜悦的复杂感情。
2、学习圆形结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个单元有几篇课文?学习重点是什么?
提醒学生把握编者意图的重要性。写景状物散文。
至少三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体会情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必须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今天我们就借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来好好揣摩品味他在文中表达的情感。首先请大家大声的朗读,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二、诵读品味
1、学生自由朗读,并谈感受体会。
2、指导读法。
三、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圆形结构的写作技巧
1、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作者直接表达感情的一些句子?请大家找出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2、为什么作者一开篇要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呢?而作者在荷塘散步的时候又说“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又流露出喜悦的心情,作者到底在这篇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分析。
可以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烦恼的时候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如:
烦恼──听mp3──暂时忘记烦恼──最终听不进,甩掉mp3+bxo
3、圆形结构写作技巧:
外结构:出家门──赏月色、观荷塘──回家门
内结构: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
4、插入朱自清的介绍:
讲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
⑴ 朱自清的祖籍: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浙江绍兴。(绍兴出名人!)⑵ 朱自清名字的由来。
⑶ 朱自清的才华: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
《中国青年报》上曾报道一则新闻是《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但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
⑷ 朱自清精神。毛泽东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绝食而死,死时年仅48岁。
今天我们学习的《荷塘月色》,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优美的景物描写,更要体会他在优美景物描写背后深深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而我们也要树立起民族的忧患意识,努力学习,以便将来为祖国做出相应的贡献。
四、质疑问难
对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
仔细品读4~6段景物描写段落,就其中某一段,尝试写一篇300字的赏析文章。
【教学后记及反思】
第二天通知我,说是听我的课。上课了,我先给学生讲解了本单元的知识目标,就是要学习精巧独特的艺术手法,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接着我说我们今天就借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来体会他的情感。然后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并谈读感受,有些学生讲到景物描写的优美,给人宁静的感觉,马上有些学生反驳说并非如此,开篇就说不宁静,可见作者是不宁静的心情。我顺势就学生的发言,要求大家讨论,体会情感。学生课堂发言很积极,有的学生注意到了景物描写的变化,反映心情的变化,有的找到抒发心情的句子,进行分析。也有的从背景入手进行分析,我觉得学生做的很不错。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还有学生在辩论,我停止了辩论,进行了总结。找出了作者抒发情感的句子,结合背景分析了作者的心情,并且分析了第一段不宁静体现在哪些句子里。顺势又总结出精巧的构思,即内外圆形结构。最后我介绍了朱自清,说到了他的绝食。说到了他的彷徨痛苦,说到了这篇文章所体现出来的忧患意识。
自我感觉不错,可以打80分吧。
当然也有不足,比如学生分析到景物描写的变化时,我如果再引导学生把三段景物描写各写了什么找出来,板书出来,进而更深入地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或许更好。比如学生讲到“可惜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时,我要求学生把引用的两首诗歌再读一读,然后再去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就好了(上课时没有读)。总体说来诵读还少了点。最后如果能把表现情感的方法在黑板上板书出来或者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就更好了(上课时只是自己口头总结了)。
语文老师真不好当,我现在是深有体会了,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是真不容易。我进而想到在新课改的前提下,应该如何上语文课的问题。
是不是每堂课都要探究合作?可不可以有老师的灌输(比如我对学生谈到朱自清的一些事迹)?而且可不可以整堂课都是老师讲解?可不可以在某些课里有所侧重?又如何侧重?单元设计如何制定?怎样才更科学?学期目标又如何体现?尤其是三维目标又该如何实现?课堂评价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是只看一堂课还是要结合整个设计来看?如何把所有课文进行分类,比如哪些课文是“定篇”,哪些是“例文”,哪些是“样本”,哪些又是“用件”?……
要思考的还很多,要学习的也很多,另外,面对我们的学生,如何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设计课堂也很值得研究,如何避免课堂的平面滑行也值得探讨,如何上出深度更值得去探索。
这学期新课改,听了很多课,也被听了很多次课,早就想开这么一个主题帖了,但一直没有开出来,除了时间原因外,也因为自己的懒惰。
这一次课后,最终让我下定决心开这个帖子了,我开始了对必修1、2教学的整体反思。
因为在听课和被听课过程中,听到了很多评论,而有些评论我不能够赞同,比如上出语文味,是不是与思想教育就冲突了?我想语文味到底是什么,恐怕有些专家都不清楚。这一次课,以及后面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和《短歌行》,都听到相似的评价,我会再好好总结的。
我热切盼望大家能各抒己见,帮助我拨开云雾。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4
山东定陶一中语文组刘 方274100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也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名篇。根据本单元学习重点“揣摩语言”,那么教学本文,应从感受景物的特点入手,来把握作者的感情,进而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品味语言时先让学生充分地尽情地朗读,感受和理解语言之美,然后要求每人选择一段或一两个句子评点,老师适当给以点拨和引导。引入《杨义评〈荷塘月色〉》和《余光中评〈荷塘月色〉》两篇观点相左的文章,让学生交流讨论。课后以“我对《荷塘月色》语言风格的看法”为题写一篇短评。
[得意之笔]
1.作者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借荷月言己志。在作者的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该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之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瑕!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独到的艺术魅力)
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比喻形象生动,形神兼备,不仅写出了荷花的形态美,而且化静为动赋予了荷叶勃勃生机,展现了荷叶少女般的纤柔娇美、绰约丰姿。“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无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一句暗喻高妙,逼真地写出了月色的迷蒙暗淡,显示作者渐露忧烦伤感之情。描摹物态,信手拈来自然成文,毫无斧凿之痕,非大家不能为也。
(用词设喻之妙,需要品味,更需要联想)
3.(1)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都写到了月光,借月光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思。下面四句都描写了月光,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l.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l.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l.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象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l.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
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l.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l.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题目,有助于能力的迁移)
[思想感片]
朱自清——中国知识分子自画像
月夜下,荷塘边,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人,在不停地徘徊,他偶尔驻足望一眼点点荷花,随即又陷入了沉思。此时月色迷离,夜阑人寂,蝉声和蛙声不时传来,撩拨得人心烦意乱。
——每每读《荷塘月色》,就想见了这种情景,不禁暗自揣摩朱自清先生的模样,那一定是一位清秀文弱心细多感的人。及至看到先生的肖像,果如其然,古人曰文如其人,信也夫!
先生的形象无疑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欲了解中国的知识分子,先生无疑是最好的样本。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多难。
先生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但穷困潦倒一生,虽与身处乱世有关,却足以说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多蹇。历代统治者都是五大郎开店,对知识分子既嫉妒又惧怕,再者是轻视,斥之为书呆子,迂腐可笑不谙世事。他们官场上不会阿谀奉承左右逢源,故得不到上司赏识;商场上不会投机倒把坑蒙拐骗,故发不了横财。清苦寂寞,注定是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精神翱翔在科学和理性的高空,而身子却深陷于龌龊的大地上,灵肉分离苦不堪言。做中国的知识分子,何其不幸哉!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清高。
先生作此文时是清华的教授,但日子据说过得很拮据,然而先生人穷志不短,而且历久弥坚,“情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面粉”,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宁折不弯的骨气和正气。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士可杀而不可辱,头可断而魂不死。这种特立独行高傲无羁的人格,最大地显示了生命的高贵和尊严。伯夷不食周粟,有人视之为傻瓜,但千百年来人们还是把他做为“义”的化身歌而颂之。朱自清做的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人以此非议之,但事实已经证明,现在的中国最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人。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爱国。
先生教务繁重,兼有家事拖累,经常是身心俱瘁自顾不暇,但他仍密切关注时局发展并为此寝食不安,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可贵的爱国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知识分子尤甚。这种爱国情感,仿佛与生俱来至死不悔。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关头,挺身而出奔走呼号的是他们;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时候,不甘现状居安思危的是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古一脉相传。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天下为己任,真正是中国各阶层中最杰出最优秀的一群人。
中国知识分子,可怜!可敬!可爱!
[一孔之见]
(1)《荷塘月色》整篇文章设喻达14次之多,除少数堪称佳构外,大多均不足称道,如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平淡无奇,了无新意,比作刚出浴美人,又有些庸俗不堪,使人想入非非;把荷香比作歌声,把月影比作名曲,更是牵强附会匪夷所思,世人多以通感视之,认为神奇之至,未免有些夸张。
(2)《采莲赋》和《西洲曲》引入文中,究竟有何指向,令人无从把握。作者饱受国事家事之忧,意欲寻一别样天地,以求解脱,解脱不成,便借诗抒怀,这可以理解,可诗中明明表现的是少男少女引逗嬉戏缠绵悱恻的恋情(《采莲赋》)、女子对心上人的表白和思念(《西洲曲》),莫非朱先生于情感生活上有难言之隐?联系1927年的社会大背景,又不能这样理解。前后矛盾,白璧有瑕,实在遗憾。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一、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三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三、听录音朗读,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
四、讲读第一部分:
1、第一段点拨分析: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个“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绘制的荷塘月色图画,构成了一个恬静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2、第二段点拨分析:写去荷塘心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板书]: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3、第三段点拨分析: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的文章。背景介绍,《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觉得“这几天似乎有点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需要明白什么;但什么也没明白。”正因为作者在当时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没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还是要去一个地方——荷塘寻找自由,做个自由人。他能找到吗?
[板书]:来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感受:自由——(苦闷)
小结:写作者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五、作业:预习课文第二部分,准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教学步骤:
一、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总起: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出了荷塘月色之美景。第四段写月光下的荷塘。{写作顺序:荷叶→荷花(静态实写)→荷香→荷波(动态虚写),流水——虚写映衬。}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写荷塘四周景色。作者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一种安宁,但当他听到了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之后,突然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现实无法给他一种理想的“宁静”,于是他便力求从想象中寻求。
(一)讲读第4小节:
指名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1、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2、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3、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板书]:
田田(多)
荷叶
亭亭(美)
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象闪电(快)
荷波动态美
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二)讲解第五节
指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3、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板书]:
(正面)月光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三)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四)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二、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文章运用的“通感”修辞手法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章第三部分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读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本文有两例: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有意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中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三是叠字的运用。由学生从课文中选出例子。
四、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作业:
1、在下列词语的括号内注音
A.参()差()差()别参()见差()劲人参()差()遣
B.脉脉()的流水山脉()脉()搏
2、给下列句子中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有袅娜()地开着的①nà②nuó
B.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①zhàn②chàn
C.这是独处()的妙处()①chù②chǔ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①mò②mài
3、作者写荷塘月色的高明之处是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来写。荷塘的景物是月下的景物,月色又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主要抓住荷叶和荷花的形:_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______,香:___________写月色,主要抓住光:______________,影: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词(见注释)
教后记:
《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认为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我认为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的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者淡淡的忧愁与淡淡的喜悦夹杂在一起的思想感情。2、仔细揣摩语言,欣赏动词和叠字运用的精妙,体味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的艺术效果。二、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分析作者在作品中透露的思想感情。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在正式上课前先请大家听三篇文章的片段,然后请大家说说它们的篇名和作者。a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b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c段: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提示:a段《春》,b段《背影》,c段《匆匆》,作者均为朱自清)这三篇文章都是散文,但并不是同一类散文,《春》以写景为主,《背影》以叙事为主,《匆匆》则以说理为主。朱自清的散文感情真挚,情景交融,语言秀丽朴素,比喻形象生动。著名作家郁达夫这样评价他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了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文学研究会——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茅盾、朱自清、叶绍钧、冰心、郑振铎、许地山等。他们提出了“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阵地为《小说月报》。另一个有影响的文学社团是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他们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创作主张,阵地为《创造》季刊)今天,我们再和大家来学习一篇朱自请先生贮满诗意的散文《荷塘月色》。(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1、欣赏《荷塘月色》配乐朗诵。(听读时请完成以下任务:①在每一小节前标注自然段序号。②用横线划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词。③用浪线画出你所欣赏的精美句子或用着重号标出你感觉用得好的字词。④划分全文的结构层次。⑤体味作者贯穿于全文的思想感情。)2、说说你听读后的第一感受。(可从任何一个角度谈)3、你觉得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喜悦还是忧愁或是喜悦中夹杂着忧愁?4、作者的忧愁体现在哪儿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第一句就给全文笼罩了一层低调的情绪,一个“颇”字说明了“不宁静”的程度之深。由此追问:在第一小节中体现“颇”的细节有哪些?——“月亮渐渐升高了”、“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说明夜已很深了,而作者却无法入睡,足见不平静之甚。——“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咋看像一团烟雾”(以上都是从景物描写中透露出作者的忧愁)——“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以上都是在叙述热闹有趣的事之后,突然一转,情绪又不禁消沉下来。)5、作者喜悦又体现在哪儿呢?——“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向往美景)——“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想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暂得解脱)——“一个人在这苍茫的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暂得自由)——美妙的荷塘月色之景(清幽、雅静、朦胧、柔和)——“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热闹、风流)[在此解释一下“风流”的多层含义]——“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莲美,人也美)6、作者的喜悦中有没有忧愁呢?(有。第四问的5、6例,第五问的2、3例均为喜中夹忧的例子)7、作者的忧(即“不平静”)从何而来?——有两个源头:一是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叛变;二是来自他选择的困惑——他当时既不满现实,又不能如另外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那样参加“以暴易暴”的武装斗争。因为如参加革命,“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那里走》)而朱自清先生当时却不能参加革命,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在《忆佩弦》一文中这样叙述道:“他先前曾说过:‘我只是在行动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顾虑着妻子儿女一大家子,都指望我生活。’”朱自清当时已有二子三女,他要肩负起为夫和为父的责任,他不能置妻子儿女不顾而投身于革命,甚至为革命而牺牲,而他内心里又对他所处的社会十分不满。不满于现实,而又不能改变现实,作为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的心能宁静吗?难怪作者说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一团火”。他想借荷塘月色暂且摆脱心中的烦恼,虽然荷塘月色很美,虽然荷塘边的蝉声、蛙声十分热闹,虽然采莲的盛况令人向往,但这一切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作者“猛一抬头”,又回到了带给他无限烦恼的现实。尽管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喜悦是淡淡的,所写的忧愁也是淡淡的(写喜也是为了写忧),但我们透过字里行间仍然能感受到作者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正是这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使他后来成为著名的爱国知识分子和民主战士,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对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我们“应该写朱自清颂”,因为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板书:淡淡的喜悦 不满于现实, 一团乱麻夹杂着 而又淡淡的忧愁 不能参与改变现实, 一团火(三)整体感知文章的行文思路从教材第7页的欣赏文字可知,《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是: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内结构是:不静 ——求静 —— 得静 —— 出静如要具体些,可概括为:板书:一、 (1) 夜出赏荷二、(2——3)小径独处三、(4——6)塘边凝望: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四面四、(7——9)塘边遐想:《采莲赋》——《西洲曲》五、(10)又回家门(四)布置作业1、整理文中需要注音和解释的词,下一堂课将作检测。2、熟读4——6小节3、体味作品的语言特色,为下一课分析作准备。
第二课时一、教学要点1、揣摩语言,体味动词运用的准确和叠词运用的精妙,学习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讨论联想《采莲赋》《西洲曲》的意义和作用3、总结全文二、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可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幽僻 (pì) 蓊蓊郁郁 (wěng) 弥望(mí) 袅娜 (nuó) 羞涩(sè) 倩影(qìng) 梵婀铃(ē) 妖童媛女 (yuàn) 鷁首徐回 (yì) 敛裾(jū)2、解释下面的词语:蓊蓊郁郁 田田 袅娜 风致 丰姿 倩影 一例(二) 揣摩语言(回顾第一课时在书中所画的语句,然后分类欣赏)1、动词欣赏——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使月光产生了一种动感,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产生了一种轻柔之美)——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洗”写出了月色的皎洁和清纯)——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笼”既写出了月光覆盖之广,又给人以朦胧之美)——(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2、叠字欣赏朱自清的散文爱用叠字,这个特点我们在他的散文《春》中已有所感觉,在本文中,叠字用得更多了,请同学们把有叠字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体会叠字的运用有什么好处。——既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又加强了语意,使文气舒展,读起来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有一种音乐的美感。3、通感欣赏“通感”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简单说,就是感觉的转移。但感觉的转移要有相似点,通感实际上就是另一种类型的比喻,请找出本文运用通感的句子和两种感觉之间的相似点,并体会其作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的相似点有: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感觉的转移有伴随着想象的跳跃,“清香”和“歌声”同属于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塘中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出的名曲。(视觉转为听觉,月光与树影的和谐融合,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和谐优美有相似点,由此烘托出一种温馨、优雅的气氛,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通感练习:每个同学当场写一个运用通感的句子,课后,每个同学再从课外读物中找三个运用通感的例子。4、比喻拟人句的欣赏——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裙”与“荷叶”形状相似,“亭亭”是高颀的样子,与“出水很高”相配,这个比喻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袅娜”写荷花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状。用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神情的词语来写荷花,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赋予物以生命的活力和感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给人一种洁白而鲜艳欲滴的感觉,“梦”表现了月光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这里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以“酣眠”喻月光朗照,以“小睡”喻月光淡照。此比喻十分精妙,其好有三:1、当时正值月夜人静,大多数人已入睡,以睡眠作喻,好在切合环境;2、上文言及“梦”,下文言及“渴睡人的眼”、“妻子已熟睡”,以睡眠作喻,好在切合整个语境;3、“朗照”的深透与“酣眠”的深沉在意韵上相似,月光透过云层照下来时朦朦胧胧的,,“小睡”时的人是似睡非睡、迷迷糊糊的,以睡眠作喻,好在切合事理)(齐读4——6小节,再次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三)分析文章联想《采莲赋》和《西洲曲》的作用。(分析前先疏通文句)——作用有三:1、追求散文的舒展,拓开一笔,产生形散而神不散之效。2、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3、反衬作者淡淡的忧愁。(四)总结全文《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作者运用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细致描绘了月夜荷塘的美景,既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五)布置作业1、课外选读朱自清先生的其他散文。2、背诵课文4——6小节3、用现代文翻译《采莲赋》4、以《秋天的色彩》为题,运用通感、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向一位先天性失明的成年男人介绍秋天大自然丰富的色彩。要求:a、写色彩要结合具体的自然景物,不可抽象地介绍颜色;b、不得少于三种色彩;c、300——400字左右。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7
【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揣摩语言。本课安排在这里,主要是传授学习中国现代散文的基本知识、教给具体方法的重要一环,是关键所在。
根据《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结合单元训练要点及本文特点,明确教学的重点为: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难点为:“景语”“情语”浑然一体,情景交融;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则是艺术中的艺术。教学目的的实施,重点、难点的完成,主要是通过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实现的。因此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指导思想,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等要求,采用诵读、鉴赏法完成此课的学习任务。
【电教手段】
幻灯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一、背景学习:鼠标指向课题和作者,阅读有关信息。
二、知识积累
1、 阅读全文,学习有关知识。
2、 比喻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一般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词联接本体和喻体。研究带◆号的12个句子,回答:
a、 哪几个不是比喻句?它们各自是表比较、揣测、举例中的哪一种?
b、 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各是什么?
c、学习“修辞知识”中关于“通感”一节,说一说:比喻句中的哪句属“通感”,后文还有哪一句?为什么?
3、 学习“修辞知识”中“语音修辞”一节,然后回答: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
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三、整体把握
1、 阅读全文和背景资料,回答:作者在观赏荷塘月色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怀着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达这样的感情?
2、 有人评论:(作者)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你同意吗?为什么?(点击有关资料)
3、 有人把本文的重点四五两段概括为“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这样概括的根据是什么?这里的“荷塘月色”在意义和结构上与课题有什么区别?
4、 本文写景特别工细,不但把景物分解为荷塘和月色,而且在写荷塘和月色时,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然后逐一描写。从观察角度和描写对象两方面列出第四段的写景提纲。
5、 第五段写月色,那些句子是正面描写,哪些句子是侧面衬托?用哪些事物作衬托?
6、 作者为什么要写看似与主旨无关的江南采莲旧俗和《采莲赋》、《西洲曲》?(从写作背景和感情线索两方面考虑)
四、揣摩语言
1、文中写荷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请分析:泻、浮、洗、笼这几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2、词语用得好,不但绘声绘色绘形,而且能赋予事物以生命和情感,请分析“脉脉”一词在这方面的作用。
3、“踱”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4、“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
5、“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从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和前后文风格一致两个角度考虑)
6、讨论下列句子的深刻含意。
a、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b、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扩展阅读
★★★研究性学习参考论题(请你就以下论题中的一个或另拟论题,从网络上寻找有关资料,写出你的研究结果。可上交文本、软盘,更欢迎直接发文到我的电子邮箱)
1、走近朱自清
2、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3、谈《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
4、谈《荷塘月色》的感情线索
附录——导读法教案
第一教时
【教学过程】
1、第一个问题:教材第二单元有哪几篇课文?
提这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学课文要有单元观念,因为课文是按单元编排的,而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学习重点。
2、第二个问题: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啊?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
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
3、大家对这几句话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说从中看出什么问题没有?
既然’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那么,接下来就应该先解释什么叫’整体感知’再解释’揣摩语言’,但为什么书上却根本不讲什么叫’整体感知’,而直接就解释什么叫’揣摩语言’呢?
注意:从无疑处发现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法之一。大家现在就来思考这个问题吧?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
小结:揣摩语言一定要联系语境。所谓语境,包括外部语境与内部语境。外部语境指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等。比如,外国人看宋丹丹和黄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要笑;又如,我们今天读鲁迅的文章,对有些语言也觉得不理解。就是对外部语境不熟悉。而内部语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应等等。这是同学们很容易理解的。同学们注意,所谓阅读,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4、今天要学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读,那种’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是朱自清!
学生开始各自朗读。(之所以不要学生齐读,是因为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而且这种再创造带有鲜明的个体色彩,因为朗读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个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他朗读时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是不一样的。)
学生读一遍后,抽学生起来单独读。
先抽一位男生从第一段读起。希望能通过他的朗读,让同学们能看到他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篇文章的话语方式是自言自语。因此,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怎么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关键是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教者示范)
边读边停下来讲解:“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像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应该读得缓慢些,读出一种向往的味道。又如,妻
在屋里拍着润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是多么静谧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读得低沉、缓慢,读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第一段,再要求同学们再自己读一遍。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读出韵味。
提醒大家:以后读书,都要养成自己查字词典的习惯,千万不要依赖老师给你们列出生难字词。好,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难字。
5、同学们交流结束后,我开始进入对朱自清的介绍:同学们,今天我们读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学们对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朱自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扬州人》,但其实他不是扬州人,只是从5岁起便定居扬州。,他出生在江苏东海县。而他的祖籍,则是诞生过鲁迅的——浙江绍兴!
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国华曾有过这样的回忆:父亲失业四十年,为了培养我们兄弟四人上学,借了三千元高利贷,利上滚利,无力偿还。大哥这时考上了北大预科,须读两年才能考本科。为了早日结束学业,为家中分担债务,他没有读预科,想了个办法,把名字“自华”改为“自清”,直接报考本科。这就是”自清“这个名字的由来。
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作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他更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成就饮誉中外。他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1924年,出版了诗和散文集《踪迹》。
《中国青年报》有条新闻说《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笑作者的无知。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我感到特别亲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1920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做了5年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和为人极受中学生欢迎和敬重。
当然,我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请同学们下一节语文课再听老师的答案。好,下课。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1、第一次听说朱自清这个名字并对他产生敬意时,显然不是因为他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而是另一个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泽东的著作里。本来朱自清既没加入国民党,也不是共产党人,而是一位有独立人格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进入毛泽东的视野的。但是在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写入了他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毛泽东这样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最终,朱自清先生贫病交加,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时候年仅48岁。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他也因此赢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当然,写《荷塘月色》时的朱自清还是一名清华园的教授,但如果我们了解了朱自清后来的命运,我们今天读《荷塘月色》时,也许会另有一番感受吧。
2、现在该同学们说一说了。同学们能不能交流一下,这篇文章最打动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说理由,只要把有关的语言读一遍就可以了。
[领悟文章思想感情]请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采莲赋》对采莲人的描写,都是很快乐的。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
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为什么会删去呢?该不该删?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吗?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他开始是不宁静的,为了寻找宁静来到荷塘,在这里,他的心情获得了一种暂时的愉悦。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引用《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因为作者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可见作者的这一段关于采莲场面的描写是不能删去的,因为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有人把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3、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不宁静”呢?
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但是,正因为这是个迷,所以,它为无数读者提供了品味、解读、思考的无限空间。关于朱自清心情“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对蒋介石4.12政变的愤懑,联系到朱自清当时的思想背景和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的思乡之情,因为结尾作者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还有人认为源于作者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面对人生十字路口而产生的苦闷、彷徨;甚至还有人根据一些史料,认为朱自清的’不宁静’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如此等等,还有其他的说法。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必要规定一个权威性的惟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荷塘月色》将成为一首耐读的朦胧诗,过去、今天和未来的每一位读者会因年龄、阅历、所处时代等等因素,而从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这就是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名作的乐趣!
4、“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
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小结:揣摩语言要联系上下文。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请大家看到课文后面的练习二。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宋代词人秦观有词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梦与花互比,愁与雨互喻。还有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6、“这令我到底掂着江南了”的“这”是指什么?
指流水。前面写“只不见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莲子清如水”而来。
这是一首情歌。“莲子清如水”’就是“怜子情如水”的谐音。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对情感的表现是极富艺术性,含蓄而美。比如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而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开口是就“让我一次爱个够”!你们看,同样是表现爱情,中国的古典文学诗词与现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两种艺术境界!同学们要学会鉴赏真正的美。
7、课文第四段说“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既然只有“一丝”,为什么会“像闪电一般”呢?
这里的“一丝”既指程度很轻,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闪过去了。所以,“像闪电一般”。
8、“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
的动感,很美。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这是以虚写实,以动写静。
9、继续揣摩:描写荷花的“袅娜”、“羞涩”、“明珠”、“星星”等词语,还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叠字运用的妙处。
小结:如果大家继续品味、继续推敲和继续研究,还会有更多感受、更多的发现和更多的问题。这就是揣摩。《荷塘月色》是我们高中学的第一篇课文,同学们可能已经感到了老师的教学特点,同学们千万不要指望李老师讲得有多么精彩,而应该自己参与教学,大家讨论研究,共同交流。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学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对话。老师当然也要参与交流,但我的意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同学们参考。快下课了,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读这篇课文的感受。
10、总结:我这样概括我对《荷塘月色》的理解——借景抒情,是阅读本文时应抓住的一个关键。具体说,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之情。如许多论者分析的那样,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确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调。这”颇不宁静“,正是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的写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这说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颇不宁静“的心情宁静下来。而置身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确感到了某种超脱:”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也正是在这淡淡的喜悦之中,那弥望的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那袅娜的花朵,那屡缕缕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脉脉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雾,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与影和谐的旋律……都让他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安宁。然而,这安宁的确只是暂时的,因为,作者心灵深处的惆怅是难以排遣的,所以,当耳边传来”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时,他便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一直到”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便从梦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闷的现实。
如果说,“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面对黑暗现实对时代苦闷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则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动追求。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来,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不过是自然界的客观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们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许多论者在分析本文时,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胧”大作文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扑朔迷离、如烟似梦的愁绪,所谓“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说对了一半。自然界的“朦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荷塘”与“月色”来抒情呢?
问题的实质,在于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点,但朱自清赖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鲜明的相通处,这便是“荷”“月”之高洁!所以,在作者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而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更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暇!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文章在写法上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在写这篇《荷塘月色》时,只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当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运。但是,我们从这篇文章所体现出的高洁品格,却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选择。作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有过苦闷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将祖国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的时候,他就毅然走向了时代的潮流,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6年10月,西南联大迁回北平后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面对一个行将灭亡的腐朽政权,贫并交加的他自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斗争的洪流,并以大义凛然的骨气,写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壮美的诗句!他瑰丽的诗文成了永远流传的文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8
作者:朱自清
一、 教学目标
1、 能理解a叠字、b博喻、c通感等的含义和作用,并基本会使用这三种方法;
2、 能理解文章的外圆形结构和内圆形结构;
3、 能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二、 教学内容
1、叠字、博喻、通感
1) 叠字
定义:相同的词、词素或音节重叠使用,又叫叠音。
格式:ABAB、AABB、ABB、AAB、AA
作用:传神描摹景物特点;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深入细致地表达思想感情。
2) 博喻
定义:由一个本体,两个或两个以上喻体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比喻修辞。
作用:“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一个特定的焦点上,由所有类似的东西反映出的不同光线中去观察它。”(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中译本,三联书店,1984,第215页)
3) 通感
定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描写这种心理现象的方法叫通感修辞。
作用:启迪人们的联想,达到感同身受的审美效果。
2、 圆形结构
1) 圆形外结构:文章叙述的时空顺序的圆;
2) 圆形内结构: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圆。
3、 情景交融
散文、诗歌当中的“情”、“景”是统一的、不可分的。“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明•范唏文《对床夜语》)。离开主体的“情”,“景”就不能显现,就成了虚景;离开了客观的“景”,“情”就不能产生,也就成了虚情。情景相生、情景相融才算有意境,这也是中国古代抒情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1) 融情于景:寓意,给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内涵。王夫之:“烟云泉石,花鸟台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2) 借景抒情:借具体的景物描写表现细微幽眇的感受过程,达到情感的表现。
三、教学材料
1、叠字、博喻、通感
1)叠字
A典型材料:段4“田田”。a用典,古乐府《江南曲》:“莲叶何田田”;b从“弥望”的词义(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看,“田田”当为荷叶分布之广、之密,但若换成“密密”则显得拥挤、厚重,而“田田”发an韵,清脆响亮而舒适。
B强化材料:段4的其他8处叠词;有名词“星星”,形容词“亭亭的”等,副词“密密地”。
C延伸材料: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觅”,动作的延续性;“冷清”,寻觅时的环境和心情;“凄惨戚”专言心情之愁。
2)博喻
A典型材料:段4的“荷花”分别用“明珠”、“星星”、“美人”3个喻体来比喻。(“明珠”言色彩,荷花在月光下白而发亮,又因为“零星地点缀着”,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星星”言分布,写荷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现,与今夜“不能朗照”的“碧天里的星星”何其相似;“美人”言神态,因荷花是“袅娜”、“羞涩”且白而亮的,其神态色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三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描写荷花之美。)
B强化材料:民歌:“你的眉儿细又长,好象树梢的弯月亮;你的眼睛明又亮,好象秋波一个样;你的脸儿红又圆,好象苹果到了秋天”。(多本多喻,是连喻)
3)通感
A典型材料:段4把“清香”喻为“歌声”;“清香”为嗅觉,“歌声”是听觉感知,用一种感觉去写另一感觉。
B强化材料:心理学“联觉”。
“香”为“缕缕”“清”香,“歌声”为“远处高楼上”“渺茫”之音,似有若无、时断时续、缥缈不定是其共同点。
C延伸材料:钱钟书《围城》:“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象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他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的柔软操。”
2、圆形结构
A典型材料:a圆形外结构:文中作者从院中经小径到荷塘,后又归来。依时空顺序描绘了一幅夜游图。
b圆形内结构:作者情绪:不静——求静——得静——出静(详见课文补充材料)
B延伸材料:“忆江南”删掉的原因和不删的理由:
删掉的原因①编者思想落后,《采莲赋》有描写男女艳情的内容;②从题目看,是写夜间荷塘,而江南采莲旧事却是白天的事;③与外结构有关。从作者的行踪或纯写景的角度看,作者应该从家里出来,沿着小径到了荷塘,再顺着小径回去才是。但回去时作者不但跳过不写小径,还突然来了个“忆江南”,似乎该删。
不删的理由①情感上:与“荷塘月色”部分一起把作者的情感一次次推向高潮,使作者情感变化更丰富;②结构上:与“荷塘月色”部分彼此呼应,互为双璧,使文章表现更丰富,行文更有起伏、层次感,使结构避免了平淡和单一,富有形神合一的立体空间感而更臻精妙,从而使文章更能突现意象的丰满和思想的深度;③更能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C强化材料:圆形内结构与情感变化曲线结构不矛盾的原因
a圆形内结构就作者本不宁静,后企图寻求宁静,但终不能得的心情而言,重在结果;
b情感变化曲线结构表现情感的不断努力挣扎,重在过程。好像从地上弹起的皮球,虽经几次弹跳,但终要落回地面。
3、情景交融
A典型材料: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和杜牧的《山行》
前者景物萧条冷落,充满哀愁,因为作者是流落天涯的“断肠人”;后者竭力赞扬寒山秋景,秋景更胜春光,使秋天充满了生机,因为作者“爱”这傍晚枫林。
B强化材料:文章一开头就点出了作者的心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即而作者企图通过努力摆脱这种“不宁静”,进行了三次努力:
①“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于是披衣带门夜游荷塘,希望借欣赏美丽清幽、朦胧素淡的荷塘,来抚慰自己的心灵。然而非常遗憾,荷塘月色给作者的仅是片刻的宁静,那“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树色、聒噪的蝉鸣蛙叫,使作者猛然惊醒:“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愁绪再上心头。
②现实在无法找回宁静,遂进入了记忆和联想,“忽然想起南朝采莲的事情来了”,在虚幻的联想中,不宁静的心灵获得了暂时的平复。但马上被现实拉了回来,作者面前既没有“采莲人”,又“不见些流水的影子”,第二次努力归于失败。
③于是思绪飞向作者的故乡——“我到底惦记着江南了”,然而作者却经历了一次没有结果的努力。最后在“什么声息都没有”中回到了家里。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入内容1,指向目标1
从题目导入,直接进入重点段(4段)的讲解。
1) 提问:题目是并列短语还是偏正短语?怎样理解好?
*并列;但两个景物并不孤立:荷塘为月下荷塘,月色为荷塘上之月色。
2)请同学找出重写荷塘月色的部分。
*4、5、6段。
2、1)分析内容1a,基本实现目标1a。
重点分析第4段,学生分析5、6段。
①揭示内容1a,接近目标1a
提问:修饰荷叶为什么要用“田田”一词?
②强化内容1a,逼近目标1a
提问:本段还有几处叠字,各是什么词性?
③延伸内容1a,逼近目标1a
分析《声声慢》中的叠字。
2)分析内容1b,基本实现目标1b。
①揭示内容1b,接近目标1b
A提问:描写荷花用了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有什么特殊处?
*一本多喻。
B点出“博喻”(或“复喻”)的概念,分析喻体有几个才算博喻。(博喻特点)
*博者,多也;二夕(月)为多;喻体有两个就行;
復,二次为復(复);喻体有两个就行。
②强化内容1b,逼近目标1b
A提问: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的一句歌词是不是博喻?
*不是;这叫“连喻”,是多本多喻。
B为什么描写荷花要用3个喻体?(博喻作用)
3)分析内容1c,基本实现目标1c
①揭示内容1c,接近目标1c
A提问:描写荷香的“比喻”修辞有什么特殊处?(通感特点)
B口述“通感”定义
②强化内容1c,逼近目标1c
引入心理学概念“移觉”,通过分析描写“清香”的通感句分析通感的心里基础——联想和感觉移借。(通感作用)
③延伸内容1c,拓展目标1c
分析《围城》中通感句
4)回归内容1,检测目标1达成度
让学生仿照段4的板书分析,板书段5、段6的内容和所使用的方法。
第二课时
1、引入内容2,指向目标2
简单分析7、8段内容,请同学思考该部分为何在旧教材中被删掉了?
2、揭示内容2,接近目标2
分析文章圆形外结构,指出“忆江南”与该结构的矛盾。
3、强化内容2,逼近目标2
提问:现在教材中为什么还原了作品原貌?
*可以删是从单纯的空间或纯写景的角度来分析的,而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说,不该删。
1)引入内容3,指向目标3
指出本文非单纯写景散文,而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2)揭示内容3,接近目标3
①多媒体展示情景交融的分析内容;
②从两幅“秋日夕照图”的对比分析,解释情景交融的内涵。
3)强化内容3,逼近目标3
分析文章的情感变化,画出情感变化曲线图,强化情景的交融。
4、延伸内容2、3,拓展目标2、3
1)从情感变化曲线图分析指出,“忆江南”不该删的理由;
2)从结构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两个方面分析“忆江南”不该删的理由。
5、回归内容2,检测目标2达成度
1)请同学阅读课文补充材料关于圆形结构的分析(首段),思考:教材中的圆形内结构与前面分析得出的情感变化曲线图结构是否矛盾,该怎么理解?
2)试用圆形结构或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次自己熟悉的留下过深刻记忆的游记。
五、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一.解题——并列
二.重点段分析
月光正写树色面
清雾杨柳点
叶子、花 远山远景
树影路灯近景
蝉鸣蛙叫
三.圆形结构与情感分析
(序曲……第一乐章……………………第二乐章…尾声)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9
一单元课文特点
1.本单元由两篇散文、一篇杂文和一篇悼词组成。
2、本单元课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的比较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伟大业绩,有的在貌似纯知识的“东拉西扯"中,含蓄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认真推敲词语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3、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十分丰富,应该仔细揣摩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所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揣摩语言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辩析、品味。在阅读中只有注意语言,领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真正内涵和表达作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2、要掌握在阅读过程中揣摩语言的技巧,学会抓取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并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和理解。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阅读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揣摩语言属于第二个阶段,即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辩析、品味和理解,以彻底理解文句含义,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创造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2、揣摩语言离不开语境。“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张志公先生说:“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也是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此外,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的语言对称,这两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前者“现实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内部语境”,后者“广义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外部语境”。要彻底理解语句含义,必须把语句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反复揣摩思考。
3、揣摩语言还要学会抓取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1)出现在文章首尾的总结概述语句;(2)有称代和特指词语的语句;(3)在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语句;(4)运用各种修辞格的语句;(5)使用典故或史料的语句;(6)运用“虚化迁移”手法或词类活用的语句;(7)语法结构复杂的语句;(8)有特别生动的词语的语句。
四、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前两课为教读课文,后两课为自读课文。教读课文每两课时完成,自读课文每课一课时完成。
进行教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探索性的学习。
进行自读课的教学,更应该体现由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一种形式是学生在课堂上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由教师作出结论。这种方式适合于中等以下水平的班级使用。另一种形式是事先把分析课文的任务交给几个或几组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拿出分析意见,在课堂上各抒已见展开讨论。教师不要下结论,让学生对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课下继续进行思考,在校刊上发表他们的意见。这种方式适合于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较高的班级。
一荷塘月色
课文说明
一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徬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
原因是什么呢?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构思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尽管文中一会儿写“动”,一会儿写“静”,一会儿写“幻觉”,一会儿写“实感”,一会儿描摹眼前,一会儿展开联想,“形”确实很散,但始终没有离开“颇不宁静”这一“文眼”。
三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而《绿》中的狂喜之情非常浓烈。这是什么原因?是由于写作时代不同。《绿》写于1924年,这时正是北伐战争前夕,五四运动给作者带来的激情尚未消失。《荷塘月色》则写在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现实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闷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的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局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的认为是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这些看法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各抒己见。对于“反映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喜悦”这种说法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实在不能说笼罩全文的是一种淡淡的喜悦,而应该说是一种浓浓的哀愁。我们应该努力去体会作者郁结的烦闷和满怀悉绪无处诉说的苦衷,把偶然写到的闲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衬,才符合文章的实际,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些不同看法,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以引起思考。
四写作特点
《荷塘月色〉抒写的则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什么这样说呢?从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独特风格看,他是一个很擅长情景交融的作家。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写景中,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在月光下,在荷塘畔,虽然自我陶醉了,感觉到一种“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但仍然夹杂着摆脱不开的淡淡哀愁。
第一部分(第一段):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写静谧的环境和自己在这咎环境中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一开头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既简括地叙述了荷塘周围的情景,也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月色的淡淡喜悦。这淡淡的喜悦和上文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笼罩在下文那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上。
第三部分(第4、5、6段):描写荷塘月色,是全文重点所在。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分明。
第4段写荷叶、荷花、荷香和荷波,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第5段写月色,先正面写,后反衬。
第6段照应第二段,再写荷塘四周环境,着重写树。
在作者笔下,这是个宁静而幽美的境地,充满了诗情画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第四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正当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时,“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又回到现实,并与开头相呼应。统观全文,内心的“不宁静”和环境的“静美”相反相成,轻淡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和哀悉融为一体,构成了《荷塘月色》的特色。
五语言特色
这篇散文用词准确生动。
如《荷塘月色》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了和花上”这“泻”字,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达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好像也有情意了。
这篇散文用了许多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
《荷塘月色》中“蓊蓊郁郁”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脉脉”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这篇散文还运用了大量新鲜贴切的比喻。
如写“荷叶”,用“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就极为生动,赋予荷叶动态的美。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写月光,月影说它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的美表现得恰到好处。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一、教学目标
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①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整理课堂笔记
②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析:淡淡的哀愁。)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直抒胸臆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荷花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三、细写荷水:脉脉
荷塘月色(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叶子与花:似梦
月色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写月光下近景从面上写:树色阴阴、
的荷塘四周似烟雾
静态从点上写:杨柳丰姿
远景:隐隐约约的远山
(仰视)
平视:路灯:无精打采
动态:蝉鸣、蛙叫
心态:我什么也没有(照应二)
淡淡的哀愁
四、回首江南采莲盛况,思乡情浓,心情依然不宁静(照应三)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的:
一、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三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中学任教。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朱自清全集》。
二、释义:
幽僻: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慢步行走。
弥望:满眼。弥,满。
袅娜:柔美的样子。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美的姿态。
斑驳: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小提琴。
一例:一律。
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碧: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大概的轮廓
三、听录音朗读,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整体把握,明确结构,写出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第一部分(1—3):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及来到荷塘的感受。(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4—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主体)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偏重抒情
简要分析: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从外结构看,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
感情变化是:“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有淡淡的哀愁→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思想情感,即“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这可从文章中的景物中见出。
四、讲读第一部分:
1、第一段点拨分析: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个“忽然”,引出了作者精心绘制的荷塘月色图画,构成了一个恬静幽美、清香四溢的世界。实处落笔,渗透一个“静”字。“悄悄”、“轻轻”。悄悄出门,轻轻进门,一是为了不影响家人,二是表现了一种孤寂的心态。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板书]:缘由: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2、第二段点拨分析:写去荷塘心经的小路。概述了周围的景物。“路”是“小煤屑”、“幽僻”、“寂寞”、“阴森森的”,“但今晚却很好,虽然朋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路阴阴森森,月光淡淡,一种寂寞的氛围,衬托出淡淡的忧愁。整段写出了一种寂寞的气氛,衬托出淡淡的忧愁。
[板书]: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3、第三段点拨分析:结合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的文章。背景介绍,《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使他觉得“这几天似乎有点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需要明白什么;但什么也没明白。”正因为作者在当时黑暗的日子里,看不到希望,但又想做一个自由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是自然而然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没有自由可找的,但作者还是要去一个地方——荷塘寻找自由,做个自由人。他能找到吗?
[板书]:来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路感受:自由——(苦闷)
小结:写作者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的荷香月色好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五、作业:预习课文第二部分,准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章第二部分
教学步骤:
一、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总起: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出了荷塘月色之美景。第四段写月光下的荷塘。{写作顺序:荷叶→荷花(静态实写)→荷香→荷波(动态虚写),流水——虚写映衬。}第五段写荷塘上的月色。第六段写荷塘四周景色。作者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了一种安宁,但当他听到了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之后,突然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现实无法给他一种理想的“宁静”,于是他便力求从想象中寻求。
(一)讲读第4小节:
指名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1、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比喻?
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这一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2、我们再来看这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3、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板书]:
田田(多)
荷叶
亭亭(美)
零星点缀、白(色)形态美
荷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光)
袅娜、羞涩(态)
塘荷香:缕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象闪电(快)
荷波动态美
凝碧(色)
流水:脉脉(态)静态美
(二)讲解第五节
指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1、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泻、浮、洗。)
2、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3、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板书]:
(正面)月光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三)讲读第六节
请全班学生朗读第六节
这一节重点在写树,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角度来写,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树多而密,重重围住荷塘,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这是总写四周,接着写近处的树色、树姿、远处的树梢上的远山、又回过头写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笔锋一转,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空虚与哀愁。
[板书]:
树:重重、阴阴(沉郁)
远山:隐隐约约
四周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四)总结:第二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二、作业:
1、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文章运用的“通感”修辞手法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分析文章第三部分总结课文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读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
[板书]:联想: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者当时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这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近,善收巧放。最见疏朗又曲折的功夫。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由“忽然”引出一幅江南采莲图,至此由“实”到“虚”,开辟了一种与前文孤寂幽静相反的热闹欢乐的境界。一实一虚,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作者似乎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但“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又回到了现实中来。表明作者无法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理想的“宁静”,这正是残酷的现实社会带来的结果。
三、赏析文章的语言艺术:
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本部分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比喻。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二是通感。通感是“一种感觉超出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即感觉的转移。本文有两例:
例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有意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中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例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的光华和阴影,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乃至带入一种幻境。
三是叠字的运用。由学生从课文中选出例子。
四、小结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五、作业:
1、在下列词语的括号内注音
A.参()差()差()别参()见差()劲人参()差()遣
B.脉脉()的流水山脉()脉()搏
2、给下列句子中加黑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有袅娜()地开着的①nà②nuó
B.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①zhàn②chàn
C.这是独处()的妙处()①chù②chǔ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①mò②mài
3、作者写荷塘月色的高明之处是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来写。荷塘的景物是月下的景物,月色又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主要抓住荷叶和荷花的形:__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_______,香:___________写月色,主要抓住光:______________,影: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词(见注释)
教后记:
《荷塘月色》的感情如何理解
《荷塘月色》一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其写景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写荷塘上的月色,写月光下的荷塘,相当成功。至于抒情是抒的什么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认为表现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我认为作者表现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淡淡的喜悦。低调情绪笼罩着全文,如作者心里不宁静,路是幽僻、幽静的,云、月是淡淡的,树色是阴阴的。蝉声与蛙声虽热闹,但与“我”无缘。不满现实,但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至于喜悦,课文开头忽然想到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于是欣然前往。通向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到了荷塘,心系美景,暂得自由,怡然自得之情顿生。于是,由赏景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淡淡喜悦之情也是笼罩在全文的。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12
荷塘月色
朱自清
一、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
⑴了解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
⑵理解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这篇散文的写作特点。
⒉能力目标:
⑴体味散文所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
⑵理清散文的结构层次,体会其思想感情,领会其艺术风格,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
⒊德育目标:分析、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⒋美育目标: 感受散文的画面美、情调美、语言美及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⑴理解散文的主要内容,探讨、理解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⑵体味散文的比喻、叠字、通感、恰当的动词的运用。
三、学法指导:
⑴ 朗读——字词的形、义——句意
⑵ 结构层次——思想感情——写作特点
⑶ 背诵
四、活动设计:
⑴借助多媒体,展现散文所描绘的画面,直观感受散文的意境。
⑵探讨、理解、评析文中的语句含义,理清结构层次,体味散文的意境,把
握散文的写作特点。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荷塘月色》的主要内容,理清结构层次。
教学过程:
㈠明确目标:
⒈了解写作背景。
⒉理解字、词、句的含义,理解主要内容。
⒊理清结构层次,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㈡整体感知:
⒈介绍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在中国现代现代文学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散文作家创造了现代白话散文的
繁荣景象:“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迁流曼衍,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或描写,或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朱自清《背影·序》)朱自清以文字的优美、风格的清丽隽永而著名于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散文创作,更以善于描写,在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诗画交融把白话散文创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荷塘月色》就是这样一篇美文,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揭示课题: 《荷塘月色》
⒉听录音,观看课文意境画,直观感受《荷塘月色》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
㈢重点、难点内容的探讨与研习:
⒈初读课文,理解字词。学生讨论完成下面的练习(CAI显示)
⑴给后面加点的字注音:蓊( ) 脉脉( ) 血脉( )
独处( ) 袅娜( )( ) 薄薄的( )
⑵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带上门出去。( )②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 )
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 ) ④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
⒉结合脚注,理解《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句子的大意。
⒊理清结构层次:学生研究完成下面的练习(CAI显示)
①散文中点明时间的句子有( )。点明地点的句子有( )。
②散文第1自然段交代了独游荷塘的( )。
③第2自然段勾勒荷塘的( )。
④描写作者小路漫步时的( )。
⑤第4自然段从静态、动态两方面描绘了( )下的( )景色。
⑥第5自然段虚实结合描绘了( )上的( )。
⑦第6自然段描写了( ),重点写了( )。
⑧最后几个自然段由眼前之景联想到( ),表现作者( )。⑨综上所述,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怎样分?各部分的主要大意是什么?
㈣布置作业:
⒈朗读背诵第4——6自然段。⒉课外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理解《荷塘月色》的重点语句、段落,体会其思想感情;把握其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㈠明确目标:
⒈理解《荷塘月色》的重点语句,体会其思想感情,培养、提高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⒉探讨散文中的修辞的运用,把握《荷塘月色》的写作特点,体味散文所描绘的意境,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㈡重点、难点内容的探讨与研习:
⒈背诵第4——6自然段。
⒉探讨、研究、分析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其思想感情,(学生研究、讨论、完成下面练习)(CAI显示)
⑴文中描写作者内心感受的句子有:Ⅰ ,Ⅱ ,
Ⅲ ,Ⅳ 。
⑵体会下面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因为 。
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 “平常的自己”是指 。“另一个世界”是指 。
③“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什么都可以想”是指 。“什么都可以不想”是指 。“自由的人”是指 。
④“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句话表现了作者 的心理 。
⒊探讨、研究、分析散文中的修辞的运用,把握《荷塘月色》的写作特点,体味散文所描绘的意境:
⑴分析、理解文中的比喻句:
1完成课后第二题。
②比较“通感”与“一般比喻”: 重点分析文中的两处“通感”,说说“通感”与“一般比喻”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通感: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官的感受移到另一感官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如:苦笑一下、嗓音甜亮、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其心理学基础为“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是联想和想象,产生的契机是事物之间的共性或特定的主观情感。运用通感可以化实为虚,也可以化虚为实。
⑵找出散文中的叠词并体会其作用:传神地描摹景象,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⑶体会下面加点词的作用和表现力: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点缀”有 的意义,是人为之,含有作者。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有 之意,准确地写出了月光 的特点,显示了月光 之美。
③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浮”是 地升起,显示出雾 的状态,突出雾的和。
⑷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①在 中寄托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恰当运用、等修辞手法。
③恰当选用、、 。
⑸朗读课文,体味散文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㈣布置作业:⒈完成课后第二、三题。⒉仿照这种学习方法阅读其他散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13
山东定陶一中语文组刘 方274100
[教学设想]
《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也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散文名篇。根据本单元学习重点“揣摩语言”,那么教学本文,应从感受景物的特点入手,来把握作者的感情,进而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品味语言时先让学生充分地尽情地朗读,感受和理解语言之美,然后要求每人选择一段或一两个句子评点,老师适当给以点拨和引导。引入《杨义评〈荷塘月色〉》和《余光中评〈荷塘月色〉》两篇观点相左的文章,让学生交流讨论。课后以“我对《荷塘月色》语言风格的看法”为题写一篇短评。
[得意之笔]
1.作者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这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借荷月言己志。在作者的笔下,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这一切,无不是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华”,后该名“自清”,由此,我们可以读出荷月之美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之处,这就是一个“清”字:出淤不染,皎洁无瑕!而作者一生都无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贫,清白,清廉。
(只有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发,才能真正领会文章独到的艺术魅力)
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比喻形象生动,形神兼备,不仅写出了荷花的形态美,而且化静为动赋予了荷叶勃勃生机,展现了荷叶少女般的纤柔娇美、绰约丰姿。“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无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一句暗喻高妙,逼真地写出了月色的迷蒙暗淡,显示作者渐露忧烦伤感之情。描摹物态,信手拈来自然成文,毫无斧凿之痕,非大家不能为也。
(用词设喻之妙,需要品味,更需要联想)
3.(1)古今中外,许多文学作品都写到了月光,借月光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思。下面四句都描写了月光,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l.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l.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l.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象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l.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2)下面四句诗,哪一句最符合作者写《荷塘月色》一文的动机和心情?
l.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l.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l.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l.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题目,有助于能力的迁移)
[思想感片]
朱自清——中国知识分子自画像
月夜下,荷塘边,一位教书先生模样的人,在不停地徘徊,他偶尔驻足望一眼点点荷花,随即又陷入了沉思。此时月色迷离,夜阑人寂,蝉声和蛙声不时传来,撩拨得人心烦意乱。
——每每读《荷塘月色》,就想见了这种情景,不禁暗自揣摩朱自清先生的模样,那一定是一位清秀文弱心细多感的人。及至看到先生的肖像,果如其然,古人曰文如其人,信也夫!
先生的形象无疑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欲了解中国的知识分子,先生无疑是最好的样本。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多难。
先生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但穷困潦倒一生,虽与身处乱世有关,却足以说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多蹇。历代统治者都是五大郎开店,对知识分子既嫉妒又惧怕,再者是轻视,斥之为书呆子,迂腐可笑不谙世事。他们官场上不会阿谀奉承左右逢源,故得不到上司赏识;商场上不会投机倒把坑蒙拐骗,故发不了横财。清苦寂寞,注定是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精神翱翔在科学和理性的高空,而身子却深陷于龌龊的大地上,灵肉分离苦不堪言。做中国的知识分子,何其不幸哉!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清高。
先生作此文时是清华的教授,但日子据说过得很拮据,然而先生人穷志不短,而且历久弥坚,“情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面粉”,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宁折不弯的骨气和正气。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士可杀而不可辱,头可断而魂不死。这种特立独行高傲无羁的人格,最大地显示了生命的高贵和尊严。伯夷不食周粟,有人视之为傻瓜,但千百年来人们还是把他做为“义”的化身歌而颂之。朱自清做的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有人以此非议之,但事实已经证明,现在的中国最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人。
中国的知识分子最爱国。
先生教务繁重,兼有家事拖累,经常是身心俱瘁自顾不暇,但他仍密切关注时局发展并为此寝食不安,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可贵的爱国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知识分子尤甚。这种爱国情感,仿佛与生俱来至死不悔。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关头,挺身而出奔走呼号的是他们;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时候,不甘现状居安思危的是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古一脉相传。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天下为己任,真正是中国各阶层中最杰出最优秀的一群人。
中国知识分子,可怜!可敬!可爱!
[一孔之见]
(1)《荷塘月色》整篇文章设喻达14次之多,除少数堪称佳构外,大多均不足称道,如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平淡无奇,了无新意,比作刚出浴美人,又有些庸俗不堪,使人想入非非;把荷香比作歌声,把月影比作名曲,更是牵强附会匪夷所思,世人多以通感视之,认为神奇之至,未免有些夸张。
(2)《采莲赋》和《西洲曲》引入文中,究竟有何指向,令人无从把握。作者饱受国事家事之忧,意欲寻一别样天地,以求解脱,解脱不成,便借诗抒怀,这可以理解,可诗中明明表现的是少男少女引逗嬉戏缠绵悱恻的恋情(《采莲赋》)、女子对心上人的表白和思念(《西洲曲》),莫非朱先生于情感生活上有难言之隐?联系1927年的社会大背景,又不能这样理解。前后矛盾,白璧有瑕,实在遗憾。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A、请学生熟读课文;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 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的运用:(详见前重、难点“通感”部分)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5、6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六、小结全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本课《课课练》。
教后感: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目标
1、分析作者矛盾思想感情,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
2、赏析精美语言,提高情景交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话题探讨法、鉴赏法
注意要点: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课件1)
同学们,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课件2)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课件3)打出题目《荷塘月色》。
三、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
教师:优美的诵读让人陶醉,下面,我们先来听一听本文的配乐朗诵,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边读边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番号。
2、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课件放配乐诵读。(课件4)
四、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相信优美的诵读已经让我们沉醉其中。现在大家来看看文章开头。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
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
问题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五、师生互动,赏析4、5、6自然段。
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他眼中的荷塘夜景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们来与他共同分享!
(一)、我们分成两组,第1组同学朗读第4段,第2组同学注意:
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为什么喜欢。(课件5)
1、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大力鼓励多答,暂时不作评价)
2、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课件6展示改动后的文字)我们来读一读。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课件6)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学生:不好)
教师分析:
曲曲折折、田田——叠词,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课件7)
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饱满的荷花柔美姿态(课件8)
羞涩——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羞。(课件9)
明珠——晶莹剔透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课件10)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冰清玉洁(课件11)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
闪电——突出快速
脉脉——饱含深情,极富人性之美
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本段。学生朗读。(课件12)
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2、两组交换,赏析5、6段。(课件13、14)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第5、6段:
重点1:“泻”——一个“泻”字,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课件15)
重点2: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课件16)
重点3:“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课件17)
重点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课件18)
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打出课件19)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六、简析作者矛盾心情,把握情景交融。
问题5:荷塘月色如此迷人,但朱自清回到家中时,是不是完全摆脱了心灵的苦闷了呢?
学生回答:没有。(如学生回答找到了,就引导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
问题6:从后文的哪些抒情语句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1、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2、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打出课件20)
家———小路—————荷塘————家
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没有—无福消受
教师补充小结: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七、知人论世,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美好情怀。
教师: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要了解这一点,就必须“知人论世”,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性格气质!我们来看一看本文的时代背景。(课件21、22)
1、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2、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教师小结:很明显,时代的风云变幻在朱自清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面对黑暗现实,作者看不到希望前途,因而迷茫惆怅!朱自清虽然选择了暂时的逃避,但至少他是爱国的,关注现实的,正直的!体现了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20年后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塑成了万人景仰的人格丰碑!(课件23)
教师总结全文:同学们,“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接过中国知识分子这面爱国的大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新的乐章!
八、课文质疑
本文是一篇经典散文,相信同学们还有疑点,文中也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品读的地方,比如下面这个问题,(课件24打出),作为同学们的课外思考题。
质疑问题:朱自清心情如此惆怅,怎么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旧教材原是删去了这一段的,你觉得可以删去吗?为什么?请同学们相互讨论!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16
主讲教师:郑淑芬
班级:贵阳中学中一(1)班
地点:多功能教室
教学目标:
1、 语言的品味
(1) 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2) 体会文中词语如“点缀、袅娜、羞涩、泻、浮、洗、笼、”等在文中的表意作用。
2、 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与荷塘月色的“淡雅、朦胧、幽美”是怎样形成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
教学设想:
这是一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应充分运用媒体手段,将画面、文字、以及音乐有机地结合。《荷塘月色》全文笼上了朦胧、淡雅的韵味。因而,采用琵琶乐《春江花月夜》将使画面更显得诗情画意,仿佛伴着音乐漫步在荷塘边。在激活课堂气氛上,可采取组间竞争法。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1))
现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的荷塘,使我们想起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起宋朝文学家周敦颐笔下的“爱莲”,想起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朴实无华的风姿,还有那顺乎自然的美姿。白天的荷塘如此优美,夜晚的荷塘,在柔柔的月光下是否更美呢?
(出示幻灯片(2))
说来奇怪,不同的事物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里,会反映出不同的形象。马致远曾叹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如此萧索、凄绝的笔触来描写秋。而刘禹锡却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无独有偶,陆游曾很狠地道“恶竹当须斩万竿”,而郑板桥却用一生一世的热情以诗以画来歌颂竹。这正是因为艺术家笔下的一事一物都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去欣赏荷塘美景,去追问作者的情怀。
二、 点明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3))
上课之前,咱们有必要先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三、 介绍作者朱自清生平及写作背景
说起朱自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春》、《背影》。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朱自清。
(学生讲述作者生平)(出示幻灯片(4))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学生讲述时代背景)
四、 探究作者的情感路线
写作背景往往支配着作者的情感,在大革命失败后,作为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直徘徊在投身革命与为了家人而暂且超然的矛盾之中。因而,文章的开篇就点明了“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打下了情感的基调。(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线。
点拨:试想,当你遭遇不佳的成绩,当你受到朋友的误会,当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于是,你自然要出去散心,你暂且地陶醉于荷塘月色,但最终你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喜悦淡淡,哀愁淡淡。
在明确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
(学生找出描写“月色中的荷塘”及“荷塘中的月色”相应的段落。)
五、 重点分析第(4)(5)节
1、(出示幻灯片(6)(7))
请同学来配乐朗诵
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让咱们的思维跟着音乐跟着朗诵声去欣赏美景。
2、思考: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学生来描述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
4、根据课文,回答思考题。(采取组间竞争法)
板书设计:(出示幻灯片(8))、(插入幻灯片(9))
(运用黑板给每小组打分)
5、语言的品味
(1)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让学生去掉叠词朗读)比较语感效果
如: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叠词有两大作用
A、 有实观效应,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形象
B、 富有音律美,读来朗朗上口
(2)关键词的品味(组间竞争,教师总结)
点缀:与“零星”相照应,写出花与叶子的和谐美。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白”
袅娜: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羞涩:指含苞欲放的荷花,使我们想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泻:与喻体“流水”相呼应,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进而还有一种对浓浓的奶白色的月光的质感。
浮: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
洗:月光下的荷花、荷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晴朗的乳白色,增添了美感。(可用蛋清,荔枝的绡来比较引导想象联想)
6、鉴赏
(出示幻灯片(10))
让学生来讲述画面的特征。
归纳:
(1) 音律美(叠词)
(2) 措辞美
(3) 修辞美(比喻、拟人、对比、通感)
(4) 画面美(淡雅、朦胧、幽美)
(出示幻灯片(11))
六、 忆江南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陶醉其间。但陶醉是暂时的,他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作者追忆起江南的采莲来了。(出示幻灯片(12))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 学生朗读该诗
2、 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摆脱黑暗现实和置身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其实,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圆圆的荷塘。从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与其说这是一篇美文,还毋宁说是朱先生的一次美丽的梦游。梦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现实之中。
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悦也是淡淡的。淡雅、朦胧、幽美的荷塘,正是作者的情感的投影,这样,景与情就形成了和谐的完美的统一。
咱们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七、 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一篇美文往往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准确、形象、生动。我们在理解上,必须做到与语境相结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运用以前学过的置换法、比较法、删除法、添加法。
在古代,人们更注重用字,称之为炼字。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在,咱们也来试着去吟安几个字吧!
(出示幻灯片(13))
小试锋芒:
溪涨清风面,月繁星满天。
数只船浦口,声笛起山前。
提示:该诗描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
提醒学生运用情景设想,运用诗词对仗。
(采取小组竞争法)
明确答案:拂落横一
八、 作业:(1、2两题择其一)
1、 试论朱自清散文的风格特征。(1000字)
2、 谈谈荷花在古诗文中的形象。(1000字)
3、 (必做题)模仿本文写一篇短文:《都市夜色》
(下课)
反思教学:向来,名家名篇非常难上。本人经过长期的准备及许多富有经验的教师的帮助,这堂课上得还算成功。
一、 在幻灯片的设计上符合文章意境,熔画面、音乐、文字、朗诵于一炉,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
二、 授课思路上,打破传统。重点切入教学目标。重点探讨语言的品味,符合单元要求。
三、 教学方法上,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点拨试等。尤其在运用小组竞争法上,本人认为较为理想。
当然,作为一名踏上工作岗位不久教师,本人在这堂课上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一、 语言的品味,没有很好地与充分的朗读结合起来。
二、 文章的导入不够自然。应在出示幻灯片(1)后让学生背出有关荷塘的诗句,可激活课堂。
三、 胆量上还须培养,力争做到镇定,“胸有成课”。教学是一项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工作。相信,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满意总会更多于不足。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17
一单元课文特点
1.本单元由两篇散文、一篇杂文和一篇悼词组成。
2、本单元课文涉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的比较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有的形象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有的概括了人物一生的伟大业绩,有的在貌似纯知识的“东拉西扯"中,含蓄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认真推敲词语和句子,才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3、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十分丰富,应该仔细揣摩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所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的重点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揣摩语言的实质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辩析、品味。在阅读中只有注意语言,领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真正内涵和表达作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感。
2、要掌握在阅读过程中揣摩语言的技巧,学会抓取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并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和理解。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阅读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
揣摩教学把阅读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阶段、理解阶段、表述阶段和评价阶段。揣摩语言属于第二个阶段,即在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在一定的语境中对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作用等进行辩析、品味和理解,以彻底理解文句含义,并依靠自己独立思考,在感知、表象再创造的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加深对读物的理解。
2、揣摩语言离不开语境。“语境”是“语言环境”的简称。张志公先生说:“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是现实的语言环境,也是说话和听话时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此外,大至一个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小至交际双方个人的情况,如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是一种语言环境,与现实的语言对称,这两种语言环境可以称为广义的语言环境。”前者“现实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内部语境”,后者“广义的语言环境”习惯称为“外部语境”。要彻底理解语句含义,必须把语句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反复揣摩思考。
3、揣摩语言还要学会抓取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在文章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1)出现在文章首尾的总结概述语句;(2)有称代和特指词语的语句;(3)在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语句;(4)运用各种修辞格的语句;(5)使用典故或史料的语句;(6)运用“虚化迁移”手法或词类活用的语句;(7)语法结构复杂的语句;(8)有特别生动的词语的语句。
四、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前两课为教读课文,后两课为自读课文。教读课文每两课时完成,自读课文每课一课时完成。
进行教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现探索性的学习。
进行自读课的教学,更应该体现由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一种形式是学生在课堂上快速阅读课文,然后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由教师作出结论。这种方式适合于中等以下水平的班级使用。另一种形式是事先把分析课文的任务交给几个或几组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查阅资料,拿出分析意见,在课堂上各抒已见展开讨论。教师不要下结论,让学生对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课下继续进行思考,在校刊上发表他们的意见。这种方式适合于语文水平和自学能力较高的班级。
一荷塘月色
课文说明
一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徬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
原因是什么呢?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二构思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散心,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时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尽管文中一会儿写“动”,一会儿写“静”,一会儿写“幻觉”,一会儿写“实感”,一会儿描摹眼前,一会儿展开联想,“形”确实很散,但始终没有离开“颇不宁静”这一“文眼”。
三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而《绿》中的狂喜之情非常浓烈。这是什么原因?是由于写作时代不同。《绿》写于1924年,这时正是北伐战争前夕,五四运动给作者带来的激情尚未消失。《荷塘月色》则写在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现实的黑暗使作者陷入了彷徨、苦闷之中。
《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但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的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表现作者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局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的认为是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这些看法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各抒己见。对于“反映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喜悦”这种说法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实在不能说笼罩全文的是一种淡淡的喜悦,而应该说是一种浓浓的哀愁。我们应该努力去体会作者郁结的烦闷和满怀悉绪无处诉说的苦衷,把偶然写到的闲情看作是苦情的反衬,才符合文章的实际,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这些不同看法,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以引起思考。
四写作特点
《荷塘月色〉抒写的则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什么这样说呢?从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独特风格看,他是一个很擅长情景交融的作家。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写景中,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理。在月光下,在荷塘畔,虽然自我陶醉了,感觉到一种“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但仍然夹杂着摆脱不开的淡淡哀愁。
第一部分(第一段):点明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写静谧的环境和自己在这咎环境中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一开头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抒发月下独处的感受。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既简括地叙述了荷塘周围的情景,也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月色的淡淡喜悦。这淡淡的喜悦和上文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笼罩在下文那诗情画意的荷塘月色上。
第三部分(第4、5、6段):描写荷塘月色,是全文重点所在。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分明。
第4段写荷叶、荷花、荷香和荷波,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的。
第5段写月色,先正面写,后反衬。
第6段照应第二段,再写荷塘四周环境,着重写树。
在作者笔下,这是个宁静而幽美的境地,充满了诗情画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第四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故乡的惦念,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正当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时,“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又回到现实,并与开头相呼应。统观全文,内心的“不宁静”和环境的“静美”相反相成,轻淡朦胧的景色和淡淡的喜悦和哀悉融为一体,构成了《荷塘月色》的特色。
五语言特色
这篇散文用词准确生动。
如《荷塘月色》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了和花上”这“泻”字,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意思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达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好像也有情意了。
这篇散文用了许多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音韵美。
《荷塘月色》中“蓊蓊郁郁”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脉脉”流水,“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这篇散文还运用了大量新鲜贴切的比喻。
如写“荷叶”,用“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就极为生动,赋予荷叶动态的美。写荷花的清香,用渺茫的歌声作比;写月光,月影说它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把其中内在的和谐的美表现得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