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晓萍 李子建 陈楷红 崔晶盈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 [摘 要]为有效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必须加强幼儿园小学课程的相互衔接。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必须充分关注两个学习阶段的差异,体现“五化”课程衔接理念,即课程目标小步子化、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组织统整化、课程实施活动化、课程评价多元化。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语文课程衔接
一、 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与小学这两个相邻教育阶段的衔接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问题,世界各国教育界,纷纷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我国1990年至1994年,原国家教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进行了幼小衔接的专项实验研究,并出版了系列丛书。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29条要求“幼儿园和小学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2001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总则的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幼儿园应与小学相互衔接。为适应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有效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必须加强幼儿园与小学课程的相互衔接。
二、 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的定位
作为人生起始的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课程目标强调对儿童进行情感、态度、兴趣、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相互渗透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而小学课程则是侧重于对儿童进行各科系统知识的传授。这两个教育阶段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价等多方面都有其差异性,同时又有其连续性。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是将幼儿园教育阶段与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经验相互承接、有机结合,保持两个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连续性与持续性。因此,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衔接必须充分关注两个学习阶段的差异,体现“五化”课程衔接理念,即课程目标小步子化、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组织统整化、课程实施活动化、课程评价多元化。 (一)课程目标小步予化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的课程目标应为:使儿童在活动和生活中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简单读写技能,通过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发展其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其想像和创造潜能。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上期语文课程的具体目标为: 课程目标 幼儿园语言课程目标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目标 情感与态度领域 1. 能主动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 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感兴趣。 3. 对书籍、阅读和书写感兴趣。 4. 在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能初步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5.乐意学说和使用普通话。 1.喜欢听故事,看音像制品,乐意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 热心参加活动,乐于讲述自己的见闻和表达自己的感想。 7.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 过程与方法领域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2.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3.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4.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1,通过对某些儿童文学作品的听、看、讲述、讨论等增强儿童的理解能力。2.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引导儿童发现事物的异同,以促进儿童对汉字识记及辨析的能力。3.通过情景表演、木偶剧、小话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交往、讨论、合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4.涌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5.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6.学习朗读、默读等阅读方法。7.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知识与技能领域 1.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2.语文的文法和结构,大致与成人无异,具备一定的词汇量。3.能和家人或其他小朋友互相沟通,毫无困难。4.能有条理地重述不久前发生的事情,或描述一幅简单图画。5.能用语言比较清楚地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6.具备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2.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3.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4.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5.掌握汉字的基本笔划和常用的偏旁部首。6.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50个会写。
一、 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与小学这两个相邻教育阶段的衔接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问题,世界各国教育界,纷纷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我国1990年至1994年,原国家教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进行了幼小衔接的专项实验研究,并出版了系列丛书。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29条要求“幼儿园和小学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2001年,教育部颁布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总则的第三条明确规定了幼儿园应与小学相互衔接。为适应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有效解决幼小衔接问题,必须加强幼儿园与小学课程的相互衔接。
二、 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的定位
作为人生起始的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课程目标强调对儿童进行情感、态度、兴趣、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相互渗透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而小学课程则是侧重于对儿童进行各科系统知识的传授。这两个教育阶段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价等多方面都有其差异性,同时又有其连续性。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是将幼儿园教育阶段与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经验相互承接、有机结合,保持两个教育阶段语文教育的连续性与持续性。因此,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衔接必须充分关注两个学习阶段的差异,体现“五化”课程衔接理念,即课程目标小步子化、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组织统整化、课程实施活动化、课程评价多元化。 (一)课程目标小步予化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幼儿园与小学语文课程衔接的课程目标应为:使儿童在活动和生活中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简单读写技能,通过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发展其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激发其想像和创造潜能。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上期语文课程的具体目标为: 课程目标 幼儿园语言课程目标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目标 情感与态度领域 1. 能主动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 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感兴趣。 3. 对书籍、阅读和书写感兴趣。 4. 在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能初步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5.乐意学说和使用普通话。 1.喜欢听故事,看音像制品,乐意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 热心参加活动,乐于讲述自己的见闻和表达自己的感想。 7.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 过程与方法领域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2.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3.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4.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1,通过对某些儿童文学作品的听、看、讲述、讨论等增强儿童的理解能力。2.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引导儿童发现事物的异同,以促进儿童对汉字识记及辨析的能力。3.通过情景表演、木偶剧、小话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交往、讨论、合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4.涌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5.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6.学习朗读、默读等阅读方法。7.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知识与技能领域 1.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2.语文的文法和结构,大致与成人无异,具备一定的词汇量。3.能和家人或其他小朋友互相沟通,毫无困难。4.能有条理地重述不久前发生的事情,或描述一幅简单图画。5.能用语言比较清楚地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6.具备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2.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3.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4.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5.掌握汉字的基本笔划和常用的偏旁部首。6.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50个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