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务文库!

中班教案:《秋》教学设计

pix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计

课题:走进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

学科:音乐 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学唱现代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表现手段及行当分类等相关知识。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京剧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学唱使学生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体验京剧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播放课件《穆桂英挂帅》选段

师问:这是什么剧种?是哪出戏?你对京剧还有哪些了解?

2、师导言:京剧是我国流传最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戏曲剧种,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京剧、学唱京剧。

3、课件展示:介绍京剧的起源、特点、表现手段以及行当分类

三、感受体验

1、视频欣赏现代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 问:是什么行当?哪部戏?

2、课件介绍:《智取威虎山》剧情梗概

3、复听《甘洒热血写春秋》 问:京剧表演有何特点?(声情并茂、动作手势表现力强)

4、随之模唱并加入动作表演 问:速度?(稍快)情绪?(豪爽)

四、学唱京剧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唱词

2、完整地随范唱进行模唱 问:哪处不好唱?

3、分句指导视唱旋律再填词

4、指导演唱:

咬字归韵:“洒”“显身手”“写”“春秋”

唱腔中托腔:“日”“志”“热血写春秋”

力度变化:mf-----f(甘洒热血)-----mp-mf(秋)

5、体验与感受:你觉得唱京剧与唱歌有什么不同?(京剧更注重板眼、更讲究字正腔圆)

6、完整表演唱并加入动作手势

五、拓展表现

1、课件欣赏《智取威虎山》片段

3、指导学生加入杨子荣与座山雕的精彩对白并投入地表现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

2、师问:你还想了解京剧的哪方面知识?请课后收集资料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教学小结 师生再见

《秋》教学设计 篇2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把握作者情感脉络,进而分析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来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通过点拨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学生开放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主旨,并引导学生分析它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实验情况

多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导入

1、引用顾城的《一代人》。

2、调动学生想象题目“囚绿”的含义。

一、课前准备

1、想象题目“囚绿”的含义,为课文学习做准备。

引用《一代人》创设美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探究本文的兴趣

二﹑阅读课文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有关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

二﹑阅读课文

学生勾画出有关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课文大致意思。

三﹑合作探究

1、学生探究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重点研习课文第五至七段,并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重点研习课文第八至十二段,并朗读体会。

(教师点拨学生分析具体语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展示课件。)

三﹑合作探究

1、明确:作者喜欢绿是因为绿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绿色宝贵啊!

示例:“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焦急的盼等着绿的心情,而绿对作者来说犹如涸辙里的鱼期盼雨水一样,是一种生命、希望。

(学生朗读,体会那样一种焦急盼望的心情。由一人读进而全班齐读。)

2、明确:因为喜爱绿所以想要“囚绿”,但“囚绿”带来的并不是欢喜,而是恼怒。

示例:“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矛盾痛苦,“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说明这绿的执著深深刺伤了作者,他的满腔热情化为泡影,所以喜欢变成了恼怒。

(学生朗读,学生互评。)

培养学生欣赏能力,尊重个性阅读。

重视指导学生朗读,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通过朗读品味散文艺术之美,全体师生共同分享其中韵味。

四、扩展延伸

通过分析囚绿的过程,进而探究其中包含的现实意义。

四、扩展延伸

学生谈启发。

示例:常春藤的执著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要放弃。

作者“囚绿”并没有带来快乐,一时的自私并不能带来长久的愉悦。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开放性的思维能力。

五、主旨探究

联系背景,作者想要通过“囚绿”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重点研习文章最后两段。

(教师点拨学生分析重点语句,并指导学生的朗读。)

(课件展示。)

五、主旨探究

明确:文中提示性语句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因此本文写作的大背景是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囚绿”之“绿”其实寓意深刻,它象征了不屈服于黑暗,渴望自由、阳光的中国人。

(学生朗读最后两段。)

在扩展延伸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章的主旨。

六、总结全文

通过这样的思路告诉同学们,同一个人面对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背景中可以有不同的启示。背景知识对于我们把握文章主旨是很重要的。

站在21世纪的我们从《囚绿记》中又收获了新的启示,这也是文章生命力所在。而70年前处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囚绿记》既是血泪之作,又是前行的动力所在,这是陆蠡留给后人的财富。

【板书设计】

绿 囚 国

《秋》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 体味情景

教学时数

一教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引用古语“女伤春,士悲秋”和毛泽东、杜甫、马致远的诗句说明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 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心里的情感有别,“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一、 整体感知:

1、 齐读首段,抓文眼句——通过学生比较阅读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该在“特别”,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的清、静、悲凉”,而非“清、静、悲凉”。

2、 选一学生读2、13段,总结南国秋的主要特点

二、局部研读(3—11)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①注意观其色、闻其声,品其味。

②从声音、色彩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出色。

3、故都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3、 从声色描写角度出发赏景

⑴秋雨话凉图(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评价北国秋雨整体特点的句子:

北国秋雨“奇、有味、更象样”在何处?

③ “话凉”

④想象整个画面,体会作者在画面中传达出的情绪。

⑵、小院清晨图:

①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②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联系生活感受,体会色彩所蕴含的感情)

三、延伸联想

同学们可选取书中五幅画里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别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看谁找得新!看谁找得多!看谁说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讨

1、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侧重表现北国的秋程度深。作者详写平常之景而不是风景名胜,意在说明北国的秋范围广,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吗?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4、总结“情景交融”在本文的体现。

●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秋》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歌曲:秋

教学目标:

指导同学以热情、愉快的心情、甜美而轻快的声音演唱《秋》,教育同学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教学重难点:

以热情、愉快的心情、甜美而轻快的声音演唱《秋》

教学手段:

录音机、磁带 礼物 幻灯片 录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一年级歌曲[边唱边拍手做动作]

二、发声练习《火车开了》(注意口形和坐姿、声音要轻)

三、学唱歌曲

(一)初步感知过歌曲

1、导入:我们的火车开到了美丽的大自然,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 节?你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吗?

同学们说的都美极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秋》,我们来 听一听歌曲中的秋什么样?-出示歌词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们说说有什么感受?[初步感知主要体会歌曲请绪]-打书并纠正姿势

3、看书上图让同学观察:看到了什么[同学可以自由的说,师鼓励:你们观察的真认真!教育同学学习松鼠喜鹊的爱劳动的好品质]-合上书

4、再听,把你听的感受用丰富的表情表示一下你对秋天的喜爱。[进一步感知]

(二)熟悉歌词

1、看歌谱读出节奏[一段:全体读,二段提示:圆的用两条红绳紧紧捆在了一起]

2、自身读词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3、随师按节奏读词[读出情感和音乐,吐字要清晰,声音要轻]

4、再听,讲解反复跳越记号,随录音小声唱一唱。

反复记号的作用:让同学看歌片听范唱说说反复记号的用法

[以上三遍听有目的的听,从听觉上让同学感知歌曲的情绪、内容]

(三)学习歌词,纠正难点

1、随琴唱歌词

2、纠正缺乏

a、圆圆的:圆的用两条绳子紧紧的捆在一起 师范唱

b、窝,一字多音

3、看到秋天这么美的景色你的心情怎样,你能把你的高兴心情用轻快的歌声表示出来吗?

(四)巩固歌曲

1、用不同的拍手动作表示强弱-放录音,其他同学跟唱。

2、秋天不只是多彩的,而且声音也是多样的我们用打击乐器的不同声音为秋天增色-放录音

3、轮唱练习 a教待重唱局部 b师与第一局部生轮唱 c讲轮唱d师指挥轮唱

4、扮演歌曲

(1)歌曲中还描绘了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请同学们将这几个动物的动作做一做。

(2)都描绘了哪的景色?(东西南北四个山坡的景色)都描绘了什么?[出示图和字提示同学歌词] 启发同学们背唱歌曲。

四、今天我把秋天给你们带来了,想不想看一看?-录像展示[用美的词语描绘秋天]

五、启发同学画一幅关于秋天的画,下节课展示

六、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的我们要热爱大自然。听秋的音乐下课

《秋》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学习重点】

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学习难点】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预习】

1.搜集作者相关材料,准备交流。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丁丁( ) 肥硕( ) 栖息( ) 归泊( )

寥阔( )枯涸( ) 清冽( ) 梦寐( )

3.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想写景的次序,再背诵全诗。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二、简介作者:(投影或由学生介绍)

三、检查预习:

1.见预习2.

2.指名朗读,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 语调及 重音的把 握。

四、质疑探究: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2.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品味赏析:

1.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1.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 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2.

六、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

七、教师小结:

八、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 处。

九、布置作业:

1.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相信你一定能写好。

2. 课外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 面的问题:

红的、白的、蓝的……

它不是石子,

却能使滚滚波涛

在我们心中激起,

它不会飞,

却能把我们带到奥妙的寰宇。

它没有口,

却能让我听到,

五洲 四海的声响音律。

啊,它是什么?

是老师的粉笔,

— —老师用智慧和心灵深情地把它浇铸。

(1)给这首诗加一个标题: 。

(2)本诗运用的两种修辞手法是 和 。

(3)第一句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

(4)表达主题的句子是哪句?

(5)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带到奥妙的`寰宇:

听到五洲四海的声响音律:

《秋》教学设计 篇6

山东邹平实验三小马玲玲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秋》,从中表现劳动丰收的愉快、唱出劳动的美。

★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脚、嘴等身体部位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进行歌唱表演等

教学重、难点:

★能大胆、自信地参与创编、表演。

★能用优美的声音 演唱歌曲《秋》。

★让学生在各种音乐活动中,领悟到劳动的快乐、劳动的美。

教与学的准备:

课件、电子琴、道具

教学的安排:

1课时

一、激趣活动:(猜一猜)

1、教师模仿劳动的动作让学生猜。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会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

3、请个别同学上来表演一遍,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在干什么(随电子琴播放出的节奏)

4、教师带着大家一起做动作(播放《秋》的歌曲音乐旋律)。

二、感受并学习歌曲主要节奏

导言:同学们刚才可爱的样子吸引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它们想考考大家

,它们敲一段节奏后,你们能模仿出来吗?试一试!

用口技模仿节奏。(这一练习为之后的为歌曲伴奏,奠定了基础,分散了难点)。

三、学习歌曲:

导言:同学们这么聪明肯定能听出他们在干嘛!你们听!

1、观看课件,使学生理解歌词大意。

2、学生学习歌词。

3、欣赏《秋》歌曲mtv。

4、教师范唱。

5学生张口默唱。

6、轻声唱。

7、启发学生带着高兴的情绪演唱《秋》。教师与学生合作演唱《秋》。

四、创编、表演

导言:同学们不仅是爱劳动的好孩子,而且今天很好地演唱了《秋》这首歌曲。可惜今天

这儿没有打击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大家能想个法子来为歌曲伴奏吗?

1、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手、腿、口技为歌曲编创伴奏。

2、随《秋》歌曲为歌曲音乐拍节奏为歌曲伴奏。

3教师头戴喜鹊头饰扮演妈妈邀请爱劳动的小喜鹊宝宝们在教室飞行,欣赏秋色,收获秋

天。

4、启发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动物头饰表演,体现人们“秋收劳动”的主题。

a、分小组讨论编创。

b、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c、评价(生生互评、师评、学生自评)

五、今天大家忙着收获秋天,玩得高兴吗?

那今天让我们带着秋天的收获回家后继续努力吧!看谁是劳动的能手,看谁眼中的秋天最

美!

《秋》教学设计 篇7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切分音和附点。

2.用好听的声音歌唱,能适当的控制音量的强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熟悉歌词。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的?

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结合幼儿回答边出示图谱边朗诵歌词:草儿黄,树叶飘,飘在地上睡个觉。菊花开了,红的黄的。秋天来到了,秋天来到了。

4.练习歌词。

二、学唱歌曲。

1.教师清声范唱。

2.鼓励幼儿看着图谱跟唱。

3.提问:哪里跟不太上?

4.重点练习切分音和附点。

三、练唱并分组表演。

1.集体练唱。

2.分组表演并请幼儿相互评价。

活动反思:

本周歌曲里面有很多的附点和切分,是本首歌曲的难点。由于我钢琴弹奏不是十分的擅长,加上对歌曲也不是十分的熟悉,导致我范唱演奏不是十分的流利。教师都不熟,所以幼儿掌握的也不理想。活动后我反思歌曲的难度,其实如果范唱引导和伴奏到位的话应该也是可以掌握的,所以在特色活动中教师的准备也是十分重要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