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分别有哪些?不晓得朋友们都知道吗?咱们一起来看看以及了解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考点,欢迎参阅呀!
有关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考点
第一课:第一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6.3;道光帝、林则徐—义律;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向中国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牟取暴利。
4、鸦片的危害:①大量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②严重摧损了吸食者的体质,使之家破人亡。
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①1840年6月爆发;②1841年初占领香港岛;③1842年,中英议和,签订《南京条约》(性质:中国历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内容:①赔款2100万元;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商品所缴纳的税款,需从英国商定)。
6、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太平天国起义:
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加重农民负担,人民奋起反抗。过程:
①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1853年,占领南京,改天京,建都,后开始北伐、西征;
③1860年,逼近上海,列强组建洋枪队,美国人华尔统领;
④1862年9月,在清溪击毙华尔。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修约失败。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1856.10-1860.10,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1860年,先后占领天津、北京,咸丰帝逃到承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归纳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2、林则徐禁烟
(1)原因: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2)时间: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3)禁烟的高潮: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了虎门销烟。
(4)虎门销烟的意义: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原因:根本原因→为了开辟海外市场;
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虎门销烟)。
2、起止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3、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英军强占香港岛→攻占虎门炮台,关天培等战死→占领广州→北上攻占厦门、定海、宁波→进犯吴淞,陈化成牺牲→8月初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
4、鸦片战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虎门之战的关天培、吴淞之战的陈化成等;
5、清朝战败的原因:
(1)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2)经济落后,武器落后。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42年8月
2、条约特征: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3、主要内容:
(1)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割香港岛给英国;
(3)赔款2100万银元;
(4)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4、中英《虎门条约》
(1)签订时间:1843年
(2)英国从中获得的权利:领事裁判权,片面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5、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1)签订时间:1844年
(2)美国、法国获得的权益: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6、鸦片战争的影响:
(1)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历史知识记忆方法简介
1、名词五点法
即用五个要点概括名词
即: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内容;⑤评价或意义。此法适合于人物、事件、著作等类别的名词。
如:《孙子兵法》可这样概括:①春秋时期;②吴国;③军事家孙武所著;④总结了前人及自己作战经验写成《孙子兵法》;⑤世界闻名的古代兵书。
2、数学代表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点。
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提取字头法
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
如:记646年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时,可记为“分田土改”即分配土地给农民;田地不得买卖;土地属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4、谐音趣味记忆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
如: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这样趣味性强,记得快而牢。
5、关键字词法
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如: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字掌握:即①开始;②进一步;③大大加深;④完全陷入。然后联系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④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6、概括记忆法
就是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
如:拉美革命的过程可概括为:一场革命、二个阶段(1810—1815;1816—1826)、三个中心(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三个领导人(伊达尔哥、玻利瓦尔、圣马丁)、反对2个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一场决战(阿亚库巧战役)即“123321”就可以将整个拉美革命进程完全掌握。
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历史学科
1.读历史教材
“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2.上课要专心听
下课后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学到某个历史事件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它的意义、作用、影响等,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识外,还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3.“温故知新”和善于思考
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闲暇之余,突然想到一个历史名词或者某个故事中涉及历史,应该马上回忆教材上的知识,如果有可能的话追本溯源,思考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历史知识和教材所述知识的联系,把知识弄清楚,这样也算是时间的充分利用。
4.整理、整合历史知识
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自己动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当然,在整合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试题调研,把上面的精彩总结内容摘抄或剪下来,反复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怎样提高历史学习的课堂效率
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后总结是几乎一切科目学习的三部曲,历史同样如此。高中历史不存在死记硬背就拿高分的情况,我们需要灵活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优化学习环节,提高课堂效率。
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通读教材,进行课本史实的基础梳理,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写下来,课中重点听讲。
课堂上我们应保持高度的专注,跟随老师的节奏,认真思考踊跃回答问题。
“温故而知新”,课后是我们消化新知、提升能力的重要时段,所以趁着知识的热度迅速补齐笔记、落实记忆,按时完成课后作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关于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人教版
下一篇:八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