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教学反思 篇1
第二课《郑成功》讲完了,总觉得的有些仓促,对于课文的内涵讲的不够透彻,在教学形式上,速度过于快,对最精彩的第五段没有深入分析,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仅限于皮毛。课后我回忆了整个教学过程,总想着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效果,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所追求的,我们都喜欢用最少的时间,寻求最大的教学效果。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的文本时,教师又如何寻求教学的有效性呢。引导学生寻找与文本的距离,是学生探究性语文的基础。但是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是非常多的,因为学生在知识阅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与作者的距离是显而易见的。寻找空白找到例点与探究性阅读之处,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文本呈现了那么多东西,我们是否要面面俱到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语文教学又变成了“杂货铺”。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中会有许多东西值得学生去学习。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的距离应该去寻找例点,与学生真正有距离的例点。这还要我们教师在学生学习文本之前进行必要的分析,寻找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抓住了这个冲突,学生可以对文本实现真正的解读,真正有所获,真正能得其滋味,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郑成功》这篇课文,它的主题是非常简单的,通过读书让学生领会郑成功英勇顽强,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如果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第五节描写的战斗场面非常精彩,而课后也有一个描写场面的练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场面描写也许不算难,但要他们描写一个战争的场面,这似乎是第一次接触,也许这就是文章的例点。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是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在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之后,我并没有让学生一节节的诵读课文,而是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文章的哪一节写得最精彩。学生的回答当然带有他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第五节写得最精彩。于是我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这一节,来研读这一节中最为精妙之处。
《郑成功》教学反思 篇2
这篇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时,我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备课,认真授课,现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及反思总结如下:
一、抓住主线,理清思路,掌握内容。
在教学时,由于学生本来就对郑成功并不陌生,我就由郑成功这个人物说起,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学习课文。在学生读准、读顺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在初读中知道了些什么,大体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了解课文的重点,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这样,为全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突破口,落实重点,分散难点。
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就紧抓课文的题目展开深入的教学——“找找课文中主要写了郑成功的什么事?其中哪件事是详细写的?从哪几方面详写的?”我设这样的问题,其目的是以重点段落——第二大段(第二至六自然段)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由读书感悟,这样做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为攻克难点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在教学时,通过找出关键的词语或者句子让学生感悟。
通过找关键的词语和句子,能引导学生在文字的背后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如通过“慷慨激昂”、“决不允许”、“横行霸道”、“一定”等词语感受到郑成功的凛然正气和他的拳拳爱国之心。而通过“负隅顽抗”、“密集的炮火”、“团团围住”、“十几丈高的水柱”、“乱作一团”等重点词语,想象作战的激烈与艰难,感受郑军官兵的机智与英勇。
四、拓宽阅读,拓展知识面。
课后,我让学生搜集我国的一些民族英雄,了解他们的英雄事迹,拓宽知识面,让学生不死读书,不读死书。
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课的教学中,我也有些地方有待改进,比如细节处引导处理不足。细节的处理往往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既可以体现教师自身的能力,又是师生沟通的平台。在教学时,面对学生回答不出,我自己有时会着急,引导时不能循序渐进,问题与问题的衔接缺乏层次性和自然的过渡。同时,对好学生的回答关注较多,而忽略了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反馈,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是有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之嫌。
“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我将努力改进以上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反思不白思。
《郑成功》教学反思 篇3
今天教师节,上了一堂开头颠簸,结尾愉快的课。
上的是六年级的《郑成功》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后先出示的字词,由于我前一天不在,没有及时布置预习,再加上字词本身就有难度,孩子们学得不是很顺。“慷慨激昂”中的“慨”学生咬字模糊;“徭役”两个字部分后进生都不会读;还有“蔽”、“隅”、“耙”……后面几个我都是单独出示的字,就是想真正检查学生们认不认识这个字,而不是凭朗读的一点印象去读。在纠正完字音后,我再让他们组词,由“遮天蔽日”随机理解了文中的“风帆蔽空”,还有不理解的打上问号,文中学习。比较扎实的学完了字词,接下来的朗读倒是流利多了。由此看来,即使是六年级,该抓字词的时候决不能放松。
学习课文1-3小节时,我原先的教案是让学生直接找出能体现郑成功英雄气概的语句(第三小节),再从后往前学。但实际操作时,我发现第一小节就是我这个教案步骤的自然过渡:“民族英雄郑成功是福建省南安县人。”和以往不同,我让学生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而不是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学生的答案除了“民族英雄”就是“福建省南安县”,大部分学生的眼球一下就被这“民族英雄”给吸引过去了。学生们在说他们画这个词的理由时说出了“民族英雄”是一种极高的评价,由此我再引导学生往下找出能体现郑成功英雄气概的语句,看起来就更加顺理成章,学生对民族英雄也有了一份更多的期待。
下课时,回头想想,偶尔也该改改常用的教学模式,多试试其他方法,使课堂教学减少些生硬,更加流畅自如。
反思2:
本科教学,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引导抓住各段的关键词句,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品味,体会到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和品格,并通过学生的感情朗读充分表达出来,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在复述时,要求学生条理清楚,完整,但学生缺乏这方面积累平时也不太注意人物动作,表情,细节描写不太成功。
《郑成功》教学反思3
教学完《郑成功》这一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1、抓住课文语段,引导学生感悟郑成功的人物形象,谈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引导学生想象等,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2、在不同语段学习的过程中,扣住学生的感情线索展开教学,学习第2自然段,突出“恨透”,学习第三自然段,激发出“慷慨激昂”,学习第4自然段,激发出“激动”的心情,学习第5自然段,激发出“大快人心”的心情,学习第6自然段,激发出“高兴”的心情,学到最后,要激发产生“敬仰、崇敬”之情。这样,学生才能用“心”去读,用“心”去悟,才能荡起情的涟漪,受到感染。
反思4:
教学设计好后,还要有好的实施过程。这篇课文在选定之后的两三天内,我反反复复读了好多遍。以上的设计就是在这一遍一遍读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比如“终于”这个词,我在朗读时尝试着用各种不同的语调去读,读的过程中发现,这个词蕴涵的感情十分丰富,它写出了郑成功周密的准备,道出了台湾同胞长达38年的苦难,暗含了我们扬眉吐气的时刻到了,预示着胜利必将属于我们。再比如“英勇”这个词,在朗读中我发现第四小节的每一句话,都是在写郑军官兵英勇的,而且细细品味发现,每一句话反映英勇的内容又是不同的。第一句话,写荷兰侵略者负隅顽抗,告诉我们“英勇”就是不畏强敌;第二句话,写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冲去。写出“英勇”就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于是我就在备课时,想把体会“终于”“英勇”作为本课的亮点,课后确实也有几个老师说想到抓这两个词语非常好。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上课的时候,没能很好地与朗读结合起来。现在提倡:通过朗读体会语言文字,体会之后还要回到朗读中来。读是手段,读更是目的。我在备课时也考虑到这一点,应该在学生体会到一个意思后,马上让他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句话。但在课堂上却忽略了这一点,使得这个环节没有做完整。
同样的问题还存在于写话环节中。学生交流之后,应该再点一点,荷兰侵略者狼狈不堪的样子,也能反映出郑军官兵的英勇。还可以问一问学生为什么作者不把这些内容写上去?使得设计再深入一些。
《郑成功》教学反思 篇4
江阴市实验小学 陈剑侠
前一段时间,参加了学校“新课标下语文读写结合”教师比武课活动。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我自信地走进课堂,教学环节一个接一个地展开……下课了,当再次捧起《语文课程标准》认认真真地读,认认真真地反思,总感到我这堂“顺顺当当”的课竟有那么多不足。
下面是我教学中几个不足之处的情景回放。
①课前,我仔细地计算每个教学环节甚至每句话所用的时间,把40分钟细细地分配好,记在教案右侧。
②课上,我似声情并茂地说着“过渡语”(课前精心设计,练习了许多遍),学生专注地看着我,眉眼间却没有我期待的感动与共鸣。
③拓展延伸阶段,学生纷纷拿出我事先准备的训练纸,几乎千篇一律地“读写结合”。
反思自己的不足,我感受到要赶上新课程改革的快车,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重新认识“教”与“学”的本质及其关系。
一、 教学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
情景①在传统教学中司空见惯,面对新课改精神,这样的“认真”行为显得那么可笑,那么机械。
布卢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的确,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过程,并非生产过程,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的时间,怎么可能精确到用多少分钟来划分呢。传统教学中,我们总试图使自己的预测和课堂上出现的状况完全吻合,这太缺乏创造性了。
新课程指出,教学内容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创造的极其复杂的产物。它不只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科书,更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实实在在的体验、认识、感悟、思考……教学中后者不断补充、变革着前者,教学过程也因此成为一种持续生成、转化、建构、提升的动态生长的过程。可见,成功的教学并不只是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或完成几项预定任务,它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二、 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提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
回放情景②中,教师的“激情”与学生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学是“双边活动”,它是师生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感召,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再动情的演说,也只能是教师授业技巧的表演。学习了新课程的理念我体会到,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在教学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做为“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师生间的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的对话。在交往互动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三、 学习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情景③拓展延伸环节,我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迁移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又担心学生不能理解资料,于是讲得机械,标出重点词句发给学生。学生写时只需按条条杠杠标填进去即可。学了新理念,我认识到这样做根本就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不仅剥夺了学生动手查资料的权利、连学生的理解过程也包办代替了。我这种“过度保护”心理,究其根源是未能认清学习过程的本质——学习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出,人的认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教学应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机械地认识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对师生共同活动来说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教师还必须认识到,要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必定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甚至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表面上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郑成功》教学反思 篇5
《郑成功》是苏教版第九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爱国主义,课文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中国台湾的史实,歌颂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我在教学中,仍是指向内容的阅读。首先,从整体到局部,通过找中心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把握,理清学习的思路。其次将重点放在收复中国台湾过程的教学上,做到有重点,抓难点。最后,纵观全文,总结拓展思考,通过对课题的探讨,对郑成功成功的原因探索,让学生从分析中再一次回顾人物的品质和精神,加深理解,升华情感。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分解理解内容并不难,郑成功精神的总结也很顺当,但是学生概括、提炼能力却相当差。比如,在学习郑军作战过程中,学生能使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先后词复述作战过程,却说不出这个作战方案怎么样。这里的原因有学生的,学生对于作战布局、方案能词语接触太少,平时的学习、生活基本都是父母、老师安排好的,对于自己时间的.处理安排太少,自然也就不清楚合理、严谨的方案是怎么回事。因此,教师如果只是直接推论,学生只能是被迫接受教师的答案。在这个问题上,我尚且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习惯使然,在教学上我们往往较多关注内容的理解,但是这篇文章难点是学习课文是如何歌颂郑成功的丰功伟绩的,如何在叙事中凸显人物的精神品质,从而紧扣课题展开描写,深化读者对人物的认识,达到题文合一的境界。而这种表达方式的学习、借鉴,其实就是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在这篇文章中,值得借鉴的表达方式很多,比如介绍历史故事前需要交代历史背景,学生对于这个“历史背景”的理解需要教师举例理解,教师可以罗列一些历史故事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自己分析出一般需要交代哪些方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结。再如,场景描写,需要有一定的顺序,又要有突出重点,在这里从视野角度出发,最抢眼的就是荷兰的铁甲舰和大炮,由此出发写敌人的势力之强大,然后自然导入我军的破解之法,重点描写突发事件,吸引读者眼光就像电影镜头吸引观众一样,再用对比的手法,描写敌军前后的反差,凸显郑军的英勇。这种描写电影场景的方法是值得学生学习和运用的,但是如何巧妙将其融入阅读教学还需要好好构思。
《郑成功》教学反思 篇6
在例点中寻找与文本的距离--《郑成功》教学反思
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所追求的,我们都喜欢用最少的时间,寻求最大的教学效果。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的文本时,教师又如何寻求教学的有效性呢。引导学生寻找与文本的距离,是学生探究性语文的基础。但是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是非常多的,因为学生在知识阅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与作者的距离是显而易见的。寻找空白找到例点与探究性阅读之处,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文本呈现了那么多东西,我们是否要面面俱到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语文教学又变成了“杂货铺”(王荣生语)。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中会有许多东西值得学生去学习。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的距离应该去寻找例点,与学生真正有距离的例点。这还要我们教师在学生学习文本之前进行必要的分析,寻找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抓住了这个冲突,学生可以对文本实现真正的解读,真正有所获,真正能得其滋味,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郑成功》这篇课文,它的主题是非常简单的,通过读书让学生领会郑成功英勇顽强,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如果仔细研读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第五节描写的战斗场面非常精彩,而课后也有一个描写场面的练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讲,场面描写也许不算难,但要他们描写一个战争的场面,这似乎是第一次接触,也许这就是文章的例点。在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之后,我并没有让学生一节节的诵读课文,而是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文章的哪一节写得最精彩。学生的回答当然带有他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第五节写得最精彩。于是我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这一节,来研读这一节中最为精妙之处。
下面是一段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认为第五节最为精彩,那这一节中为什么最精彩,精彩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节。(学生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这说明学生不仅仅是读书,这种读书以带有欣赏与评价的色彩,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
师:同学们已经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对这一节也做了深入研究。我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读书心的,赶快行动吧。(再次重申分组合作学习的要求)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对这一节精彩地方的理解?
生:我认为“负隅顽抗”这个词用的好。因为“负隅顽抗”大多来形容敌人,而且是一定会失败的敌人。
师:说得好。“负隅顽抗”是个贬义词。用敌人的“负隅顽抗”来衬托郑成功军队的英勇顽强。还有吗?
生:“团团围住”这个词用的好。荷兰侵略者的武器装备比郑军官兵好,如果和他们硬拼我们肯定会吃亏,把敌舰团团围住,敌人先进的武器就失去了威力,郑军官兵非常勇敢和机智。
生:“乘势”这个词也是非常精彩,因为当敌舰乱作一团时,说明敌人非常惊慌,他们的士气是低落的。这时乘势跳上敌舰杀伤敌人,敌人必败。
生:敌人“惊恐万状”、敌舰“乱作一团”写得精彩。这两个词,敌人狼狈不堪的样子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了。
生:我要补充一点,只要是侵略者绝对没有好下场,你们看他们最后都“通通举手投降了”吧。
师:同学们说出了文章的精彩之处。这一节是一个战斗场面的描写,它仅仅是用词的精彩吗?再读读第五节?(学生们好像明白了什么,又继续研读思考)
生:作为一个战斗场面,它写出了敌我双方,而且用词恰到好处。
生:写战斗场面,既要写整体还要写局部的细节,这一节中的炮手,就是一个局部的细节描写。
生:还应该写出战斗最后的输赢。
师:对啊,这一节的精彩不但在于它的用词准确,还在于它通过整体与局部细节的描写把战斗场面写的栩栩如生生动形象,诗人如临其境。我们在电视电影中看过不少的战斗场面,能不能仿照第五节的写法写一段你在电视与电影中看到的战斗场面。(学生先说后写)
在例点中引导学生寻找与文本的距离,阅读就会走向深入,逐渐深化。学生在尝试运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学力,文本的阅读变成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
上一篇:语文教学反思:《春晓》教学反思
下一篇:语文教学反思:《学与问》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