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篇1
下面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
篇一:《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亲眼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感想。课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敬佩之意,饱含着对周总理的崇敬、热爱和赞美之情,是一篇学习语言、熏陶情感的好课文。
课文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个两方面内容展开。从内容上看围绕中心的句子较为明显,因此,我也尝试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一开始,让学生读课文链接语,明确学习要求,然后,抓住第一个学习要求“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把学生引入文本,这时学生通过自读,紧紧抓住“劳苦”和“简朴””这个文章的文眼。
紧接着,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分小组围绕“生活简朴”、“工作劳苦”展开探讨交流。在全班交流时学生能抓住关键的句子去谈感悟。同时让学生对有关键语句的反复读。读的形式多样:有自读、范读、齐读、同桌互读等,使学生在熟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表达方式、获得情感的体验。
生活是我们课程的重要资源,在教学引导学生体会总理的工作多么劳苦,生活是多么简朴时,我采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感受。学生拿自己的生活,学习态度跟周总理对比,发现了不足,决心向周总理学习,在学习上要认真、一丝不苟;在生活上要勤俭节约,做一个简朴的人。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受到了启发,受到了教育,更感悟到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当然,在教学这课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是在制作课件时,对教学情境创设不足。现在六年级的学生,大都生于2019年左右,距离周总理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对周总理缺乏了解。虽然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但是学生的认知是停留在书面上。如果在制作课件时,多创设一些有关周总理工作、生活的感性画面,会更加激发学生的情感。其次在处理“一夜”与“每个夜晚”的内在联系时不够深入。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从一夜的工作中,得出了周总理“多么简朴,多么劳苦”这一重点。但由于时间紧,我对总理一夜的工作与每个夜晚的工作引导分析的不够深入。第三是教学朗读时,我一直都是让学生自己朗读和体会,没有适当的范读,如果老师能做示范性朗读,相信,学生的朗读水平会提高的更快,更能把学生的感情推向高潮。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认真钻研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教材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二:《一夜的工作》课后反思
《一夜的工作》是语文第八册四年级下的第八单元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刻画的是周恩来总理,以一夜的工作为窗口,让学生了解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
简朴的生活作风,并对总理产生由衷的敬佩、敬仰之情。
一、课前了解。
周总理这个人物距离学生比较远,学生很难能把文章学进去,感情也就很难能萌发出来。如何能让学生学懂这篇文章、爱学这篇文章、学会这篇文章呢?首先我在课前先了解了一下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交流,我了解到学生连总理是干什么的?周总理是谁?这样的问题都不知道。这让我大吃一惊,甚至有些气愤,但仔细一想,周总理确实距离现在的孩子太远了。
二、查找资料,弥补知识的不足。
了解到学生的情况,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查资料,内容是弄清楚总理是做什么的?以及关于周总理的资料。周总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国家总理之后的资料(简历、图片、事件、故事……)还有关于总理的小故事。这次查找资料,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很多,我让学生把找来的资料一一读给全班听,渐渐的学生开始很投入地听学生的介绍,并且不时地发出感叹,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学生对周总理有了一些认识,而且渐渐的开始崇拜他。
三、反思课堂。
这堂课上我以总理的照片导入到总理的工作和生活。通过找重点句概括地了解总理的品质,简朴、劳苦。通过自学提示,让学生找到相关描写简朴和劳苦的句子。根据具体语句谈体会。通过 “宫殿式的房子”和“简单的陈设”作比较“总理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和简单的陈设作比较,通过 “一个、两把、一盏”体会总理生活的简朴。通过饮食的简单“两杯绿茶、一小碟花生米”和花生米数量的少,“并不多可以数的清颗数”体会总理生活的简朴。在体会工作劳苦时,主要还是练习抓词,这部分抓 “审阅”从审字入手了解审为“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那“审阅”就是仔细思考,反复分析、认真地看。进而了解总理是怎样进行审阅的?“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而且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可以看出来总理工作态度严肃、认真。从思考的内容上让学生体会总理的劳苦,让学生练习说话。夜很静,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只见他__________。他想________。你还从哪儿体会到总理劳苦的从工作的时间长工作量大体会,让学生带着想象感受总理简朴而忧劳苦的一夜,教师引读,学生朗读总理批阅文件的情景。提升学生的感受。再用“不是……而是…..、仅此而已”的说话中总结一夜的工作。最后通过作者的话体会作者对总理的心情,这里安排了一个配乐朗读。这是引入课外资料总理患癌症后一日的工作和半年的工作安排体会总理不辞辛苦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两个材料阅读后问学生读后的感受升华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慢慢地产生并加深对总理的敬佩敬仰之情,感受总理人格的高尚。大多数学生眼中都噙满了泪花。最后带着对总理的敬佩敬仰之情重温一夜的工作,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歌曲《你是这样的人》。
这节课的安排环环相扣,容量也比较大,从教学的效果上看,学生基本上了解了一夜的工作是怎样的一夜,感受到了总理的品质,并且产生了较深的敬仰敬佩之情。朗读也比较充分,学生反映比较活跃,抓词比较的准,能谈出自己感受。只有个别学生感受不深。
篇三:《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学习完《一夜的工作》一课,细细反思,我觉得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丰富课前感知,激发学生情感。
《一夜的工作》一文主要通过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学生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基于现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总理的生活与工作知之不多,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我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事迹的资料,在新课教学前在全班进行交流,老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适当补充,让学生通过资料对周总理有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体会周总理人格的伟大奠定基础。
2、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3、抓住重点句子,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在课堂教学中,我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自读感悟,从总理工作的辛劳和生活的简朴这两个方面来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课前,我借助电教设备把着重写总理这两方面的句子展现在大屏幕上,课中,我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相机点出相关句子,引导学生通过这些重点句子去感悟。如:学生找到描写周总理办公室陈设那个句子后,先让学生说说“极其简单”的意思,再反复朗读体会“如此而已”所表达的意思和感情,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影视中看到的办公室,说说作者为什么说“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从而体会周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
回想这一节课,也有一些不足:
1、虽然教学设计一课时能完成任务,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因为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的不到位导致原计划打乱,在顺着学生思路去解决问题时时间把握得不好,导致没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2、引导学生抓重点句子体会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时,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后,尽量让学生谈感受,其他学生补充就行,老师要少讲。可在教学中,学生有感悟后,我又去花时间让学生反复读,又去强调。这也浪费了时间。
3、这篇文章的难点是最后两个自然段,引导学生抓重点词语理解这两段话,通过形式多样的感情朗读突破难点,从而体会周总理伟大人格的魅力。教学中,因为前面教学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导致还未突破难点下课铃声就响了。这是本堂课最大的遗憾,也是最大的不足。
4、整堂课学生读的时间多,但读的形式单一,而且朗读时停顿时间过长,朗读时感情没有充分表达出来。
5、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举手发言的不多,教师在整堂课教学中激情不够。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篇2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细细反思,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丰富课前感知,激发学生情感
《一夜的工作》一文主要通过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学生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基于现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总理的生活与工作知之不多,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首先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等,并为学生提供周总理的相关网站,充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
二、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找出文中让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在小组里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三、创设情景,引起情感的共鸣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满脸憔悴,夜以继日工作的总理的图片,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理话,这时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表达,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在最后两段的朗读时学生激情饱满,发自内心的呐喊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以《周总理,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小练笔。从学生写的内容看,感情真挚,充分抒发了对总理的敬仰与爱戴。
不过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在学生面对总理说心理话的时候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学生回答的面有点窄。最后两段的朗读由于时间关系指导的也不太到位,今后,还要在这些方面多加努力。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写的是我国著名作家何其芳同志亲眼目睹周恩来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和由此产生的感想,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敬佩之意,和由此产生的自豪之情。这节课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学感悟课文的内容,我还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谈体会说感受,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训练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篇课文中讲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是通过对比描述反映出来的。如:身为国家总理的办公室,想象中理应是豪华的布置和十分气派的陈设,然而室内仅有“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把转椅”, “一盏台灯”,使“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设备极其简单”的布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总理的简朴可见一般。又如,周总理一晚上要批“一叠来厚的文件。”面对如此繁重的公务,周总理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句一句地审阅”,“一边看一边在思考”,一直工作到公鸡快叫明的时候。可见周总理工作量之大,工作时间之长。然而,通宵工作之后,仅以一杯绿茶和“数得清颗粒”的花生米来充饥,这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工作这么劳苦,生活如此简朴!再如,总理自己彻夜工作,通宵达旦,却让别人“到隔壁值班室去睡觉”,从中又看出他忘我的工作精神和体贴关心同志的崇高品质,这又是一处鲜明的对照。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描写周总理对人对己,对工作对生活的有关词句进行比较,加深了学生对周总理崇高品质的认识。不足之处是课前虽然布置让学生去了解周总理的事迹,但有的同学没有搜集到,我想如果都搜集到,会对学习这一课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只有个别学生搜集到了,我让搜集到关于总理信息的同学,把资料内容介绍给同学们,使学生了解了我们的好总理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自己的教学水平还急待提高,今后,还要刻苦钻研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教材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写的是我国著名作家何其芳同志亲眼目睹周恩来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和由此产生的感想,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敬佩之意,和由此产生的自豪之情。这节课我尝试采用了“放手自学──合作交流”的方法感悟课文内容,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
《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二抓对比。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是通过一系列对比的描述反映出来的。如:身为国家总理的办公室,想象中理应是豪华的布置和十分气派的陈设,然而室内仅有“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把转椅”,“一盏台灯”,使“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设备极其简单”的布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总理的简朴可见一斑。又如,周总理一晚上要批“一叠来厚的文件。”面对如此繁重的公务,周总理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句一句地审阅”,“一边看一边在思考”,一直工作到公鸡快叫明的时候。可见周总理工作量之大,工作时间之长。然而,通宵工作之后,仅以一杯绿茶和“数得清颗粒”的花生米来充饥,这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工作这么劳苦,生活如此简朴!再如,总理自己彻夜工作,通宵达旦,却让别人“到隔壁值班室去睡觉”,从中又看出他忘我的工作精神和体贴关心同志的崇高品质,这又是一处鲜明的对照。我们的生活中本来就存在对比的事物和形象,这种生活现象一经对照、比较,就会被鉴别得更加分明,从而帮助我们得到更正确的认识。在教学本课时,如能抓住描写周总理对人对己,对工作对生活的有关词句进行比较,那么,学生对周总理崇高品质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自以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具体表现在:
1、教学情景创设不足:
周总理人格伟岸,这个伟岸的人格是跨越阶级、跨越国界的,于是谁和他接触,谁都会崇拜他。他是靠那种伟岸的人格感染人的,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让我们的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来理解、认识他,是十分困难的。我在课前虽然布置学生去了解周总理的事迹,但有的同学没有搜集到,如果让学生通过问父母长辈进行了解,就可能做到全体学生对总理有所了解。为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创设好情景,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氛围中。
2、重语言感悟,轻词语分析:
一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词汇。所以教师要抓好词语这个切入点。如:“极其简单”一词,王崧舟老师抓装极其”二字,先让学生换词感悟,明确“极其简单”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想象总理的办公室应该有些什么,在猜想清朝时宫殿式房子的主人会是谁?(溥仪的摄政王)房间里可能会有些什么?接着,有转入正题,“一千金碧辉煌的房子,现在成了我们敬爱的总理办公的地方,我们只看见……,我们看见了……”最后,老师加以总结:你说这简单前面怎能不加上“极其”二字呢?没有繁琐的讲解,有的只是谈话式的引导,却像锁链一样,一环扣一环,把学生带入到“初步朗读──加以想象──加以感悟──进一步朗读──进一步想象──进一步感悟”的良性循环中。比起我课上蜻蜓点水的自学交流,不更能激起学生思维上的火花、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吗?
3、要抓联系:
要揭示出“一夜”与“每个夜晚”的内在联系。本课的教学,往往讲清了一夜的工作,得出了周总理“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中心句。教学本课,由于时间紧,我对总理一夜的工作与总理每夜的工作的关系分析得不够。课文写的是周总理一夜工作的劳苦,但作者的深意是要说明总理每个夜晚都是这样的。着可以课文结尾处的一句话为证:“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这点睛之笔,透露了作者写作的真意。周总理几十年如一日,为党为国为民操劳,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本文写的虽是周总理在建国初期普普通通的“一夜”,但这一夜都是他无数个繁忙、劳累的夜晚的写照,是他一生辛劳的缩影。我们在教学中,既要讲的“一夜”,又不能停留于“一夜”,而要引申到“每个夜晚”,否则就是没有抓住教材的精粹;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周总理的“每个夜晚”,又应以讲清文中的“一夜”为基础,离开了“一夜”,“每个夜晚”留给学生的只能是一片模糊。当然,在讲清讨论“一夜”的同时,适当补充介绍一些总理废寝忘食工作的事例或图片,课件也是很有必要的。
4、在教学中,不能停留在对表面课文的读懂,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供多次想像、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如总理会思索些什么,你能为总理设计一顿美餐吗?你觉得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激活学生的思维。如通过课程资源的引进,学生对周总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说说听了周总理的这些事迹,“你想到了什么”、“你又想告诉别人什么”、“又怎么说”等拓展性问题,使学生在“想开去”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周总理高尚品质的认识。在让学生对周总理说心理话时,学生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说话训练,设计这一环节可以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语言丰满,全方位,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到自己的教学水平还急需提高,今后,还需要多看、多听,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篇3
《一夜的工作》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对于多年教学毕业班语文的我,加上有《教参》、《教案》作参考,可谓是轻车熟路,应该是没问题了,但问题就偏偏出现在这一课。
上这一课时,先让同学们充分预习,通读课文,再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按照课前备好的课一步步进行着。但我明显感到学生学习的劲头不足,学习热情不高,效果自然也不是很好。下去询问了几个学生,学生认为语文不应该老一套,总是从头到尾读读、画画、想想、说说,让人学得腻味了。是呀,为什么老是这一套呢?能不能试着改变一下学习模式,比如来个“倒学”怎么样呢?如果从最后两个自然段学起怎么样呢?这样学习会觉得很新鲜,上课学习积极性一定很高,课堂气氛一定会很好的。我想老师应该关注学习通过什么方法,以什么方式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不是仅仅关注如何教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既定的教学方案,组织学生既定的课程内容,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系统过程,现在,新课程的研究实际上是解决一个“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就必须大胆改革。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篇4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近课文
周恩来是中国的一大伟人,是中华人民的骄傲,但对于21世纪的少年来说,他们却是陌生的,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我觉得学生对文章人物不了解,没有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就会不深刻。如何拉近总理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和领会总理的伟大人格呢?课前,我布置学生通过问父母长辈、上网、查阅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等,充分地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丰富学生的课前感知。通过搜集资料的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爱好课外读物,多读课外书的好习惯。广泛搜集并交流资料,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为探究性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文章
《一夜的工作》一文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个层次展开的。从内容上看围绕中心的句子较为明显,故我也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时,紧紧抓住“劳苦”和“简朴””这个文章的文眼来进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时,是轻分析,重感悟,让学生自主阅读。本课设计以读为本,让学生自己在读书中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读得充分:有整篇读,有一部分一部分地读,有关键语句的反复读;读的形式多样:有自读、范读、领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等,使学生在熟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表达方式、获得情感的体验。
三、深入挖掘教材,不要拘泥于课文表面内容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有别于低年级,我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课文的读懂,而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学<<一夜的工作>>,我让学生进行了多次想象、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如总理会思索些什么呢?你觉得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写下一句你最想对总理说的话。学生们的独到见解、精彩回答,其间迸发出来的思维火花,令我感慨万千。
四、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研讨、思考、朗读
课堂上,我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读完后在小组里和同学充分交流、和全班交流,学生相互启发,提高了认识,对总理崇敬、爱戴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愿自己不断摸索、不断努力探求出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一课,细细反思,觉得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搜集书籍资料,激发学生情感。
《一夜的工作》一文主要通过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学生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基于现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总理的生活与工作了解不多,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等,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
二、转变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三、创设情境,引起情感共鸣。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满脸憔悴,夜以继日工作的总理的图片,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理话,这时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表达,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在最后两段的朗读时学生激qing饱满,发自内心的呐喊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不过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在学生面对总理说心理话的时候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学生回答的面有点窄。最后两段的朗读由于时间关系指导的也不太到位。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有人说,老师应该在学生思路受阻、困惑不解时点拨,使其畅通;在学生理解肤浅、就事论事时点拨,使其深刻;在学生观点错误、出现失误时点拨,使其正确;在学生思路偏离、南辕北辙时点拨,使其明晰;在学生思维局限,难以拓展时点拨,使其开阔……我在教《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得以尝试。巧妙地点拨了学生的智慧。
《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断:
句子: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生1:咳,总理也太节约了吧,客人来了也不增加一点儿分量,这样好像不礼貌吧!
师:是呀,节约是对的,但也要有基本的待客礼仪呀!
生2:(满脸的打抱不平):不,周总理已经因客人的来到而增加了分量!
生1:你怎么知道的?
生2:因为句子中有个“好像。”
一时间,教室里沸沸扬扬,有的支持生1,有的支持生2。
师:你们光这样吵,谁也说服不了谁,老师建议你们把“好像”去掉读一读,再加上“好像”读一读,看看能读出什么来?
同学们个个专注地对比读着,马上豁然开朗,一致认为总理已经因客人的到来而增加了分量。
师:现在,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吗?
生1:客人来了,已经增加了分量,可花生米还是数得清颗数,这说明在平时总理就吃得更少了。
师动情地说:“总理是多么劳苦,又是多么的——”
生异口同声地说:“简朴。”
显然,生1之所以提出这问题,是因为他读书一知半解,没有深入,而其实当时处于这种理解状态的不只是他一个。因此,我不但没有急于否定他的错误信息,反而欲抑先扬地支持他的观点:“是呀,节约是对的,但也要有基本的待客礼仪呀!”这一招激起了学生思辨的浪花。“真理越辩越明。”通过再读、再辩、再悟,答案自然地浮出了水面。但我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追问:现在,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吗?从而将问题引向深入。相信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绝不仅是一个问题的答案。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工作》节选自作家何其芳的《回忆周恩来同志》。作者在文章中先简要交代了自己得以目睹总理工作的缘由,然后着重叙述了他陪同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最后抒发了自己真切的感受。
1、抓住重点句子,让学生通过对表现周恩来对工作、生活的重点句子进行讨论、交流,体会总理从工作辛苦和对生活简朴,这样以句带篇,以点带面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归纳能力,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而且,课堂上的讨论与交流,营造了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学生在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成了阅读课文的主角。
2、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阅读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性地朗读描写周恩来总理平时语言、品质的句子,来体会周恩来崇高的品质。
3、课文记叙的是老一辈革命者的故事,对于现在的孩子难以理解当时社会背景,这对理解课文带来了障碍。为了能让现在这些孩子体会 课文中的俭朴生活,我补充梁晓声的愿著中的几段文字,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军初期常况,理解课文。更加深了对周恩来的崇敬了。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篇5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基本能按自己的预设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并且达到预想效果。在教学中,我自认为一个亮点是:渗透学法教学。表现为:在引导学生学习完“劳苦 “这一环节后,放手让学生按照刚才的方法(找重点词句)自学表现“简朴”这部分内容。学生学的效果与我的预设不谋而合。学生学的较踏实。
不足处:1、教学中漏学了预设中“周总理休息时间少”这一环节。
课文中周总理说:“上午睡一觉,下午还有活动….”从这句话说明:工作到天亮,上午睡一觉,休息(睡眠)只有4、5小时,休息时间少。更能体现周总理工作劳苦,更能体会周总理辛勤工作精神。
2、课堂朗读时间少,有感情朗讯指导不扎实,有点“蜻蜓点水”。
今后改进:1、要注意指导学生朗读,朗讯要给足时间。
2、在理解课文中理解生字新词的“义”,及用法。
附老师们的评课:(整理后有下面6点)
1、导入新颖,能前后呼应,环环紧扣;
2、目标明确,教学条理清晰;
3、能抓住关键词教学,把握主要内容;
4、整堂课教师能用鼓励性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学法渗透,能放手让学生学习;
6、能耐心引导、启发学生。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教完《一夜的工作》一课,我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了一定的整理,细数优劣,罗列至此,大家分享:
一、查找资料,铺垫情感
《一夜的工作》一文主要通过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学生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基于现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总理的生活与工作知之不多,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首先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等,充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主要资料有:《飞机遇险的时候》、《温暖》、《泼水节》、《周总理的睡衣》……
二、教师范读,引发共鸣
在上课伊始,我便自己范读《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使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对总理的深切热爱,从而对接下去要学的内容有个情感基础。然后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满脸憔悴,夜以继日工作的总理的图片,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理话,这时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表达,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在最后两段的朗读时学生激qing饱满,发自内心的呐喊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不过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就是对课文的朗读引导得还是不到位,学生好象有点胆小。当然最后两段的朗读还是很好的。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这是第十二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歌颂了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赞美了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辞辛劳忘我工作的高尚品质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全文重点贯穿一个“情”字,一种无限的思念之情,一种崇敬和爱戴之情。
当我读完这篇课文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思索如何能让学生体会到总理那种不辞劳苦忘我工作的高尚品质呢?因为学生对总理了解的很少,怎样才能将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呢?这也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怎样才能突破这一点呢?在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探索,我认为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必须拿自己的情去撞击学生的情。怎样做效果才会更好呢?对,创设情境朗读。这也正是本节课的闪光点。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带着动情地解说,圆满完成了预期的效果。在这节课的尾声,通过视频《你是这样的人》,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了总理在人民心中不可磨灭的地位,人民对总理无限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整堂课,处处动情,不光是学生的心被打动了,连我自己也被总理那种崇高的精神所感动了。这节课,我的体会很深。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机会,另外还要感谢王崧舟老师的课,是他的《一夜的工作》感动了我,让我懂得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挖掘教材的深度,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让自己更好的服务教学,服务社会。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课文主要通过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学生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教学时我主要从这几方面牵动主线。
一、丰富课前感知,激发学生情感
首先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图片等,并为学生提供周总理的相关网站,充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
二、运用作者与读者对话学习方式
《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找出文中描写“劳苦”和“简朴”的语句,并在自己最受感动的语段旁边做好批注,然后与作者的“扮演者”谈感受,使学生在谈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满脸憔悴,夜以继日工作的总理的图片,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理话,这时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表达,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读者”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再激qing朗诵,学生们发自内心的震撼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以《周总理,您真好》为题写一篇小练笔。从学生写的内容看,感情真挚,充分抒发了对总理的敬仰与爱戴。
但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
1、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优生的发展,忽略了部分学生的训练。提问的面太窄,没有给平日默默无闻学生以表现的机会。
2、教学环节有点凌乱。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语文教材中,类似于《一夜的工作》这样思想意境深邃,但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文本占有一定的比率。面对这样的文本教师或者容易将思想情感抽象化,流于形式,过于教条;或者教师自身全情投入,慷慨激昂,但与学生存在极大的情感落差,两者都忽视了在学生心灵层面的透视和共振,禁锢、定势学生的独特感情,阻碍学生语感品质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对此类文本会有本能的抵触。
因而,在这一类文本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整体感悟当中逐步完成对文本的理解、欣赏与批判,追求形成“重视熏陶”的教学特色,期待激起学生丰沛的情感回应。
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前,自己先反复地读课文,大量查阅总理生前的感人事迹,直到读得自己的内心深深震撼、激荡才走进课堂,用自身凝重、深情的朗读使学生迅速沉浸于“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的情绪之中,较好地将学生引入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意境当中。从而通过自己的朗读、深入品析,先使自己心中涌动一股激qing与冲动,再用情去感化学生,进而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渴望通过朗读课文去亲近,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在具体品析中,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读着读着,哪些语句令你深深感动了,就把它用横线画下来。然后反复诵读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说出令自己感动的原因。接着在此基础上播放总理生前感人事迹的片断录像,在激越而又深情的音乐声中学生的眼眶湿润了。紧接着,让学生配乐朗诵诗句“每一寸土地里都有你的脚印/每一阵春风里都有你的温暖/每一条江河里都有你的声音/你光辉的生命和祖国的山河一样万古长青!”学生的声音哽咽了,泪水夺眶而出!此时教室里无声地弥漫开的是学生对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动、钦佩,没有表白,没有歌颂,然而真情流露。
以上可见,熏陶有如诗的意境,将教学具体化、细腻化,丰富了学生的语感品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击破年代久远、背景艰深的文本壁垒的利剑。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语文教材中,类似于《一夜的工作》这样思想意境深邃,但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文本占有一定的比率。面对这样的文本教师或者容易将思想情感抽象化,流于形式,过于教条;或者教师自身全情投入,慷慨激昂,但与学生存在极大的情感落差,两者都忽视了在学生心灵层面的透视和共振,禁锢、定势学生的独特感情,阻碍学生语感品质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对此类文本会有本能的抵触。
因而,在这一类文本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整体感悟当中逐步完成对文本的理解、欣赏与批判,追求形成“重视熏陶”的教学特色,期待激起学生丰沛的情感回应。
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前,自己先反复地读课文,大量查阅总理生前的感人事迹,直到读得自己的内心深深震撼、激荡才走进课堂,用自身凝重、深情的朗读使学生迅速沉浸于“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的情绪之中,较好地将学生引入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意境当中。从而通过自己的朗读、深入品析,先使自己心中涌动一股激qing与冲动,再用情去感化学生,进而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渴望通过朗读课文去亲近,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在具体品析中,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读着读着,哪些语句令你深深感动了,就把它用“——”画下来。然后反复诵读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说出令自己感动的原因。接着在此基础上播放总理生前感人事迹的片断录像,在激越而又深情的音乐声中学生的眼眶湿润了。紧接着,让学生配乐朗诵诗句“每一寸土地里都有你的脚印/每一阵春风里都有你的温暖/每一条江河里都有你的声音/你光辉的生命和祖国的山河一样万古长青!”学生的声音哽咽了,泪水夺眶而出!此时教室里无声地弥漫开的是学生对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动、钦佩,没有表白,没有歌颂,然而真情流露。
以上可见,熏陶有如诗的意境,将教学具体化、细腻化,丰富了学生的语感品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是击破年代久远、背景艰深的文本壁垒的利剑。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篇6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写了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材料感人至深,但是如何能让离那个年代久远的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并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呢?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问题一:哪些同学对总理的简朴感受特别深?读读你找到的句子,说说感受。
学生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后,已被课文内容和教师的深情朗读所感染,感触颇多。我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和独特感受,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书,可是如何引领学生准确地把握课文脉络,领会课文主旨,使学生分散的心思集中起来呢?为此,我及时准确地提出了这一问题。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迅速找到关键句子(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如此而已。”和“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并从中体会出总理的简朴和俭朴。学生从而明白了总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的,为学生体会总理的劳苦埋下伏笔。
问题二:细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把稿子交给了我。”提问:这几句话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这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在审阅?
这个问题有双向作用。既帮助学生在文中理解词语,又使学生体会到了总理工作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为提出下一个重点句的问题做好准备。即“总理全神贯注审阅的仅仅是这一份文件吗?谁能联系上文来说说?(一尺来高)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一尺来高”,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总理一夜的工作量是多么大,工作多么劳苦。为后面的师生朗读奠基。
问题三:总理在思考什么呢?请写在课文插图旁。在师生分组朗读后,学生的朗读已表达出了对总理工作劳苦的理解和感动,可如果这个问题的研究到此为止,学生对人物精神的感悟似有浅尝辄止之嫌,所以我让学生展开想象,从政治到军事到经济文化,从国家大事到平民百姓等方面去思索,去体会总理在思考什么?这个问题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又引领学生更深层次地走进总理的内心世界,深入体会总理的精神、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周总理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丰满起来。
最后,我借用两个课外资料《忙碌的一天》和《周总理最生命后的几行脚步》帮助学生品读周总理这个人物。至此,学生的情感已达到高潮。我们班的欧阳琳蕾同学含着眼泪说:“如果能让周总理回来,全世界人民真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多么感人肺腑的语言呀,听了这句话,我的眼中噙满泪水,许多听课的老师也潸然泪下。此时,周总理已经在全体学生的心中活起来了,他们带着骄傲,自豪的感情激qing朗读了《你是这样的人》。这堂课就在我和学生们的感动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回顾整堂课,高潮起伏。而推波助澜的恰恰是那几个关键性问题,所以,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心灵之窗的金钥匙。我们应该潜心研究,精心设计,使课堂更加精彩。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我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个层次展开。从内容上看,围绕中心的句子较为明显,故我也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时,紧紧抓住“劳苦”和“简朴”这个文章的文眼来进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时,是轻分析,重感悟,让学生自主阅读。本课设计以读为本,让学生自己在读书中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读得充分:有整篇读,有一部分一部分地读,有关键语句的反复读;读的形式多样:有自读、范读、齐读、师生同桌互读等,使学生在熟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表达方式、获得情感的体验。读后又让学生自由谈体会和感受,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做到时时刻刻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又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达到“会学”、“善学”的目的。这是我们语文教学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课堂上,我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读完后在小组里和同学充分交流、和全班交流,学生相互启发,提高了认识。课结束时,我节选一首歌颂周总理的诗歌,让学生诵读,从而使学生对总理崇敬、爱戴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教学结束后,根据教案的预设,学生课堂的学习表现及知识掌握情况,静心细想,感触感悟颇多,现就以下几点谈谈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1、诗歌配乐朗诵及配乐讲解周总理彻夜未眠,仔细审阅稿子这两处,前者为整堂课创设、渲染了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感情基调,后者突出了课文的重点,有利地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了周总理是如何不辞劳苦,夜以继日的工作精神,学生们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自然深刻地认识到了周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这一中心,也为学生学习作者抒发强烈感情的两段教学难点的突破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两次想象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周总理屋内陈设极其简单,但正是这极其简单的陈设映射出了周总理简朴、清贫的可贵品质,“想象”的教学设计使学生通过合情合理的猜测、判断,自然地领悟到了总理的精神不简单,这比直接问同学“这里体现了总理的什么精神?”教学难度要大大降低了。
3、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做得不够好,这篇课文要深入领会表达的情感,反复朗读尤为重要,或许是担心课讲不完,所以课堂上给学生充分朗读或指导学生朗读的时间感觉不够。
4、课文最后两段放在一节课内全部理解完,还是放在下一课时好,这是我授课后认真想到的。从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看,最后两段紧承上文,作者直抒胸臆,我觉得趁热打铁,一气呵成,对学生理解全文的中心快捷、效果好。可要全文讲完,仅靠40分钟有些紧巴,那只能把前面一些地方缩一缩,可那样会使学生的朗读时间不够,对文章语句的体会不深等,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我们要打破课时,依据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案预设、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时间,本节课用50~60分钟授完全文也可,这只是个人拙见,不见得正确,有待讨论,另外,教学“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问学生:作者看到的是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为什么他却说“每个夜晚”呢?此处最好设置“周总理一天的工作”字片,让学生通过了解周总理一天都干了些什么,进而体会他的确“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而字片课前没有设置,正是本节课我的疏忽或遗憾之处。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亲眼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歌颂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一夜的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佳作,但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又多属独生子女,家境富裕,他们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周总理工作是那么劳苦而生活却又如此简朴。因此我在课前动员他们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当时社会现状,使他们对总理的高尚品质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划出描写总理工作劳苦的有关句子,最后让学生品读这些句子,划出突出表现总理工作劳苦的词或语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审阅、一叠、一句、一圈、叫明”等的理解分析,可以看出总理工作量大,工作认真,工作时间长,从而体会到他工作是多么劳苦。
接着,我让学生看一组有关总理生前的资料,激发学生对总理的崇敬之情,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第四小节,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感染。
这堂课我能抓住文章的主线,把语言文字与中心思想融为一体,先由文章内容到中心思想,然后从中心思想到文章内容,最后由内容再回到中心思想,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设计时,我还注意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课前我明确了本课教学的两个目的:
第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读来整体感知。
第二、在教学中体现读写结合。
为达到这两个目的,我教学的整个思路是这样的,主要分为四部分:激qing引入──整体感知──主动探究──拓展延伸。我首先以名言警句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就是整体感知文章,直奔主题,揭示出这节课的中心:周总理生活的简朴和工作的劳苦。紧接着我就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具体体会到的?”我紧紧抓住“简朴、劳苦”这两条线索,让学生在文中画、标、注;又通过体会读、指名读、整体读、背诵这不同的朗读方式,努力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深刻地体会周总理这极其不简单的一夜。同时,在做每部分的小结中,我有意识的渗透写作方法。因为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要理解语言,最终还要会运用语言。要力求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最后我给学生准备了资料,目的是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篇7
《一夜的工作》细细反思,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丰富课前感知,激发学生情感
《一夜的工作》一文主要通过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学生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基于现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总理的生活与工作知之不多,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首先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等,并为学生提供周总理的相关网站,充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
二、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找出文中让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在小组里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三、创设情景,引起情感的共鸣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满脸憔悴,夜以继日工作的总理的图片,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理话,这时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表达,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在最后两段的朗读时学生激情饱满,发自内心的呐喊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以《周总理,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小练笔。从学生写的内容看,感情真挚,充分抒发了对总理的敬仰与爱戴。
不过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在学生面对总理说心理话的时候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学生回答的面有点窄。最后两段的朗读由于时间关系指导的也不太到位,今后,还要在这些方面多加努力。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篇8
《一夜的工作》写的是我国著名作家何其芳同志亲眼目睹周恩来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况和由此产生的感想,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敬佩之意,和由此产生的自豪之情。这节课我尝试采用了“放手自学──合作交流”的方法感悟课文内容,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夜的工作》一文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在教学本课时,能抓住描写周总理对人对己,对工作对生活的有关词句进行比较,使学生对周总理崇高品质的认识更加深刻。
不足之处是,我在课前虽然布置学生去了解周总理的事迹,但有的同学没有搜集到,如果让学生通过问父母长辈进行了解,就可能做到全体学生对总理有所了解。为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创设好情景,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氛围中。
在教学中,不能停留在对表面课文的读懂,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供多次想像、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如总理会思索些什么,你能为总理设计一顿美餐吗?你觉得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激活学生的思维。如通过课程资源的引进,学生对周总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说说听了周总理的这些事迹,“你想到了什么”、“你又想告诉别人什么”、“又怎么说”等拓展性问题,使学生在“想开去”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周总理高尚品质的认识。在让学生对周总理说心理话时,学生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说话训练,设计这一环节可以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语言丰满,全方位,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学生自学的方法还应再多样化一些,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篇9
一、 创设情景 真实体验 情感渲染
整堂课随着纪录片镜头的推近,带着我们走进了总理办公的所在——*西花厅。当办公室的陈设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孩子们敏锐地捕捉到那个宫殿式的建筑和室内的简单陈设这具有强烈对比关系的情节,带着看到的画面,再去读文中的语句,更体会到了“极其简单”和“如此而已”这两个词的含义。总理的办公室实在太简朴,可能连普通老百姓的书房都比不过,简单得已无法少任何一件东西了。孩子们直观地看到了一位新中国总理的办公室,他们或许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这又是事实,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二、 重点突出 品词读句 情感投入
课文着重叙述了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在这一夜中,周总理先批阅了一尺来高的文件,然后审阅了“我”整理的记录稿。“批阅”和“审阅”这两个词都有“看”的意思在其中,可细究却各有其意。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对学生能体会周总理一夜劳苦的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轻字词教学,重理解感悟的现象。有些教师认为字词教学是低年级的任务,高年级学生独立学习字词的能力已较强了,故而对字词的教学比较忽视,即使有这方面的教学,也往往是蜻蜓点水。但我们知道阅读教学应十分关注文本中的语言因素,而字词就是最基本的语言因素,字词教学不仅仅是认识字词的教学,还应有正确理解,多渠道积累,创设情景迁移运用中巩固等多方面的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重点理解这两个词。“批阅”就是“看完之后进行批示”,在理解了这个词后,我们才能理解周总理能在一夜中批阅相当三十多本语文书那么高的一叠文件。而“审阅”的意思是“审查是否正确、妥当”,这就关系到这份记录稿的每句话甚至是每个字了。于是,让学生自己找找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直接就能解释这个词。学生很快就找到了“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这是写周总理审稿的情形."浏览"是大略地看.周总理不是"浏览",而是一句一句的审阅.说明周总理对每句话都认真思考,充分反映了周总理审阅文件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联系前面可以想象到当时总理批阅完一尺来高的文件时,早已是夜深人静时分,作者也已在值班室里睡得迷迷糊糊。可周总理却仍然不知疲惫地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一句一句地审阅着记录稿,他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并且谦虚地征求别人的意见,以致于审阅这一份稿件花了相当长时间。点点滴滴的细节都让我们感受到总理审阅文件认真、细致的程度可以说令人震惊。通过老师入情地引导,配上恰当的音乐,学生的情感充分地投入,伟人那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已深深进入学生的心田。
三、借助文本 充分表达 情感抒发
选用生活小事,以平实的文字表现人物的高尚品格,是本课在表达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引导学生领悟这一特点时,不要把它当作写作知识来讲解,而应融于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之中让学生领悟体会。在学生对课文有了较深的感受之后,让学生具体讲一讲课文是怎样表现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这样,就把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和领悟表达方法结合起来了。
让学生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
批阅了一尺来高的文件审阅了我的记录稿
再让他们根据板书把总理一夜所做的工作连起来说一说。这样的设计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叙述顺序,又能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把这一顺序表达清楚。这其中可以用关联词“不但……而且……”“既……又……”来连接,也可以用“先……再……”这样的句式来说明周总理工作的先后顺序,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达,进一步明确概括主要内容时要简练、有条理。
如果说语文学习中的理解、积累是一个“输入”的过程,那么表达、运用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输入”训练,又要重视“输出”训练,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我又设计了一个复述练习。在学生细读了周总理审阅记录稿的句子之后,圈出审阅时的动作,然后结合“不是…… 而是……”、“有时……有时……”这两组关联词,说一说总理是怎样审阅记录稿的。在这过程中,学生既结合课文中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整理和理解,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又在脑海中不断再现周总理一夜辛勤工作的情景,感悟到作者想要通过这样的语言表达出的情感,从而理解文章的中心。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加入“工作劳苦”这一短语把先前的介绍连起来说,可以用先总后分的方法,也可以用先分后总的方法,写作方法也得以渗透。学生披文入情读中悟,着重感受了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认真与投入,将情感与训练很好的统一了起来。
四、课内延伸,积累拓展 情感升华
走近总理,仅靠课文文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要把几十年前岁月拉回到现在,需要有大量的补充材料。在这节课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份周总理1974年3月26日的工作安排,让他们体会到总理这样劳苦的工作又何止这一夜,他每天都是这样工作的。在课的最后,又展现了总理十几张在不同场合的照片,把一天的工作又延伸到几十年的工作。周总理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其目的在于趁热打铁及时拓展学习资源,将课内探究引向课外实践,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积累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起到情感升华的作用。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篇10
《一夜的工作》是何其芳写的《回忆周恩来同志》中的节选,安排在了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很简单,但是里面的含义却是深刻的,由于学生对周恩来同志也比较熟悉,所以课文的学习不是很困难,而且其间的情感也很容易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用朗读的方式呈现出来。整节课从视频入手,进而以自读要求为抓手,从文章的两个方面:生活俭朴、工作劳苦进行学习。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把握得很准确,因此到后来的对周恩来的认识由刚开始的简单到深刻,由一般的情感到产生崇敬之情。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孩子们的一颗善良的心,后面的拓展部分,我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声音已经有些哽咽了,但是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感,但是孩子们却已经深深的沉入到了整个文本的学习中,很多孩子眼睛已经湿润,说明他们已经对文本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借此机会,我让孩子们就本节课的内容写了小练笔,从今天的小练笔来看,真的是太好了!
针对这一节课也让我想到了很多,学生地学习在很大一方面是一种情感的升华,同时也是一种人格的再教育,不仅仅是我们文本的学习,而且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真心的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在自己学习的生涯上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篇11
《一夜的工作》写了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材料感人至深,但是如何能让离那个年代久远的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并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呢?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文章。
《一夜的工作》一文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个层次展开的。从内容上看围绕中心的句子较为明显,故我也尝试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时,紧紧抓住“劳苦”和“简朴””这个文章的文眼来进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时,是轻分析,重感悟,让学生自主阅读。本课设计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品味,理解感悟。读得充分:有整篇读,有一部分一部分地读,有关键语句的反复读;读的形式多样:有自读、范读、领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等,使学生在熟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表达方式、获得情感的体验。读后又让学生自由谈体会和感受,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做到时时刻刻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又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二、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近课文。
通过以前几届的学生发现现在的学生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因此,我觉得学生对文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课前就让学生通过去图书室、网络等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等,充分地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丰富学生的课前感知。通过搜集资料的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爱好课外读物,多读课外书的好习惯。广泛搜集并交流资料,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为探究性学习打下了基础。
最后,我借用两个课外资料《忙碌的一天》和《周总理最生命后的几行脚步》帮助学生品读周总理这个人物。至此,学生的情感已达到。我们班的一名同学含着眼泪说:“如果能让周总理回来,全世界人民真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多么感人肺腑的语言呀,听了这句话,我的眼中噙满泪水。此时,周总理已经在全体学生的心中活起来了,他们带着骄傲,自豪的感情激情朗读了最后两个自然段,最后还尽情地用自己学过的成语、诗句和名言警句来讴歌、赞美周总理。这堂课就在我和学生们的感动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过课程资源的引进,学生对周总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说说听了周总理的这些事迹,“你想到了什么”、“你又想告诉别人什么”、“又怎么说”等拓展性问题,使学生在“想开去”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周总理高尚品质的认识。在让学生对周总理说心理话时,学生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说话训练,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语言丰满,全方位,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小。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愿自己不断摸索、不断努力探求出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篇12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指引着我们,周恩来生前喜欢在胸前佩戴一枚“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并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汇报交流中心句,学习中得出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课文是怎样写的呢?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学生读读,划划,议议中进行着。
展示交流工作劳苦,从关键句,关键词中体会总理工作的劳苦,工作的一丝不苟。反复读中进一步体会总理工作劳苦,多么为人民服务啊!生活是怎样的呢?生活简朴也抓关键词句体会,设身处地地思考体会,总理生活多么简朴,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感情读句进一步体会。
如此为人民服务的总理,作者看到了他一夜的工作,不由得自豪,齐读最后二段,稍作理解后再读。链接当时背景资料,谈谈感受后再读。一夜的工作是他一生工作的缩影,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理解后再读。去掉叙述语,专读两段的语言部分。情感一步一步渲染,一次一次朗读,在读中学生的自豪也一步步走向深入。
还有哪些人是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呢?在交流中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种子也种在学生心中。
下一篇:小学教学反思:《雪儿》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