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篇1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河北邢台六中张国生
时间:2006年元月8日
地点:安徽砀山人民影剧院
学生:安徽砀山铁路中学,初二(26)班
(一)导入新课
课前师生交流,讨论“卖苹果理论”,略。
师:下面我们学习《生物入侵者》。你们见过水葫芦没有?
生:见过。
师:什么颜色?可爱吗?
生:绿色……可爱。
师:水葫芦,看起来鲜嫩可爱,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净化污水。就是这个样子(图)。但引入我国昆明的“高原明珠”──滇池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每年,国家需花费巨资打捞水葫芦,清除它的危害。这就是水葫芦疯长时的情景(图),这时候还是绿的,再看这个(图),烂泥塘啊!
再来看几个网页。第一个是深圳新闻网:绿色杀手薇甘菊蚕食八万平米红树林──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深圳滨海大道北侧的红树林区,过去的80000多平方米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如今仅剩下不到2000平方米。专家称,“绿色杀手”薇甘菊是红树林消失的致命原因。(图)现在你所看到的,就是覆盖在红树林上面的微甘菊。这种薇甘菊啊,生命力特别强,它争夺阳光,经它覆盖的植物,都会被它覆盖死,英文名“一分钟一英里”。
这里还有一个网页──搜狐新闻中心:薇甘菊“暗杀”万亩郊野公园,内容和上面大致一样。
再看这个──人民网:紫茎泽兰现身四川凉山所到之处“惟我独尊”──一种美丽的植物,开白色的小花,一年四季常绿,繁殖能力极强……有它在的地方,任何植物都不能生长,它就像一个“绿色杀手”,将所有的植物“杀死”,所到之处成为一片“绿色沙漠”。目前由中美洲入侵的这种可怕植物已经将四川凉山州800万亩优良草场变成自己的王国,而且它们正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悄悄向成都逼近……这就是紫茎泽兰(图)。和水葫芦不同,这种草是臭的,它的叶子还有毒,牲畜吃了会中毒……
归纳:我们看的这些是什么?……这就是生物入侵啊!这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我们就学习《生物入侵者》。这篇文章把我们领到这一特殊的“战场”,对这场“战争”做一番考察。
师:这篇文章作者是谁?
生:梅涛。
师:想看看梅涛吗?
生:想。
师:让我们上他的网页看看──梅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2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1982年7月获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精密机械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12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与机械工程系博士学位。1982年8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工作,其间担任过:传感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传感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5月至现在任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曾任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下面是他的在研课题、研究成果、发表论文、授权专利、获得奖励等。
(二)整体感知
师:接着咱们预习课文,整体感知。提几个问题。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
生:说明文。
师:对。文章介绍的是什么知识?
生:生物入侵者。
师:你们答得基本上是对的,但语言不严谨。应当说是……关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识。
下面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归纳大意。可以这样分:
1.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2.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3.人们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师:第一段是哪几个自然段?
生:一二自然段。
师:是一二自然段还是一到四自然段?
生:一二自然段。
师:那三、四自然段是什么?
生:是例子。
师:所以,第三四自然段也属于第一段。
……
师:哎?这是什么顺序啊?
生:逻辑顺序。
对,逻辑顺序。批在书上。
(三)阅读研讨
师:这篇文章是自读课文,自渎课文一定要自读,老师只起点拨作用。怎么自读?有一种最基本的方法现在不太常用了──就是朗读啊。你们重视朗读吗?……重视,好。可是许多地方不重视,教室里不闻琅琅读书声,唯闻什么?……唯闻写字刷刷刷,唯闻分发试卷哗啦啦。咱们班谁读得最好啊?
生:我。
师:好!我非常欣赏你的自信!请你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能不能一字不错,一字不磕绊。
生:读。
师:哎呀,你读得果然非常好!(鼓掌)我有一个小建议:将来你考大学的时候,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去当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还有谁认为自己读得好?
生:我读得比她还好呢!
师:也非常欣赏你的自信。那你读读第二段
生:读。
师:哇,也很好啊!甚至我感觉到,咱们26班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级,将来真有可能出一批著名的播音员、主持人,把什么水均益、王小丫都给他超过去!
我提一个问题:与“自然条件下”相对的概念是哪个?
生:是非自然条件下……是人为干预的条件下……是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
师:究竟哪个对?
生: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
师: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不就是自然条件下了吗?。我说的是“相对”的概念。
生:是人为干预的条件下。
师:对了,是人为干预的条件下。这才是“相对”。
下面进行点思维训练。根据课文第二段归纳:“自然条件下”和“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物种的迁移各有什么特点?请在书中画住,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生:在自然条件下,物种的迁移进行缓慢,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在人为干预条件下,物种的迁移速度会极大地加快,也很容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师:说得好。你的名字叫──张曼──好学生!你会大有作为的!
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说:从时间方面说──
生:一个快,一个慢。
师:从空间方面说──
生:一个范围大,一个范围小。
师:从危害方面说──
生:一个危害大,一个危害小。
师:这样就有条理了。结论,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那种因素?
生:人为干预。
师:下面继续读。还有谁认为自己读得好?
生:我。
师:哇,一个男同学。我最欣赏男同学读。
生:读。
师:读得也不错,鼓鼓掌!……不过你读的有个小毛病:“制约”、“纽约”你读的有点地方音,读成了“哟”。如果把地方音改一改就更好了。对了,这个字──“蚌”该怎么读?bàmg,还是bèng?
生:bàmg。
师:对,安徽人,可不该把这个字读错,因为安徽有个城市叫──蚌埠。
这一段举了哪几个例子?
生: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
师:这三个例子是想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先在书上画出来,然后一块儿读,看能不能读准。
生:(齐)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
师:哎呀,真齐呀!英雄所见略同啊!(故作迷惑)但有一个字我拿不准:是诸多,还是“zhù多”?
生:zhū多……zhù多。
师:究竟是哪个?根据是什么?
生:诸葛亮,读zhū。
师:有道理,但万一它是多音字呢?我们根据什么判断对错?……今天我看好像没有带字典的,是不是?──我给大家一个忠告:上语文课,一定要带字典。因为,字典,是装在口袋里的老师,它比你这个老师(指自己)高明啊!你这个老师才疏学浅啊,究竟读“zhū多”还是“zhù多”,我也拿不准,但我们从字典一查,就解决了。这样,究竟读“zhū多”还是“zhù多”,我们现在不作定论,回去查一查,怎么样?
生:好。
师:这里有一个词──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繁衍。我的问题是:“繁衍”换成“繁殖”可以吗?为什么?
生:老师,我认为“繁衍”换成“繁殖”是不行的。因为繁衍是大规模的,还有植物可以是繁殖,而动物和微生物得用繁衍。
生:我觉得动物和植物都可以用繁衍,也都可以用繁殖,但繁衍是没有节制的,大规模的,繁殖是有节制的,有规律的。
师:究竟谁说得对?我看又该查字典了──查一查“衍”是什么意思,或直接查“繁衍”和“繁殖”各是什么意思。可惜你们没带字典。现在我先把我查的结果告诉大家:衍,是“多出来”的意思;也指发展,发挥。繁衍的意思是:繁殖并发展、增多。那么它能换成“繁殖”吗?当然不能。今后记着,大规模地,无节制地繁殖时,用繁衍还是繁殖?
生:繁衍。
师: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作者──作者是谁来着?
生:梅涛。
师:梅涛虽然是研究机器人的,但在语言上也很有功力,用词很准确啊!
下面继续读。我看咱们班朗读的积极性特别高,这回咱们齐读,怎么样?
生:(齐读)“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师:我猜着咱们26班是个非常优秀的班,从读课文就能听出来。
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里有一句话我给它加上了红色──“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生:承上启下。“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是总结上文;“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是引领下文。
师:哎呀,你才能非凡啊!和老师准备的竟然完全一样。读这样的句子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结构啊,聪明的同学会根据这个特点归纳出文章的段落和层次。好了,批上四个字,什么字?
生:承上启下。
师:再接着读。谁是语文科代表啊?……我认为科代表是语文学得最好的,也是读得最好的。好,请你读。
生:(朗读)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师:也读得很好,你这个科代表,名副其实!下面我们解释几个词语:归咎是──
生:归罪。
师:藩篱是──
生: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师:啸聚山林──
生:指盗贼盘踞山林。啸聚,形容其互相呼叫,拉帮结伙。
师:对──就像一伙强盗互相呼叫着:走哇,咱们打家劫舍去了!
哎?“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拟人。
师:有什么表达作用?
生动形象……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幽默风趣。
师:对。可见,作者很重视修辞。批上: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文中还有这样生动风趣的句子吗?能找出三个以上再说。
生: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
生: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生:还有题目:生物入侵者
生: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
师:“漏网之虫”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我认为是比喻……是引用……我认为是引用后再加以修改。
师:数你说的最接近正确答案。但我估计你们不可能答得完全正确,因为这是一种没有学过的修辞方法──这叫“仿拟”,也叫“仿词”──仿“漏网之鱼”为“漏网之虫”。批上“仿拟”这两个字。
你在别处还见过这样的例子吗?下面我们就把语文学习扩大到生活中了,就不仅限于课本了。
生:“鸟为食亡”改为“鱼为食亡”。
师:对。
在生:一次作文时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把“与狼共舞”改成“与狗共舞”。
师:对,那时谁呀?
生:张涛。
师:谁是张涛,站起来叫我看看。(张涛站起来)你有语言天赋!
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改成“国家兴亡,我的责任”。
师:你从哪儿看到的。
生:一个中国台湾校长的报告。
师:是,我也看到过。你很注意从课外学语文啊!我估计你知识面很宽。学语文的最大诀窍,就是注意在生活中学习并积累。
生:还有把古诗《春晓》改成“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师:这是谁改的?
生:我们班的一个调皮男生……王帅。
师:谁是王帅,叫我看看。
生:他没有来。
师:其实啊,调皮男生,都是聪明的。有一句俗语:男孩淘,是好的;女孩淘,是巧的。一旦他们不淘了,干正事了,往往比咱们不调皮的干得还好。调皮学生往往也是很有前途的,当然关键是不再调皮,走正路。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北京烤鸭店。口水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啊,幽默,幽默!你这是哪里来的?
生:听同学说的。
师:听同学说话,也能学语文啊!
生:还有电视广告吧“默默无闻”改成“默默无蚊子”──蚊子的蚊……
师:是。有个成语叫“望洋兴叹”,见过没有?……我很穷,面对几十万的房价,我买不起啊,只能──
生:望房兴叹……望楼兴叹。
师: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交不起学费,念不起书,那叫──
生:望学兴叹……望书兴叹。
师:还有许多穷人看不起病──前一段媒体报道,一个当老师的在哈医大二院住了60多天院,医院收了人家550多万,记者找到医院的纪检委,纪检委还说我们不但没有多收他的,还少收了他180万──医院很黑哟!在这种情况下,下岗职工只好──
生:望医兴叹。
师:看过《天下无贼》没有?……《天下无贼》里有个人仿拟了一把──
生:打劫了……
师:那一段很逗笑,很好看,但它不是仿拟。有个人说,竟敢这样目中无──
生:人……贼。
师:谁说的?
生:刘德华……
师:鲁迅也仿拟过,仿《黄鹤楼》: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陋室铭》也有人仿拟: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就灵……后面的自己查去。这都是仿拟。以后说话的时候,作文的时候,要尽量运用仿拟,尽量把话说得幽默、风趣。……哎?你们做笔记了吗?没做的快补,把刚才有趣的词语记上,像“望书兴叹”“望学兴叹”“望楼兴叹”“望医兴叹”,还有“与狗共舞”之类。还要批上两个字,什么字?
生:仿拟。
(四)归纳复习
师:行了,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下面是归纳、复习。课文后面有个“读一读,写一写”,我们一起读读:
生:劫掠 藩篱 监控 归咎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 啸聚山林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师:读得很齐。问题是,除了这些,还有应该积累的吗?我们不能只完成课本和老师安排的任务啊,学习的更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安排学习。
生:还有“繁衍”。
师:是啊,这么重要的词语怎么能没有啊?
生:还有扼制……栖息……失衡……在劫难逃……酝酿……为所欲为……
师:好了,可能还有,只要你觉得那个词儿好,你就把它积累下来──不仅是课本里的,读书读报,看电视,不管从哪儿见到好词语都积累下来。这样,你的词汇、语言就越来越丰富了,语文能力也就越来越强了。
(五)扩展迁移
师:接下来是扩展、迁移。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特别是,我们梨都砀山有没有“生物入侵者”的威胁?
生:有,我们农村,有一重土蚕,专门叮咬棉花,让它们的子叶和根系都烂掉。
师:嗯,是。
生:黑猩病,让梨上长黑点点,卖不出好价钱。
师:哦,我第一次听说这种病。可见你的知识能面很宽。
生:前几年从外国传来的非典。
师:非典是一种生物入侵,但不是从外国传来的,是国产的。
生:禽流感。
师:对,这也是。
生:从菲律宾进口的凤梨,里面有穿孔线虫。
师:哦,这种虫我也没听说过,你的知识面比我还宽……其实咱们的砀山梨也有危险啊,美国有一种虫就叫美国白蛾,如果传入中国,将是所有果木的大劫难。所以如果你从美国坐飞机回国,包里装了几个苹果,海关发现了一定会没收。
生:还有美国的斑潜蝇……
师:哎哟,这种蝇我也没有听说过,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报纸上。
师:看报纸也是学语文哟,这就叫大语文。……我建议同学们再登陆两个网页看一看:一个是《“生物入侵”触目惊心》,一个是《一场抵御外来生物“恐怖分子”的保卫战》。你看,生物入侵──引狼入室!……什么是“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公布: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虽然是故乡鱼巴西人提起食人鱼也怕(附图):食人鱼瞬间可吃掉大它十几倍的动物(图):仅在巴西的一个州,每年会有超过1200头牛被食人鲳吃掉……揭开“食人鱼”面纱……专家:当心“养鱼为患”──这叫什么?
生:仿拟。
师:总之,在电脑任意一个搜索引擎打上“生物入侵者”这个关键词,你就能查到无数的资料,有上网条件的同学,课下去查一查。
师:最后一个问题,是“主人论坛”──对“生物入侵者”,你有什么见解?
生:我觉得我们应当提高社会责任感,打一场消灭生物入侵者的人民战争。
师:据说深圳就动员全市人民群众消灭微甘菊。
生:我们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师:问题是怎么打。
生:要加强对从外国进口的动物植物、水果的检查。……当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不要掉以轻心,要想想它从哪里来的,要到……有关部门去报告。
师:我现在所关心的是生物入侵者该怎样消灭它?用药?动员全民去拔?──这方法太费力了吧?你有什么高招?
生:我觉得应该把它的天敌也一块引进,用他的天敌消灭它。
师:哎呀,你就是才能非凡啊,你的办法高明!这就叫生物防治法。
生:监控各种交通工具……建立一个跨部门的监控系统。
生:我觉得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并不是都能够生存下来,即使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
师:哦,你的观点其实就是课文中某些专家的观点,你很注意读课文。
师:(还有许多同学举手要求发言)……你最后一个发言。
生:我觉得应当用我们的梨树去进攻那些生物入侵者。
师:你这是反向思维啊……同学们还有许多意见要发表,但我们没有时间了,我给大家提供另外一个发表园地──人民教育出版社有一个“中学语文学生论坛”,听说过吗?网址是:。你们可以在那里发表。
我这里有一个高招:发明一种药物,让美国白蛾之类的生物入侵者都得不孕症,那就会怎么样呢?
生:断子绝孙了。
师:对,再发明一种药物,让紫茎泽兰之类都得传染病,而且只传染它,不传染别的,这法子怎么样?请大家在“中学语文学生论坛”讨论讨论。还有,如果你能解决这些个问题,你就为祖国的科学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估计,说不定我们班真会出几个科学家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这个可能?
生:有!
师:好,下课。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篇2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河北邢台六中 张国生
时间:2006年元月8日
地点:安徽砀山人民影剧院
学生:安徽砀山铁路中学,初二(26)班
(一)导入新课
课前师生交流,讨论“卖苹果理论”,略。
师:下面我们学习《生物入侵者》。你们见过水葫芦没有?
生:见过。
师:什么颜色?可爱吗?
生:绿色……可爱。
师:水葫芦,看起来鲜嫩可爱,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净化污水。就是这个样子(图)。但引入我国昆明的“高原明珠”──滇池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每年,国家需花费巨资打捞水葫芦,清除它的危害。这就是水葫芦疯长时的情景(图),这时候还是绿的,再看这个(图),烂泥塘啊!
再来看几个网页。第一个是深圳新闻网:绿色杀手薇甘菊蚕食八万平米红树林──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深圳滨海大道北侧的红树林区,过去的80000多平方米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如今仅剩下不到2000平方米。专家称,“绿色杀手”薇甘菊是红树林消失的致命原因。(图)现在你所看到的,就是覆盖在红树林上面的微甘菊。这种薇甘菊啊,生命力特别强,它争夺阳光,经它覆盖的植物,都会被它覆盖死,英文名“一分钟一英里”。
这里还有一个网页──搜狐新闻中心:薇甘菊“暗杀”万亩郊野公园,内容和上面大致一样。
再看这个──人民网:紫茎泽兰现身四川凉山所到之处“惟我独尊”──一种美丽的植物,开白色的小花,一年四季常绿,繁殖能力极强……有它在的地方,任何植物都不能生长,它就像一个“绿色杀手”,将所有的植物“杀死”,所到之处成为一片“绿色沙漠”。目前由中美洲入侵的这种可怕植物已经将四川凉山州800万亩优良草场变成自己的王国,而且它们正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悄悄向成都逼近……这就是紫茎泽兰(图)。和水葫芦不同,这种草是臭的,它的叶子还有毒,牲畜吃了会中毒……
归纳:我们看的这些是什么?……这就是生物入侵啊!这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我们就学习《生物入侵者》。这篇文章把我们领到这一特殊的“战场”,对这场“战争”做一番考察。
师:这篇文章作者是谁?
生:梅涛。
师:想看看梅涛吗?
生:想。
师:让我们上他的网页看看──梅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2年11月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1982年7月获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精密机械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12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与机械工程系博士学位。1982年8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工作,其间担任过:传感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传感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5月至现在任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曾任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下面是他的在研课题、研究成果、发表论文、授权专利、获得奖励等。
(二)整体感知
师:接着咱们预习课文,整体感知。提几个问题。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
生:说明文。
师:对。文章介绍的是什么知识?
生:生物入侵者。
师:你们答得基本上是对的,但语言不严谨。应当说是……关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识。
下面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归纳大意。可以这样分:
1.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2.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3.人们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师:第一段是哪几个自然段?
生:一二自然段。
师:是一二自然段还是一到四自然段?
生:一二自然段。
师:那三、四自然段是什么?
生:是例子。
师:所以,第三四自然段也属于第一段。
……
师:哎?这是什么顺序啊?
生:逻辑顺序。
对,逻辑顺序。批在书上。
(三)阅读研讨
师:这篇文章是自读课文,自渎课文一定要自读,老师只起点拨作用。怎么自读?有一种最基本的方法现在不太常用了──就是朗读啊。你们重视朗读吗?……重视,好。可是许多地方不重视,教室里不闻琅琅读书声,唯闻什么?……唯闻写字刷刷刷,唯闻分发试卷哗啦啦。咱们班谁读得最好啊?
生:我。
师:好!我非常欣赏你的自信!请你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能不能一字不错,一字不磕绊。
生:读。
师:哎呀,你读得果然非常好!(鼓掌)我有一个小建议:将来你考大学的时候,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去当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还有谁认为自己读得好?
生:我读得比她还好呢!
师:也非常欣赏你的自信。那你读读第二段
生:读。
师:哇,也很好啊!甚至我感觉到,咱们26班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级,将来真有可能出一批著名的播音员、主持人,把什么水均益、王小丫都给他超过去!
我提一个问题:与“自然条件下”相对的概念是哪个?
生:是非自然条件下……是人为干预的条件下……是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
师:究竟哪个对?
生: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
师: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不就是自然条件下了吗?。我说的是“相对”的概念。
生:是人为干预的条件下。
师:对了,是人为干预的条件下。这才是“相对”。
下面进行点思维训练。根据课文第二段归纳:“自然条件下”和“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物种的迁移各有什么特点?请在书中画住,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生:在自然条件下,物种的迁移进行缓慢,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失衡。在人为干预条件下,物种的迁移速度会极大地加快,也很容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师:说得好。你的名字叫──张曼──好学生!你会大有作为的!
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说:从时间方面说──
生:一个快,一个慢。
师:从空间方面说──
生:一个范围大,一个范围小。
师:从危害方面说──
生:一个危害大,一个危害小。
师:这样就有条理了。结论,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那种因素?
生:人为干预。
师:下面继续读。还有谁认为自己读得好?
生:我。
师:哇,一个男同学。我最欣赏男同学读。
生:读。
师:读得也不错,鼓鼓掌!……不过你读的有个小毛病:“制约”、“纽约”你读的有点地方音,读成了“哟”。如果把地方音改一改就更好了。对了,这个字──“蚌”该怎么读?bàmg,还是bèng?
生:bàmg。
师:对,安徽人,可不该把这个字读错,因为安徽有个城市叫──蚌埠。
这一段举了哪几个例子?
生: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
师:这三个例子是想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先在书上画出来,然后一块儿读,看能不能读准。
生:(齐)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
师:哎呀,真齐呀!英雄所见略同啊!(故作迷惑)但有一个字我拿不准:是诸多,还是“zhù多”?
生:zhū多……zhù多。
师:究竟是哪个?根据是什么?
生:诸葛亮,读zhū。
师:有道理,但万一它是多音字呢?我们根据什么判断对错?……今天我看好像没有带字典的,是不是?──我给大家一个忠告:上语文课,一定要带字典。因为,字典,是装在口袋里的老师,它比你这个老师(指自己)高明啊!你这个老师才疏学浅啊,究竟读“zhū多”还是“zhù多”,我也拿不准,但我们从字典一查,就解决了。这样,究竟读“zhū多”还是“zhù多”,我们现在不作定论,回去查一查,怎么样?
生:好。
师:这里有一个词──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繁衍。我的问题是:“繁衍”换成“繁殖”可以吗?为什么?
生:老师,我认为“繁衍”换成“繁殖”是不行的。因为繁衍是大规模的,还有植物可以是繁殖,而动物和微生物得用繁衍。
生:我觉得动物和植物都可以用繁衍,也都可以用繁殖,但繁衍是没有节制的,大规模的,繁殖是有节制的,有规律的。
师:究竟谁说得对?我看又该查字典了──查一查“衍”是什么意思,或直接查“繁衍”和“繁殖”各是什么意思。可惜你们没带字典。现在我先把我查的结果告诉大家:衍,是“多出来”的意思;也指发展,发挥。繁衍的意思是:繁殖并发展、增多。那么它能换成“繁殖”吗?当然不能。今后记着,大规模地,无节制地繁殖时,用繁衍还是繁殖?
生:繁衍。
师: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作者──作者是谁来着?
生:梅涛。
师:梅涛虽然是研究机器人的,但在语言上也很有功力,用词很准确啊!
下面继续读。我看咱们班朗读的积极性特别高,这回咱们齐读,怎么样?
生:(齐读)“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师:我猜着咱们26班是个非常优秀的班,从读课文就能听出来。
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里有一句话我给它加上了红色──“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生:承上启下。“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是总结上文;“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是引领下文。
师:哎呀,你才能非凡啊!和老师准备的竟然完全一样。读这样的句子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结构啊,聪明的同学会根据这个特点归纳出文章的段落和层次。好了,批上四个字,什么字?
生:承上启下。
师:再接着读。谁是语文科代表啊?……我认为科代表是语文学得最好的,也是读得最好的。好,请你读。
生:(朗读)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师:也读得很好,你这个科代表,名副其实!下面我们解释几个词语:归咎是──
生:归罪。
师:藩篱是──
生: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师:啸聚山林──
生:指盗贼盘踞山林。啸聚,形容其互相呼叫,拉帮结伙。
师:对──就像一伙强盗互相呼叫着:走哇,咱们打家劫舍去了!
哎?“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拟人。
师:有什么表达作用?
生动形象……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幽默风趣。
师:对。可见,作者很重视修辞。批上: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文中还有这样生动风趣的句子吗?能找出三个以上再说。
生: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
生: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生:还有题目:生物入侵者
生: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
师:“漏网之虫”是什么修辞手法?
生:我认为是比喻……是引用……我认为是引用后再加以修改。
师:数你说的最接近正确答案。但我估计你们不可能答得完全正确,因为这是一种没有学过的修辞方法──这叫“仿拟”,也叫“仿词”──仿“漏网之鱼”为“漏网之虫”。批上“仿拟”这两个字。
你在别处还见过这样的例子吗?下面我们就把语文学习扩大到生活中了,就不仅限于课本了。
生:“鸟为食亡”改为“鱼为食亡”。
师:对。
在生:一次作文时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把“与狼共舞”改成“与狗共舞”。
师:对,那时谁呀?
生:张涛。
师:谁是张涛,站起来叫我看看。(张涛站起来)你有语言天赋!
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改成“国家兴亡,我的责任”。
师:你从哪儿看到的。
生:一个中国台湾校长的报告。
师:是,我也看到过。你很注意从课外学语文啊!我估计你知识面很宽。学语文的最大诀窍,就是注意在生活中学习并积累。
生:还有把古诗《春晓》改成“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师:这是谁改的?
生:我们班的一个调皮男生……王帅。
师:谁是王帅,叫我看看。
生:他没有来。
师:其实啊,调皮男生,都是聪明的。有一句俗语:男孩淘,是好的;女孩淘,是巧的。一旦他们不淘了,干正事了,往往比咱们不调皮的干得还好。调皮学生往往也是很有前途的,当然关键是不再调皮,走正路。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北京烤鸭店。口水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啊,幽默,幽默!你这是哪里来的?
生:听同学说的。
师:听同学说话,也能学语文啊!
生:还有电视广告吧“默默无闻”改成“默默无蚊子”──蚊子的蚊……
师:是。有个成语叫“望洋兴叹”,见过没有?……我很穷,面对几十万的房价,我买不起啊,只能──
生:望房兴叹……望楼兴叹。
师: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交不起学费,念不起书,那叫──
生:望学兴叹……望书兴叹。
师:还有许多穷人看不起病──前一段媒体报道,一个当老师的在哈医大二院住了60多天院,医院收了人家550多万,记者找到医院的纪检委,纪检委还说我们不但没有多收他的,还少收了他180万──医院很黑哟!在这种情况下,下岗职工只好──
生:望医兴叹。
师:看过《天下无贼》没有?……《天下无贼》里有个人仿拟了一把──
生:打劫了……
师:那一段很逗笑,很好看,但它不是仿拟。有个人说,竟敢这样目中无──
生:人……贼。
师:谁说的?
生:刘德华……
师:鲁迅也仿拟过,仿《黄鹤楼》: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陋室铭》也有人仿拟: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就灵……后面的自己查去。这都是仿拟。以后说话的时候,作文的时候,要尽量运用仿拟,尽量把话说得幽默、风趣。……哎?你们做笔记了吗?没做的快补,把刚才有趣的词语记上,像“望书兴叹”“望学兴叹”“望楼兴叹”“望医兴叹”,还有“与狗共舞”之类。还要批上两个字,什么字?
生:仿拟。
(四)归纳复习
师:行了,课文我们就学到这里,下面是归纳、复习。课文后面有个“读一读,写一写”,我们一起读读:
生:劫掠 藩篱 监控 归咎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 啸聚山林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师:读得很齐。问题是,除了这些,还有应该积累的吗?我们不能只完成课本和老师安排的任务啊,学习的更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安排学习。
生:还有“繁衍”。
师:是啊,这么重要的词语怎么能没有啊?
生:还有扼制……栖息……失衡……在劫难逃……酝酿……为所欲为……
师:好了,可能还有,只要你觉得那个词儿好,你就把它积累下来──不仅是课本里的,读书读报,看电视,不管从哪儿见到好词语都积累下来。这样,你的词汇、语言就越来越丰富了,语文能力也就越来越强了。
(五)扩展迁移
师:接下来是扩展、迁移。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特别是,我们梨都砀山有没有“生物入侵者”的威胁?
生:有,我们农村,有一重土蚕,专门叮咬棉花,让它们的子叶和根系都烂掉。
师:嗯,是。
生:黑猩病,让梨上长黑点点,卖不出好价钱。
师:哦,我第一次听说这种病。可见你的知识能面很宽。
生:前几年从外国传来的非典。
师:非典是一种生物入侵,但不是从外国传来的,是国产的。
生:禽流感。
师:对,这也是。
生:从菲律宾进口的凤梨,里面有穿孔线虫。
师:哦,这种虫我也没听说过,你的知识面比我还宽……其实咱们的砀山梨也有危险啊,美国有一种虫就叫美国白蛾,如果传入中国,将是所有果木的大劫难。所以如果你从美国坐飞机回国,包里装了几个苹果,海关发现了一定会没收。
生:还有美国的斑潜蝇……
师:哎哟,这种蝇我也没有听说过,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报纸上。
师:看报纸也是学语文哟,这就叫大语文。……我建议同学们再登陆两个网页看一看:一个是《“生物入侵”触目惊心》,一个是《一场抵御外来生物“恐怖分子”的保卫战》。你看,生物入侵──引狼入室!……什么是“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公布: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虽然是故乡鱼巴西人提起食人鱼也怕(附图):食人鱼瞬间可吃掉大它十几倍的动物(图):仅在巴西的一个州,每年会有超过1200头牛被食人鲳吃掉……揭开“食人鱼”面纱……专家:当心“养鱼为患”──这叫什么?
生:仿拟。
师:总之,在电脑任意一个搜索引擎打上“生物入侵者”这个关键词,你就能查到无数的资料,有上网条件的同学,课下去查一查。
师:最后一个问题,是“主人论坛”──对“生物入侵者”,你有什么见解?
生:我觉得我们应当提高社会责任感,打一场消灭生物入侵者的人民战争。
师:据说深圳就动员全市人民群众消灭微甘菊。
生:我们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师:问题是怎么打。
生:要加强对从外国进口的动物植物、水果的检查。……当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不要掉以轻心,要想想它从哪里来的,要到……有关部门去报告。
师:我现在所关心的是生物入侵者该怎样消灭它?用药?动员全民去拔?──这方法太费力了吧?你有什么高招?
生:我觉得应该把它的天敌也一块引进,用他的天敌消灭它。
师:哎呀,你就是才能非凡啊,你的办法高明!这就叫生物防治法。
生:监控各种交通工具……建立一个跨部门的监控系统。
生:我觉得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并不是都能够生存下来,即使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
师:哦,你的观点其实就是课文中某些专家的观点,你很注意读课文。
师:(还有许多同学举手要求发言)……你最后一个发言。
生:我觉得应当用我们的梨树去进攻那些生物入侵者。
师:你这是反向思维啊……同学们还有许多意见要发表,但我们没有时间了,我给大家提供另外一个发表园地──人民教育出版社有一个“中学语文学生论坛”,听说过吗?网址是:。你们可以在那里发表。
我这里有一个高招:发明一种药物,让美国白蛾之类的生物入侵者都得不孕症,那就会怎么样呢?
生:断子绝孙了。
师:对,再发明一种药物,让紫茎泽兰之类都得传染病,而且只传染它,不传染别的,这法子怎么样?请大家在“中学语文学生论坛”讨论讨论。还有,如果你能解决这些个问题,你就为祖国的科学和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估计,说不定我们班真会出几个科学家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这个可能?
生:有!
师:好,下课。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篇3
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劫掠、栖息、藩篱、归咎”等词的读音及词义,理解“在劫难逃、五彩斑斓、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能力目标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教学方法
1.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帮助他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文章的说明技巧。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2.讨论法。学生自由质疑,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学生自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学习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写作事理说明文;联类引申,转化课堂所学知识。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据光明日报(2000年6月12日)报道,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一种产于中、南美洲的“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那么薇甘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呢?让我们走进梅涛的《生物入侵者》去寻找答案。
设计(二)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今天,我们将走进战场,对这场“战争”做一番考察。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自读
多媒体显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劫掠 栖息 藩篱 归咎
2.判断下列词语运用的正与误。
A.听说小林被录取了,她的心理失衡了,往事再一次浮上心头。
B.这件事来得太突然,她显得束手无策。
C.如果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切生命将在劫难逃。
D.尽管老师反复劝解,她心里仍无动于衷。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本文所介绍的有关生物入侵者的知识。(不少于5个要点)
4.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5.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教师选五个小组的组长进行全班交流,每组负责一小题。
明确:lüè qī fān jiù
2.A.√ B.√ C.√ D.×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与前面的“心里”表意重复。
3.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们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对被入侵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种性构成极大的威胁。那么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过什么途径入侵的呢?为什么会增多呢?由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偷渡”入境;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目前,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态度:一部分人认为,经过“物竞天择”,可以制约“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另一部分人认为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会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危害。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4.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5.列数字。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地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再如:“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
举例子。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有说服力。例如: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举出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生物入侵者”的人为的原因;举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打比方。例如:“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人们这一类“入侵者”的行为,会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这些比喻使说明更形象、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
三、学生自由质疑,由学生共同讨论解答,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1.各小组轮流提问题,在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不能得到圆满答复的,向老师提问。
2.教师分类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板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可能有:
(1)如何理解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2)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3)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教师点拨:(1)生物种类的自然繁衍和迁移,是非常缓慢的,并受空间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这种迁移是由于人类的跨地域活动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时,应充分考虑“人为干预”。
(2)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某一地区的物种都是当地生物链的一环,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一种平衡状态。如果由于人为的干预打破了这种平衡,等于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状态,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经过一个较长时期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另一种就是产生“生物入侵者”,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危害。
(3)教师可利用手头资料介绍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
①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气候明显干燥,湖中的68种鱼已有38种不复存在。
②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
③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000公顷的海底。
④从东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一种来源于南亚的ALANG草侵入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严重影响了当地树木的自然更新。
⑤澳大利亚的一种可能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来,导致数千公顷的森林被毁。这种真菌对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树种和矮小的灌木。
⑥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的袋鼠,估计每晚可吃掉21吨当地的森林。
⑦来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棕色树蛇,使太平洋关岛上11种鸟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绝迹。
⑧2002年2月21日《每日新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日前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暂停从菲律宾进口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一经发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看来,时至今日“生物入侵者”有随时入侵的可能,我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
四、课堂小结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条理清晰,说明方法得当,是一篇规范的说明文,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作者借鉴。文中介绍的有关生物污染的知识,应学会运用,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生态意识,了解当地自然风景的价值,抵抗外来生物的侵入。
五、布置作业
1.利用网络搜寻有关生物污染的信息,并加以整理,讲给同学们听。
2.阅读《灯光污染》,回答问题。
灯光污染
西方一位环境学家曾经提出了这么一个论点:人类在创造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在毁灭这个世界。他的话不免有些悲观,但也合乎事实。煤的发掘,石油的开发显著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但不久以后,人们发现城市被尘雾所笼罩了,河流被油污所侵染了。
同样,当爱迪生的电灯第一次闪现出那划时代的光芒后,几代人都沉浸在欢呼雀跃之中,千万个不夜城诞生了。对着那灯火辉煌的景象,人们不禁赞颂:天上银河落人间。然而当学生开灯夜读的时候,当工人挑灯夜战的时候,当市民沉浸在节日之夜的灯海之中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过,这给人类以光明的灯光也会成为一种污染?
1950年,英国一架运输机在夜间着陆时,误把一段高速公路的路灯认作机场跑道的指示灯,从而导致一场机毁人亡的惨剧。
在智利,一位老人由于窗外工地上的“小太阳”整夜整夜地直射卧室,弄得晚上不得安眠而导致精神失常,跳楼身亡。
至于夜间行车,由于对面驶来的汽车的灯光使驾驶员眩目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则不计其数了。
由于没有科学地、合理地使用灯光,而使灯光成了一种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这种污染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两种:
一、亮度过大,超过正常工作、生活所需量。平时人们所用的灯光亮度大约是80~120勒克司,当光亮度过高,超过180~200勒克司,就会对人的眼睛有害,引起近视、失明等病症,甚至会带来精神上的刺激;
二、光源分布不合理。前面提到的夜航飞机失事就是由此而导致的。
为了消除灯光污染,人们针对灯光污染产生的原因,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规定了日常生活用灯亮度最高指数,就是保护人体健康措施之一;在必需大亮度的生产环境中,给作业者配以防眩镜也是很好的方法。在汽车上安置双焦防眩照明灯,大大降低了与此有关的交通事故发生的次数。
当今,人们对以前较为忽视的光源分布的合理性有了很多的认识。在西欧一些国家,政府把防止光的分布性污染的条例载入了环境保护法中。对医院、居民住所、旅馆等设施附近的光源分布作出了合理的安排,根据不同情况,规定了它们集合亮度的最大值。
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光污染问题也在逐步得以解决。此外,军事专家还变废为宝,把光污染作为战略防御的一种策略,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正如泰晤士河由浊转清一样,光的污染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的解决。因为人类不但善于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更善于保护这个美好的世界,使它更加辉煌灿烂。
1.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
1.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它通过运输机坠毁、老人精神失常、因灯光眩目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等特殊实例,阐明灯光污染产生的原因,而且提出了解决办法。基本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说明材料。
2.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举例子是主要的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篇4
《生物入侵者》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的一篇科技说明文,课文层次清晰地向我们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的定义、危害、成因及对策,语言平实而不失生动,形象且又准确。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在科学与文学之间找准契合点,即:在科学中学习文学手法,在文学中学习科学知识。
教学本课,我选用的课型是说读,读读、说说;说说、读读,在读与说的活动中,增长知识(语文知识与科学知识),提高素养(语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教学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思路是“板块式思路”,将课堂教学过程有机切分为四个板块,各板块之间既互相独立,又相互关联,保证学生在具体的“板块”中有充分的语言活动,有充足的知能训练。
教学本课,我的教学创意是:“学习一篇、精析一段”,既关注整体,也突破局部。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简说:
整个课堂教学我设想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语言的感受活动、梳理活动、提炼活动、欣赏活动,它们都是基于文本语言的活动。
第一步:语言的感受活动。活动内容: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本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生物入侵者”。设计这个活动,目的是想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并迅速捕捉重要信息。我的课中小结,是明确“打比方”、“举例子”的表达效果。
第二步:语言梳理活动。活动内容: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关于“生物入侵者”哪些方面的知识。设计这个活动,就是想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用分层概括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梳理。我的课中小结则明确课文“定义—危害—成因—对策”的行文思路。
第三步:语言提炼活动。活动内容:轻声读课文,圈划出各段的主句。学生逐段阅读圈划,不但能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能训练自己提取信息的能力。在学生交流各自圈划的主句以后,我将进行方法的总结:主句,就是一个段落的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为了强化这种“提炼”的能力训练,我还将设计一个让学生写“课文浓缩文”的活动,让学生把提取的主句组合起来,成为这篇课文的“浓缩文”。
“课文浓缩文”的范文是这样的:
专家们把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一种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殖,它们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罪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也是如此。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然而更多的学者则持反对意见,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第四步:语言欣赏活动。活动内容:默读课文第7小节,用“术语点评”的方式写几句赏析性的文字。这个活动要预留出比较宽裕的时间,让学生静思默想,细细品味欣赏。这里的“术语”,其实就涵盖了说明文的一些知识性的要点。比如“结构”:第7小节有两次的并列式结构运用,使得说明层次清晰;比如“拟人”:“为所欲为、难逃绝种厄运”,拟人手法使说明形象生动;再如“关联词语”:在介绍不同的学者的观点的时候,用了“因为、即使、因此、然而、如果、另外”等一系列的关联词语,使说明语言严密准确……通过精析一段,在说明文的知识学习和运用上,我们就可以达到“窥斑见豹”的效果。
整个教学的设计,以“说读”贯穿,力图通过四次语言活动,让学生在文本里面来回行走,积累知识,增长才干。
板书设计,我力求简约。黑板正中写课题:生物入侵者;第二行板书文章的思路:定义—危害—成因—对策;第三行标注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篇5
●教学目标
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
危害。(至少搜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资料)
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在卡片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
教师讲完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明确: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
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
问题的中心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
■题解
要求学生合上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要求学生从文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质疑问难、交流互动。
a.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并共同拟定学习目标。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下与老师、
b.班上交流:明确本文学习目标及主要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段)
揭示态度:——(段)
采取措施:——(段)
■写法探究
O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可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小结
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
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延伸拓展
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生物入侵的资料,然后各小组推荐1~2份到班上展览。(展览安排在课后)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布置作业
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从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
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理论。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篇6
八年级语文上册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梅涛
秋垭陈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2、培养观察能力并学会筛选信息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提高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焦点访谈法、讨论法、追问法、引导法和图片欣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物入侵者”,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和学习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生物入侵者”的一些资料及图片。
2、了解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物种。
3、各学习小组就本文展开自主合作学习,将要提出的问题整理归纳。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组图片(出示一些生物入侵者破坏现象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它们是什么?(生物入侵者)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我们的同学一定有不少的问题吧?谁能说说你想了解有关“生物入侵者”哪些方面的知识呢?学生提问。老师把问题进行归纳。可能有这些问题: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生物入侵者有那些危害?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是什么?人们将取那些对策?(展示焦点问题)
二、初步感知
导语:我们就带着这些焦点问题,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焦点访谈。分组(每4人一组,每组一个小记者)每小组选一个小记者进行采访,然后做汇报。(过程略)
三、深入探究
导语:通过我们的焦点访谈,我们对“生物入侵者”已有初步的了解。现在我就和同学们一并走进课文,深入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知识。
分析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作者在介绍“生物入侵者”的时候,首先提出了一个话题。(幻灯显示: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会怎么想或怎么做?)(不会感到惊讶。我会安静地走开。……我会考虑它是从哪儿来。我会想它会不会给我们带来危害。我会想它会不会是生物入侵者。)幻灯显示:那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呢?(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生物入侵者”)齐读。在这里就给我们交代了要说明的对象是:“生物入侵者”我们来看一看常见的生物入侵者。(幻灯显示:棕树蛇、亚洲天牛、红蚂蚁、紫泾泽兰、空心莲子草、福寿螺等)
分析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有哪些?
导语:作者在提出“生物入侵者”这个话题后,又摆了那些现象呢?文章首先举了一个在人类文明早期的例子是什么呢?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然后在那里生根、发芽;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这些是不是生物入侵者?(不是,这是通过自然途径迁移的,时间和空间跨度有限,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也就是说没有造成生太态系统的严重失衡,不是“生物入侵者”。
哪些生物造成了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也就是说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有哪些?(影响人的健康、破坏物种的多样性、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作者举了那些例子来介绍生物入侵者的危害的呢?(如:五大湖内的输水管道被斑贝“占领”,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改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如:亚洲的天牛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影响人的健康。如:南美的红蚂蚁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破坏物种的多样性。)像这样摆出一些想象的说明方法叫什么说明方法呢?(举例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说服力。)“数十亿美元”“关岛的11种鸟有9种鸟被棕树蛇赶尽杀绝”这些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列数字)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列数字实际上也是一种用事实进行说明的方法。数字化的事实也能引发读者的想像,准确可信)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图片。幻灯显示(水葫芦破坏江河、薇苷菊危害林地、紫茎泽兰威胁凉山、食人鱼攻击人类)图片
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的危害的原因。
通过前面所摆的想象可以看出“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严重。探究其原因是什么造成呢?(幻灯显示: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为什么说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呢?谁能举例说明一下。(欧洲斑贝搭跨国公司的“便车”“偷渡”到北美。地中海果蝇把卵附在水果和蔬菜上,乘跨国贸易偷渡到世界个地)
在这里游泳了怎样的说明方法呢?(打比方)打比方是为了使说明更形象。例如:“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读者这一类“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地给人类造成危害;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十分形象。
分析人们对生物入侵者采取的态度。
导语:我们已经知道了原因,就应该采取对策。生物入侵者增多的责任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那么国际贸易能停下吗?(不能)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是怎样看待的呢?(一部分人认为人类不应该过多的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生物入侵者”并不是都能够生存下来,能够生存下来的就是强者,即使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的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另一部分人则反对:如果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自然界的物种多样性将受到严重破坏;另外,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人们应该进行人为干预。你是怎样看待的呢?幻灯显示:(你觉得人们应不应该干预这这种物种的迁移呢?a、赞成b、反对)展开辩论。
分析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的措施。
那么我们再来看美国是怎样做的?
世界各国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如:美国众议院1966年通过了一项议案,要求各有关机构加强对有可能夹嗲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监控。美国政府正在酝酿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
四、小结
回顾全文,作者先引出话题: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说明对象)再摆现象: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接着探究原因,最后写人们对待生物入侵者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基本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我们称它为逻辑顺序。在这过程中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五、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课以后,我们身边有那些生物入侵者?对“生物入侵者”,你有什么见解?
六、板书设计
生物入侵者
——梅涛
引出话题
逻摆出现象举例子
辑探究原因列数字
顺揭示态度打比方
序采取对策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篇7
一、 教学设计
1、 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三、 教学对象及课时
初中二年级、一课时
四、 教学手段
实物投影、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教师讲解总结
五、 教学方法
激趣法
六、 教学步骤
(一) 课文导入
向学生介绍古希腊“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入侵者进而提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字音
(三) 转入正文学习,主要通过以下问题的解决来完成教学重点。(问题由实物投影展出)
形式:学生自由讨论找出问题答案,教师加以总结归纳。
问题一: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答案:课文第一段。
问题二:本文向我们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答案: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四) 了解课文内容后,进而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明确:1、使用了逻辑顺序作用: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五) 教师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
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生态现象的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六) 板书设计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第一段
摆出现象:生物入侵者与非生物入侵者的介绍。第2——4段
《生物入侵者》探究原因:新鲜水果、蔬菜贸易,跨国宠物贸易。第5段
揭示态度:两种不同态度(截然相反)。第6——7段
采取措施:通过议案、成立部门。第8段
(七) 作业
抄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B
●教学目标
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
危害。(至少搜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资料)
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在卡片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
教师讲完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明确: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
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
问题的中心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
■题解
要求学生合上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要求学生从文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质疑问难、交流互动。
a.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并共同拟定学习目标。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下与老师、
b.班上交流:明确本文学习目标及主要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段)
揭示态度:——(段)
采取措施:——(段)
■写法探究
O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
分明。
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可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小结
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
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
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延伸拓展
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
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
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生物入侵的资料,然后各小组推荐1~2份到班
上展览。(展览安排在课后)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布置作业
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从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
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理论。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篇8
一、 教学设计
1、 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三、 教学对象及课时
初中二年级、一课时
四、 教学手段
实物投影、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教师讲解总结
五、 教学方法
激趣法
六、 教学步骤
(一) 课文导入
向学生介绍古希腊“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入侵者进而提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字音
(三) 转入正文学习,主要通过以下问题的解决来完成教学重点。(问题由实物投影展出)
形式:学生自由讨论找出问题答案,教师加以总结归纳。
问题一: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答案:课文第一段。
问题二:本文向我们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答案: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四) 了解课文内容后,进而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明确:1、使用了逻辑顺序 作用: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五) 教师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
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生态现象的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六) 板书设计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第一段
摆出现象:生物入侵者与非生物入侵者的介绍。 第2——4段
《生物入侵者》 探究原因:新鲜水果、蔬菜贸易,跨国宠物贸易。 第5段
揭示态度:两种不同态度(截然相反)。 第6——7段
采取措施:通过议案、成立部门。 第8段
(七) 作业
抄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B
●教学目标
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
危害。(至少搜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资料)
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在卡片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
教师讲完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明确: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
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
问题的中心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
■题解
要求学生合上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要求学生从文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质疑问难、交流互动。
a.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并共同拟定学习目标。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下与老师、
b.班上交流:明确本文学习目标及主要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 段)
揭示态度:——(段)
采取措施:——(段)
■写法探究
O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
分明。
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可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小结
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
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
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延伸拓展
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
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
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生物入侵的资料,然后各小组推荐1~2份到班
上展览。(展览安排在课后)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布置作业
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从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
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理论。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篇9
●教学目标
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
危害。(至少搜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资料)
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在卡片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
教师讲完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明确: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
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
问题的中心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
■题解
要求学生合上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要求学生从文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质疑问难、交流互动。
a.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并共同拟定学习目标。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下与老师、
b.班上交流:明确本文学习目标及主要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 段)
揭示态度:——(段)
采取措施:——(段)
■写法探究
O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
分明。
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可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小结
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
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
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延伸拓展
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
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
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生物入侵的资料,然后各小组推荐1~2份到班
上展览。(展览安排在课后)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布置作业
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从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
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理论。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篇10
生物污染的全球化(胡定金)
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往日浓阴蔽日、绿树摇曳的岛上,长满了薇甘菊。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土地正蜕变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誉的内伶仃岛,可能会被薇甘菊毁于一旦。
这个令人恐怖的“植物杀手”原产于中、南美洲。80年代,薇甘菊传到东南亚,给种植香蕉、茶叶、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90年代初,薇甘菊的魔脚踏上了我国海南岛的土地。几年后到达了深圳,在深圳宝安一片4000亩的人工山林里,几乎80%的山林遭到了薇甘菊的蹂躏。一些杉树林已被薇甘菊封杀,一些山顶已被薇甘菊完全覆盖。
科学家把这种类似薇甘菊的事件,称为“生物污染”。它指某种有害的外来生物侵入并造成原有生态的破坏。与化学污染不同,外来生物可以不断地增殖并扩散到新的地方,还能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并占据优势,从而危及本土物种。
人们对这些有害外来生物的侵入往往简单地当作偶发事件,对它的威胁的认识也很不够。其实地球上这种侵入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而且随着交通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的不断增加,这种侵入的频率和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且有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目前,外来生物在地球上大部分湖泊和河流系统中、大部分海岸和主要岛屿上都可发现,并扩散到所有大陆,有的已经形成了污染。
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000公顷的海底。在南欧、尼日利亚、南非、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和美国东南部,ASIAN TIGER MOSQUITO蚊可能会增加传播许多种危险疾病的风险。这种进攻型叮咬蚊子能携带至少17种病毒,包括登革热、黄热病和其他多种脑炎。从东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一种来源于南亚的ALANG草侵入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严重地影响了当地树木的自然更新。澳大利亚的一种可能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来,导致了数千公顷的森林被毁。这种真菌对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树种和矮小的灌木。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的袋鼠,估计每晚可吃掉21吨当地的森林(树皮、树芽、树叶等)。来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棕色树蛇,使太平洋关岛上11种鸟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绝迹。科学家担心这种蛇会扩散到整个太平洋地区。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的气候明显变得比较干燥,湖中的68种鱼有38种已不复存在。
除了主动蔓延之外,人为的盲目引进物种也是造成生物污染的原因之一。在非洲维多利亚湖,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导致200多种地方鱼种的灭绝,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脊椎动物的灭绝。水松树和金合欢属树种的引进本来是用于植树造林,现在却消耗了用于供应开普敦的地下水。
尽管人类对生物污染进行了长达40年的研究,但生态学家仍未发现生物污染过程的自然规律。
首先,对“入侵者”知之甚少。杂草可以说是最通常的入侵者,但也有很特别的入侵者。我们对入侵者的“家族”了解甚少,不知道何种生物将是成功的“入侵者”。
其次,对入侵的地点、时间无法预测。一般来说,失衡的生态系统通常要比完整的生态系统更易受到影响。EURASIAN CHEAT GRASS能在美国西北部2500万公顷的土地上占居优势,其原因之一就是当地牧民过度放牧所致。但也有很多例外的情况。例如在现存的未受干扰的夏威夷雨林中,占优势的昆虫常常是外来的。在五大湖中,水质的改善可能帮助了SEA LAMPREY,因为这种食肉鱼种幼体对污染相当敏感。一种外来生物侵入后,可以潜伏几十年,生态平衡的改变可导致爆发性侵入。植物侵入的这种潜伏期更为普遍,几乎可以肯定许多外来生物的存在,只不过我们没有觉察到,根据美国一名研究杂草侵入的专家的看法,外来杂草通常在侵入30年或扩散到4000公顷后才被发现。
此外,我们对生物侵入的危害程度无法估计。因为外来生物侵入的危害不仅是取代当地物种,而且会有惊人的后果。让我们来看看蒙大拿FLATHEAD河流中细小糠虾引进事件。野生动物保护人员为了增加另一种引进的KOKANEE鲑的饵料数量,在1970年前后引进了糠虾。然而鲑鱼的习性是在表面捕食,糠虾只在晚上升到表面,鲑在晚上又看不见糠虾,反过来糠虾还吃掉了鲑鱼鱼苗依赖的浮游生物。结果蛙鱼数量下降,导致熊、捕食鸟和其他依赖鲑鱼的动物的灭绝,致使许多鹰饿死。
生物污染的危害远非如此,它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潜藏着巨大的威胁。
威胁生物的多样性。山脉、沙漠和海流等作为自然边界将不同生态系统分隔开来。人类贸易、旅行和其他活动造成的生物污染破坏了这些自然边界的作用。外来生物威胁着本土物种,造成本土物种数量减少乃至灭绝。生物污染极大地威胁着生物的多样性。美国一项试验表明,新的基因工程植物将所含耐除草剂的基因传给杂草的速度比人们预期的要快得多。Bt植物不仅会杀死目标害虫,还会杀死一些益虫,而且威胁到这些昆虫的天敌。因此,对基因植物在批准进行大田种植前,必须进行大量的试验和严格的审定。
威胁人类的健康。各种途径造成外来病菌在全球的传播和流行。全球的艾滋病、英国的疯牛病、日本的“0157细菌”、香港的禽流感、中国台湾地区的肠病毒等都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美国近年来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强化食品卫生管理,实施“危险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计划,1998年更投入4300万美元用于食品安全的监测、研究与教育。
威胁经济的发展。外来病虫害的侵入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美国,外来害虫对森林的损失每年高达40亿美元。最近,美国发现光肩星天牛(Asian Longhorned Beetle)对一些树木造成破坏。美方认为是通过木质包装材料从中国传入的,拟对中国实施更严厉的措施,包括要求中方出口商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木质包装材料处理(加热、熏蒸等)证明。美方的新规定估计将影响到30%—50%的中国对美出口,对我国的经济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尽管许多科学家和土地管理者对生物污染忧心忡忡,但却很少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重视。最近,美国政府正在着手制定一项战略,以协调三十多个联邦机构应付外来生物的入侵。西欧一些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寻求应对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等相关国际条约,减少漏洞;切断外来生物的侵入通道;建立国际生物监控体系和数据库,克服侵害物种信息的零散;结束自然资源管理者对外来物种的引进,如牧区外来饲料植物、用作土壤保护的外来草种;提高人口整体生态意识,使人们了解当地自然风景的价值,抵抗外来生物的侵入。
(选自2000年6月12日《光明日报》)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篇11
教学目标
一、了解与生物入侵者相关的知识。
二、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说明要点,体会文中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揣摩语言。
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环境而努力。
教学重点
一, 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 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为人类造成的损失两段顺序安排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资
教学步骤
一、 情境导入
1、学生齐读诗歌《不第后赋菊》,猜花名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师:“我花开后百花杀”一句,把菊花独立寒秋、傲然绽放的高洁展示得淋漓尽致。“冲天的香阵”早已弥散在历史的天空,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情形却再现于现代的都市。请听今日新闻。)
2、新闻报道:《黄花开后百花杀》----加拿大一枝黄花惊现长沙
二、 整体感知:
认真阅读课文,获取相关信息:
1、 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获得了哪些关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识?
2、 作者按什么思路来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
开篇:假设情境,引出话题,作出解释
第2-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第6-7段;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待生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第8段;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措施。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顺序
三、 局部揣摩:
本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请用简要的语言分析其表达效果。
1、 列数字:
① “十一种鸟类有九种被赶尽杀绝”------数字的变化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之大。
②耗资数十亿美元------说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补充强调:数字的运用,使语言十分准确,符合说明文的科学性特点。此外副词的恰当选用也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如“仅”“就”等词。)
2、 举例子:
①举蒲公英等为例------说明生物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进行的迁徙不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太大破坏。
②斑贝、天牛、红蚂蚁等------说明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危害。
③蔬菜、水果、宠物等------说明生物入侵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3、 打比方:
①课题“生物入侵者”就是一个比喻,说明:
a生物入侵是“移民”行为;
b生物入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
②把斑贝比喻成“偷渡者”,说明它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的。
(强调:生物入侵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深入浅出,达到推广科普知识的目的。此外还有词语的运用也有类似效果。如“啸聚山林”等)
四、 合作探究
1、以组为单位,根据已有资料,简介一种生物入侵者(姓名、来源、特点、危害等)并针对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全班交流合作学习成果。教师启发思考: 预防、治理、利用。
五、 总结提升:
一枝黄花有可能让我们的省城“尽带黄金甲”,薇甘菊将吞掉伶仃岛,水葫芦欲死云南滇池,飞机草要霸占西双版纳,大米草在毁掉海边滩涂……据统计,我国已有外来杂草107种,外来害虫32种,病原菌23种,每年造成农林业经济损失达574亿之多。
以前提到环保,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浊水横流、乱砍滥伐等情景。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生物入侵”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保护环境的警钟再次有我们耳畔敲响。希望同学们继续对这一现象予以关注,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 一分智慧和力量!
六、 作业:
从课后附录中选四个你认为用得好的词,揣摩其情味和作用。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篇12
语言运用
1_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2)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3)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2.下面加点的词可否换成括号内的词?为什么?
(1)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生长)。
(2)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斑贝)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抛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
3.你在生活中见到过“生物入侵者”吗?请写一则说明性文字与大家交流。
4.学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词序可以调整)。
始料不及束手无策为所欲为
在劫难逃安家落户物竞天择
课内精读
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鸟类,()鸟巢,()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5.将“偷袭”“捕食”“吞食”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6.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段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8.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可否去掉?为什么?
(1)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
(2)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
9.概述每段文字的内容。
课外选读
奇妙的冬虫夏草
①冬虫夏草又叫虫草,主要产于西藏、四川等地,是一种温和的补药,对肺结核、年老体衰、腰膝酸痛等有很好的疗效。冬虫夏草是不是“冬天是一条虫,夏天变成一棵草”呢?
②冬虫夏草实际上是由虫草菌侵入到冬虫夏草蛾等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体内,并且在虫体内生长的结果。这种真菌在幼虫生长的早期就已侵入虫体,并且在虫体内蔓延生长,以至最终夺去幼虫的生命。冬天,土壤中只有死去的幼虫,到了第二年夏天,虫草菌才从幼虫的头部长出子实体来。子实体露出地面,形似野草,并且常与野草混在一起生长,所以人们将它叫做冬虫夏草。
③最新研究发现,虫草素有抗癌细胞增生的功能。广州人喜爱用它炖肉、煲汤,或制“虫草鸭”作为冬令补品。
10.第一段末尾一句的作用是什么?
11.举例说明文段使用的说明方法。
12.文段中的“生物入侵者”是: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概括第②段的内容。
14.选文从哪三个方面说明冬虫夏草的“奇妙”?
思考探究
15.面对“生物入侵者”,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学者出现了两个派别:一个是非干预
派,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另一个是干预派,认为人类应对生物物种的迁移采取积极措施。你站在哪一边?为什么?
《生物入侵者》教学实录 篇13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归咎jiù 藩fān篱 扼è制
2.解释下列词语。
(1)束手无策:比喻没有任何办法对付。
(2)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
(3)归咎:归罪。(4)藩篱: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2)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生物入侵者》的作者是梅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