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务文库!

小学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师小果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1

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骆驼听了小红马说他难看的话觉得挺委屈,

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告诉人们要判断一种事物的美与丑,不能只看外表,必须运用辨证的眼光去看。课文层次清楚,语简洁,富有情趣,将动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如下环节: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要做到把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本课首先要解决的是了解骆驼的身体各部分的作用,我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各部分的作用,为什么有由这些作用。让学生在积极自主的阅读实践中获得答案,懂得骆驼的脚掌、眼毛和驼峰在沙漠里各有很大用处的同时,明白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其有没有用处的道理。

2、留下空白,发挥想象。

在教学最后,我启发学生想象,续写故事:沙漠旅行后,小红马和小骆驼再遇,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并上台演一演。让学生从“静”的氛围中解放出来,充分想象。让学生在想象和说话中内化知识,深化主题,使学生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一个完善。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深感触。

本文的教学重点: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但是如果马上围绕主题展开,学生一定不能深刻理解骆驼在沙漠中的独特作用。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品读课文的语言文字,再借助课件的帮助,让学生感受沙漠的恶劣环境,对沙漠的恶劣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接着我说就是在环境这么恶劣的沙漠里小骆驼和骆驼妈妈进行了一次愉快的旅行,转入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对最后一个自然段提出质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求问题答案的热情,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反复朗读“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中加深体验。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2

一、教学目标:

1 、 学习课文生字、词,会运用“自豪”说话。

2 、 能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用处。

3 、 能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4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知道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的用处。

二、课前准备 :课件

三、教学时间 : 2 课时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而语言的发展惟有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学生在语文课上的言语活动应该是高质量的,不是在已有水平上的简单重复。如何提高学生的言语质量?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言语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本课的教学就是在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言语质量。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 . 复习导入

1. 同学们,你们看,一天,小骆驼在小溪边照 “ 镜子 ” ,小红马看见了(点击课件,书上插图),还记得小红马对小骆驼说了什么吗?

出示填空:

你的( )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 ),背上还有( ),多难看呀!

看看书,看看小红马对小骆驼说话的态度。指导读,读出“喷着响鼻”瞧不起的态度来。

过渡:正因为小红马说它难看,所以小骆驼觉得挺委屈的。于是,妈妈决定和小骆驼到沙漠中去旅行一次。

反思: 我的引读与课件中的情境图相结合,不但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更让学生快速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这为学生后来的情感投入铺设了桥梁。只有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二、感受沙漠 积累运用

1 、教师出示词语:

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 陷进沙子里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 1 ) . 谁来读读?去过沙漠吗?

( 2 ) . 点击课件 —— 沙漠,让我们来看看,沙漠到底是什么样的?

( 3.)谁能将你看到的沙漠读出来。

过渡总结:读词语,或者读课文时,就是要将你体会到的词语或词组的意思表现出来,与他人共享。

反思: 教师在课堂上的每句话都要有作用,看似不经意的一句总结,是学生明了了读好书的方式)

( 4 )谁能根据自己对沙漠的了解,运用这些词句为大家描述一下沙漠的情景?

反思: 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文字,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注意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巧妙的进行了融合,以朗读做为语言积累的路径,借助课件媒介帮助学生感受沙漠的恶劣环境,建立对沙漠的了解,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人、词、文多维辐射,使学生情交融于词,词表达人情,为文的理解铺设平台。同时,在词语积累的基础上,感悟、理解然后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高效的言语活动,高质量的提高学生的语言。〕

三、联系前文,激发疑问

师导语:沙漠里的气候如此干燥,环境这么恶劣,联系一、二段中骆驼妈妈的决定,你有什么疑惑的吗?

师:对呀,为什么骆驼妈妈带着孩子去这样的地方,而不去找小红马评理呢?相信大家读读课文,细细感受沙漠之旅,就能有自己的看法了。

学生整体读 3 、 4 、 5 段,边读边思考自己的提出的问题。

反思: 教师铺设谜团,引发学生疑问,从而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读文,读有目的,读有思考,在思考中获得成功,在阅读中解决疑问)

四、精读 3 、 4 段,读中积累

师导语:骆驼妈妈用情景教育法帮助了小骆驼,那我们也用这个办法来读文吧,看看,走进沙漠后的你,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情况。

1 、读中指导,语言训练

请学生朗读,并相机指导。

指导学生读好语气 教师指导“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老师有个经验,在朗读的时候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像课文中的人物那样想、那样说。”

a 驼峰 ( 1 )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 “ 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 ” 妈妈说: “ 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

教师随机采访:小骆驼你感到自豪吗?

b  脚掌:

妈妈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比较句子:(课件出示)

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就拔不出来了 。

联系我们对沙漠的了解,你觉得哪句话更能表现这种情景呢?

( 4 )谁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 5 )抽读、评读、齐读。

教师随机采访:小骆驼你感到自豪吗?

c 眼毛:

说话间,一阵风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 3 )点击课件 —— 风声,感受风铺天盖地。

( 4 )想象当时的样子,读好这句话。

板书:挡住风沙

教师随机采访:小骆驼你感到自豪吗?

反思: 本块教学中,教师能扣住词语、句子、甚至是标点符号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实语文双基,并在教学中,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有感而发,真情流露的读书。但是,由于教师评价的平行,是学生在思维上处于一个平面,没有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瞧,小骆驼多自豪呀。他的自豪你们明白了是为什么嘛?

请学生上黑板补充板书。

反思: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将自己积累的知识转换为比较简洁的文字,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并且是学生对整个学习内容有一个简要回溯,为他们运用语言做好铺垫。)

五、整体回溯,语言运用 过渡: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瞧,你长得这么难看,还照什么镜子?”如果你是小骆驼,你会怎么说呢?

渗透:虽然外表不美,但是却很有用,也是值得自豪的。

反思: 这一板块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说的欲望,鼓励学生说自己积累的话,使学生能运用所学课本上的语言,进行表达说积累的话。在这样的语言活动中学生语言就比较规范,言语质量就相应提高。)

五、拓展表达,升华主题

过渡:师:其实,小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很多。请看短片,边看边想骆驼还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

现在,请同学们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选择短片中的内容自由地说说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骆驼有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现在请你说说几句话,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

再次,带着自己的自豪读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反思: 本版块中,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同时提升本课的主题,学生由骆驼的自豪引发到自己自身的自豪,由此及彼,由人及己。值得深思的是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忽视了课文定位的多维,本课由于课文的特点,可以有至少三个定位, a 、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感到自豪之处 ―― 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信心。 b“ 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理由 ” ――课堂上学生发言中的一句。 c 、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教师应该在本环节中相机拓展学生思维的多元,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多元的考虑,是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板书设计

 板书: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脚掌(大、厚) 陷不进沙子

眼皮(两层) 挡住风沙

驼峰(肉疙瘩)  贮存养料

难看 有用

专家评点:设计理念正确,认真钻研文本,引导学生在语言情境中强化语言训练,增强对语文的理解,丰富语言积累。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3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故事里的小红马,小骆驼和骆驼妈妈让孩子们喜欢,作品通过用有趣、温暖,充满了想象的语言叙述了沙漠之旅,小骆驼亲身体验到了自己原认为长得难看的地方实际上是在沙漠中生存的必要条件,由自卑转为自豪的故事,我在执教时,始终扣住课文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文本,与小骆驼进行心灵的对话,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

童话故事的教学,要善于凭借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丰富、充实课文的内容,拓展课文的空间,深化、升华课文的主题。“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这道题明确地提示我们,在学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了有关动物常识,品悟到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后,我利用文章留下的“空白”,启发学生想象,续写故事:沙漠旅行后,小红马和小骆驼再遇……

学生有的想象小骆驼向小红马介绍了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以理服人,使小红马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有的想象小红马和小骆驼再去沙漠旅行,实地体验。

当然,这堂课中,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整堂课的教学,我虽然注意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但处理的还不够深入,没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一、立足教材,借用文本习得语言

古人有“感言、会意、得意忘言”之说,说的是人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进而理解它的含义,最后人们往往记住了这篇文章写的意思,却忘记了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学。这是阅读的规律,但我们的语文课则不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得意”,更要让学生“得言”。学生的语言如何习得,运用课文的语言来表达是条捷径,我的这堂课尽量让学生多说,潜移默化中习得这种语言。

感情朗读,使得书面语言不仅能形成立体形象,而且能转化为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使文章的内在情趣和学生的自身情趣相得益彰。课堂上我用多种形式的读来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个人读、齐读、小组读、表演读。课伊始,我让学生带着自豪之情反复朗读课题,让学生逐渐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世界,为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调。用多媒体欣赏3-4小节的课文朗读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畅谈所见到的沙漠,当学生朗读课文时一幅幅广袤无边而又荒凉的沙漠图出现在学生眼前。随后用“小骆驼明白了________”说一句话,待大家把句子说完时,文本的意思也就基本掌握了。整堂课最后,我又深入挖掘课文中的言语实践点,用“我自豪,我是一匹骆驼……”说上一句话,再迁引到学生身上,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说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说:“我感到自豪的是在今天这堂课上我得到刘老师的多次表扬。”这时,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活”了起来,“火”了起来。一个个眉飞色舞,欢声笑语,清真意切。这一对话使“潜在文本”转化为“现实文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的效果。

二、彰显生命,巧设平台创造语言。

“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这堂课上,我利用课文空白点,建构了一个续写故事的平台,它既巧妙地把书本语言的内化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悄悄地”落实在其中,又把课文的表达技巧“默默地”迁移,变为学生自己的表达技巧,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这堂课,学生能够挑战成功,一是因为学习之前已有大量的言语实践,对文中的重要语言已能灵活运用;二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集合了众人之力;三是之前的课文学习,学生已有了很好的情感铺垫。于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平台产生了,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对话的实质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他们所创设的小骆驼与小红马的再次见面充满童真童趣,自然而然想到小骆驼也把小红马带到沙漠中,小红马面临种种尴尬,消除了对小骆驼的偏见。这样的平台是充满智慧的,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情境、富有教育机智的人,他不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爱的教育,故事的结尾很多同学都能想到小骆驼和小红马又成了好朋友。

三、未能紧扣课题,不断深化主旨。。

这是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不足之处,对“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句关键性的话没有在教学中做到环环紧扣,如果能在教学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时,不断反复地朗读体会这句话,就能使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一步步地深入,使课文主旨的揭示有一个不断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

以上就是我对《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公开课反思

现象:那是今年的四月份,我所在的一所农村小学举行教学基本功大赛,我踌躇满志,比赛前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只想在比赛中一展身手。临近比赛,我在所要上课的班里做了充分的准备,让学生反复朗读所要执教的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比赛那天,正如我所期待的,学生发言热烈,课堂气氛宽松而又活跃,当课即将结束时,我请学生用“我自豪,我是一匹骆驼,因为……”说上一句话,学生能联系课文又结合课外,交流骆驼在各方面的用处。随后,我又迁移这个训练点,让学生用“我自豪,因为我……”学生马上举手回答道:“我自豪,因为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我一听心想:“这个班百花齐放,有各种各样特长的学生,何不激励一下他们的自信心?”首先让我看到班长何智铖举手了,他在去年的迎春书画比赛中还得过一等奖呢?就请他起来回答吧!他也想久旱逢甘霖般的站起来,说道:“我自豪,因为我能在这堂课中让刘老师感到高兴。”这使我震惊,学生在课堂上这么在乎老师的感受;也使我感到心痛,为了配合老师,他们在课堂上埋没了自我。

思考:几千年的师道尊严使得我们的老师一站到讲台上便失去了自我。常听孩子们说:“老师和老师在一起怎么那样开心,一看到我们咋就不会笑了呢?”的确,自觉不自觉地,我们在讲台上展示给学生的是端庄、大方、文雅,似乎给孩子们的不是我们真实的生命,在孩子的内心中产生一种畏惧感,师生之间隔起了一道无形的心墙。反思自己的这堂评优课,我老想将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答案强加给学生,我想尽了“妙招”,许诺表现好的同学能得到我制作的精美头饰,烘托了课堂气氛,课堂上也表现了某种程度的活跃,但不过是学生对公开课而萌发的表现欲望。学生按教师计划的过程表演,激发了学生浅表的兴奋,但学生收获的是课本的知识和课文中蕴涵的思想教育,享受的是“戴着枷锁跳舞的愉悦”。因为他们凭自己的经验,平时课堂上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选来选去还是选到老师既定的内容上,老师让学生“质疑问难”,但总是表扬正中下怀的学生或者老师将学生的疑问抛在一边,出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显然质疑变得流于形式,老师俨然是问题的提出者,而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问题。学生摸透了老师的内心,于是总在揣摩老师的心思去投其所好:提什么问题和老师的意?老师想得到怎样的答案?儿童的心灵是纯真的,他们为了迎合老师,潜移默化中为自己的个性发展套上了枷锁,约束自己的思维,不感越雷池半步。

策略:爱因斯坦说得好:“一个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意愿的、规矩的、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我们应采取措施解开孩子个性和谐发展的枷锁,推倒师生之间那道无形的心墙,否者孩子的个性将掩没在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的课堂中。尤其是当学生发出“不和谐的音符”时,我们不可横加排斥、非难斥问,更不可冷嘲热讽,一定要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还要允许学生犯合理性的错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这样学生思维的火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气氛活跃又会进一步激活思维,个性便从中得到张扬和发展。

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我们是带着学生走向作品,而非带着作品走向学生。只有把生命个性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有可能解开枷锁,焕发个性的魅力。当学生抖落了思维之翼上的绳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由翱翔,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去理解作品中的多意性描写,从中获得充分的审美享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4

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己任,而如何让学生超越语言文字的内容,走出狭小的课堂,是每个语文教师所应思考的。我认为学生一旦展开丰富的想象,就能在与课文的心灵对话中,使“静”的课文变成“动”,“死”的课文变“活”,能身处狭室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交融,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在《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中,小骆驼听了小红马说它难看的话觉得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跟眼毛的作用。我利用文章留下的“空白”,启发学生想象,续写故事:沙漠旅行后,小红马和小骆驼再遇……

学生有的想象小骆驼向小红马介绍了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以理服人,使小红马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有的想象小红马和小骆驼再去沙漠旅行,实地体验。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5

今天轮到我上教研课,按课程进度我选择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课文稍不留神就上成了科学课,要上出语文味来,就必须得花一番功夫,只可惜自己的道行太浅,于是便借鉴薛法根老师的课。借鉴名师的课看似简单,实则有很大的难度。我只能模仿到表面的设计框架,所谓形似而神不同。

课后,师傅说,我总在重复学生的回答,这样显得拖泥带水。我也知道这样不是很好,有时候是在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更多的时候是在嘴上说,脑子里飞快的转,怎样评价学生这样的回答。重复学生的话,是在拖延时间。师傅说,这就需要平时练,平时在课堂上就要练如何应对、评价学生的回答,多读多背一些好的课堂评价语,到时信手拈来。

这堂课,前面平淡,不过后面的用“我感到自豪的是”这样的句式说话,学生的反应达到了高潮。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们的祖国有古代四大发明。我感到自豪的是杨利伟驾驶着我们国家自己制造的宇宙飞船到太空遨游。我感到自豪的是我们国家有长城……学生由自己到家庭到学校再到国家,范围越拓越广,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一个学生的发言会刺激另外一些学生的'思维,思维的宽度与深度不断地向外延伸。

当时,有一些学生不举手,他们一碰到这样动脑筋的题目就发呆,我一边请其他同学回答,一边悄悄地提醒他们再过几个人就请你回答,结果好几个同学回答得相当精彩。我想并不是他们不会,可能一时没想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惰性,反正老师也不会喊到我,我就不想了吧……给学生一点时间,再给学生一个限度,可能就会有更精彩的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6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六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极富情趣的童话故事:小骆驼的外貌受到小红马的嘲笑,但它通过自己沙漠旅行的亲身体验,终于明白了自己并不难看,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故事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事物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辨证对待问题。童话故事的教学,最忌就事论事。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处理好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凭借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并通过设计巧妙的导入方式、创设有效的情感沟通情境引导学生丰富、充实课文内容,拓展课文的空间,深化、升华课文的主题。

导入时我以孩子们眼中的自己为实例,让学生说说我相貌上的特点,学生有的说优点,有的说缺陷,指出缺陷时我就用幽默风趣的话语道出它的有用之处,并用“在别人眼里是缺点的东西,说不定正是值得你自豪的优点呢!”这句话自然揭示了课题,为课文的学习打下了伏笔。这个充满人情味的导入,引发了他们的阵阵笑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用“活生生”的事例,更容易使学生感受到真实感、亲切感,调剂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

这篇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内容比较少,“小骆驼觉得挺委屈”也是一笔带过,对学生理解课文及感情朗读造成一定的困难。都说“情”是“文”的命脉,而儿童情感的产生是与他们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巧妙地牵住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因此,教学这两段不能停留在教“有字”,更重要的是教“无字”。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请学生根据小红马、小骆驼的动作、神态,并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小动物来想象他俩的心理活动。孩子们实话实说,畅谈感受。他们观察细致,感受具体,抒发的感情真实细腻,完全进入了课文的角色当中。引导学生读出无字的书,使学生“有中见无”“无中见有”,逐步学会把书“读透”“读活”、读出自己的个性,能够达到以少胜多,简处求丰的教学效果。

通过讨论,孩子们更深刻地体会到骆驼妈妈真诚、无私、艺术的“疼爱”。说孩子是“情感的王子”并不夸张。我常常觉得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不断得到人世界间最纯真的情和爱的熏陶,这是何等的一种幸福!孩子的情感会形成一种驱动的力,聪明的语文老师应该利用他们的情感,成为他们主动投入、参与教学过程的力;责任心强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培养发展孩子的情感。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这不仅是孩子心理的需要,而且也是教学的需要。

一堂课的成功并无诀窍可言,但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做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文中角色,与角色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与角色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了独特的阅读体验,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智慧也得到尽情展现。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7

一节课40分钟,眨眼就过去了。可它留给我的思考很多,我一直在心里问自己:“我感到自豪的是什么?”

回顾课堂,我感到自豪的是孩子们独特的思维与个性化的表达。例如,在想象沙漠刮起风沙的情景,学生有的说:“沙漠里飞沙走石。”有的说:“风沙刮得人睁不开眼睛。”在引导学生谈谈你感到自豪的是什么时,学生先是一愣,接着话匣子打开,“我感到自豪的是我读过〈四大名著〉。”“我感到自豪的是我拥有一个幸福的家。”“我感到自豪的是有你这样的好老师。”举手要发言的孩子还有很多。

我感到自豪的是孩子们的大胆与认真。淘气的他们居然做到了静心听课,以致于幻灯片上一个小小错误也难逃他们的火眼金睛,我感到为难,同时感到庆幸,为难的是我要“有错即改”,庆幸的是孩子们懂得学习知识来不得半点马虎。

回顾课堂,当我领着孩子们跟随小骆驼和骆驼妈妈走完一趟沙漠时,我感到自己与骆驼妈妈相距甚远。

其一,我要求孩子们用心读书,用心感受,而我没有用心上课,没有认真倾听课堂上的声音,以致于出现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在引导概括驼峰、脚掌和睫毛的用处时,前面的学生将文中的语句都找出来,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按理这是正确,可我的引导有问题,以致于听来累赘。在引导“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范例是“我感到自豪的是拥有你们这样聪明的学生。”以致于出现“我感到自豪的是有一个爱我的妈妈。”我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优点,而不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

其二,不分轻重。描写沙漠的词语有必要感受,可花的时间过多,以致于后面的教学(骆驼身体各部位的用途)极为仓促。《第二次相遇》本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本想以此为平台,引导学生融文本内容及课外获得的骆驼的有关知识到故事中,再次感悟“自豪”的内涵,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结果无奈中只好忍痛割爱。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8

读这篇科普童话,我喜欢小红马的直言,更喜欢小骆驼的妈妈用事实反驳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所以,这一课不仅告诉我们一些骆驼的知识,更重要地告诉我们如何对待别人在你面前所说的话。如果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这篇文章还有内涵着科学的家教方法,也就是说这篇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将其带回去给自己的父母看,让其父母也悟出一点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面对他人提出的问题。这一课也有利于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我阅读这篇文章,从上面所说改变了我。那如何用其改变孩子呢?

课文中小红马只说了一句话,小骆驼最后明白了道理并没有找小红马讲述自己并不难看。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编者没有把小红马置于让人讨厌的境界中。所以,我读这篇文章,我感觉到小红马非常真实,像生活中的许多人那样真实。如果小骆驼不去照“镜子”,也许小红马不会说,也就是说小红马的那些话其实是对小骆驼自我欣赏的一种否定,我们大人教育孩子不是也常常用到“臭美”一词吗?小红马的直言,其实就是让小骆驼更好的认识自己。生活中不能缺少像小红马这样的人,因为这类人能够让好多人清醒,更好地认识自己。

小骆驼的妈妈是大人了,所以面对孩子的困惑,没有直接去找小红马论理,没有在孩子面前埋怨小红马,而是用事实让孩子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个性,知道自己的优势,知道自己原来如此。这是让孩子长大的一种教育,是非常人性化的教育,也是非常科学的教育。所以说,孩子父母们可以从这篇文章中学会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面。这也是这篇文章给予人的另外一种收获。当然这篇文章运用的这个方法,也是每位同学应该有的。在课堂上,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甚至也会针对你的缺点提出问题,在家庭里父母也常常会提出有关问题,在同学间,在社会上这样的问题肯定也会经常性的出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用事实说法,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学习这篇课文,孩子们一定要有着这种收获,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收获这一点并不难,并不需要孩子做多少高难度的事来。

课文第三自然段是重点段,这段内容需要孩子们多读多想,甚至识记下来,因为这是一段科普材料,让孩子们认识了骆驼。其实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阅读起点,也就是说任何动物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性,它们自己的体型等都有着自己生存的特殊理由。孩子们多喜欢小动物,其实这就引领着学生进行探究,把自己的喜欢更理性化。所以,学习这一课,要把学生引到使用多种工具来认识自己碰到的动物,了解他们,这种学习方法也是孩子最重要的素养。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9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童话故事,以下是其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一

一、立足教材,借用文本习得语言

古人有“感言、会意、得意忘言”之说,说的是人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进而理解它的含义,最后人们往往记住了这篇文章写的意思,却忘记了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学。这是阅读的规律,但我们的语文课则不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得意”,更要让学生“得言”。学生的语言如何习得,运用课文的语言来表达是条捷径,我的这堂课尽量让学生多说,潜移默化中习得这种语言。

感情朗读,使得书面语言不仅能形成立体形象,而且能转化为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使文章的内在情趣和学生的自身情趣相得益彰。课堂上我用多种形式的读来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个人读、齐读、小组读、表演读。课伊始,我让学生带着自豪之情反复朗读课题,让学生逐渐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世界,为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调。用多媒体欣赏3-4小节的课文朗读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畅谈所见到的沙漠,当学生朗读课文时一幅幅广袤无边而又荒凉的沙漠图出现在学生眼前。随后用“小骆驼明白了________”说一句话,待大家把句子说完时,文本的意思也就基本掌握了。整堂课最后,我又深入挖掘课文中的言语实践点,用“我自豪,我是一匹骆驼……”说上一句话,再迁引到学生身上,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说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说:“我感到自豪的是在今天这堂课上我得到刘老师的多次表扬。”这时,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活”了起来,“火”了起来。一个个眉飞色舞,欢声笑语,清真意切。这一对话使“潜在文本”转化为“现实文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的效果。

二、彰显生命,巧设平台创造语言。

“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这堂课上,我利用课文空白点,建构了一个续写故事的平台,它既巧妙地把书本语言的内化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悄悄地”落实在其中,又把课文的表达技巧“默默地”迁移,变为学生自己的表达技巧,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这堂课,学生能够挑战成功,一是因为学习之前已有大量的言语实践,对文中的重要语言已能灵活运用;二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集合了众人之力;三是之前的课文学习,学生已有了很好的情感铺垫。于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平台产生了,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对话的实质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他们所创设的小骆驼与小红马的再次见面充满童真童趣,自然而然想到小骆驼也把小红马带到沙漠中,小红马面临种种尴尬,消除了对小骆驼的偏见。这样的平台是充满智慧的,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情境、富有教育机智的人,他不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爱的教育,故事的结尾很多同学都能想到小骆驼和小红马又成了好朋友。

三、未能紧扣课题,不断深化主旨。。

这是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不足之处,对“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句关键性的话没有在教学中做到环环紧扣,如果能在教学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时,不断反复地朗读体会这句话,就能使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一步步地深入,使课文主旨的揭示有一个不断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

以上就是我对《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教学设计及反思,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二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教学本文要抓住小骆驼、小红马的具体表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诱导他们主动地掌握相关的动物常识,自觉地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形成和提高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要结合本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课文语言,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我在教学中作了一点尝试:

1、构建对话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然交流的平台。揭示课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推测故事应告诉大家的一些主要内容,如“我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曾经感到自卑?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又让我感到应该自豪?我值得骄傲自豪的本钱是什么?等等。

2、运用图示导读

这里所说的图示有两中意思,一是图画,二是图表。图示导读的最大优势是直观想象,容易给人留下具体实在又深刻的印象,在引导学生认识驼峰、脚掌和眼毛并把握各自特点时,完全应该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及特点。导读小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的特点及其作用时,可以让学生填写图表:

部位特点 用处

驼峰像两个肉疙瘩 贮存养料

脚掌又大又厚 防止陷进沙子里

眼毛两层 遮挡风沙

看了这样的图表,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就容易让人一目了然,而且印象深刻。

3、指导拓展延伸

童话故事的教学,要善于凭借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丰富、充实课文的内容,拓展课文的空间,深化、升华课文的主题。“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这道题明确地提示我们,在学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了有关动物常识,品悟到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后,还应该让学生“续写”。续写的指导还是应该从课文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设计有趣的合理的场景,紧紧围绕小骆驼的驼峰、眼毛、脚掌的特点和作用来展开,拓展延伸寻求合理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10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教学本文要抓住小骆驼、小红马的具体表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诱导他们主动地掌握相关的动物常识,自觉地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形成和提高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要结合本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课文语言,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我在教学中作了一点尝试:

1、构建对话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然交流的平台。揭示课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推测故事应告诉大家的一些主要内容,如“我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曾经感到自卑?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又让我感到应该自豪?我值得骄傲自豪的本钱是什么?等等。

2、运用图示导读

这里所说的图示有两中意思,一是图画,二是图表。图示导读的最大优势是直观想象,容易给人留下具体实在又深刻的印象,在引导学生认识驼峰、脚掌和眼毛并把握各自特点时,完全应该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及特点。导读小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的特点及其作用时,可以让学生填写图表:

部位特点 用处

驼峰像两个肉疙瘩 贮存养料

脚掌又大又厚 防止陷进沙子里

眼毛两层 遮挡风沙

看了这样的图表,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就容易让人一目了然,而且印象深刻。

3、指导拓展延伸

童话故事的教学,要善于凭借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丰富、充实课文的内容,拓展课文的空间,深化、升华课文的主题。“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这道题明确地提示我们,在学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了有关动物常识,品悟到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后,还应该让学生“续写”。续写的指导还是应该从课文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设计有趣的合理的场景,紧紧围绕小骆驼的驼峰、眼毛、脚掌的特点和作用来展开,拓展延伸寻求合理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11

上周,我上了一节课是《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小骆驼因为受到小红马的嘲笑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眼毛的用处,从而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文章富有情趣,寓动物常识于情节生动的童话故事中,是一篇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好教材。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通过内容感悟故事中蕴涵的人文思想,透过文本,挖掘文本的价值取向,依然存在一定难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设计:

一理解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理解了题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首先,让学生度课题,说出“自豪”的同义词,反义词,读题目,从而帮助理解题目。然后,通过强调不同的词来读题目,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最后理解“自豪”做准备。我学习的是薛法根的做法,可是我高估了自己的学生。学习非常好得尚铮竟这样读:我应该感到自卑才对、我应该感到不自卑才对。不过还好,读后他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进行了纠正。

二读中感悟,体会情感变化

在学生自读课文后,找一找表现小骆驼心情的词语,学生能一下子找到“委屈”“自豪”两个词语。然后我让他们说说为什么感到委屈?学生都能复述出第一段的内容。并且读小红马的嘲笑语气读得很好。然后用“那它后来为什么又自豪呢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的学习。

三借助媒体,分角色朗读,了解脚掌、睫毛、驼峰的作用

课文中描写的沙漠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遥远,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看过沙漠。而本课中的小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只有在沙漠中才能显得出它的作用。因此我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的展示和语言文字的训练,帮助学生感受沙漠的恶劣环境,建立对沙漠的了解,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接着我话锋一转:就是在环境这么恶劣的沙漠里小骆驼和骆驼妈妈进行了一次愉快的旅行,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出骆驼妈妈和小骆驼的语气。感受骆驼身上难看的东西的作用。接着用“我感到自豪,因为”说话训练。先结合课文说,再结合自己说,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同时提升本课的主题,学生由骆驼的自豪引发到自身的自豪,由此及彼,由人及己,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信心。

四、指导拓展延伸

除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外,还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与小骆驼进行心灵的对话,并利用文本的“空白”,启发学生想象:沙漠旅行后,小红马和小骆驼再相遇时,小骆驼会对小红马说什么?由于时间不充足,这个练习放在课下进行了,从反馈的作业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前松后紧,这是我在教学中经常存在的不足之处,比如这节课,在题目上就浪费的时间较长,觉得学生读得不到位,就反复读,但同时缺乏有效的指导,劳而无功。又致使后来的说话训练有些仓促,续编故事只能放到课下进行。另外,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时候,总觉得读得不很理想,与我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我想还是由于学生没有在老师的引导下真正走入文本,抑或是教师本身缺乏足够的激情吧。这些问题都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12

今年的四月份,我所在的一所农村小学举行教学基本功大赛,我踌躇满志,比赛前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只想在比赛中一展身手。临近比赛,我在所要上课的班里做了充分的准备,让学生反复朗读所要执教的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比赛那天,正如我所期待的,学生发言热烈,课堂气氛宽松而又活跃,当课即将结束时,我请学生用“我自豪,我是一匹骆驼,因为……”说上一句话,学生能联系课文又结合课外,交流骆驼在各方面的用处。

随后,我又迁移这个训练点,让学生用“我自豪,因为我……”学生马上举手回答道:“我自豪,因为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我一听心想:“这个班百花齐放,有各种各样特长的学生,何不激励一下他们的自信心?”首先让我看到班长何智铖举手了,他在去年的迎春书画比赛中还得过一等奖呢?就请他起来回答吧!他也想久旱逢甘霖般的站起来,说道:“我自豪,因为我能在这堂课中让刘老师感到高兴。”这使我震惊,学生在课堂上这么在乎老师的感受;也使我感到心痛,为了配合老师,他们在课堂上埋没了自我。

思考:几千年的师道尊严使得我们的老师一站到讲台上便失去了自我。常听孩子们说:“老师和老师在一起怎么那样开心,一看到我们咋就不会笑了呢?”的确,自觉不自觉地,我们在讲台上展示给学生的是端庄、大方、文雅,似乎给孩子们的不是我们真实的生命,在孩子的内心中产生一种畏惧感,师生之间隔起了一道无形的心墙。反思自己的这堂评优课,我老想将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答案强加给学生,我想尽了“妙招”,许诺表现好的同学能得到我制作的精美头饰,烘托了课堂气氛,课堂上也表现了某种程度的活跃,但不过是学生对公开课而萌发的表现欲望。

学生按教师计划的过程表演,激发了学生浅表的兴奋,但学生收获的是课本的知识和课文中蕴涵的思想教育,享受的是“戴着枷锁跳舞的愉悦”。因为他们凭自己的经验,平时课堂上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选来选去还是选到老师既定的内容上,老师让学生“质疑问难”,但总是表扬正中下怀的学生或者老师将学生的疑问抛在一边,出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显然质疑变得流于形式,老师俨然是问题的提出者,而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问题。

学生摸透了老师的内心,于是总在揣摩老师的心思去投其所好:提什么问题和老师的意?老师想得到怎样的答案?儿童的心灵是纯真的,他们为了迎合老师,潜移默化中为自己的个性发展套上了枷锁,约束自己的思维,不感越雷池半步。

策略:爱因斯坦说得好:“一个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意愿的、规矩的、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我们应采取措施解开孩子个性和谐发展的枷锁,推倒师生之间那道无形的心墙,否者孩子的个性将掩没在循规蹈矩、亦步亦趋的课堂中。

尤其是当学生发出“不和谐的音符”时,我们不可横加排斥、非难斥问,更不可冷嘲热讽,一定要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还要允许学生犯合理性的错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这样学生思维的火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气氛活跃又会进一步激活思维,个性便从中得到张扬和发展。

课堂是师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我们是带着学生走向作品,而非带着作品走向学生。只有把生命个性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有可能解开枷锁,焕发个性的魅力。当学生抖落了思维之翼上的绳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由翱翔,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去理解作品中的多意性描写,从中获得充分的审美享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13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讲述小骆驼因为小红马嘲笑它难看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通过自己沙漠旅行的亲身体验,终于明白自己原认为长得难看的驼峰、脚掌、眼毛实际上是在沙漠中生存的必要条件,由自卑转为自豪的故事。从而让学生明白: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

在教学中,扣住课文的语言文字,从课题入手,从“自豪”入手,为自豪找近义词与反义词,接着抛出问题:小骆驼为什么委屈,后来又为什么自豪了呢?学生读课文找答案。委屈的原因知道了,通过走进文本阅读小骆驼与小红马进行对话,同学们把小红马的话读得惟妙惟肖,有两个同学读时配上自己想象的动作,引来学生情不自禁的热烈掌声。

在教学小骆驼自豪时,我主要抓住描写大沙漠恶劣环境的词语和骆驼妈妈的两次说话,让学生朗读体会感悟,对美的定义有强烈的感受和初步的领悟。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大沙漠中的恶劣环境,我借助了多媒体图片,让学生对沙漠有个直观的了解,了解沙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从而让学生了解骆驼的脚掌、眼毛和驼峰各有各的用处。继而让学生明白: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

最后让学生练习说话,结合自己谈谈曾经因什么而感到自豪?为什么感到自豪?从而让学生对美的看法达到一个高度,让他们树立正确地审美观。

这堂课中,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虽然注意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但有些地方的处理的还不够恰当,没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受到教育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和提示语等方法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4、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途,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5、初步了解本文通过人物对话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6、让学生学习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以此作为划分大段的依据,初步渗透段落的划分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脚掌、驼峰、睫毛在沙漠中的作用,体会小骆驼心情变化的原因过程,从而感悟小骆驼的自豪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文本,懂得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它的用途。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树立自信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课前交流

老师了解到我们班孩子有三大优点①最会读书②最善于思考③发言最积极。所以今天能来珠海路小学给优秀的你们上课,我感到很自豪。你们有没有信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齐读课题: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二、检查预习

1、课文已经预习了,看!这些词语有信心读准它们吗?

出示生词:

肉疙瘩 镜子 委屈

走一趟  多亏 陷进

铺天盖地 足够  闭上

贮存养料 疼爱 松散

(1)先自己练习一下,不认识的可以请教同位或看看书。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2、引导辨别多音字。看蓝色字“松散”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过程:大多数学生会反应出这是一个多音字。】

它另外一个读音你知道吗?你能给它组个词吗?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初读情况,一是了解学情,二是集体巩固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把重点字音读准确,扫清阅读障碍。】

3、观察红色生字,你最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的写法?

【预设过程:学生有说“镜”的,肯定学生提出的注意点后,老师指导记字方法照镜子一定不要忘记,镜子里留下自己的影子,写时右边中间口里边的横不能丢。学生提出其它字用同样方法解决】

“陷”老师也想提醒大家,右下部分的笔顺容易写错,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特别提醒右下部分里面的两条短横不要连在一起。

“趟”你是老师的知音,跟老师想的一样。趟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先写“走”字旁,注意第七笔捺要写得足够长,托起里边的“尚”。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

4、下面请同学,摆好写字姿势,用钢笔认真描红这两个字。

5、描红完的同学看屏幕,这儿还有一个长句子,谁会读?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看屏幕,指名读)课件出示:

谁能把他的意思读出来?再指名读句子。

6、课文已经预习了,回顾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过程:学生可能复述故事内容,语言不够简练,因此要引导学生利用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写事的文章一般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小红马嘲笑小骆驼,小骆驼感到委屈是故事的——(起因)。骆驼妈妈带小骆驼到沙漠走了一趟是故事的——(经过)。小骆驼为自己的特殊用途感到自豪是故事的——(结果)

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巧妙的串联起来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

7、分段指导。

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故事的起因?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故事的经过?剩下的段落就是故事的结果。

(师小结:像这样意思相近的自然段放在一起就可归为一个大段,本篇课文共分为三个大段。)

过渡:现在,让我们走进这篇童话故事的起因。

三、精读课文, 语言感悟

1、略读第一、二自然段,感受委屈。

(1)小红马对小骆驼说了什么?指生回答

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睫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呀!

出示句子:

谁来读小红马的话?指名读

(2)从他的朗读中你体会出什么?从哪个词看出小红马在嘲笑小骆驼?

(在课件上点红:难看)

加上提示语,再读,还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红马嘲笑小骆驼?

(在课件上点红:喷着响鼻)

(3)你能当当小红马来说说这句话吗?(指导读出嘲笑语气)

(师小结:看!抓住关键词和提示语就可以感受人物内心活动,我们在平时习作中也可以通过运用恰当的提示语来描述人物内心活动。)

(4)假如你是小骆驼听了小红马的话,心情会怎么样?【板书:委屈】

(5)那么,骆驼妈妈是怎么安慰孩子的呢?指生回答

孩子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

出示句子: 指名读。

你读懂了什么?加上提示语,再读还能感受到骆驼妈妈对孩子的疼爱之情(齐读)

2、略读第五自然段,领悟自豪。

过渡:为了不让小骆驼觉得委屈,骆驼妈妈决定带它到沙漠走一趟。孩子们,经过这次沙漠旅行,小骆驼的想法改变了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5自然段后再回答。指名答

(2)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此时小骆驼的心里觉得怎样?从哪里看出来?指名答(点红最后一句齐读)

【板书:自豪】

(3)质疑:小骆驼刚开始觉得那么委屈,现在又感到这么自豪?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重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抓住小骆驼的一个心理变化,从委屈变成了自豪,从而产生疑问。】

(4)指名回答(点红第二句)

3、紧扣词句,感受沙漠

过渡:那么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让我们赶紧跟随课文去沙漠看一看吧!

(1)同学们,你们了解沙漠吗?谁来说说?

(2)文中又是怎样描写沙漠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3、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沙漠的词句,看谁找的又准又快。

(3)找出的同学读一读,同位交流补充。

(4)指名汇报。

【预设过程:如果一人汇报不全,再找学生补充。】

看!老师也找到了这些词组,谁愿意起来读一读?指名读

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沙漠

松散的沙子

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出示词组:

(5)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画面,走进这茫茫的大沙漠(播放沙漠录像)

(师解说:“茫茫的大沙漠,沙丘一座连着一座,放眼望去寸草不生。这里常常是风声肆虐,黄沙漫天飞舞。转瞬间,沙丘被移走了一片又一片。”)

(6)想着刚才的画面,把这些词组的意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集体交流后,圈出描写沙漠特点的词语,利用多媒体,不仅加深学生对沙漠的了解,而且使学生学到词语积累的方法。教学中抓住了关键词,让同学感受沙漠的特点,如茫茫的、无边无际、风沙铺天盖地等,通过朗读来体现这沙漠的大,沙漠环境的恶劣。】

4、精读 三、 四自然段,了解各部分作用

过渡:同学们你们觉得沙漠环境怎样?到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旅行,骆驼母子会遇到什么困难?它们用什么法宝克服困难呢?

(1)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3、4自然段,边默读课文边用“﹋﹋﹋﹋﹋”标出体现脚掌、驼峰、睫毛作用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地读,自读自悟,培养边读书边批注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找出的同学先在小组内交流。(前后4人1小组)

交流方法是:先读找到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的作用。

(3)按顺序集体交流。

①指生读句子、说作用 。 【相机板书:脚掌 陷不进】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a. 看妈妈说的话中有个“?”,谁能用上“。”说这句话。指名说

b.看!用上句号说意思没变,但用问号说更能肯定骆驼脚掌是陷不进。所以

骆驼妈妈在说这句话时,她内心会觉得怎样?(自豪)谁能用自豪的语气说说这句话。

c. 从哪个词也可以看出妈妈说这话时很自豪。(多亏)

谁能抓住多亏读出妈妈自豪的语气?指名读

e.教师小结:看!抓住关键词,也能体会出(自豪的语气)人物的心理活动。

②咱们继续往下交流。

指生读句子、说作用 。 【相机板书:驼峰 存养料】

出示句子:

我们背上的这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 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a.我们背上的这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a.你有什么发现?“够”和“足够”这两个词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吗?

指名回答

【预设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够”说明刚满足。“足够”说明很充足还有剩余。】

b.小结:一字之差可以告诉我们这么多,在平时学习中我们也要学会恰当运用词语。

c.说这话时妈妈用什么语气?(自豪)指名读 你也自豪地说说这句话。

e.抓住“足够”齐读句子,体会骆驼妈妈内心的自豪。

(师小结:看通过小骆驼与骆驼妈妈的对话,我们了解了骆驼身上各部分的作用,这种表达方式叫语言描写。我们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学会使用呀!)

③过渡:沙漠里的天说变就变,就在小骆驼与妈妈说话间,风沙又来了。(放风沙声音)小骆驼该怎么办呢?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

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a.加上自己的想象来读这句话。指名读。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相机板书:睫毛 挡风沙】

b.“没进一点儿沙子”难怪小骆驼沙漠旅行结束后会默默地想;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c.抓住“!”再读最后一句话,读出小骆驼的兴奋之情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在自读中了解内容,在合作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在朗读中提升对思想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六、补充资料,点拨感悟。

1、其实,值得骆驼自豪的不光这些本领,它还有一个美称——“沙漠之舟”。

结合文中插图,看老师补充的资料——《沙漠之舟》出示资料:

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骆驼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骆驼的寿命可达35—40岁。野生的骆驼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3里内辨察和感觉到远处的水源。初生的小骆驼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随其父母漫步沙漠。

(1)边读边给每句话标上小序号,看看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话都介绍了什么?指名回答。

你知道为什么把这七句话放在一起吗?

【预设过程:学生基本能说出这几句都是介绍骆驼特点的。】

师小结:是呀,短文中每一句话都告诉了我们骆驼的一个特点,这样表达意思相同的几个句子集中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自然段。你从这个自然段中了解到了骆驼的哪些知识?

(2)训练说话:请你 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 。”这一句式,替着小骆驼说一说,让它感到自豪的还有什么。

【设计意图:此处,通过补充资料让学生知道骆驼感到自豪的其他方面,理解每句话都写了骆驼的一个特点。从而引出几个意思相关的句子构成自然段的概念。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知识,并借鉴老师出示的句式来训练说话。这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做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2、骆驼有它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让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请你说一说最让你感到自豪的是什么?

出示句式:我感到自豪的是 。

【设计意图:紧抓课题,让学生以“我感到自豪的是 。 ”来发展思维,训练语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也是一个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到生活的过程。】

七.再扣课题,领悟道理,积累学法。

1. 课文学完了,请你用上“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或是“我学会了”什么?来说说你的收获吗?

【预设过程:学生能看板书把骆驼主要特点说出来,就鼓励收获大。如果能说出道理,及时表扬你不仅学到知识,还明白了深刻道理。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手法——语言描写。】

小结:其实课文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骆驼身体各部位的作用,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事物美不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有没有(用处)

2.看板书小结:

(1)同学们虽然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但是在沙漠中行走陷不进沙子里,所以小骆驼说,指课题齐读。

(2)虽然骆驼背上的两个肉疙瘩很难看,但是它能贮存足够养料,所以小骆驼说, 指课题齐读。

(3)虽然骆驼的两层睫毛不好看,但是能挡风沙,所以小骆驼说,指课题齐读。

3.教师总结升华:现在知道小骆驼为什么自豪了吧?(擦去问号)是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所以我们要正确判断事物的美与丑。

八、布置作业:续编故事

现在的小骆驼真想把自己的收获和小红马说说。有一天,它们又见面了,你能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续写这篇童话吗?

【设计意图:语文言意理论认为:文本作为言语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统一体。母语教学的本体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并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读者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此项作业与上文衔接紧密,由易到难,从点到面,自然水到渠成。】

板书设计: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驼峰——存养料

脚掌——陷不进

睫毛——挡风沙

(委屈) (自豪)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15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同学们,大家都应该认识我了吧,我有什么特点呢?

(不高——小巧玲珑,胖——力气大)

2、 谢谢大家的夸奖,不然我会感到很自卑的。

3、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齐读课题)

(1)、假如有人问:谁应该感到自豪,哪个词语要重读呢?(我)

(2)、假如有人问:我应该感到怎样才对?课题该怎么读呢?(重读自豪)

(3)、假如有人怀疑:我感到自豪对不对?课题该怎么读呢?(重读才对)

(4)、(擦去自豪)假如不用这个词,课题可以怎么说呢?

我应该感到骄傲才对

(“骄傲”在这里并不是狂妄自大,而是自豪的意思。)

(5)、假如换上自豪的反义词,课题又可以怎么说呢?要加一个否定的词。

(我应该感到不自卑才对)

这样就不对了,我们可以把不放在前面,再说一遍

(我不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我感到自卑是不对的)

4、 你们说的都很好,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法和说法都不同,我们的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多彩。看来我得好好学习这篇课文了。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里出现了很多的词语,大家不一定会读

(出示第一组:镜子、委屈、告诉、疼爱、走一趟、贮存、养料、足够、多亏、疙瘩)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介绍一下,你为什么能读的那么好啊)

2、我们再来挑战一下

(出示第二组:茫茫的沙漠、无边无际的大沙漠、松散的沙子、陷进沙子里、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过来)谁能将这些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1)、听了同学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2)、谁发现了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都有沙)

(3)、这些是描写沙漠的,那在你的印象里。沙漠是怎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

(到处是沙,没有水,无边无际,很容易迷路,白天温度很高,达到60多度,晚上温度很低,有时达到零下十几度,气候恶劣, 那里只生长仙人掌不是生长其他植物,但有时会出现绿洲也是很美的。)

3、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沙漠的图片,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1)、出示沙漠图片及声音。

(2)、齐读这些词,读出感受。

4、沙漠环境是如此恶劣,谁能生活在沙漠里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准句子。

5、指名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

1、出示第一小节

出示挂图,有一天,一只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

(1)、哪一个是小骆驼呢?描述一下小骆驼的样子。

(2)、读一读第一小节,你有什么感受。

(小骆驼很爱美,小红马很瞧不起小骆驼。)

(3)、从哪些地方看出小红马看不起小骆驼呢?

(喷着响鼻,又大又厚,两层睫毛,肉疙瘩,多难看啊)

(4)、观察图片,从小红马的动作、神态中,你看出了什么?

从小骆驼的动作,神态,你觉得他会想写些什么?

(5)、你能通过朗读来体现小骆驼的爱美,以及小红马看不起的态度吗?

(6)、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2.小骆驼觉得很委屈,告诉了妈妈,骆驼妈妈该怎么做呢?

(找小红马理论、安慰小骆驼……)

(1)、出示第二小节

(2)、从骆驼妈妈对小骆驼说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妈妈很疼爱它、从“疼爱”孩子、你跟我……)

(3)通过预习、我们已经知道骆驼的骆峰、脚掌、睫毛的作用很大。

为什么妈妈不直接告诉小骆驼,而是带小骆驼去沙漠中旅行呢?

(a. 如果妈妈只对小骆驼讲大道理,他肯定不相信。

(b. 让小骆驼亲自在沙漠中体会骆峰、脚掌、睫毛的作用

(c. 表现了妈妈对小骆驼无限的关爱)

(4)有感情地朗读这小节,体会小骆驼的委屈以及妈妈的关爱。

3去了沙漠之后,小骆驼有没有什么改变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板书: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骄傲(近)自卑(反)

小红马瞧不起小骆驼 脚掌 又大又厚

小骆驼很自卑、委屈 骆峰 两个肉疙瘩

睫毛 两层、又长

教后记

这节课我上的是苏教版第6册的14课《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爱美的小骆驼受到了小红马的嘲笑,骆驼妈妈通过沙漠之旅告诉了它脚掌、睫毛、驼峰的作用。

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参考了许多优秀的教案,然后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比如,我问同学我有什么特点时,我知道同学会说我不高、胖等特点,然后我就想乘机告诉同学,虽然我有一些不足,但是我不会感到自卑的,然后就引入到了课题。

揭示课题时,我先让同学通过不同的朗读来抓住课题不同的含义,又抓住“自豪”一词,通过换近义词、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并引导学生把课题读好。围绕课题学生质疑:“我指谁?”、“我为什么感到自豪?”、“是什么让我自豪?”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初读课文时,运用了学生喜欢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好,通过自己对文章及字词的理解,又出示了有关沙漠的图片及声音,让学生能有更深层次的体会。

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对于本课的重点——沙漠旅行,只是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是给学生们创设情境,小红马看不起小骆驼,小骆驼觉得很委屈,告诉了妈妈,骆驼妈妈该怎么做呢?接着同学们就各抒己见,骆驼妈妈没有直接去找小红马论理,没有在孩子面前埋怨小红马,而是用事实让孩子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个性,知道自己的优势,知道自己原来如此。这是让孩子长大的一种教育,是非常人性化的教育,也是非常科学的教育。我想作为家长也可以来看看这篇文章的。

小骆驼跟妈妈去沙漠旅行的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重点讲解,只是给同学布置了一个问题: 去了沙漠之后,小骆驼有没有什么改变呢?相信同学们经过学习以及对课文的理解,一定会把问题弄明白的。

这节课我运用实际,借助多媒体,让学生通过朗读、讲故事、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等不同的形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真正的作用、真正的价值。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16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教学本文要抓住小骆驼、小红马的具体表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诱导他们主动地掌握相关的动物常识,自觉地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形成和提高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还要结合本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课文语言,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我在教学中作了一点尝试:

1、构建对话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然交流的平台。揭示课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推测故事应告诉大家的一些主要内容,如“我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曾经感到自卑?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又让我感到应该自豪?我值得骄傲自豪的本钱是什么?等等。

2、运用图示导读

这里所说的图示有两中意思,一是图画,二是图表。图示导读的最大优势是直观想象,容易给人留下具体实在又深刻的印象,在引导学生认识驼峰、脚掌和眼毛并把握各自特点时,完全应该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及特点。导读小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的特点及其作用时,可以让学生填写图表:

部位特点 用处

驼峰像两个肉疙瘩 贮存养料

脚掌又大又厚 防止陷进沙子里

眼毛两层 遮挡风沙

看了这样的图表,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就容易让人一目了然,而且印象深刻。

3、指导拓展延伸

童话故事的教学,要善于凭借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丰富、充实课文的内容,拓展课文的空间,深化、升华课文的主题。“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这道题明确地提示我们,在学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了有关动物常识,品悟到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后,还应该让学生“续写”。续写的指导还是应该从课文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设计有趣的合理的场景,紧紧围绕小骆驼的驼峰、眼毛、脚掌的特点和作用来展开,拓展延伸寻求合理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