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教学反思 篇1
《春晓》教学反思
关于《春晓》这首诗的教学,课后,教研组组织了课后研讨。现将参加研讨的老师们的反馈归纳成以下几点:1、准备比较充分,设计完整,教学程序环环相扣;2、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特别是识字方法的指导,处理的比较好;3、对于诗句意思的教学,采用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渗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4诗歌的朗读,教师进行了指导,也想让学生能多读,但没有很好的引导,效果不好;5、生字的书写没有指导好,只进行了板演,没有书空,学生掌握的效果一般;6、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时要适时进行表扬激励。
我的反思:能根据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能按既定的教学思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读的指导,在学生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5个生字,并会背这首诗。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时,能在一开始就从指导读诗入手,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充分估计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接受能力,虽然有部分学生能按指导进行朗读,但还有一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唱读”阶段。识字教学阶段,教师很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识字效果也比较好。但在写字教学上,教师指导没有到位,多数学生对于笔顺不甚了了,仅能靠已有的经验书写。研读古诗时,教师以故事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渗透诗歌的情景,对于学生研读古诗有一定的帮助。
《春晓》教学反思
这是本学期学的第一首古诗,教学时我做到以下两点:
一、让学生自主地识字。
在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读读《春晓》这二个字,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就说出了“春”要读翘舌音,不能念成平舌音。于是我又让学生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这两个字,有的说写一写,有的说拆一拆,还有的说可以给它组组词……
二、从生活情感中体会诗的情感
只有当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于是我问学生:当春天来了,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你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这时学生的话可多了,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于是我相机地引出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学生想象春风来时,春雨来时大自然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于是教室里热闹极了,有的比动作,有的拿画笔画了起来……在学生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后,我及时地引导他们说说诗人在看到雨后清晨的美景时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通过对学生的一番引导,当我们再次朗读起诗时,我感觉到了学生把诗人、把自己对春天的喜爱读了出来,这时我想他们不再仅仅是会读会背诗句了,更体会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春晓》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
1、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⑴ 上课前播放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
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⑵ 播放《春晓》教学课件:
让学生观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教师范读课文。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2、初读感知:
教师在范读的同时演示课件。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得连贯。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指导学生读出停顿和重音,读出韵脚。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精读理解:
⑴ 指导学生重点理解“晓”“眠”“觉”“啼”“闻”等词的意思。
⑵ 在游戏过程中理解诗意。玩寻找最佳搭档的游戏。提供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寻找诗句来搭配。
同时告诉学生,古诗语句由于字数的严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和题目补充出来。如“夜来风雨声”一句,联系诗题,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风雨声”的意思。
4、拓展延伸:
春天里处处有美景(提供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只要同学细心观察,就会在春天里发现更多更美好的东西。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更美的景色。
5、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全方位发展,我还布置了如下作业:
⑴ 给古诗配幅图画,把诗中的景色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下来,画好之后同学之间交流,共同分享这美丽的景色。
⑵ 把古诗变成描写春天的小短文,读给同学听,比比看谁写的好。
⑶ 把《春晓》写成书法作品,在板报中展览。
【教学反思】
然而,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
首先,应让学生在“问”中发现古诗奥妙无穷。
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我觉得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们就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古诗短短的几行字,里面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诗人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学生一定会有许多好奇!
虽然学生在幼儿园甚至更小已经会念这首《春晓》了,可他们那小脑门中仍然装着无穷无尽的问题。而且,不同的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会敢于用自己的独特思维进行提问。即使有的问题显得非常天真、幼稚,可这都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学生在问中想象,在想象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喜欢了学古诗。
其次,要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诗意。
修订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又特别好动,学习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
我要在进一步的教学中为学生搭建自由舞台,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古诗意思。这无疑给将课堂带来一泓活水,学生们会个个兴致勃勃。他们在交流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交流中培养合作精神。并且,学生会发现学习古诗一点儿也不枯燥,有了兴趣,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
再次,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因此,我虽然知道学生很多早已会背诵了,但我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读,学生体会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春晓》教学反思 篇2
《春晓》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春晓》这首诗的学习,了解汉字演变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在认识9 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的基础上,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许多小朋友在没上学前就能把这首诗倒背如流了。现在请会背的小朋友试着背一下。背不下来的认真听一听。”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朗读古诗,学习生字,课上我充分利用《春晓》意境悠闲,学生早已耳熟能详,采取配乐读、比赛读,感情读,组内读、领读、跟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并在头脑中形成古诗描绘的画面,达到流利背诵,在识字中我注意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记忆生字,本课的形声字较多,因此指导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记忆生字,并试着给会认的字组词,或说说生活中哪里能用上这些字,在小组竞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探究精神。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本课的形声字多,课上老师在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识字的合作学习还需进一步加强指导。
《春晓》教学反思
在教学《春晓》前,我仔细阅读了教学参考,学习了许多有关低年级古诗教学的文章, 并作了充分的教材分析:《春晓》这首古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教学参考上提出了以下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春晓》这首古诗的学习,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了解“矢”的演变过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体会世人对春天的赞美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掌握本课生字词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我想,那我该如何来教学这一课,让我们班的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真正能体会诗的意境,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呢?倘若我在教学过程仅作单纯地分析讲解,然后提问,让学生再回答,说说古诗每个句子的意思,接着反复练习背诵。这样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着,使劲地记着,至于审美情趣的陶冶,诗的意境的体会这样的文化性就不能体现了。
人本主义教学观指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 “新课标”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平时正努力地用新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那这首古诗的教学,我如何尝试用新理念来更好地达到教学的完善?我动了一些脑筋。《春晓》是一首富有情趣的五言诗。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诗的特点,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利用课件再现古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通过朗读领悟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为此我作如下教学设计:
1、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⑴ 上课前播放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
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丽的景色,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⑵ 播放《春晓》教学课件:
让学生观看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听配乐朗读。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孟浩然。
2、初读感知:
教师在范读的同时演示课件。
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所注的汉语拼音朗读这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得连贯。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指导学生读出停顿和重音,读出韵脚。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精读理解:
⑴ 指导学生重点理解“晓”“眠”“觉”“啼”“闻”等词的意思。
⑵ 在游戏过程中理解诗意。玩寻找最佳搭档的游戏。提供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寻找诗句来搭配。
同时告诉学生,古诗语句由于字数的严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和题目补充出来。如“夜来风雨声”一句,联系诗题,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风雨声”的意思。
4、拓展延伸:
春天里处处有美景(提供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只要同学细心观察,就会在春天里发现更多更美好的东西。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更美的景色。
5、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全方位发展,我还布置了如下作业:
⑴ 给古诗配幅图画,把诗中的景色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下来,画好之后同学之间交流,共同分享这美丽的景色。
⑵ 把古诗变成描写春天的小短文,读给同学听,比比看谁写的好。
⑶ 把《春晓》写成书法作品,在板报中展览。
【教学反思】
然而,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
首先,应让学生在“问”中发现古诗奥妙无穷。
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我觉得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们就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古诗短短的几行字,里面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诗人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学生一定会有许多好奇!
虽然学生在幼儿园甚至更小已经会念这首《春晓》了,可他们那小脑门中仍然装着无穷无尽的问题。而且,不同的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他们会敢于用自己的独特思维进行提问。即使有的问题显得非常天真、幼稚,可这都是他们的真实想法。学生在问中想象,在想象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喜欢了学古诗。
其次,要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诗意。
修订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又特别好动,学习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
我要在进一步的教学中为学生搭建自由舞台,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古诗意思。这无疑给将课堂带来一泓活水,学生们会个个兴致勃勃。他们在交流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在交流中培养合作精神。并且,学生会发现学习古诗一点儿也不枯燥,有了兴趣,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
再次,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因此,我虽然知道学生很多早已会背诵了,但我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读,学生体会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当然,我在教学时还有很多环节把握得不够好,不过通过备课、讲课、评课,也使我学到了很多。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春晓》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古诗词的课文,古诗一直以来都是较为难上的篇章,因为文章简单短小,处于记忆黄金阶段的二年级学生早已是背得琅琅上口,但是对于其中的寓意,学生又是极难掌握的,把握不好便会将课文上的枯燥乏味。
为了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真正能体会诗的意境,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先指导学生重点理解“晓”“眠”“觉”“啼”“闻” 等词的意思。然后和学生进行了一个玩寻找最佳搭档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理解诗意。提供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寻找诗句来搭配。同时告诉学生,古诗语句由于字数的严格限制,常常要省略一些词语,要联系上下文和题目补充出来。如“夜来风雨声”一句,联系诗题,可以知道是“(我忽然想起)(昨天)夜里的风雨声”的意思。学生兴趣盎然,而且通过游戏马上就掌握了诗的寓意。在此基础上,再用语言创设氛围,加上范读指导,让学生慢慢读出了古诗的韵味。
《春晓》教学反思 篇3
春晓教学反思
关于《春晓》这首诗的教学,课后,教研组组织了课后研讨。现将参加研讨的老师们的反馈归纳成以下几点:1、准备比较充分,设计完整,教学程序环环相扣;2、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特别是识字方法的指导,处理的比较好;3、对于诗句意思的教学,采用抓重点字词的方式进行渗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4诗歌的朗读,教师进行了指导; 5、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时适时地进行表扬激励;6,学生的学习状态部分不佳。7,指导看图与学文融合的不够到位。
我的反思:能根据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能按既定的教学思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读的指导,在学生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5个生字,并会背这首诗。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时,能在一开始就从指导识字入手,并能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在指导朗读这个环节中,我虽然知道学生很多早已会背诵了,但我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读,学生体会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研读古诗时,教师能通过理解重点字来理解诗句,潜移默化的渗透诗歌的情景,对于学生研读古诗有一定的帮助。在以后的教学中更要让学生在自读中感悟,注重要把图和文融合的更加紧密些,要让学生通过看图对文的进一步理解。
古诗《春晓》教学反思
《春晓》这首古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有了《春雨》这首古诗的教学,我想不借助媒体展开教学,然而怎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理解诗意呢?首先,应让学生在“问”中发现古诗奥妙无穷。我就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朋友,春天来了,你这几天睡觉有什么感觉吗?”最爱睡懒觉的李静静小朋友说:“我觉得特别想睡,爬也爬不起来。”接着孩子的话题我就说:“是呀,这就是说春眠不觉晓呀!等你醒来的时候已经到处是鸟的叫声了。说明天已经大亮了。” 古诗教学的另一个难点便是如何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古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奇葩瑰宝,作为华夏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者,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学好这些优秀的诗篇,所以在朗读的时候应该尽量地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带着这种感情去领悟古诗的精华,但是就理解和感悟能力来说,小学生若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是很难进入这个情境的,所以在讲述的时候,我尽量去营造一种这样的氛围,比如在说“春眠不觉晓”时,我就会让学生去想一想现在的实际,某些同学有了一定的同感,朦胧中便会产生诗人那时的心境,“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与“花落知多少”三句更是景物的描写,配以课文中原有的插图,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和领悟到诗人的内心感受,再加以范读指导,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上到一半时,我先进行了一个引言:“今天,我们进行男女生学习古诗对抗赛。”一语落地,学生群情激越,纷纷举手要上台讲解头一天布置的任务。每一学生完毕,我会进行一个小结,点出哪些知识是需要我们了解的,哪些是要我们识记的。学生们没有了平时上课时的平淡,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欣欣向荣的学习热情。最后,比赛结果是女生赢了。但男生也并不气馁,纷纷表示下次再努力,一定会赢的。
课到这里,好象该结束了。“不是还有惊喜吗?”学生们可没忘提醒我。“是什么呢?惊喜是──要你们给《春晓》穿件新衣服,把这首诗编成一个故事。”“啊?古诗还能变成故事?”学生们可惊奇了。奇怪归奇怪,孩子们可都不甘示弱,纷纷准备起来。
不一会儿,一个个动听的故事从孩子们的嘴里飞了出来。你听──
“美丽的春天来了,天气暖洋洋的,睡着可舒服了!孟浩然一觉醒来,发现天早就亮了。他躺在床上,听见屋外到处都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唧唧喳喳的,真热闹!他连忙起床,走到窗口一看。呀!院子里的花儿怎么落了那么多?地上到处是鲜艳的花瓣。哦!大概是昨天晚上刮了很大的风,下了很大的雨吧!春天真美啊!”
听着孩子们的故事,我心里不禁乐开了花!古诗的意思在孩子们编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全部掌握了。我还用得着逼着他们去枯燥地记古诗意思吗?
最后,我们评选出了三名“编故事大王”给予了奖励。并且我和孩子们约好了,下次学古诗,我们再来比一比谁编的故事好。
在学完了古诗以后,我让学生回想一下以前学习的或是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的诗句,学生们兴致勃勃的背诵着自己知道的有关春天的诗句,也能很快把以前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句从古诗里提取出来。这种联想比较,我想也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必要方法吧!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课,感谢我的学生,让我再一次看到了他们的活力和潜力,我知道课堂小主人们的主动权一旦充分给予,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十分浓厚,我也相信对每一个课堂教学进
当然,我在教学时还有很多环节把握得不够好,不过通过备课、讲课、评课,也使我学到了很多。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春晓》教学反思 篇4
《春晓》教学反思
关于《春晓》这首诗的教学,课后,教研组组织了课后研讨。现将参加研讨的老师们的反馈归纳成以下几点:1、准备比较充分,设计完整,教学程序环环相扣;2、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特别是识字方法的指导,处理的比较好;3、对于诗句意思的教学,采用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渗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4诗歌的朗读,教师进行了指导,也想让学生能多读,但没有很好的引导,效果不好;5、生字的书写没有指导好,只进行了板演,没有书空,学生掌握的效果一般;6、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时要适时进行表扬激励。
我的反思:能根据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能按既定的教学思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读的指导,在学生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5个生字,并会背这首诗。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时,能在一开始就从指导读诗入手,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充分估计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接受能力,虽然有部分学生能按指导进行朗读,但还有一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唱读”阶段。识字教学阶段,教师很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识字效果也比较好。但在写字教学上,教师指导没有到位,多数学生对于笔顺不甚了了,仅能靠已有的经验书写。研读古诗时,教师以故事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渗透诗歌的情景,对于学生研读古诗有一定的帮助。
《春晓》教学反思 篇5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这一定性阐释中可以看出,语文课程标准在确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同时,特别强调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所谓人文性,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尊重,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由此可见,为了体现人文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必须发生转变,由传统的语文课程中的灌输者、命令者,训斥者变为商讨者,组织者、引导者,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实施】
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了人间,睁开你们那双明亮的眼睛,瞧一瞧,竖起你的小耳朵,听一听,春天给我们带来什么?从而导入新课。
2、揭题,教学生字“首”。
二、定向
1、会正确读写这首诗中的生字。
2、能理解“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词语的意思,从而理解每个诗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把整首诗的意思说出来。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寄寓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4、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会背诵、默写。
5、学生自由读,学习目标。
师激励: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信心达成上面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
1、师提出自学要求:
① 边读边看课文插图,用“”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想想意思。读通全文。
② 用“”划出不理解的字词,有不懂的问题请注在文中的空白处。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辅导。
四、讨论
1、教师组织学生分四人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引导每个成员把学习结果提交小组讨论交流。
2、各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回辅导。
五、交流、评议
教师引导各小组派代表把组内学习结果在班上提出来,师生共同评议,(如:通过刚才大家的自学、讨论,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我理解了题目的意思“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师:你是怎么理解“春晓”的意思的?
生:我是用“拆字法来理解的,“春”是春天,“晓”是早晨,连起来就是春天的早晨。
师:很好,你不仅理解了题意;而且还能清楚地说出解词的方法,还有谁也站起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生:我也是用“拆字法”读懂了“不觉晓”的意思。“觉”是感觉,“晓”是早晨,开亮了的时候,所以“不觉晓”就是指不知不觉就天亮了。
生:我读懂了“春眠”的意思,“眠” 是睡觉,所以“春眠”就是指春天在睡觉。
生:我觉得“春眠”应理解为“春天的夜里在睡觉”准确些,因为刚才说“不知不觉就天亮了”那说明睡觉的时间是前一天晚上。
生:我认为他说的还不完整,因为谁在春天的夜里睡觉,没讲出来,所以“春眠”的意思是:诗人在春天的夜里睡觉。
师:很好,你能通过理解,想象把词语的意思说完整,还有谁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处处”是到处的意思。
生:我用也“拆字法”理解“闻啼鸟”的意思,“闻”是指听到,“啼”是鸟叫,因此“闻啼鸟”就是指听到鸟叫的声音。
师:刚才大家的表现很好,通过自学读懂了诗中词语的意思,下面请大家找一句你最喜欢的诗句,用自己的话把它的意思说出来。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师:很好,小朋友们都能用自己的话正确,连贯地把自己喜欢的诗句的意思说出来,那么能不能把整首诗的意思也连起来说一说呢?
学生独立练说→指名说,评议→同桌互说。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录音诵读,并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哪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录音朗诵,学生想象,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指名说说,全班评议。
生:此时,我仿佛看到了柳树发芽了,桃花开了,燕子飞回来了,还听到鸟儿叫个不停,还有知了在唱歌。
生:此时你还看到了小朋友在田野里放风筝,听到了他们的欢笑声。
师:此时,你最想面对春天说些什么?
生:我最想说:“春天太美了!”
生:我想大喊:“啊!春天,你真迷人!”
生:我想对着春天说:“啊!春天,我愿做个像你一样美丽,纯洁的人。”
师:谁能把自己对春天的这份感情用朗读把它表达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六、质疑问难
1、“花落知多少”是什么意思?花落了多少,作者知道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全班讨论、交流、评议。
七、自测自结
1、自测:对照学习目标,检测一下自己,是否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可以通过做课堂作业本来检测)
2、自结:学了这一课,你读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
八、拓展延伸
“解题意→明诗意→悟诗境”这是学习古诗的最一般的方法,请大家用这种方法课后去自学几首古诗。
【教学反思】
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整堂课来看“定向→自学→讨论→交流→质疑问难→自测自结→拓展延伸”,教师只充当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鼓励者,参与者和协作者,改变了以前那种“权威主义”,“话语霸权”的角色,而学生的学习主要靠自学,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这堂课的设计比较精彩的是“交流、评议”这一环节,因为这儿出乎我的意料,我以为学生通过自学,分组讨论,基本上能解决诗句中的词语,可万万没料到的是,学生不仅把诗中的词语都理解了,能说出每句诗,整首诗的意思,而且把诗歌的意境这一教学难点体会得如此深刻,尤其是小朋友对春天说的话“啊!春真美呀!” “我愿做个像春天一样美丽、纯洁的人!”这使文章主题的升华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又超越了文本。由此我想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春晓》教学反思 篇6
一、让学生自主地识字。
在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读读《春晓》这二个字,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就说出了“春”要读翘舌音,不能念成平舌音。于是我又让学生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这两个字,有的说写一写,有的说拆一拆,还有的说可以给它组组词……
二、从生活情感中体会诗的情感
只有当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于是我问学生:当春天来了,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你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这时学生的话可多了,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于是我相机地引出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学生想象春风来时,春雨来时大自然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于是教室里热闹极了,有的比动作,有的拿画笔画了起来……在学生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后,我及时地引导他们说说诗人在看到雨后清晨的美景时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通过对学生的一番引导,当我们再次朗读起诗时,我感觉到了学生把诗人、把自己对春天的喜爱读了出来,这时我想他们不再仅仅是会读会背诗句了,更体会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春晓》教学反思 篇7
《春晓》是一首清丽的小诗,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春天的热爱之情和对春花被风吹落、被雨打落的惋惜之情,实质上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春晓》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春晓》教案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春晓》,能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意境。
1 能够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能够比较熟练地背唱主题音乐的曲调。
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常规训练
1 音阶练习:跟琴演唱,并用柯尔文手势表示。
2 音程练习:1—3 1—4 1—6 (设计意图:解决歌曲中大跳的音准问题)
3 发声练习:
1 2. 1 6 - ︱ 0 6 6 6 5. 3 ︱
啦
2 2 3 1 1 ︱ 2 - - - ‖
啦
用划拍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前八分休止符以及附点和切分音符的准确唱法。先放慢速度学唱,等准确后再回原速,进行移调练声,并注意提醒学生轻声高位演唱。
(设计意图:既解决歌曲的难点,又做到声音的训练)
二、 新歌教学
(一) 初听《春晓》范唱,熟悉歌曲。
美妙的声音唤醒了春天的使者,听!她给我们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春晓》,听后请同学们仔细想想,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感受到什么?
(二) 再次你聆听范唱,请你告诉我: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得出曲式结构:A B A′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而且每一次都是有任务的听,并不是盲听,通过两次聆听,学生对歌曲更加熟悉,为学唱做好铺垫)
(三) 学唱第一乐段:
1 在学唱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听音拍节奏”,老师怎么弹,你就怎么拍。比比谁的耳朵最灵,反应最快。
2 跟琴哼唱旋律,可放慢速度练习,要求学生手指乐谱。
3 师生接龙
4 完整演唱旋律
5带词演唱,注意一字多音 ·︵
(设计意图:运用各种形式唱旋律,帮助学生摆脱唱谱的枯燥、无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充分体现“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课程基本理念。)
(四) 学唱第二乐段
1 分句跟琴模唱,用手势帮助学生掌握音准。提问:为什么在这里用上大跳?为了表达怎样的情绪?引导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 完整演唱,及时纠错
(五)学唱结束句
引导学生找出与前面不同的地方,用图形谱帮助解决难点。
3 ⒉ 2 - ∣ ︵ _
花 落 → 花 落
延长音用默数拍子的方法掌握时值。
(六)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感受不同的演唱方法带来的不同效果。
1 用稍弱的力度演唱第一乐段,请你说说,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2 加上顿音记号第二乐段,又会出现怎样的效果?
3 第三乐段用怎样的力度演唱,才能表现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4 结合前面三种方法有感情地演唱全曲,让我们的春天更加多姿多彩。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练习,让学生领会到,各种音乐要素和音乐表情记号在音乐的表现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建立一个观念:我不但要唱会,还要唱好,感受音乐的美妙。)
四、背唱主题旋律
1师生接龙,降低难度,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2 逐步擦掉部分音符,循序渐进地背唱旋律
2 学生完整背唱,教师用手势引导,提示。
(设计意图:运用多变的方法,让学生非常乐意地背唱,变被动为主动。每节课坚持背唱几句旋律,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音准能力会大大提高。)
五、总结,下课
同学们,美妙的歌声让我们愉快地度过一节课,现在,请你们说说,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总结,进一步检验这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帮助老师更好地进行课后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服务。)
《春晓》反思关于《春晓》这首诗的教学,课后,教研组组织了课后研讨。现将参加研讨的老师们的反馈归纳成以下几点:1、准备比较充分,设计完整,教学程序环环相扣;2、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特别是识字方法的指导,处理的比较好;3、对于诗句意思的教学,采用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渗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4诗歌的朗读,教师进行了指导,也想让学生能多读,但没有很好的引导,效果不好;5、生字的书写没有指导好,只进行了板演,没有书空,学生掌握的效果一般;6、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评价时要适时进行表扬激励。
我的反思:能根据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能按既定的教学思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读的指导,在学生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5个生字,并会背这首诗。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时,能在一开始就从指导读诗入手,把握诗的节奏和韵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充分估计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接受能力,虽然有部分学生能按指导进行朗读,但还有一部分学生仍停留在“唱读”阶段。识字教学阶段,教师很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学生的识字效果也比较好。但在写字教学上,教师指导没有到位,多数学生对于笔顺不甚了了,仅能靠已有的经验书写。研读古诗时,教师以故事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渗透诗歌的情景,对于学生研读古诗有一定的帮助。
《春晓》教学反思 篇8
课题:《春晓》
课型:唱歌课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曲《春晓》的学习,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对以我国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春晓》,体会不同的速度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所产生的作用。
3、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教学重点、难点:
1、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2、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听过《春天在哪里》这首歌吗?让我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吧。
1、歌表演《春天在哪里》。
2、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春天是那样的美,到处是万紫千红,到处是花红柳绿,哪位同学能够用你的歌声来表现春天呢?
——让学生自由演唱。
3、刚才大家演唱了赞美春天的歌曲,还有哪些同学能够吟诵赞美春天的古诗呢?
三、古诗文化
1、刚才有位同学吟诵了《春晓》这首诗,你们看,唐朝诗人孟浩然多了不起,仅仅用了20个字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这美妙的诗句吧!
——师生共同诵读古诗。
2、提问: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呢?
3、师:大家说的太好了,面对这么美丽的春光,我们的诗人孟浩然不禁吟到:“春眠不觉晓,……”
——师配乐朗诵。
四、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知道吗,这首诗还能唱一唱,这种唱法叫古诗新唱,想听听吗?
1、欣赏童声合唱《春晓》,感受歌曲情绪。
2、出示歌单,老师做示范演唱。
3、老师逐句教唱。
4、老师唱词,学生唱la音。
5、轻声演唱歌词。
6、解决难点:
1)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四个动作:听、听、看、摇头。
2)最后一句附点节奏
7、再次轻声、有感情地演唱。
8、女生领唱,男声伴唱。
9、男生领唱,女生伴唱。
10、分组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春晓》。
11、教师指挥完整演唱一遍。
五、歌曲处理
1、师分别用慢速、中速和快速演唱歌曲,请学生仔细聆听后说一说三遍演唱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
2、排练合唱《春晓》,用慢速和中速演唱歌曲。
3、表演节目——大合唱《春晓》。
六、小结
感谢二()班全体同学,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教学中紧紧围绕“春”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说春天,唱春天的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春天。上完课,我就有很多的感触。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勇敢、踊跃的表现自己,我也努力来创造一个民主的课堂。因为只有课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学生才会感觉到心理的安全,才会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春晓》教学反思 篇9
《春晓》教学设计的教材分析反思
【设计理念】
教学要通过动情的语言,借助优美的音乐、图画、场景等,把春天的种种意象变成一首“立体交响曲”,再通过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生日常的见闻,加以关键点拨,使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接受新信息,充实完善课堂学习内容,把教学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让学生感受到春天很美好
【教材分析】
《春晓》一课首先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春晨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晓、啼”等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积累背诵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3、思想品德目标: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悟春天的美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器具】生字卡片,新词卡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课文与生活,为学生学习作好铺垫
师:小朋友,春天已经悄悄来临,睁开你那明亮的眼睛瞧一瞧,竖起你那小耳朵听一听,春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生:春天来了,柳树姑娘穿上了新衣服,小草从地下钻了出来,鸭妈妈带着可爱的鸭宝宝出业春游了。
生: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用剪刀似的尾巴剪出了春天的秀丽风景,青蛙醒了,看见周围的小朋友正忙着种葵花,它赶忙跳出洞口捉虫去了。
师:草青了,树绿了,花儿开了,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多么诱人的春色。多么美好的春光啊!古时候,诗人们为此写下了许多精彩美妙的诗篇,《春晓》就是其中的一首。
二、以学定教,重视效率
师:我们来学习《春晓》,谁来读一读?
生:(读)春眠不觉晓。
师:学习古诗要从字词入手,你觉得第一行中哪几个字不理解,需要大家帮助?
生:“觉”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
师:“觉”是多音字,“不觉”在这里可以解释为“不知不觉”。
生:“眠”是睡觉的意思吗?
师:说得真好,古诗中的一个字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词。现在你能把这行诗句的意思告诉大家吗?
生: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正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师:学懂诗句要从字词入手,在说整句诗的意思时,你还得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地加上一些字词,有时还要调整一下顺序。
师:试着学一学下面三行。要是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怎么办?
生:可以看词语手册,查字典。
师:利用工具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生:可以找老师帮忙。
师:是的,“学问学问,边学边问。生:也可以和同学讨论。
师:对,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可以产生智慧的火花。 三、在想象中唤醒学生的思维
师:春天的早晨,鸟语花香,风雨过后,落花满地。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想想那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师: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你躺在暖暖的被窝里,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只听到窗外到处是鸟儿的叫声,鸟儿多么快乐!可是昨天夜里……
师:闭上眼睛的这会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听到小鸟们停在树枝上互相打招呼:“你早!你早!”
生:我仿佛看到春风把花瓣儿撒在了水面上。
生:我真想变成一片花瓣儿,像小船儿一样漂向远方。
生:我仿佛听到春雨沙沙地下着,看到柳树的枝条上又抽出了一片新绿,桃花的花苞一下子胀大了。
师:是啊,这就是春的气息,这就是春的脚步。《春晓》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画面上花红柳绿、流水潺潺,活泼可爱的小鸟停在枝头。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一读。
师:春天这样美好,有多少诗人曾经赞美过它呀!把你所知道的关于春天的诗朗诵给大家听,好吗?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春风真是一位魔术师。
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多么美妙的意境啊!
生:“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师:好一个和美的春天。
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师:春色真是无处不在啊!
五、注重读写结合
师:春天的美景如此令人陶醉,就让我们以《春晓》为题把春天早晨的景象写下来或画下来吧!
师: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春天在小朋友们的笔下诞生了。让我们一起欣赏。
生:(读自己写的内容)春天到了,春风妈妈出差回来了。小草乐得钻出了土,桃花乐得笑红了脸,柳树乐得跳起了舞。小青蛙闻到春风妈妈温暖的气息,伸了一个懒腰,活动了一下身子,呱呱叫着:“妈妈,我整整睡了一个冬天,饿坏了,我要吃虫子。”
生:(不甘落后地站起来朗读)春风吹呀吹,小草偷偷地从地下钻出来了,柳树的枝条绿了,桃花的花瓣红了。小朋友在阳光下奔跑着放风筝。周围的一切都变了,变得那么生机勃勃。春天就这样悄悄地走来了。
【板书设计】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教学反思
这是本学期学的第一首古诗,古诗一直以来都是较为难上的篇章,因为文章简单短小,处于记忆黄金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早已是背得琅琅上口,但是对于其中的寓意,学生又是很难掌握的,把握不好便会将课文讲的枯燥乏味。
教学时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让学生自主地识字。
在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读读《春晓》这二个字,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就说出了“春”要读翘舌音,不能念成平舌音。于是我又让学生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这两个字,有的说写一写,有的说拆一拆,还有的说可以给它组组词……
二、从生活情感中体会诗的情感
只有当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于是我问学生:当春天来了,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你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这时学生的话可多了,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于是我相机地引出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学生想象春风来时,春雨来时大自然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于是教室里热闹极了,有的比动作,有的拿画笔画了起来……在学生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后,我及时地引导他们说说诗人在看到雨后清晨的美景时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通过对学生的一番引导,当我们再次朗读起诗时,我感觉到了学生把诗人、把自己对春天的喜爱读了出来,这时我想他们不再仅仅是会读会背诗句了,更体会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 改进措施: 第一,应让学生在“问”中发现古诗奥妙无穷。 第二,要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诗意。 第三,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切记超之过及
《春晓》教学反思 篇10
语文天地的古诗《春晓》是众所熟识的名诗,在学习之前我就估计每个学生应该差不多都会背,可是通过课堂上让学生自读自学后,检查发现其实好多根本读不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认为自己会背了就不用学了。真要叫他们理解诗意,跟着老师念一句理解一句,那也是不大可能的。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课堂上的那一刻,我心里着急起来,我知道我不能像平时那样上了。一堂课下来,倒也有了新的启发。
一、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
在学生自读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对于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一向很感兴趣,各抒己见,如:“觉”读撅嘴音,“处”是翘舌音,“声”是后鼻音等等。我相机让学生组词,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这些难字。跟着我又问:哪个字告诉我们诗写的是什么季节?哪个字告诉你不明白意思?“晓”是什么意思?“不觉晓”呢?学生不明白的诗句意思我让他们用符号标出来,再次阅读诗句,猜测诗意。
二、从表演启发诗的大意
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诗的大意,才能接着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才不会在读的时候毫无表情地念。因此当学生能读出诗人所写是春天这个季节的所受所见所想,我让学生看着我,边观察边跟着演一演,学生的兴致高涨,(我以睡得不想醒来的表情为开头,跟着表演了看到窗外地上的落花,知道下了一夜的春雨,配上白话的诗意解释),通过这样直观的演和说,学生对诗意有了大概的了解。接下来我就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古诗,并激发他们自行创编动作加以表演读,真是不可以小看孩子,刚才我还担心他们读不懂诗呢,而现在却能把诗读得又有表情又有动作,声情并茂。我相信他们对这首诗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印象了。
感谢我的学生,让我再一次看到了他们的活力和潜力,我知道课堂小主人们的主动权一旦充分给予,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十分浓厚,我也相信对每一个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和新的尝试,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春晓》教学反思 篇11
《春晓》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选文。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诗,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熟悉不过了。学生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耳熟能详,背得滚瓜烂熟了。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在教学模式上作了一些突破。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巧妙新颖的教学设计,创设一些具有竞争氛围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扮演主角,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课堂气氛,很好地培养学生自读古诗的能力。
【教学案例】
在上新课前,我宣布《春晓》这一课采用“自学加点拨”的学法,男女生分为两组进行自学对抗赛。要求学生在预习这首古诗时,不但要读熟,而且要请教老师或家长来弄懂诗的意思,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等上课时,老师会给大家一个惊喜。学生们听了都很好奇,纷纷猜测惊喜是什么,课后都准备得很积极。
第二天上课时,我先进行了一个引言:“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特殊的语文课,男女生学习古诗对抗赛现在开始。”一语落地,学生群情激越,纷纷举手要上台讲解头一天布置的任务。每一学生完毕,我会进行一个小结,点出哪些知识是需要我们了解的,哪些是要我们识记的。学生们没有了平时上课时的平淡,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欣欣向荣的学习热情。最后,比赛结果是女生赢了。但男生也并不气馁,纷纷表示下次再努力,一定会赢的。
课到这里,好象该结束了。“不是还有惊喜吗?”学生们可没忘提醒我。“是什么呢?惊喜是──要你们给《春晓》穿件新衣服,把这首诗编成一个故事。” “啊?古诗还能变成故事?”学生们可惊奇了。奇怪归奇怪,孩子们可都不甘示弱,纷纷准备起来。
不一会儿,一个个动听的故事从孩子们的嘴里飞了出来。你听──
“美丽的春天来了,天气暖洋洋的,睡着可舒服了!孟浩然一觉醒来,发现天早就亮了。他躺在床上,听见屋外到处都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唧唧喳喳的,真热闹!他连忙起床,走到窗口一看。呀!院子里的花儿怎么落了那么多?地上到处是鲜艳的花瓣。哦!大概是昨天晚上刮了很大的风,下了很大的雨吧!春天真美啊!”
听着孩子们的故事,我心里不禁乐开了花!古诗的意思在孩子们编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全部掌握了。我还用得着逼着他们去枯燥地记古诗意思吗?
最后,我们评选出了三名“编故事大王”给予了奖励。并且我和孩子们约好了,下次学古诗,我们再来比一比谁编的故事好。
我用这样的一个设计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对古诗的阅读热情,课堂气氛达到了空前的热烈,课文的重点难点也都在不经意中迎刃而解。我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气氛始终非常活跃,由于学生对教材内容预习深入,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因此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以往的教学相比,这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学习兴趣极强,对课文挖掘深度远远超过平时。
这堂课上完后,在学生的交流中我听到这样的话:
“语文课真好玩!”
“这真是我上过得最有意思的一堂语文课了。”
“我喜欢上语文课。”
很久以来,我一直不明白,我们的语文为什么变得干枯无趣了?现在我明白了,事实上是我们教学的主导思想存在问题。当我们把提高学生兴趣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之前时,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只是这一点要得到广大学生、老师、家长的理解还不容易,毕竟还有很多人尤其是家长对“学习兴趣会使人最终取得成功”还缺少长远的眼光。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下去的勇气。
《春晓》教学反思 篇12
音乐创作教学,往往会被人们认为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好像有一种神秘感困扰着广大师生。为什么呢?传统音乐创作教学超出了普通音乐课的范畴,太过“专业”,观念中认为不是中小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那么中小学校的学生究竟有没有创作的欲望和能力呢?结论是肯定的。创作性(创造性)是人类的一种普通心理特征,从儿童到老年,除低能和某些心理疾病患者外,都具有创作性、创造性(潜在的、显性的),特别是在音乐方面。孩子从出生起就有听觉能力,也就具备了听音乐、接受音乐艺术熏陶的重要条件。如在婴儿──儿童阶段,只要孩子一听到愉悦活泼的音乐,就会高兴地手舞足蹈,在电视、电影、录像等媒体及生活当中,看到优美的舞蹈,他们会模仿,甚至会创编新的舞蹈动作。我们时常会听到学生随意哼唱自编的小曲,尽管稚气十足,但毕竟是孩子们创作的,是他们的真情流露。这足以说明,少年儿童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只要有适当的机会和条件,他们潜藏着的能力便会得到充分的发展与表现。
为何选择为古诗词《春晓》谱曲为课题呢?我是结合以下五方面的因素:第一,结合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实际。目前我校正在开展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而中国的古诗词正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吟诵古诗词成为学生每天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二,结合教材中的创新内容。《吟唱古诗词》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走进音乐世界》教材中很有新意的内容。它体现了音乐与传统经典文化的结合,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第三,结合学生实际能力。由于四年级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就已学习过相关的古诗词歌曲《咏鹅》、《悯农》等,已能很好地用语言和歌声进行表达诗意,且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常识,如:节拍、节奏、速度等,具有进行简单创作的基础。第四,结合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爱好。音乐作曲软件的开发成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得以开展的保证。运用计算机音乐创作软件,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境,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五,结合体验成功的需求。基于以上诸因素,所以我设计了为古诗词《春晓》谱曲这种音乐创作课的形式,让学生运用喜爱的信息技术(乐音创作软件)进行创编活动,在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复习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改变了过去音乐知识难教且教学效果甚微的状况。
二、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的确立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新课标中的新教学理念之一。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感受到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并加深孩子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对古诗词内涵美感的体验。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的意境。
3、能运用“乐音”创作软件,为古诗《春晓》谱曲,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中我将情境、音乐基本知识和创作内容三者有机结合,通过欣赏、演唱古诗词歌曲及学习、归纳音乐知识,让学生感受音乐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在教学设计上,我创设了“赏——唱——说——动——创——品”等音乐活动,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使学习活动趣味盎然、高潮迭起。
三、教学中的成功之笔
1、学科整合,荟萃精华。世界是一个整体,由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后来才形成了不同的学科。近代开始学校教学分学科进行,使知识的传授更加具有系统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是,把关于世界的知识分割成不同的学科,不利于学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的完整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代科学的新发展就是在学科交*、整合的过程中出现的,所以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学科的整合,这种整合应当从教学设计时开始,我这节课就采用了音乐与古诗词的整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中国上古时代诗歌、音乐、舞蹈原是三位一体的,诗歌与音乐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的亲缘关系,所以在儿童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中,字声关系就包括“语言声调与旋律音调”和“语言节奏与旋律的节拍、节奏”两个方面。古诗词的声律美其实质就是古诗词语言的音乐美。汉字是单音节而且有声调高低的变化,这种特点决定了古诗词语言音乐美的两个最基本的形态特征:语音的高低走向;语音的长短组合(除此以外当然还有语言色彩的亮与暗、软与硬等方面)。这些
《春晓》教学反思 篇13
古诗《春晓》是众所熟识的名诗,在学习之前我就估计每个学生应该差不多都会背,可是通过课堂上让学生自读自学后,检查发现其实好多根本读不准。读的没有一点感情可言,我想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诗的大意,才能接着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才不会在读的时候毫无表情地念。因此当学生能读出诗人所写是春天这个季节的所受所见所想,我让学生看着我,边观察边跟着演一演,从表演启发学生理解诗的大意。学生的兴致高涨,(我以睡得不想醒来的表情为开头,跟着表演了看到窗外地上的落花,知道下了一夜的春雨,配上白话的诗意解释),通过这样直观的演和说,学生对诗意有了大概的了解。接下来我就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古诗,并激发他们自行创编动作加以表演读,通过这样的教学,现在能把诗读得又有表情又有动作,声情并茂。我相信他们对这首诗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印象了。
上一篇:音乐教学反思:《春天》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