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案例--《我是什么》 篇1
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案例--《我是什么》
作者:我爱语文 》
王煜,女,大专学历,新疆昌吉州实验小学一级教师。在工作中历来对自己严格要求,通过不断学习,理念不断更新。曾获自治区“自主、合作、探究”实验课题组先进个人称号、“自治州青年骨干教师”称号。论文《课堂教学评价之我见》、案例《让学生心中荡起涟漪》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在自治区多次上示范课、研讨课。录像课《荷叶圆圆》获自治区一等奖,《赠汪伦》获自治区课改课评比一等奖。
[课堂实录]
人教版第三册 《我是什么》
新疆昌吉州实验小学 王煜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
师生问好
师: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30课,请看我写课题。谁来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我是什么,指导读课题
生:再读课题
师: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我是什么
生:生自由读课文。
师:我是谁?课文从什么地方看出我是谁了?
生:我从最后一个句子中知道的,雨是水变成的。
师:你还知道水的变化呀!你还能从哪里看出?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中知道的,学生读第二自然段,雨、雪、雹子都是水变成的。
师:也是从水的变化中看出来的。
生:我从第一自然段中知道的。水变成无数的雨点,有时穿黑衣服……,
师:我发现你还是一个积极观察的孩子。你还从哪儿发现了呢?
生:第四自然段,学生读课文句子
师:你是它做的好事、坏事看出来的。
生:我还从课文第三自然知道的,生读句子
师:是啊,水池、小溪、江河、海洋都是水的家。
师:课文中我就是水,都让我们做晶莹的小水珠吧。
课件出现故障了。
师拿出生字卡片领学生读生字。
师:板书“灾、灭”,把火和空气隔绝,就是灭,房子着火就是灾。
生:继续读生字
师:这个词谁会读?出示“庄稼”指导读稼的轻声。
大屏幕出现生字词:飘浮、灌溉、雹子……
师:这些生字要变成词语了,读一读,和同桌一起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没
师:好,淹没的“没”还有一个读音。
生:没有的“没”
师:再读一读
师:注意了,我们来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
生:抢读生字
师:相机表扬:他的眼睛最亮;他最快;是他;你第一;
师:小水珠不见了,它又回到课文中去了,下面我们一起去读课文,同桌一人读一段,互相听一听,看看是否读准字音,读通了句子,要是没读准,请你帮一帮。
师:请看课文第一句话,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指名读
师:这是一个秘密,请你读得轻声一点儿,告诉大家。师示范读,学生再一起读。
师:小声读,我会变。读了这句话,你想知道什么?
生:谁会变?
师:是谁呀?
生:水会变。
师:还想知道什么?
生:水是什么样子的。
生:会变成什么?
生:是怎样变的?为什么要变?
师:同学们想知道水是什么样子的,会变成什么?是怎样变的?答案在哪儿呢?
生:课文
师:读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想想水变成什么,是怎样变的。
生:自由读课文。
师:我是怎样的变的呢?谁来读文中的句子?
生:一个学生读句子
师:这时变成什么了?
生:云
师:噢,变成了一朵飘浮的云。这里有一个词“飘浮”,你看云高高地飘起来了,请你再读一读。
生:读词语
师:谁还想读。
生:读句子
师:飘浮的云都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呀?
生:生读“有时候我穿白衣服……披在身上。”
师:云都是美丽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云美丽的衣服吧。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看,水会变,变成气,升到空中又变成——(云)云还会变吗?
生:会变成雨,雹子,雪
师:你读懂课文了,云因为碰到冷风又会变成雨,变成雹子,还会变成雪。雨、雹子、雪来到地面又会变成什么?平常水在哪儿,在做些什么呢?
生:学生读出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原来水是云、雨、雹子、雪变成的。它们是怎么来的呢?打开练习卡,一边读,一边连。
师:有些同学用尺子来连线,真是很好的习惯。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同学是怎样连的。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连?
师:小硬球为什么用落下来?
生:小硬球更重,落得更慢
师:小水珠要比小硬球——(轻)
师:小花朵呢?
生:轻一点
师:打下来的速度怎么样?师示范读,读得重一些。
师:一起来看第二自然段,读出它们轻重变化行吗?
生: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雨落下来,嘀嗒嘀嗒真好听,谁再读。
生:愿意读的一起来
师:雨淅淅漓漓地落下来了,花更红,草更绿了,想读的一起来读。
生:生齐读
师:谁是小硬球,谁来读?
生读。
师:有没有力气更大的雹子打下来?
生:生读
师:我也想读一读,(语气加重),厉害吗?
生:再读
师:小花朵呢?
生:一生读
师:雪多轻啊,飘得多慢啊,谁来读?
生读
师:雪飘飘洒洒地下来了,想读的都来读。
师:我们来到池子、小溪、江河、海洋,你最想去哪儿呢?和同桌一起读读说说。
师:小水珠们,你们最想去哪儿呢?
生:我想去海洋。海洋里有很多小水珠,可以跳舞、开大会,别的地方有一点小水珠,开不了大会。(台下老师笑了)
师:来,唱起来,跳起来,再读一读。
师:还有谁想去海洋呢?
生:生读句子。
师:我看到你了,你就是海洋里那朵最美的浪花。
师:海洋里的小水珠们,你们在海洋里做什么呢?
生:唱歌、跳舞、开大会。
师:你还想去哪?
生:我想江河。江河里有许多生物。
师:我给你加油,再读
生:读句子
师:一浪追着一浪,谁和她比比赛。(请了两个小组)
师: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你还想去哪?
生:我想去小溪,小溪比长江大海小了一些。不过有许多生物,可以看风景。
生读句子。
师:你刚才说的是慢慢地散步,再读一读。
生读。
师:真悠闲啊!
生:我还想在池子里,平时我都很懒得起床,所以我想在池子里睡觉。
师:指导轻声读“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
师:再读读这一段,读出池子的安静,读出小溪的悠闲,读出江河的你追我赶,海洋的欢乐热闹。
生读第二自然段
我也喜欢这一段,能背一背吗?
生背第三自然段
师:真好,一下子就背下来了,大家都想背一背是吗?站起来一起来背一背。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海洋里开大会的人可多了,你看到他们了吗?课件出示“浮、灌 、溉、淹”。
学生读字两遍。
师:开大会时,他们还说呢,我们有时温和,有时暴躁,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快读一读,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生小声读课文。
师:温和时做了什么事?暴躁时又做了什么?
生读课文相关句子。
师:一起读好事的句子。
师:暴躁时又做了什么事?
生:生读课文相关句子。
师:这里有许多生字词,出示课件读一读
师:出示“灌溉、淹没”,有水才能灌溉田地,水太多就会淹没庄稼。认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有三点水”
师: 在会写的字中也有一个带三点水傍的字,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就是“浮”
师:写“浮”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写字姿势
生:右上边是一个爪字头,要注意撇和点。浮字的底下是一个子,
师:指导书写生字“浮”
生:描红,练习写,同桌互相评一评,写得好的,就在边上画个小雨滴。
老师点评。
我们这节课知道了水在变化,形状在变,地点在变,脾气也在变,生活中你看到过谁也在变呀?回家后可以背诵你喜欢的部分。
30、我是什么
雨 雹 雪
水
(ijianli.net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此文转载于网络
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案例--《我是什么》 篇2
【文本解读】: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本课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而生动,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于趣味故事的优秀教材。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水的不同状态的变化,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而且,水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所以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以及儿童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特点,以开门见山的形式直接导入课题,接着在教学生字的方式方法上,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在识记过程中方法多样,方式灵活,注重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一、二两段),力求做到少讲多读,引导学生明白不同语句用不同语气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自已感知课文。并利用童趣化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对于本文字词的认读与课文的朗读上基本没有问题,但在文中有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上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如“落”“打”“飘”的三个动词的不同用法。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所以在板书设计上用了简易的示意图,希望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浮、池”两个字。区分“袍、雹”两字与“漂浮”与“飘浮”的不同用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段,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点:
会认11个生字,会写2个字,区分“飘浮”与“漂浮”的不同用法,感受不同的词对朗读的语气的不同。
教学难点:
知道汽、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形成的过程。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出示句子:我是什么?指名让学生先来读读这句话。
师:本来呢,问题后面一定要加问号的,可是如果作为课题的时候,就要把问号隐藏起来(板书:30、我是什么)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
师:我们一起在课文里找找答案吧,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读一读。
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随文识字。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2)识记重点词语与词组。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水娃娃要正式给大家变魔术了,它都会变成什么呢?
出示句子: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管我叫“云”。
(1)指名读句子,结合图片,说说你的发现。(板书:云)
预设:晴天穿白衣服、乌云密布时穿黑衣服,朝阳与夕阳时穿红衣服。
(2)我们一起来欣赏不同时候,不同天气的云。
2、师:小朋友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出来了,那我是怎么变成云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里找一找。
出示句子: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1)指名回答,朗读句子。(板书:汽)
(2)理解“极小极小”“无数”,指导朗读。
(3)“飘浮”可不可以换成“漂浮”?
(4)练习区分“飘浮和飘浮”。→集体反馈。
3、师:云彩给我们的天空带来了美丽的色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朋友们,太阳一晒我就变成了汽,升到空中,连成一片我又变成了云,那接下来我还会变成了什么呢?
请你用“——”在文中划一划,读一读。(指名回答)
2、云遇冷之后就成了雨、雹子和雪,那它是怎么回到地面的呢?请小朋友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圈出表示回到地面的动作。
出示: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3、三个动作能不能换一换?为什么?
预设:雹子比较重,落下来比较快,所以用“打”;雪花比较轻,落下来比较慢,所以用“飘”;而雨呢,不轻也不重,所以从天上自然而然的落下来,所以用“落”。
(指导朗读)
4、揭晓谜底
师:同学们,我一会儿变成汽,一会儿变成云,一会儿又变成雨、雹子和雪,你们猜猜我到底是谁呀?(板书:水)
5、课外延伸。
师:水真不愧为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除了这些,它还会变成什么?
(1)学生举例。(霜、露珠……)
(2)(欣赏图片)
四、书写“池”“浮”
师: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水娃娃,接下里我们就来写带有三点水的两个字。
1、学生观察字形,反馈。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反馈。
师小结:要想真正认识水娃娃,了解水娃娃,咱们还得去它的家看看,还得去熟悉它的脾气,下节课,就让我们来更深入地了解水娃娃。
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案例--《我是什么》 篇3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短文.这篇课文以环境保护为题材,写了小作者看到生活中的污染而产生的美好愿望.全诗用儿童的语言表达儿童的内心感受.根据本文的特点,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感悟上.文章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通过拟人的手法形象的介绍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形态,变化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利害关系.课文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生动形象,结构新颖,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文中角色(小雪花,小雨点,小冰雹,小云朵),把自己当作是那个角色,能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走进文本,融入文本,为更好的学习本文作好准备.让后我把课文分为三个版块:生字王国,游乐王国,故事王国.在生字王国中我带着学生复习生字,练习组词,回顾上节课生字词的学习情况.第二个版块游乐王国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用笔画出描写自己的句子.这样学生在汇报交流时发言就有针对性.在学习课文中,第二三段是重点段,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自己的句子(雨,冰雹,雪的),再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读出这些句子.学生本身带着角色进入课文,这样设计,学生学习起来更感兴趣,更乐意学.学习语文,只有学生和老师共同走入文本,学生有兴趣的去学,才能学好文本,掌握知识.理解第二段中的三个动词:打,飘,落是掌握雨,雪,冰雹落到地面的关键词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几个词,我把他们拿出来,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把这些词和雨,雪,冰雹组合在一起,并讲讲自己为什么这样组合然后,让学生加动作把这几个动词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这三个动词的含义.课文的第三段,是描写水的存在的的.我让学生先找一找水到哪里去了,在那里干什么再展开想象体会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在文中的含义,通过动作朗读,从而理解水在不同地方的流动速度的也是不同的.课文第四段中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温和的水和暴躁的水在本文中的含义,在结合水作的好事和坏事中明确人们为了管住水都采取了哪些办法.最后,在故事王国中,通过让学生看图编故事,拓展延伸水的其他形态的变化,更深入的了解水,使所学的知识更加完整,准确.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及朴实而生动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能积极地思维,并通过学习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它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我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
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后,自然地猜出是“水”。接着抛出大问题:“我”会变成什么?学生能够按照课文内容回答,品读水的变化:先学习描写“汽”和“云”的句子,再学习描写“雨、雹子、雪”的句子,重点抓字词,“落”“打”“飘”,这三个不同的现象,由不同的方式从天上下来,通过理解朗读,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来,“雹子”是从天上打下来,“雪”是从天上飘下来。通过比较,学生知道了在读“雹子”“打下来”要重点;读“雪”“飘下来”要轻点,慢慢的;读“雨”“落下来”不慢不快。让学生明白,用词的准确性。第三段虽然短小,但是文字优美,为了能让学生读好,读懂这一段我充分利用课件观察看见什么了?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我在池子、小溪、江河、大海的不同状态。以读代讲,让学生把对这段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体会不同状态的水是有不同的变化的。最后,是水的性格变化。通过对“温和”和“暴躁”这两个词的理解,知道水温和时会做很多好事,读出温柔,和气的感受;水暴躁时做过许多坏事,读出厉害,发脾气的感受。根据这样的思路理解课文,不仅教给了学生从揭示重点、句子之间的联系方面质疑问难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勇敢的个性和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讨论:“人类想出哪些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让学生课后观察水在生活中的变化,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并组织学生开展“节水小卫士”的活动,帮助、监督身边的人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使更多的人增强环保意识。
但是在指导有感情朗读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只叫了几个学生单独读句子,分组读,男女读,齐读较多,没有变换更多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尝试着也读出这种感情,也就不了解他们真正的朗读情况。语言方面用词不够贴切严谨,需要加强,教学生字部分,因为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忽略很多环节,总之,与最初的目标定位相距甚远。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体育路小学 俞红丽
《我是什么》虽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是却描写得生动活泼,充满童趣.作者运用了第一人称自我介绍的方法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描绘了水的各种形态.文中不点明"我"就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
在教学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 魔术激趣 整体感知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描写手法写的,并且抓住了水是会变化的这个过程.为了突出这个"变",教师采用了学生很感兴趣的魔术来吸引大家.教师说要给大家介绍一个魔术师,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这个小魔术师是谁这样教师就设置了一个悬念,学生的心紧紧攥住,急切想知道是谁,具有撩拨好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而且与本课最后一句: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 互为呼应.通过读课文,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猜出了是"水".让学生明白了小魔术师就是"水".在讲课时教师把自己也融入到课文, 和学生一起进入这个角色,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很快进入到角色中,把自己就当成"水"跟大家一起变魔术.这样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了学习状态,深入理解课文.
二,以读为本激发兴趣,帮助理解课文.
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中角色(气,云 ……)读有关的句子,把自己当作是那个角色,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走进课文,融入课文,为更好的学习本文作好了铺垫.
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教师抓住了"落,打,飘"三个词感受雨,雹子,雪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加动作把动词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这三个动词的含义,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然后渗透到有感情地朗读上,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请男生来朗读描写雹子的句子,请女生朗读描写雪的句子,体会雹子的力度和雪花的轻盈.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教师在加强朗读训练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理解动作词"落, 打,飘".通过读,说,演,等各种形式,充分地理解句意,层意.通过教师范读,大大激发学生朗读兴趣.通过学生的自由读,教师指导,再由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听,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仿佛也成了千变万化的"水":先乘着阳光在空中飘浮,连片成云;遇冷凝结,或为雨,或为雹,或为雪;落在地面,就在"家"(江河湖海)中睡觉 ,散步,奔跑,跳舞.
三,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撑.当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了水是怎样变成汽的过程后,教师通过动画演示水变成汽的过程,把复杂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浅显易懂,提高了教学质量,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在教学中还注意引导学生凭借联想,想象帮助理解课文,课堂中充满了想象,充满了童真.他们敢于问,敢于想,敢于说.完完全全地走进大自然中,用他们的语言去与大自然说话.他们懂得课文写的"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在海洋里跳舞,唱歌."中"睡觉"是水平静的样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动;"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滚及它发出的声音.另外,教师还把水变化成的物体做成教具张帖在黑板上,显得更加形象.
四,学有所得,感悟提升
课文在即将结束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份以"如果你是小水滴想为人类做什么"为题写一篇日记的作业,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这节课的体会感受或者自己的愿望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同时这节课的内容也得到了升华.
当然整堂课也有不足之处:
一,对结尾一段的处理不够好
结尾一段是让学生了解水的不同性格,即它温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尤其是它有危害人类的一面,应该让学生有较为直观的认识,突破他们因年龄局限的生活环境所无法看到的实景,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现洪水泛滥,江河污染的一些录象资料.再让学生根据这些画面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二,在教学水的不同形态时,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些写作的技巧
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水.他们可以说出很多:宁静,美丽,平静,清澈见底,活泼,调皮,活跃,奔腾不息,川流不息,汹涌澎湃……然后再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来描写这样的水呢,出示课文描写水不同形态的这一小节,让学生体会拟人句的生动活泼,让学生明白写相同的事物有着许多不同的写法.然后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写一写同一种事物在不同情况下的形态.
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案例--《我是什么》 篇4
----教学案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生生互动合作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这种多项互动合作是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发挥的独特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提的问题成为教师的资源,从而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合作。
如: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充分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抛出大问题:"我"会变成什么?学生纷纷抢着回答。
生1:我会变成汽、云,变成雨。
生2:我还会变成雪、雹子、露珠和霜。
我接着追问:如果你是它,你最想变成什么呢?为什么?请找出来与小组同学读一读,说一说。
于是,教室里一片热闹的场面。他们有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争着说;有的绘声绘色地表演起来……
师:选你喜欢的段落来读。
生3:(读第一自然段)我想变成云,因为云轻飘飘的。
生1:"漂浮"是什么意思?
生4:就像小船在水上漂。
师:你真行。
生5:什么是红袍?
生6:"红袍"就是我穿着红衣服。
生7:我知道,白衣服就是白云,黑衣服就是乌云,红袍就是朝霞。
师(微笑):你们知道的真多。老师也来说一句,红袍就是指早晨天边的朝霞和晚上的晚霞,也叫夕阳。下面请喜欢云的小朋友带着对云的喜爱读一读这一段。
生2:老师,我喜欢雨。(生2读有关雨的句子。)
生4:我来考考你,那你知道雨是怎么来的吗?
生2:是云碰到冷风才变的。
生8:老师,我想是云在和冷风打架打输了,它哭了,这样就下雨了吧。……
一节课下来,学生自由地选择他们所喜欢的来读,期间,课堂中充满了想象,充满童真。他们敢于问,敢于想,敢于说,敢于评。完完全全地走进大自然中,用他们的语言去与大自然说话。他们懂得课文写的"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在海洋里跳舞、唱歌。"中"睡觉"是水平静的样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动;"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滚及它发出的声音。
评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堂课的教学,既依托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由教师的大问题:'我'会变成什么?如果你是它,你最想变成什么呢?为什么?引出学生对"云、雨、雪、霜……"的喜爱,而产生了许多的小问题:"漂浮"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红袍?我来考考你,那知道雨是怎么来的吗?……整堂课以学生的自问自答为主,教师的点拨、指导,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浓入文本,由感而想,由悟而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教师也真正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案例--《我是什么》 篇5
《我是什么》是人教版小语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新编科普短文,它与《四季的脚步》、《清澈的湖水》、《植物妈妈有办法》一同向学生介绍动植物知识、自然常识,进行环境教育。其中,本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及朴实而生动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能积极地思维,并通过学习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它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
根据课文特点,我抓住这个“变”,利用学生很喜欢的孙悟空来吸引大家。然后,以“他会变,我也会变,想知道我是谁”设疑,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自然地猜出是“水”。接着我把学生都当作可爱调皮的小水珠,用生字宝宝们来考小水珠们进行生字教学,教师对字音及轻声音节进行指导。用我是“小水珠”来贯穿全文,品读水的变化:先学习描写“汽”和“云”的句子,再学习描写“雨、雹子、雪”的句子,用“我”来自称,经过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天空,连成一片之后我又变成云,碰到冷风,我有时变成水珠落下来,有时变成小硬球打下来,有时变成小花朵飘下来。再把他们之间的变化过程用箭头连接,使他们能够初步了解。由于时间关系,后面部分就留到下节课。本节课要求会写的两个字是“池、浮”。
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案例--《我是什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2.学习书写10个汉字。
3.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4.认识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认读生字,认识事物
1.认读“滴、溪”。
(1)出示图片:水滴、小溪。这是什么?谁认识?“滴”和“溪”有什么共同点?
要点:偏旁一致,都是“氵”;都与水有关。
(2)课文里还有哪些字的偏旁也是“氵”,请你找一找,圈一圈。它们也和水有关吗?
要点:“汽、江河、海洋、灌溉、淹没”等。
(3)偏旁是“氵”的字,都与水有关。但是有些字偏旁虽然不是“氵”,但也和水有关。比如“雨”,你还能找一找带有“雨字头”的字吗?
要点:“雹、雪、雾、露、霜”等。
(4)你能为这些表示水的字再组个词吗?看谁能组得最多。
2.整体认读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提示: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板块二朗读课文
1.教读长句。
(1)指导朗读长句:升到空中,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要点:教师范读,一种没有重音,一种带有重音,让学生辨析哪种朗读更好听;让学生听读,标出老师语气加重的词语“无数、极小极小、一片、飘浮”;学生模仿读。
(2)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语气的轻重变化。你来听,哪些地方的词语被老师重读了?
提示:教师可示范朗读“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等语句;学生听读,标出老师停顿和语气加重的地方;学生模仿读。
2.教读短语连缀式语句。
(1)出示短语:
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谁会读?
要点:词组和词组之间要注意停顿;每个短语中也有重音,例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
(2)同样是水,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状态就不一样呢?
教师:和池子、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有关;教师可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
(3)出示带有短语的长句。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怎样读才好听。
提示:教师可用不同方式朗读,让学生辨析。第一种,节奏无变化;第二种,节奏有变化。朗读“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时语速放慢,声音轻柔;朗读“在江河里奔跑”时语速加快,声音高昂;朗读“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时语调轻快,其中“开大会”舒缓一些。
(4)出示带有短语的长句: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朗读这句话的时候,节奏该怎么变化呢?请你自己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富有节奏感。
提示:读到水做的好事是开心的,骄傲的,读的时候语速是轻快的;做坏事时心情是低落的,语速是缓慢的,声音是低沉的;可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
板块三迁移运用
1.说说水的变化。
(1)说“我会变”。课文中水发生了几次变化?找一找,水变成了什么?你能把它们都圈出来吗?谁能用“我是水,我会变成……”来把你找到的变化说一说?
提示:“我是水,我会变成汽”等;只要学生能说一个单句即可。
(2)提供句式接着说。水有那么多的变化,请你用“我是水,我会变。有时候,我……;有时候,我……”说一说水的变化。
提示:可以说水形态的变化,比如云、雨、冰雹、雪花等;可以说水在不同场景中的变化,比如在池子里睡觉,而在小溪里散步等;可以说水性格的变化,有时候很温和,有时候很暴躁。这一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借用句式复述课文。
2.准确运用动词。
(1)出示句子: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小水滴怎么掉下来?小硬球怎么掉下来?小花朵怎么掉下来?
要点:发现动词“落、打、飘”。
(2)同样是从上往下,为什么要说“小水滴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花朵飘下来”呢?都换成同样的动词行吗?
提示: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水滴、硬球、雪花轻重的不同,发现水的形态不同,掉落下来的样子也不相同,体会文章用词的丰富性与准确性。
(3)请你来填一填。
秋天到来,我看到一片片树叶从树上下来了。
突然间下雷雨了,一个个豆儿大的雨点在树叶上啪啪的响。
不知道是谁,撒了一把碎纸屑,它们像羽毛一样从空中下来。
(4)这样的句子,你还会填吗?
一阵狂风吹来,把妈妈晒在衣架上的衣服了下来。
瀑布从高高的山上,一千里,非常壮观。
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其他动作词表示从上而下的动作。
板块四结构分类,学写生字
1.出示10个生字:变、极、片、傍、海、洋、作、给、带、坏。
(1)生观察字形结构,尝试归类。
左右结构:极、傍、海、洋、作、给、坏;上下结构:变、带;独体字:片。
(2)生交流左右结构类字的书写要点:注意左窄右宽。
2.重点教学:变、带、片。
(1)生观察字形,找关键笔画。
“变”下半部分的“又”要托住上半部分,横撇和捺脚要稳。“带”中间的横钩要舒展,为下半部分留出足够空间,拖住上,盖住下。“片”写好关键笔画“竖撇”,要站稳。其中“变”和“带”都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重心要稳。这三个字都要注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居中。
(2)教师范写,生书空。
(3)生临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评价。
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案例--《我是什么》 篇7
我根据课文的特点、课标的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课时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我认为本节课在以下几方面是比较成功的:
1.重视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
通过反复读书,从课文语言深入到内容。初读课文课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不丢字,不加字。再读课文,要求做到语句通顺、读流利,并说说“你认为他是什么”,这时学生对课文还只是直觉的印象、浅层的了解。然后,自己再边读课文边思考:从什么地方看出是“水”,这就需要学生抓住词句去理解,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语言,并在理解基础上再有语气地朗读。这样由读正确到流利再到有语气,逐步提高要求。随之对课文的理解也就由肤浅逐步深入。
而且教师根据需要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如个人读、指名读、齐读、师生配合读等,以保持学生读的兴趣。
2.教学设计新颖有创意。
教师根据本文特点,导入以通过看动画、猜谜语的'形式猜猜“我是什么”激发学生好奇心,主动学习的愿望;接着安排了不同层次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和理解,并在读中找到答案,积累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起到了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
3.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和积累课文中精彩的词句。
起到了语文课丰富学生语言,感受汉语语言美的作用。如:理解课文通过“有时候”连接云在空中的三种变化,让学生在生活实际和分角色朗读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对“打、落、飘"三个动词让学生在黑板上搭配词语,联系生活经验体会用词之准确。鼓励学生当堂背一背自己喜欢的词句。
4.重视识字写字的教学。
课堂教学中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尤其是对书写的指导,保持了一贯细致认真的风格。指导到位让学生在自己分析生字结构的基础上,按照范字描一描,写一写,评一评。所以绝大多数学生达到了课标写字的要求。
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案例--《我是什么》 篇8
目标预设:
1、识字13个,写字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水的不同形态变化及性情。
4、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
图片、字卡、实物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水的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13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
一、实验引入
1、课前教师将盛有冰块与水的碗放进小盒,副食学生猜测。
2、学生触摸后谈感觉。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魔盒的碗里有水有冰,它们会发生变化吗?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不会的互相教一教;然后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记一记生字。
4、汇报记忆生字情况。“灾”“晶”“毁”“冷、冰、冲”
5、(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指名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朗读
1、你最喜欢水的哪种变化,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课文中的我穿着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子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2)我的变化奇特吗?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3)我是怎么变成雨、雹子、雪花的?你能做做“落”“打”“飘”的动作吗?
3、看完了我的变化,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一块儿读读课文,也可以加上动作。
第二课时
一、我是水孩子,我会变成什么?
二、阅读理解
1、引读课文:我的家在什么地方?我温和时做过哪些好事?暴躁时干过哪些坏事?
2、联系上下文思考:我的家还在哪儿?我的温和、暴躁表现还在什么地方?在生活中,我还能做哪些好事?又做过哪些坏事?
3、了解水的性情后,你能读好课文吗?
三、拓展性学习
1、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讨论、交流。
2、现代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只让水做好事,不让它做坏事?
3、学生合作,小组调查研究,研究水的家:看年无们身边有哪些保护或破坏水资源的现象?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生字
1、检查读生字。
2、检查读课文
1)、出示生字,齐读
2)、小组讨论学习
(1)看看哪些字比较容易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2)哪些字比较难记?讨
论你怎样记住它们?
(3)汇报结果
3、师做重点强调
4、自由练习
每个字写4个。
三、巩固练习。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我是什么》虽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却描写的生动活泼,充满童趣。文章用第一人称自我介绍的方法,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描绘出水的各种形态。文中不点明我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教学时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本,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中角色(云、雨、雹子、雪)读有关的句子,把自己当做那个角色,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融入课文。为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我抓住了“落、打、飘”三个动词来感受它们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加动作表演出来。同时又结合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文章用词的准确。然后渗透到感情朗读上。我又请男生读雹子的句子,女生读雪的句子,体会雹子的力度,雪的轻盈。
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再通过读、说、演等各种形式,充分理解课文。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读,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欣赏……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
二、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撑,当学生通过读课文理解了水变成汽的过程后,我又通过课件演示,把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浅显易懂,加强了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他们懂得了课文写的“我在池子里睡觉,在……跳舞、唱歌、开大会。”中“睡觉”是水安静的样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动;“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滚及它发出的声音。“开大会”是指水很多,百川入海嘛。
三、学有所得,感悟提升。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受到了环保知识的教育,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回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最后,在课程结束之际,我又布置了一个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画一画水的变化,并注上说明文字。是学生的课堂所学得以延伸。
当然课堂也有不足之处,个别同学还没有完全融入课文的学习之中,可能是积极性调动还不够。在教学水的不同形态是还可以渗透一些写作技巧。
总之,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案例--《我是什么》 篇9
本教案的主要特点是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读书,合作识字,自主探究、自主质疑,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教学中,先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解决课文中会认字,会写字的基础知识问题。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自悟课文内容。小组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同时,通过直观课件的帮助和教师情感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个性化朗读和表演。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2.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师生一起做一个猜猜他是谁的游戏(老师描述班上一个学生的相貌,基本性格,让其他学生猜一猜看是谁。)后,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还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重点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的字音
如:躁、灾、“庄稼”中的“稼”是轻声。
3.读书、质疑
再次读课文,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词语、句子)
三、识字
1.出示课文中会认字11个,引导学生小组互认。
2.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卡片、生字词。
4.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进行检测。
5.分组开始比赛读、随机正音,表扬。
6.分男女生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学生自由观察。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害”中间的一竖上下都要出头。
4.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师重点指导“两点水”和“四点底”的写法。
6.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五、自主学习
1.用学会的词语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边表演边读,和好朋友一起读。
(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有效地学习。)
六、汇报
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说说你给生字找了哪些朋友。(可以给生字组一些什么词)
2.请你把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们听听。
3.试着表演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二、启发思考
(一)出示问题
1.水是怎样变化的?可以变成什么呢?
2.你除了知道水会变化以外,还知道有关水的什么知识吗?
(二)小组讨论用什么办法能弄懂以上的问题。
(三)交流学习方法
1.小组读书,边读边找。
2.用表格的形式表现水的变化。
3.用图示表现水的变化过程。
4.用画画的形式体现水的变化。
5.用查资料反馈的形式理解水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给各小组适当指点,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分小组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
2.教师深入各小组,参加各小组的自主学习,因生而易,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
四、展示自学成果
1.分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1)读出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2)用图示法演示水的不同状态。
(3)分小组读出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
(4)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可以适当改用自己的语言,能简单复述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就行。)
2.教师随机用课件结合学生的汇报,帮助全体学生巩固认识,加深理解。
3.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特别表扬会合作,方法新颖的小组。
五、拓展
1.你还知道水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和危害?
2.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了解到了水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水资源状况吗?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六、指导感情朗读
1.用课件(课件设计江河里水流的情景,重点凸现一大滴水珠,并用对话的形式出示它的语言。)“水滴”教我读书的方式(小朋友,你真聪明,我是水,不过我睡觉的时候,请你读得再轻一些,不要吵醒我;我散步的时候读得轻快一些;瞧,我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的时候,多自在呀!你能把我读得活泼一些吗?再练习练习,你肯定是最棒的。)告诉学生为了体现水在不同状况下的不同表现,我们读书的语气、语速也不一样。
2.学生进行阅读挑战赛。
七、演一演、背一背
1.请出代表“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六名同学上台表演读,可以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
2.背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八、作业:
1.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2.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水的变化,分别画出水不同的样子,并分别配上词语或一句话。
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案例--《我是什么》 篇10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16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水的变化,知道雨、雪、冰雹是水变成的。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注意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界的变化。
教学
重难点 认识16个汉字。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样变化的。
寻找识字规律。
学情
分析 1、本课,要强调字词教学。运用多种方法达到音、形、义的结合。
2、本课是科学短文,内容比较枯燥,在教学时应尽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教学
准备 教学课件、写有词语的纸球。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创新设计
一、启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好,下面我们就来猜几个。1、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2、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3、大小珍珠光又亮,霹雳啪啦从天降。小孩捡起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4、我是什么?那么我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学了30课你们就知道了。(板书)
读课题。谁能用提问题的语气来读?咱们一起来读。
[启情导入环节,教者采用了儿童喜欢的谜语方式导入新课,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启迪了学生的心智。]
二、识字。
1、初读课文,明确读文要求。
(1)同学们想一想,读课文时你该给自己提点什么要求呢?
(2)教师提示:特别要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也不丢字。自己读一读!
2、带音节读生字。
下面啊老师先来检查大家字音读的怎么样。请看大屏幕,你们行吗?[指名读、领读]
3、去音节读生字。
这回你们还能读吗?[翻波浪朗读]
4、探究识字规律。
同学们看有这么多的字,我们用什么方法能把他们都记住呢?先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引导学生寻找发现识字规律]
5、检查汇报。[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教师伺机引导]
6、巩固识字:
(1) 读字。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们再来开火车读。
(2)读词。看大屏幕猜词语、读词语。
(3)趣读。做抛球游戏巩固词语,引导学生在玩中巩固识词。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识字教学采取多识少写、识写分流的原则,基于此本课把要求识记的字作为教学重点,教者是这样突出教学重点的:
首先请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不多字、落字,学生初步感知了课文,也感知了生字。接着,教师利用大屏幕出示带音节生字,让学生指读、领读。然后教师把音节去掉,让学生翻波浪读。这样多种形式、反复读的目的遵循了汉字先入为主的原则,让孩子一开始接触汉字时就在心目中打下牢牢的烙印。接着教师引导孩子自主合作探求记字方法,用喜欢的方式识记汉字。《课标》要求1~2年级学生识字总量在1800~2000字,这样大量的识字,如果不遵循一定的规律很难完成识记任务,本课孩子采用了比较法(换偏旁法),如:池——他、灌——獾;躁——操;形声法,如:雹、淹、冲;猜谜法,如:一户人家着火了 ——灾、把雨包起来——雹;联想法,如:家有禾苗——稼,太阳晒在西瓜上——晒…… 孩子采用多种发法识字,激发了他们的识字兴趣,培养了想象力、创造力及表达能力。在分析字形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探求了汉字的造字原理,学习了形声字等造字发法,提高了识字效率。最后是巩固识字:教者采用开火车读生字、抛盒子读生字、看图片猜词语等形式把握了汉字音、形、义相结合的特点,采用多种儿童喜欢游戏形式,巩固了孩子识字效果。]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整体感知。
字音同学们掌握的真好,下面老师还想听听大家的朗读。把书端起来。谁愿意读?想一想:我到底是什么呢? 指名说。
2、重点认知。
思考1:小水珠都能变成什么呢?
(1)阅读感悟。学习第1、2自然段。[默读,找一找、画一画小水珠都能变成什么]
(2)指导朗读。第一、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描写云的部分。[指名读,师生齐读,分角色读;引导学生用有时……有时……有时……连词成句。]
思考2:水能帮人们做哪些好事,还能带来哪些灾害呢?
(1)阅读感悟。学习第4自然段。[指名读,回答]
(2)拓展延伸。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水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3、积累语言。
(1)练习有感情朗读。
(2)练习背诵。
[课文学习环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者注重创设多种形式的读书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如,在学习云的形态时,教师利用大屏幕出示云的三种变化形态,给学生直观的形象刺激,然后请学生读出喜爱的感情,在读的过
程中,注意个别学生指名读和全体学生读相结合。2、重点部分的学习和全文的学习相结合。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我能变成什么”是全文的学习重点,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我能变成什么,汇报时注重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读,针对本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化的写法,让学生分角色读雨、雪、雹子的形成过程,重点部分的学习注重引导学生把读书和思考相结合,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其他部分的学习则以读代讲,一代而过。3、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如教者问:除了书中提到的,你还知道人类趋利避害利用水资源做了哪些好事?课前老师让学生查找了资料,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意识,丰富了学生知识。4、注重语言文字训练,丰富语言的积累。如在学习云的三种形态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有时……有时……有时……连词成句,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学生充分阅读感悟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看谁背得多,背得好,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语言积累。]
四、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水的变化,其实水的变化还有,比如水还能变成雾,变成霜,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愿同学们都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五、板书设计:
30、我是什么
汽 云
水 雨 雹 子 雪
[总之,薛老师执教的《我是什么》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教师不但把教材作为学生的教本,更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学本;教师的教能够较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最后我想对语文老师,一位语文老师能走多远,将决定能把学生带到多远,一位教师不应只是终身辛勤劳作,却收效甚微的塾师,更应成为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智者。]
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案例--《我是什么》 篇11
目标预设:
1、识字13个,写字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水的不同形态变化及性情。
4、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图片、字卡、实物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水的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13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
一、实验引入
1、课前教师将盛有冰块与水的碗放进小盒,副食学生猜测。
2、学生触摸后谈感觉。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魔盒的碗里有水有冰,它们会发生变化吗?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2、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不会的互相教一教;然后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记一记生字。
4、汇报记忆生字情况。“灾”“晶”“毁”“冷、冰、冲”
5、(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指名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朗读
1、你最喜欢水的哪种变化,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2、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1)课文中的我穿着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子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
(2)我的变化奇特吗?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3)我是怎么变成雨、雹子、雪花的?你能做做“落”“打”“飘”的动作吗?
(4)教师引读:
夏天的早晨,我在---
秋天的早晨,我在---
3、看完了我的变化,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一块儿读读课文,也可以加上动作。
第二课时
一、我是水孩子,我会变成什么?
二、阅读理解
1、引读课文:我的家在什么地方?我温和时做过哪些好事?暴躁时干过哪些坏事?
2、联系上下文思考:我的家还在哪儿?我的温和、暴躁表现还在什么地方?在生活中,我还能做哪些好事?又做过哪些坏事?
3、了解水的性情后,你能读好课文吗?
三、拓展性学习
1、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讨论、交流。
2、现代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只让水做好事,不让它做坏事?
3、学生合作,小组调查研究,研究水的家:看年无们身边有哪些保护或破坏水资源的现象?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生字
1、检查读生字。
2、检查读课文
1)、出示生字,齐读
2)、小组讨论学习
(1)看看哪些字比较容易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2)哪些字比较难记?讨
论你怎样记住它们?
(3)汇报结果
3、师做重点强调
4、自由练习
每个字写4个。
三、巩固练习。
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案例--《我是什么》 篇12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语句及词语认读“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冲、晒、池、浮”四个字。
2.通过朗读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3.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美。教学重点:认读书写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精美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
1.今天我们再去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拿出你的小手指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指多名读题
2.如果加上一个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师板书“?”,指名再读题,全班齐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3.“我”倒底是什么呢?它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相信会读书的小朋友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
1.示自学提示:a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与同桌一起读读生字,交流下难记的字;
c.想想“我”到底是什么。
2.生自学,师巡视。
3.自学展示:
a.出示词语,不带拼音生自读,指名读,每行请两名,难读的师领读正音。(温和、暴躁、灌溉、淹没、庄稼、机器、冲毁、灾害)
b.男女生赛读
c.开小火车认读其中的生字,请四列。
4.回答“我”是什么?板书:水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让我们都做一做水娃娃,一起来变一变他会变成什么呢?指名读,其余仔细听,找找答案,做上记号。指名说板书:云
2.水娃娃能变成云,真是太神奇了,那你们能不能告诉我水娃娃是怎么变的呀?读读课文,找到后马上划下来。指名交流,出示第2、3句话,谁来读读书上的句子——还有谁想读?
3.小水珠变成的这些点儿实在是太小了,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极小极小
这些极小极小的点儿(板画)要想连成一片,那得要多少这样的点儿呀?——无数,无数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
4.现在谁想读读这两句话?指两三名读
5.这些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就成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云,你见过怎样的云?
是呀!云还有好多衣服呢!让我们穿上各种衣服吧!(欣赏图片)
a.晴空万里,蔚蓝的天空中我们穿上“白衣服”,心情真舒畅
b.天灰蒙蒙的,阴沉沉的,因为我们穿上了“黑衣服”
c.瞧,在清晨和黄昏,这个时候我们又换上了“红衣服”,分别被称为“朝霞”和“晚霞”
6.让我们穿着这些衣服,来读读书上的兔子。
自由读,指名读,赛读
7.当你们变成云后还能把自己的衣服变得这么多姿多彩,真美,咱们一起美美地读读第1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漂浮在天空的云还会变呢!云会变成什么呢?自己先去读读第二段吧!读完后思考这个问题:
我是云,我会变成、和。指名说,说完整。
老师根据回答板书:雨,雹子,雪
2.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找到会变成这些雨,雹子,雪的?
指名读,出示句子。
3.你想变成什么就读哪一句
指名读谁能变成雨来读?想变的都起立读
谁能变成雹子来读?你见过雹子吗?图片感知,齐读
谁能变成雪花来读?
4.听着你们读,老师也想读,仔细听,安静地听我读完最后一个字(故意把三个动词读混)
指名评议,多媒体强调这三个动词,解析为什么要两相对应。
5.看来,我们生活中的东西重量不一样,它们掉下来的姿势也不同,所以用的动词也不同,你能用你的声音表示出来吗?
6.我们又变成了这么多的东西,你能夸夸自己吗?请用上这样的话:有时候我变成了……,有时候我变成……
7.学了这两个自然段,你一定更了解你自己了,再自己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吧,这次要求你能美美地读。看看你是否真的读懂了,大作业本最后一题,独立完成。
五、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四个生字:冲、晒、池、浮,观察生字结构有什么特点(左右结构),说说左右结构的字书写要注意些什么(左窄右宽)。
2.同桌之间说说你有什么要提醒对方的,指名说,说最容易错的地方。
3.师范写,讲解注意点:
浮:右半部分被竖中线对分
4.生描红临写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重视阅读。阅与读,低段一二年级则是更重视于“读”,以“读”促情,以“读”促悟。
读,有众多方法:指名读,小组读,男女赛读……不胜枚举,这种种读法能让学生用有趣的.读法来理解课文。但在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学生是真的想读吗,还是只是迫于教师下达的读一读的“命令”?这个问题的答案相信为人师的我们都了然于心,真心想读,想展示自己的确实有,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为了完成读的任务来读的,针对这一现象,我在课中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想了一些方法来让学生乐于读,发自真心地想读。但就在这个方面上,我觉得我在引导语上下得功夫还是只是皮毛的,如何在老师的引导语上再作雕琢,如何让学生乐于掉进老师“陷阱”中,并且让他们“乐不思蜀”,在这些方面我还是要再仔细思考的。本课中我的引导语是起到了让学生自愿去读的作用,但学生的朗读效果却还不尽人意,他们的读中缺少了一种品,缺少了感情,缺少了对文本的理解,上升的空间还不够明显。思考后觉得我的引导语还是过于简单,过于直白,过于没有内涵。“运用引导语要注意,教师必须把阅读的目的要求告诉学生,使学生阅读目的明确;除了如此,教师必须进行阅读前的情感激发,调动学生阅读时的情绪,使学生具有积极的情绪状态。”如此下来,学生才会更好地阅读,而我只做到了后半条,没有做到前半条,在以后的课上,我要针对这两点再多作努力,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激发,还要做到阅读前的明确指示,帮助学生更好更愉快更有价值地阅读。
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案例--《我是什么》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冲、池、浮、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其他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游戏开课,激趣入文
(一)聊天引出谜语。说说猜谜的方法。总结:要看完整个谜面。如果看到一半猜到答案,可以从下文去寻找证据,不急着说。
(二)师生一起猜两则谜语。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答案,随着谜面的逐行出示,排除错误答案,得到正确的谜底。
谜语一、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无花叶,朵朵都从天上来
谜语二、我是一颗小硬球,握在手里冷飕飕,有大有小从天降,动物庄稼都害怕。
(三)方法总结:遇到用“我”开头介绍自己的谜语,猜谜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答案代入到谜面中念一念,以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四)师生“雪花”这个答案代入到第一则谜语的四行字中,逐行验证。
【设计意图猜谜是二年级孩子喜欢的一个游戏,用游戏导入,可以拉近师生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本课既是科学童话,同时是一则谜语。学生没有学过猜谜的方法,拿到30课,不知道从何入手。以两则简短的谜语入手,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猜谜方法,这方法可以迁移到课文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一)出示整篇课文,迁移猜谜的方法。
1.今天学习的《我是什么》也是一则谜语,只不过它的谜面比较长。看到这么长谜面不用害怕,刚才我们是逐行猜,现在我们可以逐段猜测。
2.逐段出示课文,让学生逐步排除错误答案,最终得出“水”这个答案。
【设计意图课前学生虽然读过课文,但不一定能猜对答案,孩子们更多的是根据其中的一句话、一段话猜测出“鱼、海啸、海浪”等答案。如果学生整篇课文漫无目的地找,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一件难事。所以教师和学生一起逐段排除,那就好比教师牵着孩子的手,慢慢地翻过一座小山,学生很安全,很安静地学习着,而这一种猜谜方法无疑会迁移到孩子以后的猜谜活动中。】
三、针对不足,精讲多练
(一)创设情境,快乐学习
1.我们已经猜出谜语了,水宝宝出现了。现在的水宝宝还在池子里,它很想去小溪里散步(出现小溪的画面),你们能帮帮它吗?
2.出示水宝宝接到的难题卡: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3.激发学生接受挑战的信心。
(二)词语练习:
1.老师检查预习的时候发现,同学们读词语的时候是唱读,谁能像老师一样领着大家把整个词连起来读?
老师示范一个词语“池子”
学生领读“池子、小溪、江河、海洋”
2.出示:
温和灌溉田地发动机器
暴躁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检查学生能否整个词连起来读。
3.联系上下文理解“温和”、“暴躁”
教师引述:水宝宝脾气温和的时候,它会……水宝宝脾气暴躁的时候,它会……
因为水宝宝会帮人们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因为水宝宝会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
(三)句子练习:
1.出示长句子,学生齐读。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2.观察句子,水有什么变化?(从安静到喧闹从小到大)
3.教师出示形象的句子
师:孩子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水宝宝慢慢变大,速度慢慢变快?
4.学生自己试读、个别展示读、全班齐读。
我
在池子里睡觉,
在小溪里散步,
在江河里奔跑,
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四)段落练习
1.出示第四自然段,请学生朗读。
2.指出不足:能读通顺,但是没有读出水性格的对比。
3.出示改变后的第四段
有时候我很温和,
有时候我很暴躁。
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
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
让我
光做好事,
不做坏事。
4.说说发现(温和和暴躁一一对应起来写,字数一一对应,很有节奏感)
5.学生读温和的部分,教师读暴躁的部分。
6.教师小结:朗读的时候,如果能把事物的变化,把事物完全不同的特点,用声音表现出来,你就是出色的朗读家啦!
【设计意图通过“让水宝宝前进“这样一个情境营造,引导学生快乐地进行下面三个板块的学习。在童话的环境中学习童话,这能让孩子快乐学习。第一学段,字词仍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如果面面俱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收效甚少。在课前检查预习的时候,发现学生的问题,然后到课堂里进行专项练习,目标明确,时间保证,学生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项本领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师范读对模仿性极强的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这是的示范。】
四、整体感知形态变化
(一)继续营造如童话般的学习环境:
1.通过同学们的努力,现在水宝宝已经从池子里跳到小溪里了,这都是小朋友的功劳啊!掌声表扬一下自己吧!
2.还愿意送水宝宝去江河吗?(出示:江河的图片)
3.出示水宝宝接到的“一级难题卡”要求:
读读一、二自然段,圈一圈水变成了哪些事物?
(二)朗读一、二自然段,圈圈水变成了哪些事物。
(三)选择老师给出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
4.小结:小朋友真厉害,用这两种句式清楚地告诉大家水变成了什么。
5.看看水宝宝有没有变化。(动画出示水宝宝从小溪进入江河的画面)
【设计意图水宝宝第一次前进,孩子们花的时间很多。而这个板块短小、轻松,学生很快就能完成。有张有弛,孩子们才不会疲劳。】
五、简单学习一二两段
(一)营造氛围
1.水宝宝即将到达大海啦,孩子们我们一起帮助水宝宝解决最后的困难好吗?
2.出示水宝宝接到的“超级难题卡”要求:
水是怎么变成云的?
云碰到冷风会变成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着第一自然段,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第一次感受从水变到云。师边说边板贴“水”“汽”“云”三张小卡片黑板上只点两三点
师:一点两点小点儿够了吗?重点感受“无数”
3.第二次感受从水变到云。水弟弟也想变,谁来帮它变一变。一个学生上台贴,其他学生下面讲。
师:小点儿分开可以吗?重点感受“连城一片”
4.第三次感受从水变到云。水妹妹也来啦,谁来帮它变一变。师:想帮水宝宝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说水变化的过程,说得越整齐,水宝宝变到空气中小点点就越多,我们一起整齐地来变一变好吗?
学生齐说,老师板贴。
5.联系生活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这些云有时候穿着白衣服,(出示图片)那就是——白云
有时候穿着黑衣服,(出示图片)那就是——乌云。
早上的太阳照着云朵,云朵红彤彤的(出示图片),那就是——朝霞
晚上的太阳映着云朵,云朵红艳艳的(出示图片),那就是——晚霞。
(三)学习第二段
1.(播放“风声”)云娃娃在空中散步碰到了谁?引出第二段。
2.云娃娃碰到这些冷风会变成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把刚才摆在黑板上的三张写着“云”的卡片反过来,三张卡片分别变成“雨”“雹子”“雪”
3.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师引述:水珠水珠你叫什么名字?
小硬球小硬球你叫什么名字?
小花朵小花朵你叫什么名字?
作者用这种写法,把雹子、雪花的样子写得多生动呀!
4.摆卡片,感受“落、打、飘”用词的准确。
师:这些“雨”“雹子”“雪”,他们如果一起落下来的时候,位置各不相同哦,教师把“雨”“雹子”“雪”,三张卡片摆成中、低、高三个位置。(因为打的速度最快,飘的速度最慢)
5.想象画面,体会“落、打、飘”用词的精妙
师:老师读到“落”的时候仿佛看到小水珠撑着降落伞从天而降。你读到“打”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呢?读到“飘”的时候又看到什么了呢?
6.三个动词、三个比喻把水各不相同的样子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一段读一读吧。这次沈老师要闭上眼睛喽。
7.亲爱的同学们,因为你们完成了“超级难题卡”,现在水宝宝已经在大海里唱歌跳舞开大会了。不过现在水宝宝一变,又变到了汉字中,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
【设计意图第一自然段中,从水变为云,如果让孩子重复读会很乏味。通过摆卡片、画简笔画的方式,学生能清楚地感受到水变化的经过。但是了解变化经过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我通过三次摆卡片,让学生从不熟悉到有点熟悉到完全知道,学生通过动手摆摆、嘴巴说说,不知不觉中练习了对课文语言的复述。第二自然段,三个比喻的生动,三个动词的精准如果拎出来讨论无疑是乏味的。把“雨”“雹子”“雪”,三张卡片摆成中、低、高三个位置,学生通过说明理由,无疑自己会告诉自己,作者用词真准确呀。】
六、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一)出示“冲、池、浮、黑”四个字
(二)发现水宝宝在不同的偏旁里。
(三)出示教师事先拍下的学生练习的字
1.今天老师发现每一个同学都把“冲”字写得很好,老师就不教了。
2.比较学生写的“黑”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横斜了。教师指导“四点底”写的时候的注意点“一左加三右两大包两小”
3.比较学生写的“浮”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弯钩倾斜了。
4.比较学生写的“池”字和范字。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竖弯钩不够圆润。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体指导。
师:如果能够把老师今天指出来的三个地方写好,就得优秀。如果还能观察到其他细节,老师会打两个优秀。
第六届全国阅读教学案例--《我是什么》 篇14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短文。这篇课文以环境保护为题材,写了小作者看到生活中的污染而产生的美好愿望。全诗用儿童的语言表达儿童的内心感受。根据本文的特点,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感悟上。文章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通过拟人的手法形象的介绍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形态、变化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利害关系。课文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生动形象,结构新颖,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文中角色(小雪花、小雨点、小冰雹、小云朵),把自己当作是那个角色,能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走进文本,融入文本,为更好的学习本文作好准备。让后我把课文分为三个版块:生字王国、游乐王国、故事王国。在生字王国中我带着学生复习生字,练习组词,回顾上节课生字词的学习情况。第二个版块游乐王国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用笔画出描写自己的句子。这样学生在汇报交流时发言就有针对性。
在学习课文中,第二三段是重点段,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自己的句子(雨、冰雹、雪的),再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读出这些句子。学生本身带着角色进入课文,这样设计,学生学习起来更感兴趣,更乐意学。学习语文,只有学生和老师共同走入文本,学生有兴趣的去学,才能学好文本,掌握知识。理解第二段中的三个动词:打、飘、落是掌握雨、雪、冰雹落到地面的关键词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几个词,我把他们拿出来,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把这些词和雨、雪、冰雹组合在一起,并讲讲自己为什么这样组合?然后,让学生加动作把这几个动词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这三个动词的含义。课文的第三段,是描写水的存在的的。我让学生先找一找水到哪里去了,在那里干什么?再展开想象体会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在文中的含义,通过动作朗读,从而理解水在不同地方的流动速度的也是不同的。课文第四段中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温和的水和暴躁的水在本文中的含义,在结合水作的好事和坏事中明确人们为了管住水都采取了哪些办法。最后,在故事王国中,通过让学生看图编故事,拓展延伸水的其他形态的变化,更深入的了解水,使所学的知识更加完整,准确。